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浮光掠影—麻辣校長的杏壇拾光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7607145系列名稱:
現代散文系列編號:
29定價:
380元作者:
陳守讓頁數:
436頁開數:
17x23x2.2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0702出版日:
20250702出版社:
博客思-蘭臺CIP:
783.3886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文學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浮光掠影麻辣校長的杏壇拾光》是繼《麻辣校長.鋼索上的精彩人生》後,陳校長沉澱12年的職場回顧續集。這位資深教育家以其四十二年豐富閱歷,深入描繪其職場生涯與掌理三校的細膩歷程,更毫不藏私地分享其治校理念、實踐作為與深刻感悟,堪稱教育工作者的「職場寶典」。
本書是陳校長繼《麻辣校長.鋼索上的精彩人生》之後,沉澱十二年的職場回顧續集。作者以其長達四十二年的豐富閱歷,娓娓道來在杏壇的點滴歷程,特別是掌理國立復興劇校、台中市新民商工和台北市華興中小學三所學校的細膩經驗。書中毫不藏私地分享其獨特的治校理念、實踐作為,以及在面對教育現場各種挑戰時的深刻感悟。
《浮光掠影-麻辣校長》全書分為四部,共收錄七十六篇精巧短文。從初入職場時在教育部的紮實歷練,到在復興劇校開創艱辛卻充滿情義的歲月,再到如何帶領新民、華興兩所私校革故鼎新、再創高峰,直至最終坦誠記錄轉型期所面臨的抵制、反撲與黑函等挑戰,書中的每一個篇章都展現了陳校長在教育路上的堅持與智慧。
在字裡行間,讀者不僅能看見一位校長對杏壇百態的真情流露,更能深刻汲取其寶貴的經驗與智慧。從書中詳細的目錄可見,無論是對教育政策的實踐、校園文化的塑造、師生關係的經營,抑或是危機處理與應變,陳校長都提供了極具啟發性的見解。他對教育的熱情與使命感,以及在困難中保持韌性的精神,都將深深觸動人心。
陳校長曾榮獲多項教育領域的肯定,包括教育部「推展社會教育有功人員獎章」和「全國認輔工作特優獎」,以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傑出校友獎」等,這些榮譽都印證了他在教育領域的卓越貢獻。退休後,陳校長依然心繫教育發展,再次提筆撰寫此書,其無私奉獻的精神令人感佩。
這本書不僅是陳校長個人的回憶錄,更是為後進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傳承,同時也邀請所有教育同道共同切磋共勉,期許「百年樹人」的大業不再是曇花一現。無論您是教育界的一份子,或是對教育充滿熱情的讀者,《浮光掠影-麻辣校長的杏壇拾光》都將帶給您深刻的啟迪與感動。
《浮光掠影麻辣校長的杏壇拾光》是繼《麻辣校長.鋼索上的精彩人生》後,陳校長沉澱12年的職場回顧續集。這位資深教育家以其四十二年豐富閱歷,深入描繪其職場生涯與掌理三校的細膩歷程,更毫不藏私地分享其治校理念、實踐作為與深刻感悟,堪稱教育工作者的「職場寶典」。
本書是陳校長繼《麻辣校長.鋼索上的精彩人生》之後,沉澱十二年的職場回顧續集。作者以其長達四十二年的豐富閱歷,娓娓道來在杏壇的點滴歷程,特別是掌理國立復興劇校、台中市新民商工和台北市華興中小學三所學校的細膩經驗。書中毫不藏私地分享其獨特的治校理念、實踐作為,以及在面對教育現場各種挑戰時的深刻感悟。
《浮光掠影-麻辣校長》全書分為四部,共收錄七十六篇精巧短文。從初入職場時在教育部的紮實歷練,到在復興劇校開創艱辛卻充滿情義的歲月,再到如何帶領新民、華興兩所私校革故鼎新、再創高峰,直至最終坦誠記錄轉型期所面臨的抵制、反撲與黑函等挑戰,書中的每一個篇章都展現了陳校長在教育路上的堅持與智慧。
在字裡行間,讀者不僅能看見一位校長對杏壇百態的真情流露,更能深刻汲取其寶貴的經驗與智慧。從書中詳細的目錄可見,無論是對教育政策的實踐、校園文化的塑造、師生關係的經營,抑或是危機處理與應變,陳校長都提供了極具啟發性的見解。他對教育的熱情與使命感,以及在困難中保持韌性的精神,都將深深觸動人心。
陳校長曾榮獲多項教育領域的肯定,包括教育部「推展社會教育有功人員獎章」和「全國認輔工作特優獎」,以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傑出校友獎」等,這些榮譽都印證了他在教育領域的卓越貢獻。退休後,陳校長依然心繫教育發展,再次提筆撰寫此書,其無私奉獻的精神令人感佩。
這本書不僅是陳校長個人的回憶錄,更是為後進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傳承,同時也邀請所有教育同道共同切磋共勉,期許「百年樹人」的大業不再是曇花一現。無論您是教育界的一份子,或是對教育充滿熱情的讀者,《浮光掠影-麻辣校長的杏壇拾光》都將帶給您深刻的啟迪與感動。
作者簡介
作者陳守讓,彰化伸港人,台北師專、淡江大學戰略所碩士以教育部國際文教處科長、專門委員經歷出任國立復興劇校校長六年,後轉任台中市新民商工校長已四年,再出掌台北市華興中小學校長十年至退休,走過四十二年的教育人生,著有《麻辣校長.鋼索上的精彩人生》。
曾獲教育部「推展社會教育有功人員獎章」、「全國認輔工作特優獎」,中華文化復興總會
「推動社會教育貢獻獎」,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傑出校友獎」,台北市立教育大學「Inno School 2010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2015年獲中國戲曲學會頒發「推動京崑戲曲突出貢獻獎」,並任中華中等教育協會理事。退休後關心教育發展,熱情猶在,再撰《浮光掠影.麻辣校長的杏壇拾光》以饗大眾。
書籍目錄
照片集 2
推薦序一 黃介正 22
推薦序二 林于弘 24
推薦序三 潘莉君 26
自序 職場回顧雪泥鴻爪上心頭 29
第一部 教育部結緣練功 33
1-1 初生之犢入杏壇 34
1-2 舉家北遷上京城 36
1-3 國際文教有風月 38
1-4 文化交流青訪團 40
1-5 藝文出擊拚外交 42
1-6 少年英雄展絕技 44
1-7 世界巡演看雲門 47
1-8 民族舞蹈蔡麗華 50
1-9 復興國劇歐洲行 53
1-10 三度隨行結緣深 56
1-11 師友的回饋補遺 59
第二部 復興劇校掌兵符 63
2-1勇敢前行到復興 64
2-2鳴槍起跑起手式 66
2-3設定目標動起來 70
2-4校園更新護校產 74
2-5看徐九經升官記 77
2-6關漢卿到荊釵記 81
2-7陸師來台兩岸合 86
2-8擢新苗增歌仔戲 92
2-9改造復興綜藝團 99
2-10雜技京劇登陸賽 105
2-11師生京滬學戲去 111
2-12文化觀光看復興 116
2-13戈巴契夫來看戲 121
2-14法門眾生潘金蓮 124
2-15美女涅槃與阿Q 135
2-16兒童戲曲與雜技 147
2-17演出意外重傷案 151
2-18告別復興到華視 156
2-19師長摯友的回饋 166
第三部 新民華興再起跑 171
3-0「舞台人生與人生舞台」
演講大綱 172
3-1重返校園看新民 174
3-2鳴槍起跑停看聽 181
3-3調整步伐向前衝 186
3-4綜合中學新方向 191
3-5私校花錢的哲學 196
3-6新民飛躍誰爭鋒 200
3-7形塑校園好學風 205
3-8學生本位的校園 211
3-9與教師互勉互惕 218
3-10與行政團隊互勉 227
3-11新世代親子關係 235
3-12新世代的父母學 242
3-13掌舵華興謀新局 252
3-14研讀校史尋未來 257
3-15審時度勢拚轉型 264
3-16校院分割求蛻變 268
3-17招生與外語中心 272
3-18華興棒球隊存廢 281
3-19人力改造大工程 288
3-20重整團隊甘苦談 296
3-21轉型的發展曲線 302
3-22我的引擎將熄火? 311
3-23校務評鑑的波濤 316
3-24私校經營的迴響 322
第四部 軼聞軼事話心聲 328
4-1錢與權的考驗 329
4-2新校長交心宣示 333
4-3校內舉才的挑戰 337
4-4期末會議的風雨 342
4-5人事大地震之後 346
4-6精準快穩以應變 350
4-7善的循環與延續 354
4-8危機處置成轉機 359
4-9九二一超級震撼 366
4-10告別新民的心情 370
4-11我心悠悠道別時 377
4-12辜家新舞臺二三事 382
4-13入職前校長面試 385
4-14校長的領導風格 389
4-15黑函產業鏈啟動 392
4-16黑函浮雲難蔽日 396
4-17核彈級具名指控 401
4-18紐約祝壽送終行 411
4-19親師生關係分享 415
4-20守讓愛豬 後會有期 421
4-21職場瀟灑走一回 431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序一
文╱曾任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現為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教授
守讓兄年紀比我大一輪,卻也是我在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的同班同學。民國七十一年,我大學正要畢業,恰逢國內民間大學第一個以戰略研究為核心的碩士班成立,我遇見了守讓兄,而他當時已經是教育部最年輕的科長,英姿颯爽又謙和風趣。
因為我們是戰略所的「黃埔一期」,不但沒有學長,也沒有考古題,大家為了寫報告拚成績,凝聚力自然很強,也因此奠立了至今四十三年的革命情感。
守讓兄的第一本著作《麻辣校長:鋼索上的精彩人生》出版時,嚇了我一大跳!他哪裡有麻辣?查了一下網路:「麻和辣的相互作用,會讓人一邊感覺到麻的酥麻,一邊體驗到辣的燒灼,達到一種『爽快』的平衡感」,我終於懂了。麻有麻度,辣有辣度,從復興劇校到新民高中,再到華興院校,守讓兄做到了「調味大師」,以不同程度的麻與辣來治校育人,雖然各有驚濤駭浪,都做到了「爽快的平衡感」。
「爽快的平衡感」講起來容易,卻是極高難度的「戰略」。這絕對不是老同學的吹捧,而是自忖不如的讚嘆。
我們的老師鈕先鍾教授常說,研究戰略必須「通古今之變,識事理之常」。我看到的麻辣校長守讓兄,就是「用變通應對困難,以常識凝聚群體」而達成「治校務如烹小鮮」的戰略家。
其實當校長,不僅僅是一個CEO(執行長)。守讓兄在三所學校都做了四個CEO:執行長、教育長、工程長、娛樂長。執行長總綰全局,擘劃全校發展壯大;教育長身教言教,樹立全校集體文化;工程長紓困解難,推進全校發展福利;娛樂長樂觀進取,鼓勵全校同心向前。守讓兄做到了,整個職涯的每一個階段都做到了。
守讓兄絕對不會天天向部屬和學生講「道天地將法」或是「智信仁勇嚴」,也不會吊書袋地說教,他是以「行動戰略」的作為,讓周遭的人用心體會那個總被忽略,卻從未失傳的「道」,他不止「傳道」,更是「行道」。
守讓兄的「麻辣」其實是「順天應人」的戰略視野。兼容了上台的機緣與下台的身段,幽默的處世與嚴肅的管理,傳統的尊重與變動的調和。
這一本新作承載了幾十年的「智略」,記載了窮一生的心境,我有幸做守讓兄的哥兒們,偶爾被他麻辣一下,總是「爽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