書名:穿過味覺的記憶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3108752系列名稱:
麥田文學系列編號:
RL1336定價:
380元作者:
朱天衣頁數:
256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未定出版日:
未定出版社:
麥田(城邦)CIP:
427.07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文學類- ※缺書中
商品簡介
「時光魔法的寫作者」朱天衣新作,以食物為軸心,描繪生命中的珍貴記憶,品味深藏於舌尖的故事。
你記憶中最熟悉的味道是什麼?
秉持「能吃就是福」的朱天衣對飲食少有禁忌,除了極少數不碰的食材外,生活中常見的各類菜餚,她都有屬於自己的回憶與情感寄託,對她而言,食物不只是果腹的存在,更是一種時光的標記,承載著過往歲月的溫度與情感。
冬夜裡不可或缺的麻油雞,是坐月子至關重要的補品,也是朱天衣即便身懷六甲,仍心心念念、象徵增添新成員的臺灣專屬料理。
而對於形似元寶的水餃,不僅朱天衣有獨到的品嚐學問與口味,這也是父親童年時期翹首期盼的年節樂事,並承載著新年到來的想望。
至於香甜可口的玉米,則是朱家三姊妹共同的心頭好。無論是保留原味、口感紮實的糯玉米,還是以玉米為基底製成的玉米片、爆米花等零嘴,都為她們的生活增添無數快樂。
這些看似尋常的食物,蘊藏著朱天衣一家人共享的溫馨時刻,在她的筆下,無論是山珍海味,抑或是街頭巷尾的平民小吃,每一道料理,都蘊含著獨特的故事與情感。一口咬下的不只是食物,更是歲月的縮影,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是永遠留存心底的時光。
從無到有的時代記憶,從有到無的感傷
「匆忙下車的我回首揮著手,道別的是小童,道別的是我們一起走過的年輕歲月……」──朱天衣
朱天衣曾說,他們是經過從無到有的一代。
他們見證冰箱、電視、洗衣機等家電進入日常生活,也經歷了各國美食文化陸續來臺的歷程,從迴轉壽司、港式飲茶,到美式快餐,這些外來餐飲品牌的登陸,不僅改變了臺灣的飲食習慣,也成為他們青春歲月的一部分,每一次嘗試,都是一次對世界的探索、一種對未來的憧憬。
然而在時代的更迭中,他們也親眼目睹了許多事物「從有到無」:餐館在疫情的考驗下成為絕響,美食在時間的流逝中失去從前的好滋味,曾經喜愛的米粉湯美味不在,魂牽夢縈的霜淇淋無法再品嚐,美好就這麼隨風而逝,許多事,再也回不到從前,但故事依然在繼續……
「外婆家已吃不到的客家菜、獨特的媽媽味道、孩時吃過卻已模糊的味覺記憶,家常中一一復刻,若能真傳一二,便是最大的喜悅。」──朱天衣
身為醫師的外公對飲食有諸多忌諱,許多美味的食物在家中被列為「禁品」;而外婆雖然從未下廚,但總能讓餐桌上擺滿符合家人喜好的佳餚。
父親的口味特別,為不勞煩他人而自己準備吃食;母親的餐桌則是時時備有結合自己烹調實力與坊間名菜的朱家私房料理。
而被同學視為不食人間煙火的朱天衣,其實不僅可以獨自一人完成一場宴席,且在成為家中掌廚者後,方能理解母親準備一家子吃食的難處,並在不知不覺中向母親靠攏。
這些味道,皆成為朱天衣成長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承載她生命故事的媒介。當時光不斷向前,青春歲月漸行漸遠,那些熟悉的味道,仍舊能在某個時刻,讓人瞬間回到過去,與童年、與家人、與逝去的歲月重逢。
穿過味覺的記憶,咀嚼時光的故事
這是一場關於美食的旅程,也是一場關於時光、家庭與人生的深情回顧。朱天衣用幽默而溫暖的筆調,將食物與記憶交織,在各個美食的味道中品味生命中的故事。
或許,有些人已經離開,有些店面已然歇業,有些食物再也吃不到了,但記憶裡的味道,卻永遠不會消散。那些曾經珍視的美食,那些代表青春歲月的味道,終將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某一天,隨著一口熟悉的味道,再次浮現。
「時光魔法的寫作者」朱天衣新作,以食物為軸心,描繪生命中的珍貴記憶,品味深藏於舌尖的故事。
你記憶中最熟悉的味道是什麼?
秉持「能吃就是福」的朱天衣對飲食少有禁忌,除了極少數不碰的食材外,生活中常見的各類菜餚,她都有屬於自己的回憶與情感寄託,對她而言,食物不只是果腹的存在,更是一種時光的標記,承載著過往歲月的溫度與情感。
冬夜裡不可或缺的麻油雞,是坐月子至關重要的補品,也是朱天衣即便身懷六甲,仍心心念念、象徵增添新成員的臺灣專屬料理。
而對於形似元寶的水餃,不僅朱天衣有獨到的品嚐學問與口味,這也是父親童年時期翹首期盼的年節樂事,並承載著新年到來的想望。
至於香甜可口的玉米,則是朱家三姊妹共同的心頭好。無論是保留原味、口感紮實的糯玉米,還是以玉米為基底製成的玉米片、爆米花等零嘴,都為她們的生活增添無數快樂。
這些看似尋常的食物,蘊藏著朱天衣一家人共享的溫馨時刻,在她的筆下,無論是山珍海味,抑或是街頭巷尾的平民小吃,每一道料理,都蘊含著獨特的故事與情感。一口咬下的不只是食物,更是歲月的縮影,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也是永遠留存心底的時光。
從無到有的時代記憶,從有到無的感傷
「匆忙下車的我回首揮著手,道別的是小童,道別的是我們一起走過的年輕歲月……」──朱天衣
朱天衣曾說,他們是經過從無到有的一代。
他們見證冰箱、電視、洗衣機等家電進入日常生活,也經歷了各國美食文化陸續來臺的歷程,從迴轉壽司、港式飲茶,到美式快餐,這些外來餐飲品牌的登陸,不僅改變了臺灣的飲食習慣,也成為他們青春歲月的一部分,每一次嘗試,都是一次對世界的探索、一種對未來的憧憬。
然而在時代的更迭中,他們也親眼目睹了許多事物「從有到無」:餐館在疫情的考驗下成為絕響,美食在時間的流逝中失去從前的好滋味,曾經喜愛的米粉湯美味不在,魂牽夢縈的霜淇淋無法再品嚐,美好就這麼隨風而逝,許多事,再也回不到從前,但故事依然在繼續……
「外婆家已吃不到的客家菜、獨特的媽媽味道、孩時吃過卻已模糊的味覺記憶,家常中一一復刻,若能真傳一二,便是最大的喜悅。」──朱天衣
身為醫師的外公對飲食有諸多忌諱,許多美味的食物在家中被列為「禁品」;而外婆雖然從未下廚,但總能讓餐桌上擺滿符合家人喜好的佳餚。
父親的口味特別,為不勞煩他人而自己準備吃食;母親的餐桌則是時時備有結合自己烹調實力與坊間名菜的朱家私房料理。
而被同學視為不食人間煙火的朱天衣,其實不僅可以獨自一人完成一場宴席,且在成為家中掌廚者後,方能理解母親準備一家子吃食的難處,並在不知不覺中向母親靠攏。
這些味道,皆成為朱天衣成長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承載她生命故事的媒介。當時光不斷向前,青春歲月漸行漸遠,那些熟悉的味道,仍舊能在某個時刻,讓人瞬間回到過去,與童年、與家人、與逝去的歲月重逢。
穿過味覺的記憶,咀嚼時光的故事
這是一場關於美食的旅程,也是一場關於時光、家庭與人生的深情回顧。朱天衣用幽默而溫暖的筆調,將食物與記憶交織,在各個美食的味道中品味生命中的故事。
或許,有些人已經離開,有些店面已然歇業,有些食物再也吃不到了,但記憶裡的味道,卻永遠不會消散。那些曾經珍視的美食,那些代表青春歲月的味道,終將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某一天,隨著一口熟悉的味道,再次浮現。
作者簡介
朱天衣
生長在一個知名的文學家庭,其父朱西甯,其母劉慕沙,是著名作家。朱天衣在家中排行第三,其姐朱天文、朱天心也是著名作家。
年輕時愛好京劇與民謠演出,曾以民謠〈深秋濃濃的楓紅裡〉獲得金韻獎。
小說著作有《甜蜜夢幻》、《三姊妹》、《下午茶話題》、《帶我去吧!月光》、《朱西甯的文學家庭》、《朱天衣散文集》、《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記憶如此奇妙:朱天衣散文集》等;其他教學著作有《朱天衣的作文課》、《朱天衣的說故事》等系列作品。
書籍目錄
前言
壹 從蛋捲說起
從蛋捲說起
戀情與吃食
小時候的零嘴
蘋果的滋味
東遊宜陽
我的果子地圖
貳 外婆的餐桌
外婆的餐桌
母親的餐桌
我的餐桌
戀戀麻油雞香
我以為的海南菜
參 咖啡館
咖啡館
飲茶
迴轉壽司
自助餐
牛排館
肆 洋芋土豆馬鈴薯
洋芋土豆馬鈴薯
包穀玉米玉蜀黍
元寶餃子清明粿
餅
冰淇淋霜淇淋
香腸臘腸
螃蟹
三明治
伍 陽春切仔大麵
陽春切仔大麵
米粉湯
牛肉麵
雞料理
關於鴨肉
後記 我有一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