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做一件一輩子想起來會笑的事:邱醫生「馬背上醫生」三十年全紀錄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9617487系列名稱:
城市輕文學定價:
950元作者:
邱仁輝相關作者:
設計者:胡發祥頁數:
228頁開數:
2x20x1.9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0717出版日:
20250717出版社:
依揚想亮人文事業有限公司CIP:
783.3886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文學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簡介
一九九五年毛埡壩草原上的一道彩虹,開啟了邱仁輝醫師與青藏高原的三十年情緣,也開啟了一做就是三十年的「馬背上醫生」計畫。
這是邱醫生與青藏高原三十年的點滴回憶,書裡記錄了邱醫師在藏區三十年的基層醫療與神山、聖水、村醫與牧民的互動,有著風、土、人、情的驚奇與溫暖。書裡的每張照片有著動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訴說著美麗的人間傳說。
簡介
一九九五年毛埡壩草原上的一道彩虹,開啟了邱仁輝醫師與青藏高原的三十年情緣,也開啟了一做就是三十年的「馬背上醫生」計畫。
這是邱醫生與青藏高原三十年的點滴回憶,書裡記錄了邱醫師在藏區三十年的基層醫療與神山、聖水、村醫與牧民的互動,有著風、土、人、情的驚奇與溫暖。書裡的每張照片有著動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訴說著美麗的人間傳說。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邱仁輝醫師,台北市人,父親為台灣早期的外科醫師,自幼即承襲父親「劍膽琴心」的教導。高雄醫學院畢業後實習於台大醫院,任台大醫院第一屆外校實習醫生總代表。畢業後於台北榮民總醫院完成住院醫師訓練,任一般外科主治醫師。任職期間,於一九八九年完成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訓練,兼任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並於一九九九年取得教育部部定教授資格。除此之外,並任榮總網球社社長達五年之久,期間帶領台北榮總網球隊榮獲外科醫師公會、台北市醫師公會,及全國醫院網球聯誼賽個人組與團體組的多項冠軍。
於外科主治醫師期間,有感於現代西方醫學對癌症治療的限制,乃投入中國傳統醫藥學的研究,專門研究整合醫學及針灸中藥療效機轉的探討。於二○○三年至二○○九年期間,兼任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所長,目前致力於整合醫學的臨床應用,於二○○六年開始整合醫學的教學課程與研究,並於二○○九年在台北榮總創設乳癌整合醫療門診,提倡「運用科學的方法來證實其療效,並達到使用安全的目的」為中心思想的癌症整合醫學。
自一九九五年開始探路起,與王志宏先生共同執行「馬背上醫生」的醫療計畫,除了提供個人的豐富臨床經驗,近年來也吸引許多有志於此的年輕醫師的積極參與授課,扮演了人生寶貴經驗傳承的角色。近三十年以來,募集近百萬美元在藏區培訓出六百二十七人次(四百零七人)的村級醫生,減少了牧民延誤就醫的遺憾,達到解決青藏高原牧民缺醫少藥的窘境。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書籍特色
結集了作者在青藏高原三十年的精彩風土人情攝影與故事
跟著作者一起瀏覽書裡上百張精彩攝影照片,一起感受那「做一件一輩子想起來會笑的事」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序
<不知迷路為花開——寫在「馬背上醫生」計畫執行三十年>
經典雜誌總編輯
中華藏友會祕書長
王志宏
邱醫師的自序中的豪賭其實有兩件,其中一件他已寫明,始作俑者的我早已承受了多年來靜紅(邱夫人)的指責,這部分我就選擇不再作聲了。但真正的豪賭他沒說明,本持真誠原則,還是得告訴大家:與邱醫師的認識,於一九九三年的四川涼山州。當時我因原訂參加的一趟穿越羌塘的大旅行延宕,得空從昆明去參加了老友林添福組織的台灣攝影團。這個攝影團的組成都是攝影的業餘愛好者,從建設公司的大老闆、企業董事長到知名中醫師等,當然還有邱醫師。當時的涼山州裡的幾個縣城招待所可是簡陋,所以這群平日在台灣職場縱橫,從白天到晚上都不停歇的大佬們,到了傍晚可是按捺不住彼此大眼瞪小眼,所以有人拿出撲克牌出來,邱醫師耐不住大家的慫恿,於是加入人生的第一次牌局。當然牌局要有賭注,其中不知道哪個仁兄出了主意,不用鈔票反而拿各自的膠卷來當籌碼(膠卷在當時中國算是珍貴資產)。結果邱醫師連照片都還沒拍,就把所有膠卷都輸掉了……(是不是當時以供給底片為要脅,強迫他幫我一起來執行醫援藏區的計畫,這點我倒是記不清楚了。)不過那趟旅行後,我們彼此熟稔,他曾讀過我發表過的青藏高原的報導,對藏區有著高度的興趣,當然一心思索著如何對藏區有些幫助,有了醫療背景的邱醫師,就成了我最重要的夥伴了!
青藏高原迷人之處也在於其獨特藏文化,包括藏傳佛教等文明,以及絕對的地理高度所孕育出的季移牧民與獨特的生態環境。但是獨特的原因就是因為不容易親臨,高原反應與交通不便是最大克服的課題。記不清多少次的山崩繞路、搭著宛如蹦蹦車的小北京吉普連夜趕路;與初謀面的藏民在帳篷中,豪情地用刀割取水煮犛牛肉,酥油茶配糌粑、入夜更得以酒會友,在四千公尺的高原上一起體會醉酒的瀕死經驗。當然騎馬高原露宿野營、或是五千公尺上轉山岡仁波齊的失溫,彼此扶持的經驗,林林總總,沒有三天三夜也說不清。但說也有趣,藏族朋友都認為我倆在台灣一定常碰面。但持續三十年的計畫期間有好幾年,我們唯一碰面的時間是在桃園機場離境準備進藏區的當天,等一回到台灣,又彼此各忙各的。他負責醫療專業項目,我則負責經費行政與後勤等。基本上不用過問其他,我只消敲定入出藏區時間,然後他就準時出現,多年旅行培養的互信,應就如此。
邱醫師是理性與感性兼具的雙子座,這也解釋出為何在嚴謹的外科生涯裡,會在學術領域選取相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傳統醫療。對高原上「馬背上醫生」項目,包括教學與器材與藥品的贈與等醫療專業,是邱醫師的主要任務,對他來說早是輕鬆駕馭。但他長期從中觀察當地的傳統藏醫療法,並帶回台灣研究室做更深入的研究工作,從九ま年代中期開始的理塘氟骨症到蟲草藥理分析到藏族的傳統火灸等一篇篇的傑出論文,也成了他的學術研究生涯的亮點。
而充滿感性的他又能在門診、手術、教學與研究之餘,更勤於筆耕,搭配藏區的攝影作品,洋洋灑灑地一本本著作出現。
邱醫師說的豪賭,三十年後來看,除「馬背上醫生」計畫的有效執行外,學術上與藝文中,應算成是「連一拉一」大贏家。唐李商隱〈中元作〉:「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如果「豪賭」當成是「迷路」,但他這個歧途,可是有著意外美好的經驗。
It?s been a great ride! 也感恩三十年有您同行!
文章試閱
<彩虹天啟>
「我們住在這裡這麼久都沒看過這麼美麗的景象,一定是上天的啟示,要你們來這裡進行醫療計畫!」理塘縣衛生局的李局長如是說。自從一九九五年在甘孜州理塘縣毛埡壩看到曲登(白塔)上美麗的霓虹異象,竟成就了三十年「馬背上醫生」的夢想與執著,只因為那短短三分鐘的傳奇天啟。
<香格里拉>
第一次聽到「香格里拉」是從小時候看的電影《失去的地平線》知道的。印象中是在大雪紛飛的高山上,轉過一個神祕隘口後竟是藍天白雲雪山環繞,人民和善的天上人間。沒想到記憶中的香格里拉,竟然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縣的亞丁鄉看到了。
藏語「亞丁」,為「向陽之地」的意思,鄉內有三座經年白雪冰封雲霧繚繞的神山。最高的一座叫仙乃日,是觀世音菩薩的意思,海拔六千零三十二公尺;第二座央邁勇,海拔五千九百五十八公尺,代表文殊菩薩;第三座夏諾多吉,海拔五千九百五十八公尺,代表金剛手菩薩。三座神山之間有珍珠海、牛奶海、五色海的高山湖,山腳下有著寬闊的草壩,是牧牛羊的好草場。據說由於坐落方位和高原氣候不定的關係,同時看到這三座神山全貌的機會不多,若能同時看到全景,那麼必有神佛庇蔭。
<所嘎>
「所嘎」是參與第一期「馬背上醫生」培訓計畫的鄉村醫生。因為是喇嘛的身分,身上經常只穿著薄薄的紅色藏袍。但在海拔四千多公尺以上的寒冷高原上,還是會裹著棉被一邊念經一邊把脈看病。
「作為一個喇嘛,為婦女接生是很矛盾的。但是看到產婦胎盤下不來,又出了那麼多血。我也管不了我是個喇嘛或是個啥子,反正救人要緊,把那個人救活,我就對了。那次救活了她,心裡也是挺高興的!」所嘎開心地說著。
<風為你念經>
藏區的曲登(白塔)附近有許多藍、白、紅、綠、黃的五色經幡。旁邊有很多瑪尼石上面刻著不同的經文,有些還有五顏六色的圖騰與佛像,在藍天白雲襯托下,顯得特別地鮮豔與醒目。白塔附近的風特別大,吹得五色經幡像攤開來的經書,迎風飄曳。經幡上的經文加上佛像與法器飄揚在空中,映著白塔後面的雪山,真有如「風在為你念經」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