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第8號證人【艾迪.弗林系列8】
原文書名:Witness 8
產品代碼:
9786267747018系列名稱:
Mystery World系列編號:
MY0035定價:
460元作者:
史蒂夫.卡瓦納Steve Cavanagh譯者:
楊沐希頁數:
416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0710出版日:
20250710出版社:
馬可孛羅(城邦)CIP:
873.57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文學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她目睹整場事故,也指認了凶手
卻沒告訴任何人——她也參與其中。
這次,是誰在操縱正義的天秤?
英國驚悚小說天王李.查德、美國頂級暢銷作家麥可.康納利
多位國際大師一致推薦
英國犯罪作家學會金匕首獎得主 史蒂夫.卡瓦納最新力作!
【艾迪.弗林系列】得獎經歷
《不能贏的辯護》 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鐵匕首獎入圍、北愛爾蘭藝術委員會的ACES文學獎、獲選亞馬遜2015年最優秀處女作
《騙局》 極地干邑白蘭地國際小說獎
《騙子律師》 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第十三位陪審員》獲柴克斯頓年度老牌詭奇犯罪小說獎、《紐約時報》夏季必讀書單首選、《出版者週刊》2019夏日必讀選書、英國主流媒體《電訊報》評選2018最佳28部犯罪驚悚小說之一、《明星論壇報》選為「夏季最佳作品之一」、台灣犯罪作家協會「年度最佳翻譯小說」
《圈套》理查與朱迪讀書俱樂部年度推薦書單、台灣犯罪作家協會「年度最佳翻譯小說」
HowHow陳孜昊、乃賴(編劇)、冬陽(原生電子推理雜誌《PUZZLE》主編)、出前一廷(影╱書評)、余小芳(推理評論家)、李柏青(推理作家)、李洛克(故事革命創辦人)、杜鵑窩人(資深推理迷)、馬力歐&JuJu(Podcast〈閱讀提案〉主持人)、喬齊安(台灣犯罪作家聯會理事)、游善鈞(作家、編劇)、黃彥樵(影視編劇)、黃羅(推理讀書人)──重度成癮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艾迪.弗林,不是你熟悉的律師——作為大名鼎鼎的痞子律師,他曾經是街頭騙子,靠唬爛跟偷竊維生,如今卻站上法庭,為無人相信的委託人辯護。他一腳踩在法律邊緣、一腳踹翻整個法庭規則。腦子轉得比誰都快,法律只是工具,真正能讓他贏的,是「看穿人心」的本事。
這次,他接下的案子,出事地點在紐約曼哈頓高級住宅區。一場派對過後,一名社交名媛遭到槍殺,凶器在鄰居家中被發現,所有證據都指向一位好爸爸、好丈夫。
第八號證人,露比.強森曾經住在富裕的紐約社區,現在則為幾戶富有家庭擔任女傭和保姆。當一場盛大派對結束後,露比意外目擊一場謀殺,且確實看見了真凶。她打了報警電話,卻沒有將所有的真相告訴警方……
她究竟是受害者還是操縱者?她的心思裡隱藏著怎樣的計劃?隨著謊言與真相的界線愈發模糊,艾迪開始懷疑這位證人是否在試圖欺騙所有人。他必須解開露比隱藏在背後的真正動機,卻發現全美國都在追殺他。
這次,艾迪不僅要解決法庭上的謎團,還要對抗那些試圖奪取他性命的殺手。生死攸關的對決中,艾迪該如何化險為夷?
《不能贏的辯護》、《騙子律師》、《第十三位陪審員》、《魔鬼的代言人》
史上最囂張的騙子律師 艾迪.弗林回來了!
每一頁都是心理戰,每次交鋒都是生死賭局
艾迪能毫髮無傷地破解案件嗎?
她目睹整場事故,也指認了凶手
卻沒告訴任何人——她也參與其中。
這次,是誰在操縱正義的天秤?
英國驚悚小說天王李.查德、美國頂級暢銷作家麥可.康納利
多位國際大師一致推薦
英國犯罪作家學會金匕首獎得主 史蒂夫.卡瓦納最新力作!
【艾迪.弗林系列】得獎經歷
《不能贏的辯護》 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鐵匕首獎入圍、北愛爾蘭藝術委員會的ACES文學獎、獲選亞馬遜2015年最優秀處女作
《騙局》 極地干邑白蘭地國際小說獎
《騙子律師》 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第十三位陪審員》獲柴克斯頓年度老牌詭奇犯罪小說獎、《紐約時報》夏季必讀書單首選、《出版者週刊》2019夏日必讀選書、英國主流媒體《電訊報》評選2018最佳28部犯罪驚悚小說之一、《明星論壇報》選為「夏季最佳作品之一」、台灣犯罪作家協會「年度最佳翻譯小說」
《圈套》理查與朱迪讀書俱樂部年度推薦書單、台灣犯罪作家協會「年度最佳翻譯小說」
HowHow陳孜昊、乃賴(編劇)、冬陽(原生電子推理雜誌《PUZZLE》主編)、出前一廷(影╱書評)、余小芳(推理評論家)、李柏青(推理作家)、李洛克(故事革命創辦人)、杜鵑窩人(資深推理迷)、馬力歐&JuJu(Podcast〈閱讀提案〉主持人)、喬齊安(台灣犯罪作家聯會理事)、游善鈞(作家、編劇)、黃彥樵(影視編劇)、黃羅(推理讀書人)──重度成癮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艾迪.弗林,不是你熟悉的律師——作為大名鼎鼎的痞子律師,他曾經是街頭騙子,靠唬爛跟偷竊維生,如今卻站上法庭,為無人相信的委託人辯護。他一腳踩在法律邊緣、一腳踹翻整個法庭規則。腦子轉得比誰都快,法律只是工具,真正能讓他贏的,是「看穿人心」的本事。
這次,他接下的案子,出事地點在紐約曼哈頓高級住宅區。一場派對過後,一名社交名媛遭到槍殺,凶器在鄰居家中被發現,所有證據都指向一位好爸爸、好丈夫。
第八號證人,露比.強森曾經住在富裕的紐約社區,現在則為幾戶富有家庭擔任女傭和保姆。當一場盛大派對結束後,露比意外目擊一場謀殺,且確實看見了真凶。她打了報警電話,卻沒有將所有的真相告訴警方……
她究竟是受害者還是操縱者?她的心思裡隱藏著怎樣的計劃?隨著謊言與真相的界線愈發模糊,艾迪開始懷疑這位證人是否在試圖欺騙所有人。他必須解開露比隱藏在背後的真正動機,卻發現全美國都在追殺他。
這次,艾迪不僅要解決法庭上的謎團,還要對抗那些試圖奪取他性命的殺手。生死攸關的對決中,艾迪該如何化險為夷?
《不能贏的辯護》、《騙子律師》、《第十三位陪審員》、《魔鬼的代言人》
史上最囂張的騙子律師 艾迪.弗林回來了!
每一頁都是心理戰,每次交鋒都是生死賭局
艾迪能毫髮無傷地破解案件嗎?
作者簡介
原著作者
史蒂夫.卡瓦納Steve Cavanagh
出生且成長於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十八歲時前往都柏林研讀法律。曾為民權法律師,參與多個眾所矚目的案件,如二ま一ま年,他代表飽受種族虐待之工廠員工,得到北愛爾蘭法律史上最高的種族歧視傷害賠償金。後轉為全職作家。他擁有高階法庭辯護資格,教授多門法律主題課程(但他其實只是喜歡講笑話)。已婚,育有兩子。
相關著作:《扭曲(【艾迪.弗林系列】暢銷作家精心獨立作!)》《扭曲(【艾迪.弗林系列】暢銷作家精心獨立作!)含作者親簽扉頁》《無辜的共犯【艾迪.弗林系列7】(含作者史蒂夫.卡瓦納親筆簽名印刷扉頁與全球唯一中文專序)》《魔鬼的代言人【艾迪.弗林系列6】》《圈套【艾迪.弗林系列5】》《第13位陪審員【艾迪•弗林系列4】》《騙子律師【艾迪.弗林系列3】》《騙局【艾迪.弗林系列2】》《不能贏的辯護【獨家贈送.博客來特別裝幀設計書衣】》《不能贏的辯護【艾迪.弗林系列1】》
譯者簡介
翻譯作者
楊沐希
宅居文字工作者,譯有《翠林島》、《魔鬼的代言人》、《完美死亡》、《完美獵物》、《來自星星的奇蹟》、《第十三位陪審員》、《女孩之城》等書,及多部史蒂芬.金的作品。
推薦序/導讀/自序
「全書側重於艾迪團隊與多方勢力的角力對決,作者運用多線劇情經營了極為出色的故事。案情撲朔迷離、主角群危機四伏,角色塑造栩栩如生、躍然紙上,總有那麼幾句直達心底,總有某些片段大快人心,高潮迭起的精彩敘事,令人拍案叫絕。」余小芳(推理評論家)
「巧妙融合法庭鬥智和生猛動作場面,正反兩派角色的塑造鮮明立體,尤其是男主角艾迪.弗林,擁有一籮筐令人傻眼的黑歷史,卻是能看穿人心的正義使者。這次要面對的第八號證人,極可能是善於操控人心的命案目擊者;最後艾迪是輸掉官司,還是賠上自己一條命?這套系列已經發展到第八作,很難想像卡瓦納還可以玩出全新的逆轉把戲!」黃羅(推理讀書人)
「騙子律師艾迪在這本書中表現出他的機智和勇氣,又和故事開始時一樣地走鋼索,讓讀者既為他緊張又期待他成功地撐過去!他先是為了客戶惹上了紐約警幫,招來殺身之禍;又接下了一個看似必死之局的陷阱案件,還差點賠上了哈利!讀者可以看艾迪如何在夾殺中破局!讀者一定會大呼過癮,萬萬不能錯過!」杜鵑窩人(資深推理迷)
「章章精彩,步步驚心,大師佈局。劇力萬鈞,淋漓盡致的閱讀體驗。這本小說,實在,實在太好看了。敘事精準、犀利、有戲味;寫情意外深刻。一頁一頁讀下去,我們不自覺穿上角色的鞋,踏進他和她的掙扎與困境。這一時為騙子律師與他的超級夥伴們鼓掌叫好,下一刻卻與凶手和殺手共情同理。檢辯攻防是一盤大棋,每一步運籌帷幄都是政治盤算、心理戰、職人工法,作家筆下的法庭節奏明快,流暢好讀。翻開這本書,我們很快便窺見真相,認識真凶,卻沒料到最後這神來一筆,這就是敘事!這就是反轉!」黃彥樵(影視編劇)
英國驚悚小說天王李.查德、美國頂級暢銷作家麥可.康納利等
多位國際大師全力推薦!
「這人是個高手。相信我。」英國驚悚小說天王李.查德(Lee Child)
「頂級的刺激與法庭戲劇。」加拿大作家莎莉.拉佩納(Shari Lapena)
「相信我,劇情會讓你一直猜到最後。」蘇格蘭犯罪小說大師伊恩.藍欽(Ian Rankin)
「若你今年讀到同樣厲害的驚悚小說,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你看這本書看了兩遍。」英國犯罪小說家馬克.畢林漢(Mark Billingham)
「一個了不起的作家,他非常有才華。」美國暢銷作家唐.溫斯洛(Don Winslow)
「史蒂夫.卡瓦納一定是在密西西比州羅斯戴爾的十字路口將靈魂賣給了魔鬼,以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犯罪小說家之一。他實在是太厲害了。」北愛爾蘭新銳作家、愛倫坡獎得主亞德里安.麥金提(Adrian McKinty)
「結合了法律的權威與驚險刺激,非常巧妙。」美國暢銷作家麥可.康納利(Michael Connelly)
「一個精采、曲折又極富巧思的謎團。」英國作家露絲.魏爾(Ruth Ware)
「了不起。」克萊爾.麥金托(Clare Mackintosh)
「非常值得追的一本書。」菲莉帕.佩里(Philippa Perry)
「聰明絕頂、曲折不斷。」伊娃.多蘭(Eva Dolan)
「俐落、有趣。極品。」威爾.迪恩(Will Dean)
「傑出。非常狡猾。」卡利.泰勒(C.L. Taylor)
「史蒂夫.卡瓦納至今的最佳作品!」喬.斯佩恩(Jo Spain)
「一個犯罪策劃者的天才陰謀。」艾琳.凱莉(Erin Kelly)
「最棒的驚悚片。」C.J.杜朵(C.J. Tudor)
「雲霄飛車般的體驗。刺激,還有一個接一個令人尖叫的橋段!」馬克.愛德華茲(Mark Edwards)
「充滿戲劇張力的法庭攻防戰、懸念和詭計,情節峰迴路轉,比月光下的鄉間小路還曲折。」美國作家、安東尼獎得主S.A.寇斯比(S. A. Cosby)
「艾迪回來了!史蒂夫.卡瓦納寫出了圈內最棒的懸疑劇情,讓人忍不住一頁翻過一頁。」英國懸疑驚悚小說家米克.赫倫(Mick Herron)
「出色作家寫就而成的出色作品。」英國暢銷作家瑪蒂納.柯爾(Martina Cole)
「扣人心弦的庭審場景更勝法律小說天王約翰.葛里遜(John Grisham)。」《泰晤士報》(The Times)
「卡瓦納是個天才。」《倫敦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
「準備好一口氣讀完這本小說吧。」《衛報》(The Guardian)
「高明絕妙的法庭律政劇。」《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卡瓦納營造緊張氣氛的功力幾乎無人能敵。」《文學評論》雜誌(Literary Review)
文章試閱
露比
露比.強森不太對勁。
奶奶總是這麼說。
這些日子,露比經常想起奶奶的話。她已經不是小女孩了,今年二十二歲。長大了點,顯然也長了點心眼,大概也更有自知之明了。露比常常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此刻這種感覺又浮上心頭。
臨近午夜。露比靠在廚房吧檯上,攪拌起咖啡,這座廚房將近是她住所公寓的兩倍大。廚房是曼哈頓上西區價值三千五百萬聯排別墅的一部分。查德與蕾拉.普爾隨時會到家。他們是露比最新的客戶。她擔任他們的保母才一個月。六歲的克萊拉與剛滿三歲的札拉在她們各自的豪華裝潢大臥房裡睡得正酣。露比小生意的四成來自當保姆的收入。她大多替西七十四街的有錢人當女傭,或同時擔任清潔工的角色。要很有錢才能在這個地段置產。隨手丟個五分錢的硬幣,你會砸到名利雙收的百老匯製作人、整形手術醫師、高檔科技公司執行長,或任何一家財星五百強公司的董事成員。路邊隨時會停靠著價值在一千兩百萬到三千萬之間的名車。
老住戶從小在此區長大。他們是紐約房地產的世家,不是什麼裝闊的窮酸貧民窟房東,這些人是真的有錢。
富可敵國。
而這些人讓露比走進家門,照看孩子、打掃地板、洗滌衣物的原因,只是因為有些人記得她也是他們的一分子。
或該說,曾經是他們的一分子。
她不是外人,她跟他們是一樣的人。
至少,他們是這麼想的。
露比的父母的確有錢,但已成追憶。
至少,這是她父親營造出來的形象。
露比顯然覺得自己屬於這個群體。
只不過,露比的奶奶很清楚實際的狀況。
露比攪拌咖啡,凝望深色的液體,她的倒影迷失在杯子中央打轉的咖啡油脂泡沫上。
她想起她的奶奶。
露比小時候會坐在爺爺奶奶家寬廣門廳的冰冷磁磚地板上,偷聽大人在客廳裡的對話。
「露比不太對勁。」奶奶是這麼說的,真是睿智。
「什麼意思?她話不多,也許有點害羞,但她沒有『不對勁』。」母親說。
話雖如此,露比卻在母親的語氣中察覺到了否認,來自喉頭的輕顫。年僅十歲的露比內心深處明白,奶奶的話語重擊了不願坦承的母親。露比也許是透過稚氣的目光與無邪的觀點看待奶奶的回憶,但也夠清楚了。奶奶總是戴著好幾條細細的金項鍊,鍊子會陷進她頸子鬆弛的皮膚皺摺之中。奶奶總是一身黑,彷彿隨時隨地都在悼念某人。奶奶假牙鬆脫,講話時會發出喀啦聲或漏風,甚至口齒不清。
但她那雙眼睛……
奶奶有大大的藍眼睛,彷彿佔據她大半張臉。因為年紀,這雙眼睛霧茫茫的,彷彿是隔著濃霧望出來,但這雙法眼能夠捕捉一切動靜。而只要露比走進奶奶家的客廳,這雙眼睛就會時時刻刻緊盯著她。上了年紀、蒙上灰塵的藍寶石般雙眸會因露比恢復光采。只是目光中不帶任何情感,沒有好奇,沒有愛,更像是……警戒的監視。彷如在看闖進後院的流浪郊狼。
露比不太對勁。
就算那時,露比也知道奶奶說得沒錯。
啟開前門的聲響讓露比的思緒回到此刻。
她將湯匙從杯中抽出,迅速打開洗碗機,將湯匙扔進餐具籃中,順手關上門,轉身就看到查德與蕾拉走進。她亮出微笑。
「嗨,今晚怎麼樣?」露比開朗問起。
「煩死了。食物難以下嚥,都是不著邊的對話。這些晚宴都是這樣。不過,活動的目的很有意義。」蕾拉一邊說,一邊扶著門框,脫下Jimmy Choo的高跟鞋。
露比稍微欣賞起蕾拉的洋裝。黑色俐落的線條適合她纖瘦的骨架,同時又強調了身材的優勢。
「孩子怎麼樣?」查德問,這時的他摘下了領結,解開禮服襯衫的第一顆鈕扣。
「睡得正香,他們是乖乖的小天使。我泡了咖啡。你們每次都會準時回來。」她將杯子交給查德。「蕾拉,妳要來杯睡前酒嗎?」
「水就好了。真不曉得查德這時候喝咖啡,為什麼還能睡得跟死人一樣。」
「我猜是基因優秀。」查德說。
露比從製冰機挖了點冰塊,將一瓶十美金的冰島礦泉水倒進玻璃杯裡,遞給蕾拉。
「好啦,如果沒有別的事,那我先告辭了。」露比說。
「司機可以送妳回去。」蕾拉說。
「不,沒關係。蕾拉,謝謝妳。今晚天氣不錯。我就住在十個街廓之外。」
「露比,你們那個地區……」但蕾拉不需要把話說完。她想說的是,露比住的地區很危險,但提醒露比不再是西七十四街的居民實在很無情。普爾夫婦跟其他露比的客戶一樣,很清楚她原本也是「自己人」。早在一切壞事還沒發生的時候。
不過,她還是他們的一分子,出身有錢人家,值得信賴,可靠。
「別擔心,沒事的。如果有什麼需要,我明天都沒事。我很樂意陪陪樓上兩位完美蜜桃小仙子。她們超可愛的。」露比說。
「孩子明天有人顧。查德會帶她們去公園玩。再傳訊息給我,告訴我今晚多少錢,我再轉給妳。」蕾拉說。
「好的,兩位晚安了。別被臭蟲咬囉。」她說。
隨著厚重的桃花心木大門在露比身後關上,歡快的神情從她臉上消散。她踏著輕盈的步伐走下階梯,來到街上。
查德明天不會帶孩子去任何地方。
露比掏出手機,打開照片檔案。她拍下了每一位客戶的日誌,大多只是冰箱上的行事曆,有些是走廊邊桌上的小本子,其餘的人則是將日程活動同步到Google或亞馬遜的居家管家裝置上,要查看都很方便。
蕾拉明天十一點要去做指甲,之後會跟兩個女兒一起吃午餐。
查德早上八點半要與傑夫一起打壁球,接著會帶孩子出門。
接下來幾個小時裡,露比加進查德咖啡裡的緩釋催吐劑會發會作用。她期待約莫早上九點,蕾拉就會傳訊息來,說查德臥病在床,可不可以麻煩露比今天過來帶小孩。
露比週六的時薪比較高,而她需要錢。
這小把戲只能玩一、兩次。查德會以為是晚宴的食物出問題。春天時候,露比在四戶人家裡替父母下藥,整整一個月的週末都有工作上門。孩子學校爆發的諾羅病毒提供絕佳掩護。
她站在人行道上,望向街道兩排的房舍。她認識這些人,她在他們家待過,沒有人注意過她。她很清楚這些人的浴室藥櫃、內衣褲抽屜裡擺了什麼,也掌握了他們的電郵信箱密碼、網站搜尋紀錄與活動行程日誌,某些狀況下,她還看過他們溝通的文字訊息內容。她對這些人內心的想法瞭若指掌……
他們的秘密。
對露比而言,知識的確是力量。這也是她從奶奶身上學到的。不過,雖然她對這些居民與他們的生活了解至深,這種知識似乎無法替她解決最大的難題。
露比遇上了麻煩。這幾個月來,她發愁,凌晨三點,滿腦子想的都是這個大麻煩,急切地想要釐出解決之道。
她有過幾個想法,似乎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她每晚都在小小的房間中踱步,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她更恨西七十四街的居民了。散步似乎有所幫助。露比擔心時,走一走總能讓她好過一點。實際移動的微弱努力至少能夠提供她有目的地的錯覺。
她深呼吸,嗅吸起曼哈頓午夜街道的新鮮春雨味,接著起步朝家的方向前進,用腳步帶著思緒遊蕩。經過一戶戶人家,她抬頭望向歷史悠久的褐石建築凸窗,一一清點起她的客戶。
街上半數的房舍露比都工作過。尚未體驗過她服務的人家要麼是有駐戶保母照看孩子,不然就是請了專門的商業女傭打理。不過,他們最終會找上露比。鄰居間口耳相傳。甚至還有街坊的WhatsApp群組,其中成員包含她多數工作的家戶與個人。她被推薦了好多次,友善的客戶還將她加入群組之中。
露比不記得這條路她走過多少次。她小時候會覺得這裡就是她的家。這裡是她住的街道,附近是她的群眾,但那時她甚至還沒有認識他們每一個人。不過,她在這裡有歸屬感。那是早年的事了,美好的昔日時光。
她也記得走下坡的時候,媽媽是這樣描述那個時期的。
一天晚上,母親要露比坐下來,告訴她,生活上會有些改變。金錢成了問題。她的父親鑄下大錯。露比跟其他出身豪門的孩子一樣,從來不會去想錢的問題。要錢就有錢,彷彿是水龍頭打開就有水一樣,根本毋庸置疑。在那場對話之後的幾天、幾週後,露比走在同一條街上,心情卻截然不同。她望著同樣的窗戶,思索為什麼現在的生活會有如此轉變?擁有那麼多錢是什麼樣的滋味?如果永遠不用擔心錢的問題,你會做什麼?自由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今晚,露比這一側的房舍都是暗的。只有對街的四戶人家有燈。
彼得與珮特拉.史瓦茲曼開了場派對。他們很常開派對,總是只邀請附近的居民,偶爾的例外是名流。露比聽到品味絕佳的爵士樂及滿屋子賓客發出的隱約喧鬧聲,那些人把酒言歡,也許在聊他們買的第三棟或第四棟房子,或聊他們的車、船,最喜歡的葡萄園。露比看到史瓦茲曼家的門沒有關好。窄長的光線與樂曲一起流洩到街上來。露比一度渴望走進那戶人家,與鄰居互動互動。她在想如果她真的走進去會怎麼樣,裡頭的人她大多認識。
不過,她再也不是他們的一分子了。真的不是。也許會引發詭異的目光,引發疑問。然後史瓦茲曼夫妻就會到處走動,告訴賓客,他們絕對沒有邀請露比。
街上有頭有臉的人大概都在場。普爾夫婦因為必須出席晚宴而無法參加派對。其他缺席的居民大概沒有受邀。
考切斯特家的臥室窗邊有一處立燈,從窗口透出溫暖的紅光。自從附近居民曉得他們在競選活動上捐款給在這座城市不受歡迎的總統候選人後,大家就不再與考切斯特一家交流。隔壁的開放式生活區域沐浴在冰箱微弱的藍色冷光中,另一處光源則是從黑色廚房磁磚反射回來的低亮度LED燈條光線。薩切昂尼家有錢,卻不代表他們有品味,至少在室內設計上,他們的品味令人存疑。街坊認為他們俗氣。他們以販售床墊起家獲利。不是能受邀參加史瓦茲曼府上派對的人。
今晚,街上大概還有一、兩戶人沒有受邀參加史瓦茲曼家的派對,但那幾戶都是黑的。
最後一戶有亮燈的是瑪格麗特與艾倫.布雷克摩爾的家。他們在街上住了很久很久。至少超過三十年。他們五十好幾,結婚但沒孩子,瑪格麗特當了二十年的模特兒。艾倫也不用工作。他年輕時就得到大筆信託基金,環遊世界。他也是在旅行過程中發展出攝影天賦,決定可以走這條路。他在《時尚》雜誌拍攝現場邂逅瑪格(她喜歡大家這樣稱呼她),當她得知長相平平無奇的艾倫居然是億萬富豪時,忽然覺得他迷人了起來。他們的婚姻一開始還算幸福,但瑪格之後與音樂家、演員、其他模特兒搞出一樁又一樁的婚外情,這對夫妻若即若離。不過,她最後都會為了艾倫的錢,回到他身邊。
史瓦茲曼夫妻肯定沒有邀請瑪格,畢竟謠言四起,說瑪格跟這條街上的多位男性住戶交往不單純。有些人已經有家室了。瑪格就喜歡跟身價上億的男人打情罵俏。這些有錢太太都受不了瑪格。晚會派對這些場合都不歡迎她。也許在街上保守的住戶間,瑪格算是局外人,她因此與露比之間「氣味相投」。露比打掃完瑪格的房子後,瑪格會花時間請她好好坐下來,一起喝咖啡,一起聊露比的生活。還有八卦。雖然只是小事,但露比喜歡這種時光,也因為瑪格的善意而喜歡她。對街上其他住戶來說,露比彷彿透明人。瑪格出手大方,但花時間跟露比相處卻意義深遠。雖然瑪格會同時與多位男人交往,但露比覺得任何戀情都無法排解瑪格內心的寂寞。
瑪格家客廳的水晶吊燈亮起,那是銳利刺眼的白光。瑪格不喜歡這盞燈。她從香港進口了裝了彩色玻璃燈罩的古董青銅燈,專門用來照亮客廳。替檯燈擦灰時,瑪格要露比格外小心。露比覺得肯定是艾倫還沒睡,因為瑪格比較喜歡柔光,她雖然年過五十,卻還是擁有伸展台女王的虛榮心。
露比料錯了。
她接近時,從對街看到瑪格。瑪格背對窗口,雙手高舉,掌心上揚。露比看到瑪格搖擺起染過的栗色頭髮,彷彿是在對某人說「不」。接著,她看到了與瑪格交談的對象。
不是艾倫,是另一位住在街上的人。她認得這張臉,曉得他是誰。
他用槍指著瑪格,她連連後退。
露比的呼吸卡在喉嚨裡,她迅速蹲下,躲在鍍金輪框的大台運動型多用途休旅車的車頭後方。
她隱約聽見槍響,似乎是裝了滅音器。瑪格消失在視野中,因為子彈的動力將她衝撞在地。
男人將槍口對準地板。露比從街上車輛後方的位置看不見瑪格了,只見到男人的上半身。
他又開了兩槍,然後轉身,離開她的視線。
布雷克摩爾家的前門開了,一身黑衣的男人手裡持槍,輕快走下階梯,來到街上。男人左右張望時,露比低下頭。他沿著剛剛露比過來的方向前進。中間只有稍作停頓,然後繼續走,奔跑了起來。
露比蹲低身子,屏住呼吸,擔心男人會看到她。
他跑回史瓦茲曼家啟開的大門,回到派對現場。賓客大概醉到沒注意他離席又歸來。
露比感覺得到自己頸子上的搏搏心跳。她依舊放低姿態,繞過車頭,然後跨越街道。
男人走了,街上空無一人。
開槍沒有引發多大聲響。一定有裝滅音器,但露比的確聽到開槍的聲音。像是劈柴的聲響。
她望向房子,大門敞開。
她迅速爬上階梯,走進門廳,左轉進入客廳。
瑪格斷氣倒在地上,臉上有血,腦後一大灘。露比胃裡的感覺讓她想起雲霄飛車,彷彿是五臟六腑在翻筋斗,她呼吸困難。
她認得這種感覺。
不是恐懼。
不是反感。
不是驚嚇。
而是興奮。
露比低調且快速地離開,沿著兇手走的路線回到街上。
她記得男人半路稍作停留。
為什麼要停下來?
露比在路燈柱下看到好幾個堆疊在一起的垃圾袋。其中一包垃圾的側面被撕扯開來。她將洞口扯開,發現了槍枝消光的槍托。手槍跟垃圾會在六小時後收走,黎明時分拋進垃圾車,永遠消失。
露比扯長外套袖子,伸進袋中,將手槍拎出來,塞進包包。
街上沒有其他人,沒有警車警笛聲,沒有急救人員。她看著一間間房舍的窗口,沒有人探出頭來。
露比沿著原路回去,經過布雷克摩爾家,繼續前進。
她沒有報警。只是在溫暖的夜晚走了十個街廓回家,腦袋裡各種可能性翻騰起來。
露比曉得槍殺瑪格的兇手身分。
知識就是力量。奶奶的話語在耳邊響起,當時奶奶坐在她的寶座上,銳利也迷茫的雙眼緊盯著年紀輕輕的露比。
唯一的問題在於,露比該如何處置這樣的「力量」?她已經很習慣保守秘密了。多年來,她替西七十四街的有錢人家賣命,很清楚他們在想什麼、有什麼秘密戀情,也清楚他們的希冀與恐懼,還有他們的罪行……
她恨他們。她恨那些父親、母親,甚至是其中幾個孩子。
現在,她的機會來了。
也許有辦法擺脫折磨她思緒好幾個月的痛苦深淵。
新生的機會。
雖然想到自己的困境就難以入眠,她的選擇卻心安理得。露比傷過人,也很清楚,在一切結束之前,更多人也會因她受傷。她會採取必要手段,不帶恐懼、冷血無情,完全不會顧慮被她摧毀的對象。
忽然間,露比想到了解決方案。就在眼前,就在她的包包裡。槍管餘溫猶存,畢竟剛剛才朝著她這輩子很有好感的女人開了三槍。
露比對瑪格沒有感覺了,沒有悲傷。如果有什麼情緒,那是慶幸。她終於找到脫身之道。
一早,西七十四街會在自己人死於謀殺的消息中驚醒。
這不會是最後一起命案。
因為,此時,露比.強森有了一個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