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神曲:地獄篇.煉獄篇.天國篇(三冊不分售)
原文書名:La Divina Commedia : Inferno、Purgatorio、Paradiso
產品代碼:
9786263148284系列名稱:
經典文學系列編號:
0EID0563定價:
1480元作者:
但丁.阿利吉耶里 Dante Alighieri譯者:
田德望頁數:
1016頁開數:
16x23x6.9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0811出版日:
20250811出版社:
木馬-遠足文化CIP:
877.51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文學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 經典中譯本,採散文體由義大利文直譯,白話易解,注釋詳細。
★ 收錄一百三十六幅法國藝術家古斯塔夫·多雷精細版畫,戲劇性展現地獄、煉獄、天國三界奇異景象。
★ 紙本版加贈《圖像中的神曲世界》藝術別冊,呈現多位西方藝術家的神曲奇想。
所有苦痛都是靈魂救贖的前奏。
惟經幽暗之路,方見真理之光。
《神曲》是義大利詩人但丁創作的長詩,約於一三○八年開始創作,一三二一年前後完成,這部作品被視為是義大利文學的經典及世界文學瑰寶,詩中對死後世界的描寫,向後人展示了十四世紀西方教會的世界觀。全詩當時以托斯卡納方言寫成,為日後的標準義大利語奠下基礎。
《神曲》共分三部,分別敘述但丁遊歷地獄、煉獄以及天國的旅程,描寫人死後的遭遇與神聖正義的獎懲。這個三界的遊歷行程,象徵了人對上主的皈依:首先是地獄,象徵「認罪」;其次是煉獄,象徵「悔改」;最後則是升至神前的天國。但丁在《神曲》當中借鑑中世紀天主教神學思想,首創將人類描述為特定時間、地點和環境的產物,和惡習與美德的集合體,人類從此跳脫神話原型。他跳脫中世紀風格,以無比豐富的想像力,融合深邃的神學及哲學修養,運用新穎的構思,以層次豐富、形象鮮明的風格表達出他精闢又抽象的哲學及神學觀點,同時賦予三個境界巨大的真實性,讓人如有如身臨其境之感。
・《神曲》的結構
《神曲》原由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詩組成,全詩分為三部:〈地獄Inferno〉、〈煉獄Purgatorio〉、〈天國Paradiso〉,三篇皆以「群星stelle」一詞作結,每篇包含三十三首詩(Canti),加上開頭作為介紹的詩篇,總共一百首。
・《神曲》的情節
《神曲》以但丁的第一人稱寫成,背景設於一三○○年耶穌受難日前夕(聖週四)至復活節後的週三。故事中,但丁整段旅程共有三位嚮導帶領:象徵理性的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帶領他穿越地獄與煉獄,象徵恩典、幸福、信仰與啟示的貝雅特麗齊將他從煉獄山頂帶進天堂,而象徵神祕主義沉思的聖伯納德則引領他一窺三位一體的奧祕 :
【地獄篇】--地獄不是折磨,而是面對真實的自己
《神曲》開篇,但丁由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帶領,往地心穿越層層地獄。在這個象徵罪與懲罰之處,他目睹各種罪人依其罪行遭受不同的懲罰。各層地獄反映不同的人性之罪,貪色、貪食、貪婪、憤怒、信奉邪教、強姦、欺詐、背叛,反映著人類的墮落和道德悖誤。地獄,是對人性選擇與後果的深刻探索,象徵自我逃避,與無可逃避的現實。
【煉獄篇】--每一次苦難掙扎,都是選擇重生的起點
煉獄裡,七層山上各層靈魂所受的苦難,都是人對自己生前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暴食、色慾等人性七罪的清洗與昇華。煉獄種種刑罰象徵懺悔與改過,揭示靈魂內心的掙扎與成長,而後在淨化與悔過中,逐層登上山頂的伊甸樂園,升向光明和天國。
【天國篇】--天堂不是終點,而是靈魂選擇的方向。
《神曲》最終篇,在貝雅特麗齊的帶領下,但丁逐層通過九重天,進入天國,與愛和神聖同在。光明在這個境界裡無所不在,每一層天國是由不同的聖人、天使和神聖存在構成,象徵真理、智慧與慈愛。天國是人類精神昇華的極致,也是靈魂的和諧與最高狀態
・《神曲》對後世文化的影響
幾百年來,《神曲》受到無數改編、借用、引述、改寫再創作,更為眾多畫家和雕塑家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但丁在《神曲》中向世人描述的死後世界,比《聖經》中出現的更為細膩詳盡,影響至今。佛羅倫斯藝術家波提切利(Botticelli)、英國畫家布萊克(Willam Blake)、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和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Salvador Dalí)等,都曾以之為主題作畫,而法國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也創作了《地獄門》、《吻》等雕塑作品。《吻》取材的正是《神曲》當中描寫的弗蘭齊斯嘉與保羅這一對情侶的愛情悲劇。美國漫畫藝術家羅密塔(John Romita)創作的《X戰警》漫畫的部分靈感也來自於第一部《地獄篇》。作家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曾說,《神曲》是「一切文學作品的巔峰之作」,而作家艾略特(T.S. Eliot)在綜述《神曲》的影響時更是如此評價:「莎士比亞展示了人類感情的至廣;但丁展示的則是人類感情的至高和至深。他們二人平分世界,再無第三人能與他們比肩。」
★ 經典中譯本,採散文體由義大利文直譯,白話易解,注釋詳細。
★ 收錄一百三十六幅法國藝術家古斯塔夫·多雷精細版畫,戲劇性展現地獄、煉獄、天國三界奇異景象。
★ 紙本版加贈《圖像中的神曲世界》藝術別冊,呈現多位西方藝術家的神曲奇想。
所有苦痛都是靈魂救贖的前奏。
惟經幽暗之路,方見真理之光。
《神曲》是義大利詩人但丁創作的長詩,約於一三○八年開始創作,一三二一年前後完成,這部作品被視為是義大利文學的經典及世界文學瑰寶,詩中對死後世界的描寫,向後人展示了十四世紀西方教會的世界觀。全詩當時以托斯卡納方言寫成,為日後的標準義大利語奠下基礎。
《神曲》共分三部,分別敘述但丁遊歷地獄、煉獄以及天國的旅程,描寫人死後的遭遇與神聖正義的獎懲。這個三界的遊歷行程,象徵了人對上主的皈依:首先是地獄,象徵「認罪」;其次是煉獄,象徵「悔改」;最後則是升至神前的天國。但丁在《神曲》當中借鑑中世紀天主教神學思想,首創將人類描述為特定時間、地點和環境的產物,和惡習與美德的集合體,人類從此跳脫神話原型。他跳脫中世紀風格,以無比豐富的想像力,融合深邃的神學及哲學修養,運用新穎的構思,以層次豐富、形象鮮明的風格表達出他精闢又抽象的哲學及神學觀點,同時賦予三個境界巨大的真實性,讓人如有如身臨其境之感。
・《神曲》的結構
《神曲》原由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詩組成,全詩分為三部:〈地獄Inferno〉、〈煉獄Purgatorio〉、〈天國Paradiso〉,三篇皆以「群星stelle」一詞作結,每篇包含三十三首詩(Canti),加上開頭作為介紹的詩篇,總共一百首。
・《神曲》的情節
《神曲》以但丁的第一人稱寫成,背景設於一三○○年耶穌受難日前夕(聖週四)至復活節後的週三。故事中,但丁整段旅程共有三位嚮導帶領:象徵理性的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帶領他穿越地獄與煉獄,象徵恩典、幸福、信仰與啟示的貝雅特麗齊將他從煉獄山頂帶進天堂,而象徵神祕主義沉思的聖伯納德則引領他一窺三位一體的奧祕 :
【地獄篇】--地獄不是折磨,而是面對真實的自己
《神曲》開篇,但丁由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帶領,往地心穿越層層地獄。在這個象徵罪與懲罰之處,他目睹各種罪人依其罪行遭受不同的懲罰。各層地獄反映不同的人性之罪,貪色、貪食、貪婪、憤怒、信奉邪教、強姦、欺詐、背叛,反映著人類的墮落和道德悖誤。地獄,是對人性選擇與後果的深刻探索,象徵自我逃避,與無可逃避的現實。
【煉獄篇】--每一次苦難掙扎,都是選擇重生的起點
煉獄裡,七層山上各層靈魂所受的苦難,都是人對自己生前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暴食、色慾等人性七罪的清洗與昇華。煉獄種種刑罰象徵懺悔與改過,揭示靈魂內心的掙扎與成長,而後在淨化與悔過中,逐層登上山頂的伊甸樂園,升向光明和天國。
【天國篇】--天堂不是終點,而是靈魂選擇的方向。
《神曲》最終篇,在貝雅特麗齊的帶領下,但丁逐層通過九重天,進入天國,與愛和神聖同在。光明在這個境界裡無所不在,每一層天國是由不同的聖人、天使和神聖存在構成,象徵真理、智慧與慈愛。天國是人類精神昇華的極致,也是靈魂的和諧與最高狀態
・《神曲》對後世文化的影響
幾百年來,《神曲》受到無數改編、借用、引述、改寫再創作,更為眾多畫家和雕塑家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但丁在《神曲》中向世人描述的死後世界,比《聖經》中出現的更為細膩詳盡,影響至今。佛羅倫斯藝術家波提切利(Botticelli)、英國畫家布萊克(Willam Blake)、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和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Salvador Dalí)等,都曾以之為主題作畫,而法國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也創作了《地獄門》、《吻》等雕塑作品。《吻》取材的正是《神曲》當中描寫的弗蘭齊斯嘉與保羅這一對情侶的愛情悲劇。美國漫畫藝術家羅密塔(John Romita)創作的《X戰警》漫畫的部分靈感也來自於第一部《地獄篇》。作家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曾說,《神曲》是「一切文學作品的巔峰之作」,而作家艾略特(T.S. Eliot)在綜述《神曲》的影響時更是如此評價:「莎士比亞展示了人類感情的至廣;但丁展示的則是人類感情的至高和至深。他們二人平分世界,再無第三人能與他們比肩。」
作者簡介
但丁・阿利吉耶里 Dante Alighieri (1265-1321)
義大利中世紀詩人,是現代義大利語文學的奠基者,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他的史詩《神曲》留名後世。他在義大利被稱為至高詩人,也是義大利語之父。
譯者簡介
田德望 (1909-2000)
中國河北定縣人。義大利語和德語文學研究者,早年留學義大利與德國。一九四○年開始從事教學工作,先後任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大學教授。一九八五年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曾參與編寫《德國文學簡史》《歐洲文學簡史》,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分冊之義大利文學條目。
相關作者簡介
插圖繪者
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1832-1883)
十九世紀法國藝術家、版畫家、插畫家及木雕雕刻家。多雷的作品充實飽滿、層次分明、質感強烈,擅長以極細線條編織出物象的表面和體塊,並以線條疏密呈現物體明暗,光感強烈,由此營造出戲劇性的構圖,和攝人心魄、充滿張力的場景。
書籍目錄
《神曲》
・譯本序 但丁和他的《神曲》
・第一部 地獄篇
・第二部 煉獄篇
・第三部 天國篇
文章試閱
【地獄篇 第十七章】
「你瞧,那隻翻山越嶺、摧毀城牆和武器的尖尾巴野獸!瞧那個放臭氣熏壞世界的怪物!」我的嚮導這麼對我說;他示意要牠靠近我們所走的大理石路盡頭處上岸。那象徵欺詐的骯髒形象就這麼上來,將頭和胸伸到岸上,但沒將尾巴拖上岸來。牠的臉是正直之人的面容,外貌那般和善,身體其餘部分卻全為蛇身;牠有兩隻直至腋下全長滿毛的爪腳;背、胸和左右腰間都畫著花紋和圓圈。韃靼人和突厥人的織物未曾有過比這更豐富的色彩、底襯和花紋,阿剌克涅也未曾織出這樣的紋布。
猶如小船停泊岸邊,一部分在水中,一部分在陸上,又如同在貪食嗜酒的德意志人那裡,海狸擺好架勢,準備作戰,那隻最壞的野獸就這麼趴在那道圍起沙地的石頭邊沿上。牠整條尾巴懸空搖擺,尾尖那如蠍鈎作為武器般的毒叉朝上彎曲。
我的嚮導說:「現在,我們的路得稍微拐點彎兒,朝趴在那兒的惡毒野獸走去。」於是我們向右走下堤去,為了完全避開沙地和火雨,緊挨著邊沿走了十步。當我們來到那野獸跟前,我瞥見前方不遠處有一群人坐在沙地上,臨近深淵。
我的老師對我說:「為了能將你在這一圈的經歷完完全全帶回去,去看看他們的情?吧。去那裡要長話短說。在你回來之前,我要和這隻野獸談一下,讓牠允許我們借助牠?而有力的肩膀。」
於是,我獨自順著第七圈邊沿繼續前行,走到那些受苦者所坐之處。他們的痛苦正從眼裡迸出;他們或朝這邊、或向那邊揮著手,時而藉此抵禦火雨,時而抵禦灼熱的土地。這情景與狗在夏天遭跳蚤、狗蠅或牛虻叮咬,時而用嘴、時而以爪抵禦的模樣並無二致。我的目光望向那些承受天落火雨焚身之苦的當中幾人臉上,一個都不認識;但是我看到每個人脖子上都掛著一只某種顔色和某種圖案的錢袋,他們的眼睛似乎都在飽看自己的錢袋。當我四處張望,來到他們中間時,我看到一只黃色錢袋上有獅子形象和姿態的天藍色圖案。當我將我目光的車向前推進時,我看到一只血紅色的錢袋,袋上呈現一隻顏色白過奶油的鵝。一個以一頭天藍色的懷胎母豬作為他白色錢袋圖案的人對我說:「你在這壕溝裡做什麽?現在就走開吧;因為你還是活人,我要你知道,我的鄰人維塔利阿諾將會來到這裡,坐在我左邊。我是帕多瓦人,和這些佛羅倫斯人在一起:他們屢次用震得我耳聾的聲音喊叫:『讓那個帶著上面有鳥喙的錢袋的偉大騎士來吧!』 」說罷,他就把嘴一咧,像舔鼻公牛似地伸出舌頭。我怕再待下去會讓告誡我不可久留的老師生氣,便離開了那些受苦的鬼魂往回走。
我找到我的嚮導,他已騎上那隻惡獸的臀部,對我說:「現在,你要堅強且果決,我們要憑藉這樣的階梯下去;你騎在前面吧,因為我願意坐中間,好讓牠的尾巴傷不到你。」
猶如患染三日瘧的人臨近寒顫發作時,指甲已經發白,只要一見陰?就渾身打顫,聽到他對我說的話時,我就變成這樣;然而羞恥心向我發出它的威脅,讓僕人在英明的主人面前變得勇敢。
坐在牠巨大的肩膀上,我心裡真想說:「你抱住我吧。」可是卻出乎意料地發不出聲音。但我一騎上去,這位曾在其他險境救助過我的老師,便以雙臂抱住扶著我;他說:「格呂翁,現在動身吧:圈子要兜得大,降落要慢;要想到你承載著新奇的負擔。」
猶如小船離岸時徐徐後退,那怪物就這麼離開了那裡;當牠覺得能夠完全自由轉動時,就將尾巴往胸部原本的所在調轉過去,如鰻魚般擺動伸展開的尾巴,還用帶爪的腳搧風。當法厄同撒開繮繩,致使天穹至今仍看得出燒灼痕跡;當可憐的伊卡洛斯察覺腰間的羽毛因黃蠟融化而脫落,聽見父親對他喊:「你走錯路了!」我想,他們的害怕都不及我眼見自己四面懸空,下臨無地,除了那隻野獸外什麽都看不見時的恐懼。那隻野獸緩緩游去;牠盤旋著往下沉降,但我只感覺到風迎面和從下方吹來。
我從右側已聽到旋渦在下方發出可怕的轟隆聲響,因此我探頭朝下一望。這時,我更害怕降落了,因為我看見了火光,聽到了哭聲;我為此渾身顫抖,兩腿緊緊夾住獸背。後來,我才看到——因為起初沒有看到——那野獸已在降落和盤旋,因為四面八方的種種苦刑情景越來越近。
猶如飛了許久的獵鷹沒見到誘餌或鳥兒,使得鷹獵者說:「哎呀,你下來啦!」牠飛起時那樣快,如今疲憊不堪地兜了一百個圈子飛回來,落在離牠主人遠遠的地方,神色氣憤不滿,格呂翁就這麼把我們放了下來,放在緊挨著懸崖峭壁腳下。卸下我們的身體的負擔後,牠就像箭離弦似地消失不見。
【煉獄篇 第二章】
太陽已到達子午線最高點在耶路撒冷上空的那條地平線上,和太陽對著運行的黑夜正帶著天秤出現在恆河上,當她一占優勢,天秤就從她手裡落下;所以,我所在的地方,美麗的曙光女神因為上了年歲,白色和紅色的面頰逐漸變為橙黃。
我們還留在海濱,如同考慮自己路途的人,心裡想走,身子停步不進。瞧!好似在晨光映射下,火星從西方海面透過濃霧發出紅光,我看到這麼一個發光體——但願我能再見到它——渡海而來,其速度之快,任何飛鳥都不及。為了問我的嚮導,我的眼睛暫離片刻,當我再見到它時,它已變得更亮、更大。隨後,在它兩側出現一種我不知為何物的白色東西,而且在它下面又漸漸出現另一種白色東西。我的老師仍然沒有說話,直到最初那白色東西顯示為翅膀;當他明確認出這位舵手後便喊道:「快,快跪下。你看,那是上帝的天使,雙手合掌吧,你今後還會見到這樣的使者。你看,他如何鄙視人間的工具,所以他在相隔如此遙遠的兩岸之間航行不要槳也不要帆,而是以自己的雙翼為帆。你看,他將翅膀朝天翹起,用他永恆的羽毛劃破空氣,那羽毛不像塵世間的羽毛會發生變化。」
後來,朝我們越近時,這隻神鳥就益發明亮;我的眼睛在近處無法承受他的光芒,只好垂下目光;他駕著一艘船朝海岸駛來,船那樣輕、那樣快,一點兒也不吃水。船尾就站著這位來自天上的舵手,臉上似乎寫著他所享的天國之福;船上坐著一百多個靈魂,他們齊聲合唱「In exitu de Aegyto」和這一詩篇的所有下文。隨後,他對他們畫出神聖的十字,眾人於是跳上海岸,他就像來時那樣飛快地離開。
那群留在那裡的幽魂似乎對這地方很陌生,像是試圖瞭解新事物似地東張西望。太陽已用精準的箭將摩羯座逐出中天,正將光芒射向四面八方,這時,那群新到來的靈魂抬頭向著我們說:「如果你們知道,就為我們指點上山的路吧。」維吉爾答說:「你們也許以為我們熟悉此地,但我們就和你們一樣,同是外來人。我們剛到,比你們早一點,走的是另一條路,那條路的艱險難行,讓我們覺得攀登不過就如遊戲一樣。」
那些幽魂從我的呼吸看出我還活著,不禁大驚失色。猶如眾人朝手持橄欖枝的信使跑去要聽消息時,無不爭先恐後往前擠,同樣地,那些幸運的幽魂全都凝視著我的臉,像是忘了要前去淨化自己。
我看到其中一個走上前來,懷著深厚的感情擁抱我,令我感動得也如他那麼做。啊,僅有外表的空虛幽魂哪!我三次將雙手繞到他背後要摟抱他,每次都落空回到我自己的胸前。我想我顯露出了驚訝的神色;那幽魂對此微微一笑,便向後倒退,我緊跟著走上前去。他以溫柔的聲音叫我站住;於是我認出了他是誰,便請他停留片刻,和我交談。他答說:「正如我在肉體中時愛你,如今雖已離開肉體,我一樣愛你;但你為何來到這裡?」
我說:「我的卡塞拉啊,我此行是為了日後能再重返我此刻的所在之地。但你為何被剝奪了這麽多時間?」
他對我說:「那位願意何時接走何人,就何時將人接走的舵手若是曾經多次拒絕我過海來到這裡,對此,我也完全不覺委屈。因為他的意志源於公正的意志。然而,三個月來,凡是想上船的,他一律毫無異議地予以運載。所以,當時我向台伯河河水變鹹處的海邊走去,便獲他和藹接受。現在他已將翅膀指向那河口,因為凡是不向阿刻隆河墮落的總在那裡集合。」
我說:「如果新的法律沒有讓你失去對那常平靜我心中所有煩惱的情歌的記憶,或是歌唱的可能性,那麼就請以此稍稍撫慰我的靈魂吧。它帶著肉體來到這裡,是如此地疲憊不堪!」
於是,他唱起《愛神在我心中和我談論》,那歌聲如此甜美,如今依然迴盪我心。我的老師和我,以及那些與卡塞拉同在的幽魂看來皆盡心滿意足,好像都已不將別的放在心上。我們專心聽著他的曲調,聽得入神;瞧!那位可敬的老人喊道:「怠惰的靈魂,這是怎麽回事?為何如此疏忽,這樣停留?跑上山去,蛻掉那層令你們無法得見上帝的皮吧。」
猶如鴿子圍聚啄食小麥或毒麥粒,吃著食物時都很安靜,不會現出慣有的傲氣,但害怕的事物一出現,便立刻丟開食物,因為牠們遭到更大的憂慮所襲擊;我看到那一群新到的靈魂就這麼丟開了歌曲,像是拔步就走、又不知要走到哪裡的人似地朝山坡跑去;我們也同樣飛快地離開。
【天國篇 第十章】
讀者呀,如果你希望很快感到樂趣,而且許久也不疲倦,那就還是坐在你的長凳上,繼續思索你先嘗到的東西吧。我已將之擺在你面前;此刻你就自行享用吧,因為我要寫的那題材已吸引我所有心神。
自然界的最大使者將天的力量傳遞到世上,以其光為我們計數時間,它和我前述間接提及的那部分接合,正沿著螺旋形的路線上升,出現得一天早過一天;我已經與它同在,但沒有覺察我登上它,正如人在一個念頭生成之前,覺察不到它的產生。這是因為貝雅特麗齊引導我極其迅速地從一重天登上再更高的一重天,她的行動簡直不占什麽時間。
那些在我進入的日天中的自身,該是何等輝煌啊,因為它們不是因其顔色、而是因其光而顯現在我眼前!即便我召喚天才、藝術和寫作經驗相助,也無法將之描寫得鮮明到能讓人想像出來;但願世人相信、而且渴望見到它。我們的想像力若是不足以達到如此高度,倒也不足為奇,因為人眼從未見過光度超過太陽的物體。這裡,至高無上之父的這第四家族就是如此光輝燦爛,這位崇高的父親將祂如何生子,以及如何與其子同生聖靈的奧義對這個家族啟示,因而永遠令它滿足。那時,貝雅特麗齊說:「感謝,感謝眾天使的太陽吧。祂恩典你,將你提升到這物質的太陽上了。」凡人的心從未如我聽到這些話時變得那般虔誠,那樣懷著所有感激之情皈依上帝;我的愛完全獻給了祂,使得我一時忘了貝雅特麗齊。這沒有令她不悅,她對此反而微微一笑,結果她含笑的眼光引得我專一的心思分散到了許多事物上。
我看到許多光芒耀眼、勝過太陽的發光體以我們倆為中心,在周圍形成一個光環,他們齊聲歌唱,那聲音之美妙勝過光輝形象的亮度。有時,當空氣所含的蒸氣已飽和,拉托娜的女兒的光線被它留住,因而形成光環時,我們看到她就這麼地被這個光環圍繞。回到人間後,我猶記得天宮中有眾多珍貴、美麗得無法帶出天國的寶石,那些發光體的歌即是這些寶石之一。凡是得不到翅膀飛上天去的人,就讓他期望能從啞巴口中聽到那裡的消息吧。當那些光芒耀眼的太陽如此美妙歌唱著,好似靠近不動的兩極運轉的星辰圍繞我們轉了三圈之後,就像仕女並未停止舞蹈,但停住舞步、默默傾耳細聽,直至聽見新的音調為止,我聽到其中一個說:「既然那點燃真正的愛、而後伴隨愛的增加而增加的天恩之光如此倍加輝煌地映射在你身上,引導你登上那凡是下來的人無不再登上的天梯,若是有誰不肯以其酒瓶內的葡萄酒為你解渴,那人就如同水不流入海中一樣不自由。你想知道,我們這只滿懷深情圍觀著讓你得以上天的那位美麗聖女的花環,是由哪些植物的花所飾成。我曾是那神聖羊群中的一隻羔羊,這羊群由聖道明領到一條路上,若無誤入歧途,就會在那裡好好長肥。在我右邊、離我最近的這位曾是我的兄弟和老師,他是科隆的阿爾伯圖斯,我是托馬斯·阿奎那。如果你也想知道其餘眾人是誰,那就以目光隨我的說明,環視這個幸福的花環吧。那另一個火焰來自格拉契安的微笑,他為兩種法庭提供的幫助如此之大,令天國欣喜。在他旁邊,裝飾我們合唱隊火焰的,是曾和那位窮寡婦一樣,將其珍寶奉獻予聖教會的那個彼得。這第五個光在我們之間是最美的,他洋溢著如此?烈的愛,使得下方全世界的人都渴望得知他的消息:在這光中是那位獲賜深湛智慧的崇高心靈;如果真理為真,此後從未再有賦有這等睿智的第二人出世。你看,他旁邊那枝蠟燭的光,他在下界帶著肉體時,就已洞見天使的性質及職責。在他旁邊的那另一個小光中,那位基督教時代的辯護者正在微笑,奧古斯丁曾利用他的論述。現在,你若是將心靈之眼隨我的讚語從一個光移向另一個光,便已渴望得知那第八個光是誰。在那當中是那因見到所有的善而喜悅的聖潔靈魂,他讓好好聆聽他的人洞悉了這個虛妄世界。從這個靈魂那兒被驅逐的軀殼,就躺在下界的金色天花板教堂內;這個靈魂則因殉道和流放來到這個平和境界。你看,在他那一邊發光的是伊希多羅、比德,以及在冥想上超乎凡人的理查德的熱情靈魂。你的眼睛轉移到那裡就回到我身邊的這個光,是一位陷入痛苦思想,因而感覺死亡來得緩慢的靈魂的光:它是希吉爾的永恆之光,他在麥秸路講課時,曾以三段論法推導出引出嫉恨的真理。」
如同上帝的新娘從床上起身向她的新郎唱著晨歌,好讓他愛自己之時,那喚醒我們的時鐘裡一個零件牽引、推動著另一零件,發出叮叮聲,其音之美妙,令那準備祈禱的心靈充滿愛,同樣地,我看到那光榮之輪轉動起來,令聲音和聲音彼此協調、悅耳,唯有在那永久歡樂之地才能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