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光上黑山,寧靜海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9650200系列名稱:
雙囍文學系列編號:
2DLI0009定價:
420元作者:
胡家榮頁數:
208頁開數:
12.8* 19*1.5 cm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20929出版日:
20220929出版社:
雙囍出版-遠足文化CIP:
863.51市場分類:
詩詞曲賦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文學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用最少的文字創造最大的詩意
走進真理的黑山,遇見光
「他感動我的,與其說是詩,不如說是詩人的態度」
「在這個一面倒向大眾文學與非文學的時代,他以離經叛道之姿寫著自己的詩」──周芬伶
「他的聲音是獨特的,沒有多少他人的東西。獨特的聲音,來自一絲不苟的自我探求,一鬆懈,一屈從,就會偷渡雜質進來。」──孫得欽
「黑山甚至使我想起托馬斯•曼小說裡的「魔山」,病與原諒、心與時代,宛如冰晶、透明且尖銳的思想之花,是否終將融化、流向無明?」──楊佳嫻
從未奪下任何文學大獎的胡家榮,在二ま一四年出版首部詩集《光上黑山》,因獨特的風格和趨向黑暗的內容受到矚目。他的詩無論在當年和此刻,都顯得特別,甚至是特意獨行。藉由簡練篇幅中的短短詩句,建構他的世界,一座明亮的黑山;一片危險的寧靜海。
高中開始寫詩的胡家榮,認為寫詩是一條認清自我與現實界限的道路,雖然痛苦,依然堅決地執行。讀了許多名家的作品後,認為必須開闢自己的詩路,否則無以為繼。關於人生、關於人格、關於友情、關於愛情……的坦率文字,剪了再裁,裁了再刪,凝練成一首一首短詩。
胡家榮將屬於「寧靜海」的幾首詩放進二ま一四年出版的《光上黑山》,並且在後記中交代了大四那年的神祕體驗。在這本詩集裡,我們還原了「寧靜海」的樣貌,它既是「光上黑山」的延續,更為強烈、更加陰暗的詩意展現。
光上黑山
灑滿每一片葉
那些霧裡的日子
在瞬間死亡
永遠消失
不再復返
用最少的文字創造最大的詩意
走進真理的黑山,遇見光
「他感動我的,與其說是詩,不如說是詩人的態度」
「在這個一面倒向大眾文學與非文學的時代,他以離經叛道之姿寫著自己的詩」──周芬伶
「他的聲音是獨特的,沒有多少他人的東西。獨特的聲音,來自一絲不苟的自我探求,一鬆懈,一屈從,就會偷渡雜質進來。」──孫得欽
「黑山甚至使我想起托馬斯•曼小說裡的「魔山」,病與原諒、心與時代,宛如冰晶、透明且尖銳的思想之花,是否終將融化、流向無明?」──楊佳嫻
從未奪下任何文學大獎的胡家榮,在二ま一四年出版首部詩集《光上黑山》,因獨特的風格和趨向黑暗的內容受到矚目。他的詩無論在當年和此刻,都顯得特別,甚至是特意獨行。藉由簡練篇幅中的短短詩句,建構他的世界,一座明亮的黑山;一片危險的寧靜海。
高中開始寫詩的胡家榮,認為寫詩是一條認清自我與現實界限的道路,雖然痛苦,依然堅決地執行。讀了許多名家的作品後,認為必須開闢自己的詩路,否則無以為繼。關於人生、關於人格、關於友情、關於愛情……的坦率文字,剪了再裁,裁了再刪,凝練成一首一首短詩。
胡家榮將屬於「寧靜海」的幾首詩放進二ま一四年出版的《光上黑山》,並且在後記中交代了大四那年的神祕體驗。在這本詩集裡,我們還原了「寧靜海」的樣貌,它既是「光上黑山」的延續,更為強烈、更加陰暗的詩意展現。
光上黑山
灑滿每一片葉
那些霧裡的日子
在瞬間死亡
永遠消失
不再復返
作者簡介
胡家榮
台北木柵人。東海大學中文系、國立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
著有詩集《光上黑山》、《沒有一天的星星和今天不一樣》;合著對寫集《尤里西斯的狗》。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這並非一本復刻的詩集,也不是額外收錄幾首新作的一本改版詩集。《光上黑山,寧靜海》收錄了胡家榮自二まま六到二まま八年間的作品,還原了一段完整的創作歷程,包含了身心面臨嚴峻考驗時的回應。除了序詩和代跋的詩作,詩集中所有作品是以創作的先後,恢復原初的順序成為《光上黑山,寧靜海》。在新的詩集裡,少了一點欲言又止的神祕,將伏案寫作接續靈感的過程完整揭示。它是一本詩集,也是一位文學青年掙扎、奮鬥的痕跡。
文章試閱
「光上黑山」後記
開始爬山之前,我一直在游泳:國中泳隊、高中沒泳隊所以放學就跑去政大游泳池,跟政大泳隊一起練習。當時政大游泳池還是室外,夏天去游,水吸收整日曝曬成為溫熱的,不像溫水游泳池的假溫水。可以看雲,看夕陽緩緩落下。政大泳隊完全接納我,把我當成他們的一分子,教成了我蝶式,後來我再把訣竅傳承給弟弟。那是我人生中最純粹、快樂的時間。他們說之後考來政大啊,我笑笑說功課沒那麼好。
大一加入學校泳隊,非常操,暖身跑一千六,下水除了頭兩百,幾乎是七八分力游完兩千,外加重量訓練、兩人一組拉筋,痛到不行。很累,每天的疲勞都無法回復,但主要是覺得跟學長姐之間沒有情感交集。我是這屆最晚退隊的了。在那之前隊長請我喝酒,說未來隊長就是你了。當然是我,因為沒有人了。
後來終於走進登山社,他們正準備爬奇萊主北,說我可以參加,說我體力一定沒問題,畢竟是泳隊的。他們不知道我已荒廢半年,而且水裡的體力跟陸上的體力無法等量換算。所以是要爬奇萊。一進登山社就是黑色奇萊。我也不多想,跟著畫地圖做行前準備,沒人告訴我需要一支登山杖(我竟然也不知道);沒人告訴我,登頂前將會經過一段一邊是懸崖,另一邊是峭壁,只有一步寬的山路。最後他們說,平常心走過去就好了,雖然掉下去會死,但你一般走路也不會突然跌倒或走歪呀。他們說,你應該不會像之前一個女生蹲在中間哭,讓後面的人沒法動彈吧?我心想,對,我就要蹲在那裡哭,因為你們最後才告訴我有這種路,早點知道我就不會報名了。我才不想大二就摔死在山裡。但我對他們露出牙齒,笑說我才不會。
那天晚上我們的車在崖邊疾駛,車輪貼著路的邊緣,向外看不見路,只看得見黑色峽谷,沒有路燈,我相信我們會摔下山崖,但沒有,凌晨時到了登山口,氣溫是零度。半夜出發,新成員要背帳篷,所以我揹著帳篷和大背包,走在第一個人後面,那是最沒經驗的人走的位置。走過結冰的森林,大家都在粗大樹根上摔了幾次,因為冰比雪更滑。走進草原坡時已經天亮了,只有我很累。其他登山隊傳來消息:登頂之路被冰封。所以我不用走那段路了。團員顯得很失望,因為這次將無法登頂。一紮營,三個男生決定輕裝下山再爬一次。整路跟著我們,住在山上的奇萊小黑也一起下去。小黑的食物來源就是登山客的糧食,但堅持不進山屋,睡在雪地。牠有鐮刀尾,短毛,動作迅速敏捷,落腳其穩無比。我猜牠是很純的台灣犬。
那夜在山屋講鬼故事。一個隊友的同學剛過世,他說他夢到那人照常來上課,其他人都不以為意,像是他從來沒死過。他很害怕,他告訴別人但沒有人相信,那人想跟他說話或向他走來他就逃跑。他知道他在作夢,但過了好久,好幾天,夢都沒有結束。他被困在了夢中。
/
《光上黑山》寫於我大二到大四;三年,穩穩地,一週兩三首左右,靈感殷勤造訪,甚至到了不須珍惜的地步。怎知後來就音訊全無,迫使我得召喚,得用物質身體的力氣煉金,也煉不出什麼來。我已三十六(體感卻像六十六),黑山在我身後很遠很遠了,連第二本《星星》的海也離我很遠了。奇萊山,大武山;基隆外木山(我修鍊海泳之處),花蓮七星潭:我意象之原始。現在我已破損,精神疾病(躁鬱症、睡眠障礙、焦慮、恐慌),自體免疫疾病(復發性風濕病與各種藥物副作用),將我抝折至,連靈魂都幾乎碎裂開了。過往的黑山,光照在其上──那光意味不明;也許「終於沒有象徵」。
二ま二二・七月
「寧靜海」序
來說一個故事,那是我大四上學期的事。元旦的夜晚,我找了一個好朋友來宿舍,喝茶聊天。他是個基督徒。那天晚上,我說了許多關於宗教和生命的事,我的好朋友後來就只是難過地看著我,問我還記不記得聖經裡的《約伯記》。他說,他在我身上看見一個高僧墜入毀滅的意象。他說,你非要神用魔鬼來讓你信祂嗎?
當天夜裡,因為受到後來談話的影響,一直睡不著覺,許多思考開始不斷出現在我腦子裡,我開著電腦,只有電腦螢幕的亮光,我把它們一個一個打下來。連續三天,我都在早上入睡。自那天以後,我就進入一種很特殊的狀態。一天兩首、三首、五首,然後二十首。我開始察覺我的寫作已經不需要依賴靈感了,或者,其實是我隨時隨地都處於靈感狀態。我開始對空氣和天空的光線特別敏感,我能察覺在我周遭所有隱藏的情緒,我彷彿看見了這個世界更多的事物,它們像是正片負沖的照片,對比鮮明,色彩強烈。我的眼睛和五感都變成新的。我想起了禪宗,想起了開悟。我感覺我彷彿終於能夠理解他們了。甚至當我看見一個人,我似乎可以知道他心裡正在想些什麼。魏晉人說「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我開始思考我是不是可以就此不寫了,我認為我或許已經達到目的,可以捨棄方法了。
但我還是繼續寫著。我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已經寫下了超越所有我以前寫下的總數。我開始在晚上睡不著覺,在只有電腦螢幕的亮光中不住地打字。我所寫下的東西變得黑暗,變得深深進入了黑暗的本質,那是從前不管怎麼幼稚地嚮往黑暗都無法進入的部份。那些東西逐漸侵蝕我,我開始感到害怕。面對著身邊親近而逐漸陌生的人,看著他們彷彿正看著一個不再熟悉的事物那樣,我為我所無法解釋的感到悲哀。我不知道我到了哪裡,顯然我並不是到了那個安適自足的理想境界,因為我越來越感到不安,因為黑暗隨時都跟隨我。我彷彿進入了一個無主之地,我是那裡的王,但那裡沒有人,只是一片荒原。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在那裡我沒有目的。
之後就放寒假了,我回到台北,在一個深夜打起字。我開始無可遏止地感到恐怖,我繼續打字;我開始心悸,感覺冬天夜晚冰冷的血液不斷地流回來。我躺在床上,看著空無一物的黑色天花板。我覺得如果再不看見陽光,我就會死亡。我試著禱告,活下來,信了神。
二ま一四・一月
《光上黑山,寧靜海》目錄
推薦序 ◎楊佳嫻
●光上黑山
光上黑山 (序詩)
我在泰國的海藍寶石
遺跡
缺口的籠子
頭髮
微笑的獅子
古城
你只好擦亮鞋子
樹與烏鴉
我們
腳踝
巨蜥的百岔舌
我們
傘蜥的夏日旅行
你好
再見
姊姊
三根手指
我觸摸我黑色紅色的鱗
血水
高土
你畫山給我
你時時上山
疲累的山脈
你聽見了嗎
刀
要趕在天變黑之前
七月某日三更鳴笛
纏紫藤蔓的花園
小島
皿裡
沉寂
索驥
木星
荒原上
夜澤
迷蹤
笑靨
笑靨II
倒反
我們不流一滴血枯萎
魔說
溯源
城堡在光裡
還是如此眷想
黑山
像雪
魔說II
膿與血
牙齒
殿
你說
父親
夏天的光芒
贅物發繁
集盲
往返
我們
繁星
夜宿奇萊山屋
發生
一隻白色幽靈的狗
念力
櫻桃園
夜澤
前往那個洲
推薦序 周芬伶
推薦序 孫得欽
後記
●寧靜海
序
20080101誰懂得生命
20080102-1
20080102-2
20080104
20080105-1
20080105-2
20080105-3
20080105-4
20080105-5 月光獸
20080108-1 奶奶
20080108-2 分化
20080109
20080110
20080112-1
20080112-2
20080112-3
20080112-4
20080112-5
20080112-6
20080114-1 貓人
20080114-2
20080114-3
20080114-4
20080114-5 魔說III
20080114-6
20080114-7
20080116-1 闖關
20080116-2
20080116-3
20080116-4 他有黑色的長髮
20080117-1
20080117-2
20080117-3
20080117-4
20080117-5
20080120-1
20080120-2
20080120-3
20080122 斗篷
20080125
20080301
20080314-1
20080314-2
20080319
20080325 在寧靜海游泳
20080329 閉上眼睛
20080418
20080424-1
20080424-2
20080426
20080427-1
20080427-2 月光下
20080427-3 記得
20080430
20080521-1
20080521-2
20080521-3
20080521-4
20080521-5
20080521-6
20080521-7
20080529
20080618-1 這裡
20080618-2 早上散步
20080619 我們穿著拖鞋
20080620-1 往日
20080620-2 那夜的風
回信(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