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福爾摩斯冒險史

原文書名: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


9786267465653福爾摩斯冒險史
  • 產品代碼:

    9786267465653
  • 系列名稱:

    WHO
  • 系列編號:

    UO0007
  • 定價:

    480元
  • 作者:

    柯南.道爾 (Conan Doyle)
  • 譯者:

    謝海盟
  • 頁數:

    432頁
  • 開數:

    14.8x21x2.2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0616
  • 出版日:

    20250616
  • 出版社:

    本事出版-大雁
  • CIP:

    873.57
  • 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文學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我這一生都在極力擺脫平庸的生活,這些冒險正好幫我做到這一點!」
                             ──福爾摩斯

十二道燒腦謎題,你有意願挑戰一下嗎?

柯南・道爾奠定了古典推理的基礎,
他所塑造的人物──夏洛克・福爾摩斯,
將古典推理升級為一門與讀者互動的藝術。
在1892年推出的首部短篇小說集《福爾摩斯冒險史》,
囊括了所有推理的基本元素,
對於新讀者來說,這是一本超精采的推理入門。
對於推理迷來說,更是一本值得收藏的經典佳作。

一張差點引發歐洲王室之亂的照片,讓福爾摩斯首度遇到強勁的對手?!
紅髮會員限定的神祕組織門檻極高,就連福爾摩斯都想入會一探究竟?!
富商太太苦尋失聯的丈夫,卻在鴉片館樓上撞見一個怪異的歪嘴男……
價值連城的珠寶失竊,市場裡的肥鵝變成搶手貨,福爾摩斯要找的是鵝還是珠寶?
妙齡女郎在密室裡無端身亡,一條花斑紋彩帶是她死前提供的唯一線索……

12起看似毫無頭緒的離奇案件,且看福爾摩斯與華生如何聯手破解,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你看到的,你以為的不見得就是你以為的……
各派推理小說家師法的推理經典元素,出乎意料之外大白的真相,
古典派推理上乘代表作!

「福爾摩斯,他放蕩不羈,厭惡社會上的一切繁文縟節,埋首於他的那堆舊書中。週復一週的在可卡因與熱忱間輪替,時而因為毒品昏昏欲睡,時而又因為熱烈的天性而充滿幹勁。他一如既往地被犯罪研究深深吸引,並以他強大的才能和非凡的觀察力去追查種種線索,釐清那些被警方認定破解無望而遭放棄的謎團。」
                     ──華生<波希米亞祕聞>

「一位理想的推理者,當單一的事實展現在他眼前時,不僅能從中推斷出導致這個事實的一連串事件,還能以此推斷出隨之而來的所有結果,就好比動物學家可以透過一塊骨頭來正確描述出一整隻動物。所以一位觀察家若能徹底了解一系列事件中的一個環節,他應該就能準確描述包括之前和之後的所有環節。」
                         ──福爾摩斯<五枚橘籽>

「道爾嫉惡如仇的個性、為不公不義之事直言發聲、以及維多利亞時代男性普遍主張的榮譽感,亦反映在他創造的夏洛克.福爾摩斯這個虛構角色上,就連約翰.華生都可以視為道爾的分身──從職業是醫生、擔任事件記錄者的敘事口吻、強烈的愛國情操等等,都出自道爾的原創並且成為吸引讀者閱讀、渴求下一個故事的魅力所在。」
                            ──推理評論人 冬陽

<福爾摩斯探案短篇精選1>
紅髮俱樂部
推理評論人 冬陽╱朗讀
有聲書同步上市

作者簡介


柯南・道爾爵士(Sir 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1859—1930)
英國小說作家&醫生,擅長撰寫推理小說,因成功塑造偵探人物──福爾摩斯而聞名於世。道爾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發表於一八八七年《比頓聖誕年刊》(Beeton's Christmas Annual for 1887)的偵探小說《暗紅色研究》(A Study in Scarlet;又譯《血字的研究》),這部小說的主人翁就是後來家喻戶曉的夏洛克・福爾摩斯。
一八九一年七月至一八九二年六月間,道爾於《岸濱月刊》開始連載短篇小說,一八九二年由出版商喬治・紐恩斯(george newness)將之結集成書,總共有十二篇,均以福爾摩斯為主角,也就是福爾摩斯系列的首部短篇小說集《福爾摩斯冒險史》。
道爾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福爾摩斯這個虛構人物,出版商樂見這個角色繼續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然而,道爾卻跟他母親抱怨福爾摩斯占用了他太多時間,並在《最後一案》中,讓福爾摩斯和死敵莫里亞蒂教授一起葬身在萊辛巴赫瀑布。殊不知,小說的結局令讀者們非常不滿,大眾的壓力和豐厚的報酬使得道爾不得不讓福爾摩斯再度「復活」。
於是,他在一九○三年發表的短篇小說<空屋奇案>裡,讓福爾摩斯起死回生。出版商喬治・紐恩斯將他的另外十二篇短篇小說,連同這篇<空屋奇案>,總共十三篇再度結集成書,於一九○五年出版,也就是福爾摩斯系列的第三部短篇小說集《福爾摩斯歸來記》。
道爾一生總共寫了五十六篇短篇推理小說及四部中篇推理小說,全部以福爾摩斯為主角。這些故事背景主要發生在一八七八年到一九○七年間,最晚的一個故事是以一九一四年為背景。
一九三○年七月七日,柯南・道爾因心臟疾病過世,享年七十一歲。

譯者簡介


謝海盟
一九八六年生於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畢業,著有《行雲紀》、《舒蘭河上》。

書籍目錄


CONTENTS
作者介紹
導讀╱經典如何歷久彌新?──引路一談福爾摩斯、道爾及其他 冬陽
CASE 1. 波希米亞祕聞
CASE 2. 紅髮俱樂部
CASE 3. 身分之謎
CASE 4. 博斯科姆谷奇案
CASE 5. 五枚橘籽
CASE 6. 歪嘴的人
CASE 7. 藍柘榴石竊案
CASE 8. 花斑帶探案
CASE 9. 工程師的大拇指
CASE 10. 單身貴族奇案
CASE 11. 綠柱石王冠竊案
CASE 12. 銅山毛櫸探案


推薦序/導讀/自序


導讀
經典如何歷久彌新?──引路一談福爾摩斯、道爾及其他
冬陽(推理評論人,原生電子推理雜誌《PUZZLE》主編)
該怎麼理解一位大名鼎鼎的偵探推理作家、數名耳熟能詳的角色、僅僅六十個「正典」故事卻衍生出難以數計的形形色色作品,並且在類型敘事領域中成為不朽經典已達一百三十餘年(我們可以理所當然地預期,這個數字還會持續增長下去)之久?最好的方法當然是不假他人地親自閱讀起點原著,這樣的樂趣豈能找誰代勞,頂多容我在此占據些許篇幅充當引路人,簡單一談夏洛克.福爾摩斯、亞瑟.柯南.道爾爵士及其他二三事。
首先,得從那位慧眼獨具的女性開始說起。
「這個人是天生的小說家!這本書肯定會大賣!」布坦尼太太閱讀完《暗紅色研究》(A Study in Scarlet;又譯為《血字的研究》)的未出版書稿之後,對丈夫這麼說。
時間是一八八六年九月,在華德.勞克出版公司擔任主編的G. T. 布坦尼教授,將幾天前新收到的一份書稿拿給同為作家的妻子審閱,沒想到她不但極為喜愛,還推斷出作者是一位醫生。事隔數日,布坦尼教授將這部作品提給高層討論確認,最後拍板決定接受這篇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小說──只不過近期市場上廉價小說充斥,公司打算安排在一年後出版,而且只願意支付二十五英鎊買斷,沒有額外的版稅,希望這位住在英國樸茨茅斯南海區榆樹林布西村一號、二十七歲的亞瑟.柯南.道爾先生能夠同意。
「真正的文學作品是一顆難以打開的蚌殼,不過到頭來總是會有好結果的。」投稿給華德.勞克出版公司之前,道爾前前後後花了四、五個月時間寄給多家雜誌社和出版社,屢次收到退稿回覆之際,他寫下這段文字給自己的母親袒露心情。道爾原本將小說取名為「抽絲剝繭」,最後改成比較新潮的「暗紅色研究」;主述者約翰.H.華生醫生是借用某個朋友的名字(一樣是醫生,他叫詹姆士.華生),總比一開始想的「歐曼.賽克」好吧,那聽起來太像花花公子了;偵探主角則是夏洛克.福爾摩斯,這個愛爾蘭名字夠響亮吧,之前取名「薛倫佛.福爾摩斯」唸起來實在有些拗口……
寫小說向來是道爾的興趣和志向,而且出道之路還稱得上順遂,一八八四年發表的〈漢巴考克.傑佛森之宣言〉就曾被人誤以為出自羅伯.路易斯.史蒂文生(《金銀島》、《化身博士》作者)之手,行文風格也被拿來與艾德格.愛倫.坡相比──這倒是有幾分道理,因為求學時期的道爾就深深著迷於這位美國詩人暨小說家所寫的故事,讓邏輯推理之「美」與偵探角色之「怪」反映在自己日後的著作上。在此之前,眾小說家不是沒有寫過謀殺犯罪以及警察辦案題材,前者可以一路往前追溯到《聖經》故事,後者則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得到諸多真實的新聞報導或是虛構的奇情小說相對照,卻一直要到愛倫.坡寫出〈莫爾格街凶殺案〉、〈瑪麗.羅杰之謎〉、〈失竊的信〉、〈金甲蟲〉、〈汝即真凶〉五篇深具原創性的偵探故事之後,這種強調開場神祕、過程緊張、解決合理、結局意外的格局架構成為一種新興的小說類型,在青少年時期的道爾心中埋下了種子。
影響道爾的前輩作家不只愛倫.坡,以《勒滬菊命案》聞名的法國作家埃米爾.加伯黎奧,出版暢銷小說《白衣女郎》、《月光石》的英國作家威基.柯林斯,兩人的名字都曾出現在道爾的書信以及筆記之中(尤其在他開始認真思索「為何不寫一部偵探方面的小說」時),然而加伯黎奧筆下的勒考克、柯林斯創造的考夫,他們都是主導事件調查的靈魂人物沒錯,但情節發展太零碎紛雜了,不夠專注在謎團鋪設以及解謎過程上,雖然已經比其他靠巧遇、瞎猜、幡然悔悟的告白之類來揭開真相的作品好得太多,若要真正展現愛倫.坡首創的文學形式的魅力,關鍵將會是那個需要更費心打造的偵探角色──這時,道爾想起了他念愛丁堡大學醫學院時期的恩師,約瑟夫.貝爾醫生。
預備念大學之前的道爾有過一段歐陸之旅,一邊沉浸在愛倫.坡的小說世界裡,一邊造訪住在法國巴黎的麥可.柯南舅公(〈莫爾格街凶殺案〉的舞台就在巴黎!),當時的道爾剛從教會學校系統離開,還在猶豫下一步該往哪裡去,若不是舅公與他相談的一席話,道爾不見得會選擇走上醫生之路,也可能就此錯失受教貝爾醫生的機會。
「大衣的袖子、褲管膝蓋部分的面料磨損、長出硬皮的拇指和食指、靴子上的痕跡……以上任何一項都能提供我們線索,若全部加總起來還不能讓一位訓練有素的觀察者得到啟發,那就太說不過去了。」這段寫在道爾的筆記本上的感慨文字,是貝爾醫生在診間給予醫界新鮮人的實戰教學側記。道爾的老師要學生記住:「必須以眼、耳、手、腦來做診斷。」進入診間的病人,時常在開口陳述病情症狀之前就被貝爾醫生嚇著:他怎麼知道我有酗酒的毛病?怎麼知道我和太太不久前大吵一架?是誰告訴他我的職業是擦鞋匠?我到底是來看醫生還是問靈媒?負責引領病人進來的道爾親炙這一切,當醫學生的他知道這不是通靈的巫術、犧牲靈魂換來的魔法,而是儀器診斷和口說問診之外專業身分的展現;當小說家的他則理解到藉由仔細的觀察而培養出的推理能力,不但有助於在故事裡提升委託人的信任且有助於案件的解決,還可以在現實世界中牢牢抓住讀者的心。
不夠,這樣還不夠。道爾繼續探尋活水源頭,愛倫.坡的作品和業餘偵探C.奧古斯特.杜賓這個角色刺激了他的創作想法。「我讀愛倫.坡的《神祕與想像故事集》的時候還很年輕,思路的可塑性很高。這本書刺激了我的想像力,為我樹立了榜樣,讓我明瞭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及其產生的強大力量。」杜賓這個角色之所以讀來讓人印象深刻,在於他有別真實世界裡的「調查者」形象──彼時的私家偵探出拳動腿的速度可是比使腦子還快,想要完成委託靠的是勤跑情報來源及逼迫人們吐實,他們更像是個揭人瘡疤藉以牟利的黑心打手而非警察以外的查案選擇;不過警察的形象也不是太好,大倫敦地區雖然有暱稱「蘇格蘭場」的警力守護,可是多起駭人聽聞的命案遲遲未破(包括知名的「開膛手傑克」案)、包庇犯罪者和貪腐醜聞不斷等等,老百姓實在無法對這群執法公僕有太多信心。像杜賓這樣的素人,只需閱讀報章新聞,與友人的閒談間就能破解密室凶殺、失蹤之謎云云,這不正是平凡如你我的大眾渴望從小說閱讀得到現實世界所欠缺的英雄人物嗎?
說了這麼多觸發靈感的取材來源,福爾摩斯探案故事能有別於前頭的先鋒開創者,締造僅次於《聖經》的出版量與傳閱影響力,其實是不假他求的,許多方面都可以在亞瑟.柯南.道爾身上得到驗證。道爾嫉惡如仇的個性、為不公不義之事直言發聲的脾氣、以及維多利亞時代男性普遍主張且引以為傲的榮譽感,亦反映在他創造的夏洛克.福爾摩斯這個虛構角色上,就連約翰.華生都可以視為道爾的分身──從職業是醫生、擔任事件記錄者的敘事口吻、強烈的愛國情操等等,都出自道爾的原創並且成為吸引讀者閱讀、渴求下一個故事的魅力所在。
出版《暗紅色研究》、《四個人的簽名》兩部長篇小說之後的一八九一年,道爾同意將新的短篇故事〈波希米亞祕聞〉透過文學經紀人A. P. 瓦特交給喬治.紐恩斯新創辦的《岸濱月刊》雜誌──這是將道爾與福爾摩斯推向另一個高峰的重要轉捩點。
紐恩斯這個人很特別,三十歲那年他仍是個沒沒無聞的推銷員,因為「喜愛閱讀有趣的故事」這麼單純的一個想法,想找人投資他五百英鎊以便開設出版社,卻四處碰了一鼻子灰。好吧,山不轉路轉,人家不給錢那就自己賺,紐恩斯突發奇想開了間他認為肯定有賺頭的素食餐廳,沒想到還真給他攢到四百英鎊作為創業基金,接著於一八八一年十月創辦節錄全球各地奇聞軼事的《珍聞》便士周報,短短十年就衝破一期五十萬份的發行量,進而催生出刊載翻譯與原創小說的《岸濱月刊》雜誌。
雜誌與福爾摩斯故事的高人氣相互加成拉抬,每月一刊的節奏讓「系列角色」有了和讀者一起生活成長的熟悉感。在此之前,小說角色並不容易系列化,就連道爾的非偵探推理創作也很少讓角色重複登場(他倒是寫了幾篇未選用福爾摩斯做主角的偵探故事,而這些品質並不差的作品卻多半已被遺忘……),這要歸功當年《岸濱月刊》雜誌主編H.格林豪.史密斯與道爾一次簽下多篇故事的經營策略,以及細細討論修改每一篇作品的結果。
讓名偵探嘗到失敗滋味且永遠銘記在心的「那位女士」、特別募集「紅髮人士」的奇怪俱樂部、神祕信封裡裝著的五枚橘籽、女子臨死前莫名喊道「那條有花斑的帶子」……狀似離奇不可解的一樁樁詭譎事件,由一對勇於冒險的搭檔在瀕臨死亡的風險之下力求真相──擔任偵探角色的那位智慧高超,頂著「顧問偵探」的名號自稱是「偵探界最後、也是最高的上訴法庭」;雖然室友兼助手的那位沒偵探如此冰雪聰明,卻是絕對可靠、值得託付一切的好夥伴。故事裡的警察如同真實世界裡被嘲諷的那群人一樣自傲推託不中用,可是天才神探願意不掠其美地將功勞榮譽讓給他們,讀故事的我們能會心一笑;房東哈德遜太太、擔任偵探小聽差的街童們、偶爾串場且據說比名偵探更厲害的政府要員哥哥、千萬別忘了那位「犯罪界的拿破崙」莫里亞蒂教授……
這一切讓讀者印象深刻到難以忘懷的案件與角色,以及令人忍不住想前去朝聖的男子單身公寓貝克街221B(雖然道爾寫作的當時,貝克街還沒有長到編設這個門牌碼),不但在十九二十世紀交會之際於英美兩地聚攏了一批忠實的擁護者,改編的舞台劇也大獲好評,五十六篇短篇加上四部長篇小說陸續且迅速地翻譯至全世界多個國家,還在幾個地方組織出後援會一般的閱讀研究團體──以上種種不過是開端而已,更驚人的浪潮才正要襲來。
若以推理評論與推理史爬梳的後見之明來看,擁有「偵探推理小說之父」美名的愛倫.坡是這個大眾書寫類型的草創先鋒,擘畫了一大面可供多元發展的簡要藍圖、靜待後人接棒開發,那麼道爾正是那位才華洋溢、當仁不讓的優秀繼承者,著手進行更多的嘗試以豐富其各種可能──雖然他曾經認為邀稿不斷的福爾摩斯探案有礙其文學夢(他特別想寫歷史小說),而不顧母親的大力反對狠心地讓這個萬人迷神探與死對頭反派在〈最後一案〉雙雙墜入瑞士的萊辛巴赫瀑布(噩耗一出,倫敦街頭的紳士淑女紛紛別上黑紗以示哀悼),幾年後忍不住高額稿酬誘惑而寫成的《巴斯克村的獵犬》卻不意成為那個時代最完整且成熟的長篇推理之一,但福爾摩斯真正歸來的〈空屋奇案〉(《巴斯克村的獵犬》時間設定在福爾摩斯墜落瀑布、生死未卜之前)以及其他短篇故事,才是道爾贈予這個世界最無可計價的寶藏,因為它們是宛如幹細胞一般的原型故事,就算部分情節題材、敘事手法稍有重複,仍保有極高的發展潛力與戲劇張力。
道爾就像是個卓越的工程師,為這個類型書寫完成重要且全面的基礎建設,這先是引來其他同樣在報章雜誌上刊載作品的創作者們追隨,他們創造的角色可以是平凡如樵夫也可以是身障不便如盲人,甚至被世界西洋棋冠軍驚歎宛如「思考機器」,可是聰明的讀者都知道,這全是福爾摩斯的諸多化身,尤其出現在道爾耍脾氣不續寫福爾摩斯探案的那幾年,卻沒人有能力有魅力取代這個頭戴獵鹿帽的傢伙,之後才順利迎來阿嘉莎.克莉絲蒂、F. W. 克勞夫茲、桃樂西.榭爾絲、S. S. 范達因、艾勒里.昆恩、約翰.狄克森.卡爾等人攜手構建的黃金時期出現,故事的篇幅從短篇晉升到長篇,出版閱讀量則如寒武紀大爆發般進入百花齊放、眾聲喧嘩的璀璨年代。
然而有趣的是,這樣的美好年代其實從未終結,雖然西方推理文壇將那段時期的作家作品歸類在「古典」的子分類底下,且歷經美國冷硬派的崛起、警察程序小說的勃興、犯罪驚悚小說的萌發與茁壯等等,但「你以為你是福爾摩斯啊」的玩笑嘲諷早已成為你知我知的迷因,蓋瑞奇執導、小勞勃道尼與裘德洛主演的電影《福爾摩斯》,以及班奈狄克康柏拜區、馬丁費里曼攜手演出的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不但在這個世紀重新颳起古典名探的旋風,更別提連載超過三十年的日本國民漫畫《名偵探柯南》,全都是或直接或間接地將福爾摩斯探案最內核、最純粹的美好精髓承繼下來,化作現代的語彙述說脫胎自正典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場場探案冒險。這樣的DNA同時散布在各種廣義的推理故事中,諸如偵探及搭檔的塑造、惡棍歹角的描述、謎團詭計的設局以及邏輯解謎的程序,無一不是道爾遺留給後世的珍寶,展示了經典為何能歷久彌新。
「來吧,華生!遊戲開始了!」且用夏洛克.福爾摩斯召喚華生醫生的這句話作結,引路之旅到此告一段落,歡迎你投身這一場場精采絕倫的探案遊戲。

文章試閱


CASE2
紅髮俱樂部

去年秋天的某一天,我前往拜訪好友夏洛克.福爾摩斯先生,發現他正與一位體型肥胖、面色紅潤、一頭火紅頭髮的長者深談。我為自己侵擾了他倆道歉,正要退出時,福爾摩斯猛地把我拉進房間,順手帶上了身後的房門。
「親愛的華生,你挑這個時間來再好不過了。」他誠摯地說。
「我擔心你正在忙。」
「不錯,我確實在忙。」
「那我去隔壁房間等你。」
「你不必這麼做。威爾遜先生,在我許多成功的案件中,這位紳士都是我的搭檔和助手,他無疑也會在你的委託中給予極大幫助。」
這位肥胖的紳士從椅子中半站起身,欠身打了個招呼,但帶著質疑的一瞥從他深陷在肥肉中的小眼睛裡一閃而過。
「你坐那張長沙發吧,」福爾摩斯說著便躺進他的扶手椅中,將兩手指尖合攏在一起,這是他判斷問題時慣有的模樣。「親愛的華生,我曉得你和我一樣,熱愛那些不同於尋常乏味生活的古怪事件。你用促使你記錄這些東西的熱情,以及恕我這麼說,對我的許多小冒險增色不少的修飾展現了這樣的愛好。」
「我確實對你的很多案件深感興趣。」我說。
「你一定還記得那天我提到過的,就是在我們討論瑪麗.薩瑟蘭小姐的那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之前,為了獲取不尋常的成果和非凡的結合,我們必須深入生活本身,它總是比任何幻想的成就都更有冒險性。」
「恕我冒昧,這是個我很懷疑的說法。」
「你是的,醫生,然而你必須接受我的觀點,否則我會繼續把事實一件一件加諸你身上,直到你的理由崩潰、不得不承認我是對的為止。現在,這位傑貝茲.威爾遜先生今天早上有充分的理由來拜訪我,他對我說的這段故事,我敢說是好一陣子以來聽到最吸引人的事件了。你曾經聽我說,那些最古怪和最獨特的案件往往與較小而不是較大的犯罪相關,有時候,在那其中是否真的存在犯行都令人存疑。到目前為止,我無法憑聽到的斷言這個案子是否為犯罪事件,但事情的經過無疑是我聽過最奇怪的事件之一。也許,威爾遜先生,你願意好心地再把事情複述一遍。我這麼請求不光只是華生醫生沒有聽到開頭的那一段,也因為這個故事太特殊了,讓我急著從你口中得到任何可能的細節。通常,當我聽到一些事件過程中的細微跡象時,都能透過記憶中許多類似的案件來引導自己。但到目前爲止,我得承認這件事情是獨一無二的。」
那位肥胖的客戶略顯驕傲地挺起了胸膛,從大衣的內袋掏出一張又髒又皺的報紙。當他將報紙平攤在膝上、低頭掃視著廣告欄時,我仔細打量著他,想要仿效我同伴的作法,從他的穿著或外表看出一些端倪。
然而,我的細察沒有多大收穫。我們的訪客怎麼看都是一個普通的英國商人,身形肥胖、舉止浮誇而遲鈍。他穿著鬆垮垮的灰色方格褲,一件不太乾淨的黑色長外衣,前面的鈕釦沒有扣上,一件黃褐色背心,繫有一條沉重的阿爾伯特黃銅表鍊,上面晃盪著一塊中間有方形穿孔的金屬片做為裝飾。一頂磨損的大禮帽與一件褪色、天鵝絨領皺巴巴的棕色大衣擺在他身邊的椅子上。總的來說,除了那一頭火紅色的頭髮,極度懊惱和不滿的表情外,我看不出他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
福爾摩斯銳利的眼睛立刻看出我在做什麼,他注意到我疑問的目光了,微笑著搖了搖頭。「除了他做過一段時間手工的活兒,吸鼻煙,是共濟會會員,到過中國,以及他最近寫了不少字這些明顯的事實外,其他的我無法推斷。」
傑貝茲.威爾遜先生從椅子上驚跳起來,食指仍放在報紙上,但他的眼睛望向我的同伴。
「老天!福爾摩斯先生,你究竟怎麼知道這一切的?」他問,「例如,你怎麼知道我做過手工業,這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我是從船上的木工開始做起的。」
「你的手,我親愛的先生。你的右手比左手大上一整圈。你過去經常使用它,因此肌肉也更為發達。」
「那麼,吸鼻煙,還有共濟會會員呢?」
「我不會告訴你我是怎麼看出來的,那未免太侮辱你的智慧了,特別還違反了你的組織的嚴格規定,你戴著規矩徽章的胸針。」
「啊,當然,我忘了那個。但是寫作呢?」
「你的右手袖口有五英吋長的部分都磨得發亮,左手肘擱在桌上的地方也打了一塊光滑的補丁,你說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明顯的?」
「好吧,但是中國呢?」
「靠近你右手腕上方的魚形刺青只能在中國完成。我對刺青圖樣做過小小研究,甚至寫過相關主題的文章。把魚鱗染成細緻的粉紅色,此種技巧是中國特有的。此外,當我看到你的表鍊上掛著一枚中國硬幣,事情就更清楚了。」
傑貝茲.威爾遜大笑起來。「好吧,我完全沒想到!」他說,「起初我以為你有什麼高明的方法,到末了卻發現原來什麼都沒有。」
「我開始覺得,華生,」福爾摩斯說,「我不該把事情解釋清楚的。『一切未知都是宏偉的』,你知道,我的坦率將毀了我那點可憐的名望。威爾遜先生,你找不到那則廣告了嗎?」
「好,我找到了。」他回答,紅潤的肥手指停在廣告欄的一半處。「就在這裡,一切都是打這裡開始的。先生,你自己瞧瞧吧。」
我從他那裡拿過報紙,順著讀了下去。

致紅髮俱樂部:
由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黎巴嫩城已故的伊士基亞.霍普金斯的遺贈,現在又有一個空缺開放予俱樂部成員,每週工資為四英鎊,只需從事純粹名義上的服務。所有身心健全,年齡在二十一歲以上的紅髮男子都有申請資格。應聘者請於週一上午十一點,親至弗利特街教皇法院七號俱樂部辦公室向鄧肯.羅斯申請。

「這到底意味著什麼?」我看了又看這則不尋常的廣告,忍不住大聲叫道。
福爾摩斯咯咯笑起來,在椅子中扭動著,這是他饒富興致時慣有的模樣。「這有點偏離常規了,不是嗎?」他說,「現在,威爾遜先生,請你從頭開始,告訴我們關於你自己、你的家庭以及這則廣告對你運氣的影響。醫生,先把報紙和日期記下來。」
「這是一八九○年四月二十七日的《晨報》,就在兩個月前。 」
「非常好。現在,威爾遜先生?」
「喔,正如我方才告訴你的,福爾摩斯先生,」傑貝茲.威爾遜邊擦著額頭邊說,「我在市區附近的薩克森-克堡廣場有一間小當鋪。這不是大生意,在這些年也就夠我維持生計而已。過去,我有能力雇用兩個助手,但現在只剩下一個,還是因為他願意領半薪,為了學習這門生意。」
「這位樂於助人的年輕人叫什麼名字?」福爾摩斯問。
「文森特.斯波爾丁,他也沒那麼年輕了,很難說他有幾歲。福爾摩斯先生,我不能奢望有一個比他更聰明的助手了;我很清楚他自立門戶的話可以做得更好,賺比我付給他的薪水多兩倍的錢。但是,他若滿意眼下這一切,那我又何必要讓他知道我的這番想法?」
「確實,為何要呢?看來你最幸運的是有一個工資低於一般行情的員工, 這個時代的雇主可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我不知道你的助手是否真有你說的那麼出色。」
「哦,他也不是沒有缺點,」威爾遜先生說,「從沒有一個像他這麼熱愛照相的人。他不思上進,就知道拿著相機到處拍,然後像兔子回到兔子洞一樣,溜回地下室沖洗照片,這是他最大的缺點,但總的來說,他是個很好的員工,也沒什麼惡習。」
「我猜他還在你那邊工作?」
「是的,先生。他和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她的工作是一些簡單的烹飪,並維持房子的整潔——這就是我家裡全部的成員,我是一個鳏夫,從未真正有過家庭。先生,我們三個人過著平靜的日子;我們持家,付清一切債務,除此之外什麼都不做。「打亂這一切的第一件事就是那則廣告,就在整整八週以前,斯波爾丁拿著這張報紙來到辦公室,他說:
「『我多希望上帝讓我是一個紅頭髮的人,威爾遜先生。』
「『為什麼?』我問。
「『為什麼,』他說,『紅髮俱樂部又有一個空缺了。它對任何能得到它的人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而且就我所知,空缺比應聘的人還多,這讓信託人都不知該拿這筆錢怎麼辦才好。要是我的頭髮可以變色,眼下就有這麼個好去處在等著我。』
「『為什麼,那又是怎麼回事?』我問。你瞧,福爾摩斯先生,我一直都深居簡出,我的生意不需我去外頭找,而會自己上門來,因此我經常連續幾個星期足不出戶。這樣一來,我對外面發生的事情知之甚少,也因此總是樂於聽到任何一點的新聞。
「『你從沒聽過紅髮俱樂部嗎?』他瞪大了眼睛問。
「『從來沒有。』
「『這就怪了,我不太明白,因為你自己就有資格去申請其中一個空缺。』
「『它們值多少錢?』我問。
「『哦,大概就每年兩百鎊而已,但工作很輕鬆,不太影響這個人的其他日常事務。』
「好吧,你可以輕易看出來,這事讓我豎起了耳朵,對一個幾年來一直慘淡經營的生意來說,額外的兩百鎊會非常管用。
「『跟我說說這一切吧。』我說。
「『好吧,』他指給我看了那則廣告,『你自己看,這個俱樂部裡仍有一個空缺,還附上地址讓你去申請。就我了解到的,這個俱樂部是由一位作風奇特的美國百萬富翁伊士基亞.霍普金斯創立。他本人就是紅頭髮,這使他強烈共情所有紅色頭髮的男人;因此在他去世後,人們發現他把鉅額財富交給信託人,並指示將這筆錢的利息用於提供輕鬆差事給同樣髮色的男人。我聽說這些差事的薪水都很高,而且需要做的事情不多。』
「『但是,』我說,『一定會有成千上萬的紅髮男子去申請。』
「『沒你想的那麼多,』他回答,『你看,這確實只侷限於倫敦人,還得是成年男子。這位美國人年輕時從倫敦發跡,因此他想對這座古老的城市有所回饋。另外,我還聽說你的頭髮若只是淺紅、深紅或者其他紅色,那你的申請都不管用,非得是真正的明亮、火焰般的紅頭髮才行。現在,威爾遜先生,你要是打算申請的話,只管走進去就對了;但也許你不想為了區區幾百鎊而這麼大費周章。』
「先生們,正如你們親眼所見的這樣,我的頭髮真是非常鮮豔濃烈的顏色,所以在我看來,若在這件事上遇到任何人與我競爭,我都有很好的機會。文森特.斯波爾丁似乎對此事瞭若指掌,我想,到時候若有他在會幫助很大,因此我要他拉上護窗板,馬上和我一起走。他很樂意撈到一天假期,所以我們提前將店舖打烊,並按著廣告上給我們的地址出發了。
「福爾摩斯先生,我不想再看到那樣的景象了。每一個紅頭髮的人——但凡只在頭髮上帶著一點點的紅色,全都由東西南北各處湧進城裡,去應徵那則廣告。弗利特街被紅色頭髮的人們塞得滿滿的,教皇院看起來像水果小販裝滿橘子的手推車。我根本沒想到區區一則廣告能把這麼多人從全國聚集過來。我看到各種的紅色頭髮,稻草黃、檸檬黃、橙色、磚紅、愛爾蘭蹲獵犬紅、肝臟般的暗紅、黏土紅;但斯波爾丁沒說錯,沒有幾個人擁有真正鮮豔的火紅色頭髮。當我看到有那麼多人時,我失望了,索性想放棄走人;但斯波丁說什麼也不肯。我不知道他怎麼做到的,總之他連推帶拉兼撞,直到我們穿過人群、站上了通往辦公室的台階,人群在那裡分成了兩批,有些人充滿希望地蜂擁而上,有些人垂頭喪氣地下來;但我們盡可能把自己塞進人群,很快就進到了辦公室裡。」
「你的經歷再有趣不過了,」福爾摩斯在他的客戶稍作停頓、用一撮鼻菸恢復記憶時說道,「請繼續你非常有意思的陳述。」
「辦公室裡只有兩把木椅和一張辦公桌,其他什麼也沒有,桌子後面坐著一個矮小男子,他的頭髮甚至比我的還要紅。他對每個走進來應徵的人簡單說了幾句話,然後總是有辦法在他們身上找到一些缺點、否定他們的申請資格。畢竟,想得到這個空缺可不容易。然而當輪到我們時,那個小矮子似乎對我比對任何人都感興趣,我們剛一踏進去,他立刻就關上了門,好和我們私下談談。
「『這位是傑貝茲.威爾遜先生,』我的助手說,『他想要填補俱樂部的空缺。』
「『他非常適合這個空缺,』另外那個人答道,『他方方面面都符合我們的條件,我記不得我幾時見過這麼好的髮色。』他後退一步,把頭歪向一邊,審視著我的頭髮,看得我都感到不好意思了。然後他猛地一步上前來,緊抓住我的手,熱烈祝賀我的成功。
「『再猶豫下去可就不公平了。』他說,『然而,我顯然得採取些預防措施,我相信你會原諒我的。』他突然伸出雙手緊揪我的頭髮,使勁拉扯到我痛得叫出來為止。『你都快哭了,』他放開我說,『我感覺一切都沒有問題,但還是不得不小心點,因為我們已經被假髮騙了兩次,還有一次上了油漆的當。我可以告訴你關於修鞋匠的鞋蠟的故事,那會讓你厭惡人性。』他走到窗前,扯開嗓門朝著外面喊,說空缺已經補上了。失望的嘆息聲紛紛傳上來,人潮朝著不同的方向各自散去,直到除了我和那位管理人之外,眼前再也看不到任何紅頭髮的人為止。
「『我的名字,』他說,『是鄧肯.羅斯先生,我自己就受益於我們高尚的恩人所留下的基金。你結婚了嗎?威爾遜先生,你有家庭嗎?』
「我回答說沒有。
「他的臉色一沉。
「『唉呀!』他嚴肅地說,『這真的很嚴重!我很遺憾聽到你這麼說。當然了,該基金的創立就是為了維護紅頭髮的人,讓他們能繁衍下去,而你竟然是一名單身漢,實在太不幸了。』
「福爾摩斯先生,我的臉垮成了這樣,我想我是得不到這個空缺了;但在考慮了幾分鐘後,他說應該不成問題。
「『若換成其他人,』他說,『這樣的缺點可能很要命,但對於有你這麼一頭紅髮的人,我想可以稍微通融一下規則。你什麼時候能開始來上班?』
「『噢,這就有點為難了,因為我有自己的生意要顧。』,我說。
「『哦,那不打緊,威爾遜先生!』文森特.斯波爾丁說,『我應該能替你打理好那些。』
「『上班的時間是怎樣?』我問。
「『早上十點到下午兩點。』
「當鋪的生意大多都在晚上,福爾摩斯先生,特別是週四和週五的晚上——那就在發薪日之前;因此早上的差事非常適合我。此外,我有個能幹的助手,他能打理好任何狀況。
「『那很適合我』,我說。『那麼工資呢?』
「『每週四英鎊。』
「『是什麼樣的工作?』
「『純粹就是象徵性的。』
「『象徵性的是什麼意思?』
「『嗯,你必須一直待在辦公室,或至少要留在這棟房子裡。一旦離開,你就永遠失去這份工作了。遺囑上有明確寫到這一點。如果你在這段時間內稍微離開辦公室,就算是違規。』
「『每天就四小時而已,我不會想要離開的。』我說。
「『沒有任何藉口,』鄧肯.羅斯先生說,『不論是生病、生意或任何事。你就是要待在這裡,否則就會丟掉工作。』
「『關於工作的內容?』
「『是抄寫《大英百科全書》,那台印刷機裡有它的第一冊,您必須自備墨水、筆和吸墨紙,而我們會提供桌椅。你明天能準備好嗎?』
「『當然可以。』我回答。
「『那麼,再見,傑貝茲.威爾遜先生,讓我再次祝賀你幸運地獲得如此重要的職位。』他鞠躬並送我離開房間,我和助手一起回家。我為自己的好運感到非常開心,簡直要無所適從了。
「然而,這件事在我想了一整天後,到了晚上我又開始消沉起來;我已經說服了自己,整件事一定是某種天大的騙局或欺詐,儘管我無法想像它的目的,但實在很難相信有誰會立下這樣的遺囑,或者只為了抄寫《大英百科全書》而付出這麼大一筆錢。文森特.斯波爾丁竭力要讓我振作起來,但到了睡覺時,我已經說服自己不再摻和這件事。然而,到了早上我又決定無論如何都要一試,所以買了一瓶一便士墨水、一支羽毛筆和七張大頁紙,便動身前往教皇院。
「好,令我感到驚喜的是,一切看上去都非常好。桌子已經為我準備妥當,鄧肯.羅斯先生也在那裡照看著,確保我能順利展開工作。他指示我從字母A開始抄寫,然後便離開了;但他時不時會過來看看一切是否都好。下午兩點鐘,他跟我道別,又稱讚了我抄寫的數量,然後在我離開後鎖上辦公室的門。……(截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