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輸掉時間戰爭的方法:雨果、星雲、軌跡獎,三冠加冕之作

原文書名:This Is How You Lose the Time War


9786267728437輸掉時間戰爭的方法:雨果、星雲、軌跡獎,三冠加冕之作
  • 產品代碼:

    9786267728437
  • 系列名稱:

    New Black
  • 系列編號:

    2HNB0037
  • 定價:

    420元
  • 作者:

    阿默爾.艾爾–莫塔Amal El-Mohtar、麥斯.格拉德史東Max Gladstone
  • 譯者:

    艾平、李函
  • 頁數:

    256頁
  • 開數:

    14.8 × 21 × 1.5cm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1110
  • 出版日:

    20251110
  • 出版社:

    堡壘文化-遠足文化
  • CIP:

    874.57
  • 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文學類
  •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在時光交錯的戰場,他們互為敵手,
筆鋒勝過刀劍,字句燃燒命運長河。
從敵意書信到祕密對話,
跨越時間與戰爭,尋找彼此的未來。

雨果、星雲、軌跡獎,三冠加冕之作,
全球讀者熱愛,評論界一致讚頌。
橫掃科幻與文學界的顛峰傑作,
一場詩意盎然的時空傳奇。

2019 星雲獎最佳中篇小說得主
2019 Reddit Stabby Awards 最佳中篇小說得主
2019 英國科幻協會最佳中篇小說得主
2020 雨果獎最佳中篇小說得主
2020 軌跡獎最佳中篇小說得主
2020 加拿大極光獎(Prix Aurora Awards)最佳短篇小說得主

入圍 2019 Goodreads 讀者票選獎決選
入圍 2019 雪莉.傑克森獎最佳中篇小說決選
入圍 2019 《洛杉磯時報》雷.布萊伯利獎(Ray Bradbury Prize)決選
入圍 2019 英國 Kitschies 獎 Red Tentacle、Inky Tentacle 決選
入圍 2020 西奧多.史鐸金紀念獎(Theodore Sturgeon Memorial Award)決選
入圍 2020 Starburst 雜誌 Brave New Words Award 決選

《出版者周刊》星級書評、編輯選書
《書單》星級書評
《圖書館期刊》星級書評
亞馬遜網路書店、《紐約時報》暢銷榜

《摺紙動物園》劉宇昆、《阿基里斯之歌》瑪德琳.米勒、《厭世機器人》瑪莎・威爾斯、《星鑑求生日誌》作者約翰・史卡奇、凱莉.林克(Kelly Link)
等得獎奇科幻名家列隊盛讚。

文字很傷人,但隱喻就像橋樑,能牽起兩端,而文字則像是用來搭建橋樑的基石,從大地中被開鑿出來,過程雖然痛苦,卻創造出新的事物,一件共享的事物。
──藍

  故事主角,紅與藍,她們來自兩個相互對立的時間控制勢力──組織與花園。紅隸屬於組織,一個高度機械化、精密計算的文明,致力於透過嚴格控制與秩序塑造未來。藍則來自花園,一個有機、自然演化的勢力,透過生長與繁衍來改變歷史的發展。兩方陣營長期在時間辮結中交戰,派遣探員潛伏於過去與未來,改寫歷史,以確保自身的存續與勝利。

  某日,在一場戰役的殘骸之中,紅發現了一封信,信上只寫著:「讀信前焚毀。」這封來自藍的信,成為兩人祕密通信的開端。最初,紅以為這不過是敵方的心理戰術,一種戰場上的戲弄。然而,她還是回了一封信,於是,一場橫跨時空的通信開始了……

  《輸掉時間戰爭的方法》以書信體的敘述方式,使讀者得以親身體驗紅與藍之間的細膩思緒變化。這不只是一本時間旅行小說,更是一場關於語言、情感與身份認同的深刻探索。小說中的每一封信都充滿詩意與哲思,將戰爭與愛的矛盾推向極致,也讓角色的想法在字句間淬煉升華。

妳會回信,建立起共犯關係,並繼續我們這段自我毀滅的書信蹤跡,只為了拿下最後一句話?還是妳會就此打住,讓我的信在妳心中劃出碎形?我很好奇,自己寧願如何收尾?

──紅

作者簡介


阿默爾・艾爾–莫塔 Amal El-Mohtar
作家、編輯與評論家。她的短篇小說《玻璃與鐵的季節》(Seasons of Glass and Iron)獲得了雨果獎、星雲獎與軌跡獎,並入圍世界奇幻獎、史鐸金獎(Sturgeon Award)、極光獎(Aurora Award)與尤姬・佛斯特獎(Eugie Foster Award)。另著有小說《The River Has Roots》,以及詩文合集《The Honey Month》。她也為《NPR Books》與《The New York Times》撰寫書評,並於卡爾頓大學(Carleton University)及渥太華大學(University of Ottawa)教授創意寫作。你可以在社群媒體上找到她,帳號為 @Tithenai。

麥斯・格拉德史東 Max Gladstone
作品《The Craft Sequence》系列小說曾獲雨果獎提名,該系列曾被《弒君者三部曲》作者派崔克・羅斯弗斯(Patrick Rothfuss)讚譽為「好得令人震驚」。他的互動式手機遊戲《Choice of the Deathless》曾獲得XYZZY獎提名,其備受好評的短篇小說則見於《Tor》、《Uncanny Magazine》,以及選集《XO Orpheus: Fifty New Myths》與《The Starlit Wood: New Fairy Tales》之中。愛爾蘭導演約翰・克勞利(John Crowley)曾稱他為「21世紀奇幻文學真正的巨星」。此外,他曾在卡內基音樂廳演唱,也曾在蒙古被馬甩下來。

譯者簡介


艾平
臺灣高雄人,喜歡為故事服務。譯有《沉睡的殺手》、《佩吉男孩》、《還在暈?Tinder 幹話解讀指南》、《塔羅指引》等。
聯絡方式:iveping@gmail.com

李函
畢業於英國格拉斯哥大學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研究所、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英文系。譯作包括《魔戒》、《哈比人》、《克蘇魯的呼喚》系列、《克蘇魯事件簿》系列、《電馭叛客2077:絕非巧合》、《蝙蝠俠:阿卡漢瘋人院》、《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閃電俠:閃點》、《沙丘電影設定集》與《碳變》等書。

Facebook粉絲專頁:Broken Heart Studio
電子報:https://brokenheartstudio.substack.com

書籍目錄


目錄

給台灣讀者的話——
重於泰山 / 阿默爾.艾爾–莫塔
輕如鴻毛 / 麥斯.格拉德史東

當紅獲勝時
見吾傑作,爾等能者,也得折服!
一瓶裝了水的玻璃罐正在核磁共振儀中煮滾
我心懷不軌的藍
紅蜿蜒穿越一座骨骸迷宮
親愛的紅,張牙舞爪的紅
藍假扮成朝聖者朝聖堂靠近
最親愛的藍—寶—貝
樹林在森林中倒下
我完美的紅
藍放眼望去
我親愛的靛藍心情
亞特蘭提斯沉沒了
致我謹慎的主教紅
下次的倫敦,又稱「次倫敦」
最親愛的0000FF
如先知所說
親愛的朝霞紅
夜晚,藍來到高處
親愛的藍
紅一路大獲全勝
親愛的Miskowaanzhe
藍走在拂曉前的微光中
最親愛的青金石
紅在第二二一八時間線
比紅寶石更珍貴的妳
藍正在指間編著草
我的藍圖
紅出發去抓鬼影
親愛的草莓
即便是遙遙無絕期的戰役
親愛的藍
指揮官把紅召喚到戰地辦公室去
我心之血
如果藍不那麼專業
親愛的藍
紅策劃了結局
親愛的紅
藍站在觀眾中間
停。藍,我是說真的。
紅來得太遲
噢,紅。妳在我裡面扭擰。
紅殺了時間
紅不是傻子
起初,她發現自己待在軌道上
牢房是紅的全世界
我親愛的超級紅天體——

致謝

推薦序/導讀/自序


《摺紙動物園》劉宇昆、《阿基里斯之歌》瑪德琳.米勒、《厭世機器人》瑪莎・威爾斯、《星鑑求生日誌》作者約翰・史卡奇、凱莉.林克(Kelly Link)

「這部小說豐富而奇異,是一場橫跨時空與多重宇宙的浪漫旅行,你不該錯過任何一刻。」
──雨果獎得主、《厭世機器人》作者 瑪莎・威爾斯

「這本書應有盡有:背叛與愛情、詩意與硬派動作、存在危機與太空歌劇般的宏大視野,更別提時間旅行探員之間的殊死對決。兩位作者的首度合作,宛如兩位才華洋溢的故事講述者燃放的一場華麗煙火秀。」
──《阿基里斯之歌》作者 瑪德琳・米勒

「詩意,披著類型小說的外衣。我忍不住大聲朗讀了好幾個片段──這種文字不僅僅是要被閱讀的,它更渴望被聆聽、被品味。」
──《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作者 凱莉・蘇・迪康尼克(Kelly Sue DeConnick)

「這是一場親密而富詩意的時間、神話與歷史之旅,角色與作者間的對話令人著迷。讀這本書吧。」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星鑑求生日誌》作者 約翰・史卡奇(John Scalzi)

「這是一場充滿人性、優雅與愛的時間旅行冒險,同時包含了時間悖論、篡改歷史,以及探員間的生死搏鬥。兩天後,你會發現自己已經讀完了它。」
──《製造文明》作者、《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艾斯納獎得主 萊恩・諾茲

「一部錯綜複雜的薩菲克(Sapphic)時間旅行奇幻愛情小說,始終充滿驚喜:阿默爾-莫塔與格拉德史東攜手寫下了最極致的敵對變戀人故事。」
──《書單》(Booklist),星級書評

「精雕細琢……既是書信體戀愛故事,也是震撼人心的科幻冒險。這部耀眼的小說層層展開,透過因果關係、天馬行空的科技,以及層出不窮的文字遊戲,構築出一場橫跨千年的壯闊敘事。艾爾-莫塔與格拉德史東將奇幻想法與動人時刻交織成一幅橫跨多重現實的華麗掛毯,並以真摯的情感與純粹的驚奇感作為錨點。本書值得多次閱讀,以發掘其中隱藏的複雜細節。」
──《出版人週刊》星級書評

「煽動又誘惑、華麗又燦爛、隱喻交錯、難以捉摸,這部小說讓人無法決定該讚嘆它巧妙的結構與文字,還是它極具創意的點子與角色。」
──《摺紙動物園》作者 劉宇昆

「溫柔、危險、果敢、機智──這本小說具備了一切……換句話說,這些頁面充滿了無數令人愉悅的驚喜。」
── 妮西・蕭(Nisi Shawl)

「如果伊恩・M・班克斯(Iain M. Banks)與傑拉德・曼利・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曾聯手創作科幻小說,那麼,它仍然比不上這部小說帶來的樂趣一半。這部小說濃縮了長篇系列的快感,呈現了龐大世界觀中的所有細節。」

──凱莉・林克(Kelly Link)

「詩意盎然,畫面鮮明,帶著一絲淡淡的哀愁。兩位才華洋溢的作家攜手打造了一場令人驚艷的閱讀體驗。」
──安・萊基(Ann Leckie),雨果與星雲獎得主,《安息正義》(Ancillary Justice)作者

文章試閱


精彩試閱:

當紅獲勝時,她孤身一人。
鮮血黏住了她的頭髮。她在這瀕死世界中的最後一夜吐出一口蒸氣。
她心想:「挺好玩的。」但這想法在成形時就使她感到不安。至少整件事幹得俐落。她順著時間線爬入過去,確保沒人在這場戰役中生還,以免讓他們干涉她的組織(Agency)所安排的未來──那些由她的組織主宰,且紅自己也得以存在的未來。她前來將此段歷史時間線扭結,並將它灼燒到熔化殆盡。
她握著一具曾是活人的屍體,雙手深陷它的內臟,手指緊抓它的合金脊椎。她鬆開手,外骨骼便鏗鏘一聲撞上岩石。簡陋的科技,十分古老。從黃銅到耗盡的鈾都有。他毫無勝算。那就是紅存在的目的。
任務之後隨之而來的,是華麗的終局靜默。她的武器與裝甲如同黃昏下的玫瑰般收入體內。當假皮掀片覆位治癒,而可用程式調整的衣物組織也重新編織後,紅看起來就又有點像個女人了。
她在戰場上漫步,在尋覓的同時進行確認。
她贏了,沒錯,她贏了。她確定自己贏了。不是嗎?
雙方軍隊都戰死沙場。兩大帝國在此瓦解,成為撞破彼此船殼的礁石。那就是她來此的目的。其他更適合其組織的目標的帝國,將從它們的灰燼中崛起。但尚未發生。
戰場上有另一個人──不是道路旁困在時間中的成堆屍體那種雜兵(groundling),而是真正的玩家。某個來自對手陣營的人。
紅很少有幹員同僚察覺到敵手的存在。紅知道這點,因為她很有耐心、孤身且謹慎。她為這次交戰做足了準備,在心中來回演練過程。當船隻沒有出現在預定位置,該發射的逃生艙並未啟動,幾波彈雨比預定時間晚三十秒才降臨時,她就注意到了。
兩次是巧合。三次是敵方行動。
但為什麼呢?紅認為她已經完成了此行的目的。但戰爭中總瀰漫著肇因與後果、算計與奇異的吸引子,時間中的戰爭更是如此。比起今天弄髒紅雙手的鮮血,一個生還者或許對敵方更有價值。逃犯成為女王或科學家,或者更糟糕的是:成為詩人。或許活下來的是她的孩子,或是和她在某個遙遠太空港交換外套的走私客。那這些鮮血就毫無意義了。
無論在技術與技巧上,殺戮都會隨著練習而變得更輕鬆。對紅而言,殺人從來就不簡單。她的幹員同僚的感受與她不同,不然就是隱藏得較好。
花園(Garden)的玩家不太可能同時在同個戰場和紅碰面。暗中行動與十拿九穩的計畫才是他們的風格。但有個人會這樣做。紅認得她,不過她們從未碰面過。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招牌行徑。她辨認出大膽冒險的行為模式。
紅或許搞錯了。但她鮮少如此。
她的敵人會樂於玩味這種戲法:把紅的謀殺大戲逆轉為對自己有利的狀況。但光是懷疑還不夠,紅得找到證據。
於是她在勝利的屍原上漫步,找尋她失敗的源頭。
土壤傳來一股震盪──別說這是大地。這顆星球已死。蟋蟀發出尖鳴。蟋蟀倖存了下來,只是此刻,活在這塊破碎平原上撞毀的船隻與殘破的屍體之間。銀苔吞沒鋼鐵,紫花則纏住毀壞的槍枝。如果這顆星球倖存得夠久,屍體口中冒出的藤蔓就會長出莓果。
它活不下去,藤蔓也是。
她在一片焦土上,找到了那封信。
它不屬於這裡。在一度航行於星際間的船隻殘骸之間,原本該堆滿屍體。這裡該有行動成功後留下的死屍、泥濘和血跡。天上該有瓦解的月球群,以及在軌道中起火的船艦。
那裡不該有片奶油色的紙張,上頭十分乾淨,只有一行細長、拖曳的筆跡:讀信前焚毀。
紅喜歡感受,這是種癖好。現在她感到恐懼,以及渴切。
她想得沒錯。
她搜索著她的獵人與獵物的陰影。她聽到次音波與超音波。她渴求接觸,渴求嶄新、更有價值的戰鬥,但她孑然一身,周圍只剩下屍體、碎片與她敵人留下的信。
這當然是陷阱。
藤蔓蜿蜒穿過眼窩,繞過破碎的舷窗。?屑如同雪花般落下。承受壓力的金屬嘎滋作響而後碎裂。
這是陷阱。用毒藥就太過簡陋了,但她什麼都沒聞到。或許訊息中有努病毒(noovirus)──用於改變她的思緒,並植入引信,或者只會讓紅的指揮官(Commandant)對她顯露疑慮的眼神。或許若她讀了信,就會遭到紀錄,讓身分曝光,並因成為雙面諜而蒙受威脅。敵人居心叵測。即使這只是漫長遊戲的開場落子,光是讀這封信,紅就可能要冒上被發現時得承受指揮官怒氣,以及讓自己顯得像是從未抱持忠誠的叛徒的風險。
聰明謹慎的作法是離開。但這封信是個戰帖,紅得弄清楚裡頭的內容。
她在某個士兵屍體的口袋中找到打火機,眼睛深處倒映出火光。火花升起,灰燼飄落,信紙上顯現出同樣細長、拖曳的筆跡。
紅的嘴角抽動:那是股冷笑,也是面具,更是獵人的咧嘴獰笑。
簽名成形時,信紙便燒灼她的手指。她任憑灰燼落下。
紅隨後離開,任務失敗,但也成功了,她下攀脈絡返家,回到她的組織塑造並守護的辮狀未來。除了餘燼、廢墟和數百萬死者外,她沒有留下一絲蹤跡。
星球等候著它的末日。藤蔓仍舊倖存,沒錯,還有蟋蟀,不過除了骷髏頭外,沒有生靈會看到它們了。
烏雲蓋日。閃電綻放強光,戰場化為一片黑白。雷聲隆隆。如果星球仍在,今晚就會下雨,讓那片玻璃般的地面更加濕滑。
信紙的餘燼熄滅。
破損砲艇的陰影變得扭曲。它填滿了空無。
有個搜尋者從陰影中浮出,其餘陰影隨著她移動。
搜尋者無言地觀察戰後光景。每個人都能看出,她並未啜泣。她穿過廢墟,踏過屍體,態度一派專業:她踏出蜿蜒扭曲的螺旋狀路線,以熟練的技術確保沒人跟著她穿越寧靜的通道,沿著這條路抵達此處。
地面搖晃並隨之碎裂。
她到達曾是信紙之處,跪下並攪動灰燼。有絲火花向上飄起,她伸手一把抓住。
她從身側的小袋中取出一塊白色薄板,將它滑到灰燼之下,讓稀疏的粉末灑落在白板上。她脫下手套,劃開手指。彩虹般的血液湧出,落下成灰。
她將自己的血混入灰燼,將東西揉成一團,再繼續揉捏灰團,將它滾平。一切持續腐朽,戰艦化為苔蘚、巨砲四分五裂。
她啟動了珠寶般的光芒與怪異的聲響。她使時間起了皺褶。
世界從中間裂開。
灰燼變成一張紙,頂端出現以藍寶石色墨水寫下的藤蔓狀筆跡。
得立刻閱讀這封信後便摧毀它。
在世界瓦解前的幾分鐘,她又讀了一次信。

***

見吾傑作,爾等能者,也得折服!*1

*1譯註:出自英國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的十四行詩〈奧西曼德斯〉(Ozymandias)。

開個小玩笑。相信我,這句話所有可能的笑點我都考慮過了。不過我想,要是妳對第六時間線十九世紀早期那些被氾濫收錄的作品不熟悉的話,那糗的就是我了。
我一直盼著妳來。
妳一定正在納悶這是什麼,但我想妳不會納悶出自誰手。因為妳心裡有數──正如我也是。自從我們在亞博蓋斯八八二那場麻煩對到眼以來,妳我便知:我們之間還有得玩。
我想我得老實承認:我變得越來越自滿,說是厭倦了這場戰爭也不為過。我看膩了妳們組織成天駕著炫炮的玩意在脈絡間上下穿梭,也厭倦了我方花園為了鑽進時間辮結而花在培育修剪時間線的那些工夫。我厭倦了妳方的勢不可當對上我方的不動如山。比起圍棋,這場戰爭更像是場井字遊戲,結局在起手便已注定。我們無止境地迭代迴圈,直到在岔路分散,進入混沌不穩的可能性──進入我們以彼此為祭,各自設法確保的那個未來。
但這時,妳出現了。
我的餘裕不再,過去每個不假思索的動作都得全神貫注去執行。妳為妳方的速度增添了深度,讓力量不再只是一閃而逝。我發覺自己再次對工作全力以赴。妳活化了妳方之移(Shift)陣營的戰力,也因此活化了我。
請感受我的謝意伴妳左右。
我得承認,一想到妳讀這些話時怒火中燒、恨意繾綣的模樣,我便樂不可支。妳沒辦法讓視覺回溯,也無法逼字母待在紙上不動;相反,妳只能盡數吸收,寫入記憶,承認它們的存在。為了讀取它們,妳得在思緒中搜尋我的存在,像水中的光束一樣和它們交纏。為了向妳的長官匯報我的話語,妳得承認自己遭人滲透,淪為這不幸之日的另一個犧牲品。
這就是我們終將獲勝的方式。
我不是故意要炫耀,至少不是全心全意。我希望妳知道,我很佩服妳的戰術。妳優雅的身手讓這場戰爭不再那麼索然無味。對了,上次妳那招球型包抄所用的液壓裝置真是絕妙無比。我希望當妳得知它將被我方的粉噬機徹底嚼碎消化時,能感到一絲欣慰,因為如此一來,下回對戰時,我方的勝利將帶有一點妳的痕跡。

那就祝妳下次好運囉。


妳誠摯的藍

***

一瓶裝了水的玻璃罐正在核磁共振儀中煮滾。藍無視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硬是盯著它看。
每當藍獲勝──而她向來如此──便揮兵前往下個目標。她總是等到事後才利用任務間的空檔回味勝利的滋味,並且只在旅行時(順著脈絡向上回到穩定的過去,或者向下進入劍拔弩張的未來)這麼做,宛如回味自己鐘愛的詩句。不論是巧手梳理時間線的辮結,還是下狠勁讓它纏得更厲害,藍總是做完她該做的,便揚長而去。
她沒有逗留的習慣,因為她不習慣失敗。
這台核磁共振儀位於某間二十一世紀的醫院,院內異常空曠——藍發現人員已撤離一空──乍看卻無可疑之處,隱身於一片被邊界從中剖半的森林中心地帶。
醫院應該要是滿的才對。藍此行的任務涉及一項縝密的感染行動——她得讓某位特定的醫師對一種新型細菌燃起興趣,好為她世界中的生化戰爭鋪路。至於是推向還是推離戰爭,那就得看對手如何接招了。然而現在,下手的機會飛了,漏洞被封實,現場唯一留給藍發現的東西只剩一個貼著標籤的玻璃罐,上頭用全大寫字母寫著:煮滾後讀。
於是藍在核磁共振儀旁徘徊,對著記錄著水分子隨機運動的對稱性折磨沉思──磁芯如老花眼鏡架在宇宙的熱力學臉上,記錄每個分子轉化前的綻放與迸發。等到儀器將水的最後一絲熱量都轉譯成數字後,她用右手拿著電腦印出的記錄讀數,將鑰匙插入左手字母凌亂分布的紙鎖中。
她閱讀,雙眼圓睜。她越讀,拳頭捏得越緊,裡頭的數據也越來越難讀取。但她也笑了,笑聲循著空盪的醫院走廊迴盪。她不習慣被人壞事的感覺。儘管她立刻開始盤算如何將失敗相位偏移為機會,卻總覺得有什麼在她心尖呵癢。
藍一把撕碎讀數和密文,然後抄起一根鐵撬。
在她身後,一名搜尋者潛入醫院廢墟,找到那台核磁共振儀並強行開啟。裝著水的玻璃瓶已經不熱了。她傾倒瓶身,讓微溫的液體滑下她的喉嚨。

***
我心懷不軌的藍,

我該怎麼開口?自從我上次展開新對話,已經過很久了。我們不像妳們這麼孤立,也沒龜縮在我們的腦袋裡。我們會法想法攤在陽光下。我們會告知彼此的想法,更正、拓展和重塑。所以我們每次都贏。
即使是共同訓練的學員,對他們的了解也都彷彿童年時期的夢境。我會向自己以為素未謀面的戰友們點頭示意,卻發現我們早在雲朵中某個陌生照過面了,只是當時我們尚不清楚彼此的身分。
是這樣的:我不擅長書信往來。但我掃描過的書,編入索引的樣本夠多了,讓我能嘗試這種形式。
大多信件在開頭直接對讀者發言,我已經那樣做了,所以接下來是我們的共同事務:我很遺憾妳碰不到好醫生,她很重要。更關鍵的是,如果她今天下午造訪她姊妹的孩子們,他們還討論鳥鳴的模式,就會變得至關重要──等妳解開這封信,她已經辦到了。我是用什麼狡猾伎倆讓她脫離妳的魔爪呢?引擎出問題,晴朗的春日,以及她的醫院在兩年前購買的廉價遠端控制軟體,它出奇地好用,讓優秀的醫生能在家工作。於是我們把第六時間線和第九時間線串在一起,如同先知所說的,我們那水晶般的光榮未來實在太過光明,我得戴上墨鏡*2。

*2 編註:這裡引用了 Timbuk 3樂團一九八六年發行的歌曲〈The Future’s So Bright, I Gotta Wear Shades〉,此歌在諷刺當時冷戰與核戰時期的氛圍。

想起我倆上次相遇,我就覺得,最好先確保妳不會為了自身目的而操縱其他雜兵,因此才會發生炸彈威脅。有夠粗糙,但有效。
我很感激妳的細心。不是每場戰役都很壯烈,也不是每把武器都強悍無比。即使是我們這些在時間中交戰的人,也會遺忘某個字眼在正確時刻的價值,正確的汽車引擎的嘎嘎聲,正確的馬蹄鐵上的釘子……摧毀一顆星球太容易了,可能因此忽略了對著雪堆低語的價值。
對讀者說話──完成了。討論共同事務──快好了。
我想像妳會不敢置信地看著這封信笑了出來。我想,我看過妳笑的模樣──在常勝軍*3的部隊裡,當受妳欺瞞的愚人燒毀頤和園時,當時我盡量搶救皇帝精巧的發條裝置。妳輕蔑且兇狠地衝過殿堂,追捕某個探員,但妳不曉得那就是我。

*3 譯註:由中國與歐美士兵為了對抗太平天國而組成的傭兵部隊。

我想像妳的牙齒上閃爍著火光。妳認為自己鑽進我體內,在我的腦子裡植入種子或孢子──隨妳喜歡哪種植物類的隱喻啦。但我用自己的信回報了妳的信。現在我們開始通信了。如果妳的上司發現這件事,就會問起一連串問題,我猜這會讓妳覺得不舒服。是誰感染了誰?在我的時代,我們從在木馬中聲音嘶啞的特洛伊人身上得知此事。妳會回信,建立起共犯關係,並繼續我們這段自我毀滅的書信蹤跡,只為了寫下最後一句話?還是妳會就此打住,讓我的信在妳心中劃出碎形*4?

*4 譯註:fractal,數學中不斷重複並縮小的形狀。

我很好奇,自己究竟想要哪種結局?
最終:結論。
這挺好玩的。

敬缺乏軀幹的龐大石腿,

***

紅蜿蜒穿越一座骨骸迷宮。
其他身穿番紅花色長袍或樸素棕衣的朝聖者在此流浪。涼鞋踏過岩石,強風呼嘯吹過洞穴角落。詢問朝聖者迷宮的來由,他們會用與自身罪孽一樣五花八門的答案回應。有人宣稱是巨人建造的,在諸神屠殺巨人之前;巨人隨後遺棄地球,將其命運留待凡人之手。(對,這是地球──遠在冰河時代和猛瑪象之前,久遠到時間線下游數世紀的學者們開始認為這個星球可能會出現朝聖者或迷宮之前的這個地球。)另一人說,世上第一條蛇建造了迷宮,一路鑽過岩石間,以躲避太陽的審判。第三人說它是因腐蝕作用而形成,加上板塊浩大緩慢的移動過程,那是我們這類蟑螂無法理解的強大力量,蜉蝣般的我們無從觀察到的緩慢變化。
他們經過死者,鑽過肩頰骨形成的吊燈構造,和胸腔形成的玫瑰花窗。掌骨勾勒出環形花叢。
紅並未詢問其他朝聖者。她還有自己的任務。她保持謹慎。當她在時間線這麼上游處做出小小扭轉時,沒有遭遇阻撓。迷宮的中心有座洞窟,洞窟中很快就會吹來強風,如果那股風呼嘯吹過那組正確的,有笛孔般凹槽的骨頭,某個朝聖者會聽見風聲,將之視為預兆,驅使他捨棄一切俗世財產,並在某座遙遠的山坡建造隱居處,這座隱居處則將屹立不搖兩百年,好庇護某位帶著孩子躲避風暴的女子,故事不斷延伸。從一顆石塊滾落開始,過了三個世紀,就會引發山崩。對這種任務而言,這只算是轉瞬之間,也沒有太大的挑戰性,只要她維持走向就好,甚至沒人會嘲諷阻攔她。
她的敵人──藍,有讀過她的信嗎?紅喜歡寫信──獲勝的滋味嚐來甘美,但勝利與挑釁更為甜美。她大膽地刺激對方做出報復。之後的每場行動,她總會注意身後,雙倍謹慎地移動,等待對方的還擊,或讓指揮官發現她小小破壞了準則,並降下重罰。紅早就準備好藉口了:抗命以後,她便成了更優秀的幹員,更加細心。
但她沒有收到回信。
或許她錯了。或許她的敵人根本不在乎。
朝聖者們跟著嚮導踏上智慧之道。紅離開並在黑暗中狹窄蜿蜒的走道上流浪。
黑暗並不使她感到心煩。她的眼睛與正常人不同。她嗅了嗅空氣,嗅覺分析便湧入她腦中,描繪出一條路線。在某個特定凹穴前,她從袋子取出會發出紅光的小管子,照著洞裡排列整齊的骨骸。她第一次這樣做時,什麼都沒發現。第二次,有塊股骨和一塊顎骨上閃爍的條紋反映出她的光線。
她滿意地將股骨和顎骨放進袋中,再熄滅光線,並走入更深處。
想像她身處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想像一個接一個傳來的腳步聲,它們從不感到疲倦,也從不因洞穴塵土或礫石而失足。想像她的頭在粗厚的脖子上精準地旋轉,從一側到另一側,擺動的角度經過精心計算。聽著(妳剛好能聽到)她腹中的陀螺儀旋轉,鏡片在純黑色眼珠裡的偽裝軟膠下喀嚓作響。
她盡量在任務範圍內快速移動。
更多紅光亮了起來。更多骨頭收進袋中。她不用低頭看錶確認,視野角落有個計時器正在倒數。
她覺得自己找到需要的骨頭時,就往下走去。
在智慧之道底下遠處,這座黑暗地帶的主人已經用罄屍體了。凹穴仍在原處──或許正在等紅。
最後,就連凹穴都將不復存在。
隨後,守衛向她追去:那些是此地的尖牙女主子培育出的無眼巨人。巨人的爪子黃汙而粗厚,上頭滿布裂痕,牠們的吐息聞起來沒比預期中臭。
紅迅速而安靜地擊敗牠們。她沒時間採用較不暴力的手法了。
等她聽不見牠們的呻吟時,就抵達了洞窟。
從她腳步聲回音的變化,她知道自己找到了目的地。她跪下將手前伸時,感覺到剩餘的十公分岩架,外頭就是深淵。強勁冷風吹過她身邊:那是地球自身的吐息,或是底下遠處某種巨獸的氣息。它呼嘯作響。骨頭傳來的喀噠聲驚動了底下的修女,讓她們想起血肉的無常。黑暗中懸吊於骨髓上的骨頭,低鳴旋轉。
紅順著岩架邊緣摸索前行,直到她找到其中一座錨定於此的巨大樹幹,上頭有著懸吊物。她扭身攀上樹幹,直到她觸摸到被人吊掛在上頭的古代修女遺骨。
她眼中的計時器警告她還剩下多少時間。
她用鑽石般銳利的指甲切下老骨頭,再從帶子中取出替代品。她用骨髓將它們一個個串起,把頭骨和腓骨、顎骨與胸骨,還有尾骨與劍突接在一起。
計時器不斷倒數。七。六。
她迅速靠觸覺打完繩結。她的四肢提醒她,扣住這棵古樹的部位正隱隱作痛,而下方是無垠的深淵。
三。二。
她讓骨頭落入深坑中。
零。
一股強風劈開大地,在黑暗中發出怒吼。紅緊抓僵硬的樹幹,比依偎情人還親近。強風逐漸增強,發起尖鳴,遺骨四處飛散。納骨堂的敲擊聲之上升起了一股新的音符,是呼嘯的洞窟強風將之喚醒,大風颳過紅吊起的骨頭上的溝槽。音符逐漸增長轉變鼓脹,化為一股嗓音。
紅仔細聆聽,露出呲牙裂嘴的表情,如果她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倒影,也無法為此神情定名。其中包含了敬畏,沒錯,但也有憤怒。還有什麼呢?
她掃視著無光的洞窟,沒有偵測到熱能跡象、沒有雷達訊號,也沒有電磁波訊號,或是雲朵間的痕跡──當然什麼也沒有。她覺得徹底暴露了,也準備好隨時面對槍聲或真相。
很快的,狂風止息,那股嗓音也隨之沉寂。
紅往寂靜中發出咒罵。想起這時代後,她念出當地生育之神的大名,為祂們架構出創新的交合方式。她用盡腦中的髒話和罵聲,無言的她往深淵吐了口痰。
在那之後,她如同預言般大笑。儘管遭遇挫敗而感到苦澀,不過,這件事仍帶有幽默。
離開前,紅鋸開了她吊起來的骨頭。紅打算塑造的朝聖者已經不見了,隱居處也無法建成了。紅現在得盡全力解決這樁爛攤子。
遺骨滾啊滾,直往下落。
但別擔心。搜尋者在它們落地前就接住了。

***

親愛的紅,張牙舞爪的紅,

被妳說中了,我的確哈哈大笑。妳的信真是令人愉快,告訴我很多事。妳說妳想像我的牙齒上閃爍著火光──既然妳如此注重細節,我只好也藏隻小魔鬼進去。
也許我該在信件開頭先致歉。很遺憾,這恐怕不是妳一心期待的預兆。當妳聆聽這段話語時,不妨想想是誰的骨頭被掏空打磨成了一封信。想想可能是哪位可憐的朝聖者!既然可以在手作時間享受破壞公物的快感,讓風拐彎、在一些牙質物上呵癢,又何必要在信紙上留下自我毀滅的痕跡呢?
別擔心──他已活過美好一生,不過大概不是妳曾經指望他活的那種人生:抑鬱寡歡,但對後世有用,庇護弱者,一次次在名為未來的打孔資料卡上打下一洞洞新生命。他並未建造隱居處,反而墜入了愛河!他與同伴一起譜寫讚頌,四處遊歷,讓一位皇帝潸然淚下,融化她的鐵石心腸,將歷史從一條軌道撞上另一條軌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第二二時間線如今與第五六時間線交叉,下流某處的未來開出了一朵嬌豔欲滴的花。
原來妳竟然如此關切我的行蹤,得知這點真令人受寵若驚。請放心,當妳動手組裝我的小藝術品時,我會在一旁深深地注視妳,而且已經注視了好一陣子。等妳得知我在看時,妳是會靜若未聞,還是猛然轉身?妳會看見我嗎?萬一妳沒看見,請想像一下我朝妳揮手的樣子,因為我的位置離妳太遠,妳會看不見我的嘴。
開個玩笑。等風向對了,我早已遠走高飛。不過,妳的確上鉤了,對吧?
我想像妳也會對著這封信大笑。

期待妳的回覆,


***

藍假扮成朝聖者朝聖堂靠近:剃短的頭髮露出反光的電路,從耳邊一路旋繞向上延伸至頭皮,眼戴護目鏡,嘴脣漾著鉻光,眼皮也罩著一層鉻色。她在指尖上戴著古董打字機的按鍵以向駭客大神致敬,手臂上則套著一圈圈的金、銀、鈀手環,在她的深色肌膚襯托下璀璨斐然。
從高空俯瞰,藍是那千千萬萬人群中的一個,混在人潮中緩慢擠向聖堂──一座露天地洞,位於一棟巨大宏偉、陽光浸沐的建物正中央。沒有人真的踏入:因為此等虔誠的狂熱會使他們的神在自己的矽藤上枯萎。
但裡面才是她必須進入的地方。
藍以舞者的精準度相互敲擊夾戴著按鍵的指尖。A,C,G,T,倒轉,順行,分枝,合一。指尖扣擊的節奏為一種她已經培育好幾世代的惡意軟體的空氣傳播菌株整列排序,這種有機體會順著社會神經網絡蔓延隱形鬚絲,平時對人無害,直到軟體執行。
她彈指。一道火花竄過指尖。
萬名朝聖者同時應聲頹倒,過程鴉雀無聲,軀體疊成一座巨型裝飾。
她聆聽著滿地頭顱過熱的金屬電路訊號異常冒出的嗶啵嘶響,心平氣和地踏過朝聖者癱瘓的身軀,他們抽搐的四肢像片柔浪輕輕拍打著她的腳踝。
藍覺得這個狀況真是太有趣了:藉由癱瘓對方聖堂、發動這場攻擊,她自己也在向對方的神明獻祭。
她有十分鐘的時間穿越聖堂迷宮:她雙手交替爬下牆上的維修梯,一掌貼上乾燥的深色牆面,循著龜裂的線條朝中心摸索而去。地底下很冷,身上裸露之處尤其沁寒,且越往深處越冷。她凍得打顫,但速度未減。
中心處放著一台四四方方的螢幕。藍一靠近,螢幕便自動亮起。
「您好,我是麥金──」
「噓,Siri。我是來猜謎的。」
螢幕上閃現一雙眼睛和一張嘴──實在難以說那是一張臉──不帶表情地打量她。「好的。請問,如何計算直角三角形的斜邊?」
藍歪頭,整個人靜立不動,只有身側的手指隱隱抽動。她清了清嗓子。
「『備餐時刻黏托佛,日晷草上轉錐鑽』……」*5

*5 譯註:出自英國作家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1832-1898)的〈無稽詩〉(Jabberwocky),講述一種名為「Jabberwock」的生物被殺的故事。

Siri的螢幕抖動跳顫,似有訊號干擾,緊接著問:「圓周率小數點後第六十二位數是多少?」
「『湖畔莎草枯敗,不見飛鳥歌吟。』」*6

*6 譯註:出自英國詩人濟慈(John Keats,1795-1821)的歌謠詩〈無情美人〉(La Belle Dame sans Merci),講述一名男騎士遭精靈美女蠱惑成了行屍走肉。

一撮雪花飛掠Siri的臉。「如果A列車晚間六點從多倫多出發,以每小時一百公里的速度向東行駛,而B列車於晚間七點從渥太華出發,以每小時一百二十公里的速度向西行駛,請問兩輛列車何時會交會?」
「『瞧!此刻咒語傍汝生效,無聲鎖鏈將汝緊緊捆牢;從汝心至汝腦,咒文已然遞交——枯萎吧!』」*7

*7 譯註:出自英國詩人拜倫(Lord Byron,1788-1824)的長篇戲劇詩〈曼弗雷德〉(Manfred),講述一名內心飽受罪惡感折磨的貴族,利用自身的語言天賦施法召喚七個靈魂,企圖尋求遺忘與解脫。

螢幕倏忽一閃:Siri關機了。
「再說,」藍踏著輕巧的腳步走向方形螢幕,準備將它抬進一旁沉重的袋子裡,補上一句,「先知說得對。安大略爛透了。」*8

*8 譯註:出自加拿大樂團Three Dead Trolls in a Baggie的歌曲〈安大略爛透了〉(Ontario sucks)。

這時,螢幕忽然再次閃爍。她驚訝地後退。文字開始在螢幕上捲動,她雙眼圓睜,脣上的鉻塗料映著螢幕散發的藍白光輝,慢慢勾起一個猙獰的微笑。
她在拔去鍵盤前最後一次咔嗒咔嗒敲擊指尖,隨後卸除脣上光澤,摘下手臂上的金屬。當她一個閃身遁入時間辮結,那堆巨型裝飾開始乾癟、生鏽、剝落成碎屑,與洞窟地表的細沙融為一體。搜尋者尾隨現身,將每一粒碎屑都給挑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