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拿撒亞之謎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865767655系列名稱:
小說館系列編號:
VN02202定價:
360元作者:
几何頁數:
352頁開數:
16.5x21.5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150515出版日:
20150515出版社:
九(音勻)文化-高談文化CIP:
857.7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文學類- ※缺書中
商品簡介
面對突如其來的悲傷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一個解答
「只有在探險中,一個人才成功地認識自己,找到了自己。」--安德烈.紀德
男孩因為心愛的小鹿遭偷盜殺害,內心產生了對世界和人性的困惑,
思念小鹿的同時,恰巧遇見了遭魔咒變小的拿撒亞人。
為了幫助他們解開身遭魔法的謎題,
男孩踏上了一生難以忘懷的奇幻旅程……
神秘的船長、築夢的沙漠、膽怯的巫師與搖搖欲墜的生命,
眾人接受命運女神的重重考驗,
面對內心產生的懷疑、猜忌、徬徨、憤怒……
一段受詛咒的千年魔咒、一支勇闖迷宮的傳奇隊伍,
究竟要如何突破神秘魔法的封鎖,
重新找回拿撒亞人遺失的國度,以及男孩平靜的內心?
目錄:
I.序幕
第一章 大受歡迎的ZZ玩具店離奇倒閉了
第二章 ZZ牌玩具失竊案轟動深圳
第三章 唯一瞭解奇案內幕的人
II.那個男孩
第四章 長白山林區
第五章 男孩和小鹿倫巴
第六章 寫給倫巴的信
III.古老魔法的詛咒
第七章 玩具開口講話了
第八章 ZZ牌玩具原來是拿撒亞人
IV.啟程
第九章 啟程返鄉
第十章 穿越風暴
V.記憶交換
第十一章 奇特的小城
第十二章 與神秘船長周旋──人類最大的秘密
第十三章 拿撒亞人長高了
VI.夢的國度
第十四章 副將克呂的故事
第十五章 築夢的沙漠
第十六章 沙人軍團
VII.巫師的秘密
第十七章 巫師歸來
第十八章 孤峰堡的小娘娘
第十九章 勇闖生命樹
第二十章 蘇拉康復
VIII.拿撒亞迷宮
第二十一章 國境邊界──西利亞山
第二十二章 命運的迷宮
第二十三章 生命必須合唱
IX.終章
第二十四章 他名叫澤帛
內文試閱:
第三章
唯一瞭解奇案內幕的人
二百多年前德國詩人歌德在著作《浮士德》中寫下的膾炙人口的名句,稍加修改,就能恰如其分地描繪澤帛現在的心情:
我的心靈曾經佈滿困惑,
萬幸那已成過去,
如今我找到我的寧靜,
享受這至高無上的瞬間。
ZZ玩具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學校裡幾乎每個孩子都在熱烈地議論這件事情,老師們雖然不願看見學生過分激動,可是連他們自己也被感染了,不時忘記教師的身份,滔滔不絕向學生發表自己對事件的見解。在一片群情澎湃之中,唯獨澤帛靜靜地坐在那裡,一言不發。他甚至根本沒聽見同學們此起彼伏的說話聲和歡笑聲,彷彿整個兒沉浸在思索之中。不,如果細心觀察他的表情,就能夠發現他並非在思索什麼,因為思索的時候人的瞳孔會縮小、嘴唇會繃緊,而他的雙目是那麼清澈而明亮,充滿平靜的喜悅,嘴角又十分柔和,這都說明他始終是放鬆而愉快的。說來也怪,儘管澤帛始終未置一詞,同學們倒不認為他是個離群寡歡的怪人,相反,他們更喜歡圍在他的身邊,努力讓他聽見自己的演講。他們儘量不去看他,內心卻渴望他隨時打斷他們的發言、哪怕只講幾個字也好。或許,正是澤帛身上那種深沉的寧靜和愉悅感染了周圍的孩子,令他們半是羞澀、半是興奮,既獲得了鼓舞,又獲得了尊嚴,而這類鼓舞和尊嚴是大人們無力理解、所以便無能給予的。
諸位聰明而熱情的讀者,假如您瞭解到澤帛不過是個年僅九歲、上小學三年級的少年男孩,想來不會不感到驚訝、因而對以上所述心生懷疑吧?那就請您翻閱聖經《路加福音》第18 章第16 節,準保您的疑慮煙消雲散:
「除非你們回轉,變成孩童,否則你們就入不了天堂。因此,誰像這個小孩子一樣謙卑,誰在天堂裡就最偉大。」
對於正在進行的火熱話題,澤帛當然心知肚明。有時候,耳聞那些大膽卻荒唐的種種傳聞,他忍不住咧開嘴笑起來。當然,這種微笑不意味著知情人對懵懂者那類居高臨下的憐憫,更不代表謹慎持重對誇誇其談的蔑視。之所以微笑,是由於在他看來,世上的一切無不流露著光輝與美好、無一不是足以令人心懷喜悅和感激;他不必遺忘什麼, 也不必回憶什麼,更不必恐懼什麼。沒錯,時隔很久, ZZ玩具仍然如在眼前, ZZ玩具案的始末由來仍然清晰無比地銘刻於腦海,同玩具夥伴們進行的冒險遠征猶如發生在昨日,可是,在歷經不可思議的旅程、遭遇種種奇妙的艱難險阻、探索過遠方那神秘莫測的國度之後,澤帛並未身陷回味而不能自拔、沒有走到漠視眼前生活的危險境地中去,對於一個見識了奇幻世界的孩子來說,這種危險幾乎是難以避免的。相反,正是那段苦難重重的征程,讓他瞭解了悲傷和喜悅,獲得了寧靜。這不免讓人難以相信,就在那次離奇遭遇之前,這顆幼小的心靈還一直經受著困惑與憂愁的折磨。
在詳盡敍述少年澤帛的遠征始末之前,請容許本故事作者先行介紹他的家庭狀況, 因為這對於瞭解小主人公的性格和遭遇是十分必要的。
上三年級的澤帛身高接近150公分,這是遺傳自父親的基因。他父親身高足足185公分,本來是位電腦工程師,技術精湛,事業順利,前程似錦,不想他在一九九八年突然出人意料地辭去工作,隻身前往緬甸東北部的薩爾溫山區,隨身攜帶的全部家當只有一本古羅馬詩人盧克萊修的著作《物性論》。據說,他是為了參加支持翁山蘇姬的遊擊隊到緬甸的,打那以後很久都沒人知道他的下落和命運,人們乾脆將他淡忘了。西元二○○○年夏天的一個深夜,一夥採購翡翠原石的中國人趕著騾子,趁著夜色在緬甸的峽谷叢林中匆忙行走,就在一棵麻栗樹下,發現了那位奄奄一息的遊擊隊員。當時大雨傾盆,在手電筒光線的照射之下,只見他仰臥在雜草之中,頭枕一杆步槍,渾身濕透,亂蓬蓬的頭髮和鬍鬚上沾滿泥沙,一條大腿在不停流血。顯然, 他是在同政府軍的交戰中被擊中了,掙扎著走到這裡,就再也走不動了。望著眼前的不速之客,躺在地上的前電腦工程師咧開嘴說道:「親愛的朋友,原諒我不便起身迎接。勞駕各位幫忙,請您拿槍桿在這裡扣一下。」說完,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翡翠販子們都被這個男人的無畏氣概驚呆了,兀自站在原地手足無措。這時候,一個人撥開人群走上前去,打開背在身上的醫療箱,開始冷靜而又迅速地為他包紮傷口。那人看上去身材瘦弱,穿著厚厚的雨衣,為了防止蚊蟲叮咬,腦袋上還裹著頭巾與面紗。遊擊隊員的嘴角再次咧開了,面向那人先是露出譏諷的微笑,繼而發出低聲咒罵。對此來人毫不理睬,順手拿起一塊膠布貼住傷患的嘴巴,清晰而有力地說道:「閉嘴。」聽到聲音,生命垂危的勇士明白過來,為他救死扶傷的原來是名女仕。
澤帛的父親獲救了,輾轉回到中國,一年後,他結婚成家,娶的就是在緬甸的崇山峻嶺之中偶遇的那位冷靜而果斷的婦女,她便是澤帛的母親。
第四章
大男孩一家生活在長白山林區
除了身高,在面容和風度上,澤帛像母親的地方多過像父親的,雙頰圓潤,線條柔和,小小的嘴唇像野櫻桃一樣飽滿。他鼻子和眼眉的輪廓均十分鮮明,既雅致又生動。每次微笑起來,你都能看見他那小小的潔白牙齒在嘴唇後面熠熠閃光,與此同時,兩枚淺淺的酒窩便會像雨後的梔子花似的浮現出來,流露出一派童真無邪,就如同山間流淌的小溪那般清新、樸素、生機盎然。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大大的雙眼,其明亮程度彷彿超脫了世俗,不由叫人聯想起十六世紀義大利畫家提香畫中照耀萬物的日月光輝。在他孩提時候,母親常常將他抱在懷中,一邊凝視幼兒的眼睛,一邊逗趣地發問:「兩眼成天瞪這麼大,難道你不嫌累嗎?」
從緬甸戰場鎩羽而歸的父親、和挺身而出挽救英雄的母親,在深圳各自經營事業, 本來安安穩穩的,可是,某天早晨在他倆之間發生了一段有趣對話,此後他們的生活之舟便轉了航向。
「他們又拆了一座房子。」父親邊喝茶邊說。他坐在餐桌旁,手裡拿著一份報紙。
「不算新聞。」母親說。
「當時房子裡面還睡著人呢。那幫壞蛋,難道他們連一丁點兒仁慈也沒有嗎?」父親站起來,用拳頭擂著桌子。
「你要幹嘛?這兒可不是薩爾溫山區。」
「說得對,這兒不是。這是個人人認為安全可靠的地方。」
「挺可靠的,如果不提毒奶粉和假雞蛋的話。當然,也不能提拆房子的事。」
父親走到窗邊,朝外凝視。「你看看外面。」他說。
「不看我也知道,像南宋劉辰翁在詞中寫的一樣,『煙塵暗天』。」母親說,「窗戶都不敢開了,河水的臭味更嚇人。」
他們看著睡在小床上、不到2歲的兒子,那小小的嬰兒如同天使般俊俏。他們又彼此對望,沉默了大約5分鐘後,一齊開口說道:「好吧。」
做出決定的過程基本就是這樣。父親關閉了自己的網路公司,母親將翡翠工廠和商店委託他人代理,帶著兒子,三人動身前往地處吉林省東南部的長白山區,在群山之間尋找到一處林場,就此定居下來,遠離繁華,過著寂靜無聞的生活。
此處林場名叫大湖林場,地處深山,居民不過區區幾十戶。澤帛一家申請到地皮, 在當地人協助之下造起房屋。那房屋全部用橡木做框架,矗立在石基之上,正面佈滿或水平、或垂直、或傾斜交叉的、由長短不一的木樑組成的圖形。木樑之間使用磚塊砌成牆壁,外表塗上淡黃色石灰。雙坡屋頂整齊地鋪蓋著青銅色瓦片,在中間一前一後向天空伸展出兩枚外形精巧的煙囪。房屋入口處搭有門廊,左右兩根柱子材料取自松木, 式樣為古羅馬愛奧尼克柱式:底座為三道圓盤堆疊,柱身刻有二十四道凹槽,柱頭形狀是羚羊角狀的兩瓣渦卷。這座美麗的木屋甫一完工,立即征服了當地人,引得他們每日近前觀看,讚歎不絕,未隔多久,名氣傳播開來,甚至有人從幾十里外結伴專門前來參觀。他們大概不會想到,這座按他們的見解屬於時髦西式別墅的建築,原型其實來自二百多年前德國詩人克洛卜斯托克(Friedrich Gottlieb Klopstock, 1724-1803)的故居,由澤帛父親根據幾張照片設計而成。
澤帛家被長白山一望無際的森林簇擁,好像扁舟停泊在萬頃綠色汪洋之上。那淺綠的樺樹和椴樹,碧綠的柞樹,深綠的松樹,如潮水般在山巔起伏。透過窗戶,遠遠望見明淨寬廣的河水蜿蜒前行,河面波光粼粼,岸邊佈滿從上游衝擊而下的、又大又圓的石頭。杜鵑在水柳邊啼唱,蟋蟀在青蒿和車前草叢中嘶叫。中午,斑啄木鳥隱在楸樹上剝啄樹幹,昏昏欲睡的蒼蠅嗡嗡地撞擊著窗玻璃。傍晚,太陽剛剛西沉,松鴉撲騰翅膀回窩休憩,睡意朦朧中不時嘎嘎低鳴。樹葉婆娑搖曳,溪水整日奔流,昆蟲鳥雀啁啾鳴叫,這一切,無不襯托出山區那種深遠無邊的寂靜。沉浸在這片寂靜中,那座並不奢華的木屋顯現出棄世絕俗的美,令人吟詠回味二十世紀初印度詩人泰戈爾在《遊思集》 寫下的詩句:
你那顆像雲霞般渴慕自由的、火熱的心,
發現了自己的限度,
便凝然屹立,
胸懷繁花和飛鳥似的喜悅,
向數不盡的永恆致敬。
年幼的澤帛在此成長,恰如泰戈爾在另外一首詩中描繪的那樣:
一個孩子憑窗而立,
他沉靜得像出現在停歇的雷雨門口的一道彩虹。
大自然的古老呼喚,
已經傳到這個孩子的心裡,
將他的心靈獨個兒引到我們時代的樊籬之外,
發現了自己的限度,
便凝然屹立,
胸懷繁花和飛鳥似的喜悅,
向數不盡的永恆致敬。
年幼的澤帛在此成長,恰如泰戈爾在另外一首詩中描繪的那樣:
一個孩子憑窗而立,
他沉靜得像出現在停歇的雷雨門口的一道彩虹。
大自然的古老呼喚,
已經傳到這個孩子的心裡,
將他的心靈獨個兒引到我們時代的樊籬之外,因此他站立在那兒,
被永恆迷惑得如癡如醉!
他的小房間在木屋二樓,牆壁赤裸,佈置純樸,光線充沛,流動著原木的清香。窗戶深深向外突出,鑲嵌傾斜而下的玻璃,對著時而是粉藍、時而是菊黃、時而是青黑的天空。黃昏時分,透過窗戶看得見一陣雨燕揮動翅膀在頭頂飛過,宛如羽箭穿行在群星之間。在五月的雨季,飽脹的黑雲濃密而低垂,在雷聲翻滾中彷彿伸手可得。清早,幾顆尚未退去的晨星在天邊隱約閃現,曙光帶著月季花那樣的顏色,掩映在窗邊的樹枝之上。寒冬的深夜,繁星突然變得高遠了,像顆顆晶瑩的葡萄自藤架上脫落,互相追逐著在深邃晴朗的夜空中嬉戲跳動。
擱架上整齊擺放著麥格勞—希爾公司和牛津大學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兒童讀物,窗外繁茂的白楊葉子在風中沙沙作響。午後,樓下傳來母親演奏的活潑有力的迎春曲,那首十四世紀義大利作曲家蘭迪尼創作的《春天到了》:
春天到了,
它使我心中充滿歡樂。
現在是出門去的季節,
要高興起來。
我們看到了晴朗的天空,
它也召喚我們要高興起來。
在這美妙的季節,
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青翠的幼草
和鋪滿了草地的鮮花,
還有開滿了鮮花的樹。
十月,當你在河畔叢生的雛菊花瓣上觀察到第一次霜降,你就知道,綠色汪洋正從長白山群峰之上退潮,森林開始有條不紊地換上更加富有層次的秋裝。原本暗綠的楓樹葉子表面先是凸現黑色圓斑,繼而黑斑轉紅、最後就像塗抹油彩那樣將整棵樹染得通紅。核桃樹葉子由沉穩的草綠色一轉而成明快的嫩黃色,樺樹葉子變得金黃,橡樹繁盛的枝葉同時呈現出深棕色和暗紅色。深秋的天空湛藍純淨,密集的森林自山峰迤邐而下,闊葉樹和針葉樹交織在一起,紅黃駁雜,錯落鮮明,遠遠望去,猶如十五世紀德國畫家阿爾特多弗爾筆下最傑出的畫卷。
在遠方森林邊上呼號的北風終於帶來了冬天,這時候澤帛就會迫不及待地戴上帽子,穿上底部裝有尖刺的皮靴,高聲呼喊,讓父母帶他沿著山坡慢慢走上去。皮靴的尖齒紮進堅硬的積雪中,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在覆滿冰雪的山谷間聽得一清二楚。父親蓄起濃密的鬍鬚,上面沾滿雪片和熱氣遇冷凝結而成的白霜,打著呼哨在前頭奔跑,澤帛和母親在後邊緊追不捨、邊笑個不停,積留在落葉松針葉上的細微雪花都被震落了。
夜間,爐膛中柴火劈啪作響,熱氣騰騰的澡盆裡浸泡著青翠的冬青枝葉,澤帛安臥其中,透過打開的窗戶,望得見遠山,望得見在寒風中搖擺的漆黑森林,望得見滿山積雪跟皎潔的明月和星斗交相輝映,天地之間一片銀白。
長白山的春天總是姍姍來遲,有幾次,澤帛簡直要確信春天不會再像去年那樣光臨了。臨睡前,不等母親講完故事,澤帛問道:
「媽媽,為什麼要有春天呢?」
「因為爸爸的鬍子太長了。」母親回答說。
「那為什麼要有冬天呢?」
「因為雪花怕熱。」
「為什麼春天不來了呢?」
「因為鬧鐘總要發生點小故障。」
四月初,澤帛的信心恢復了。在尚未解凍的河邊,積雪日漸變得鬆軟,從中冒出柔嫩的藍色冰淩花。沉寂了一冬的蜜蜂傾巢而出,在原野間嗡嗡飛舞。接骨木抽出細長的葉子,轉眼開滿白色和黃色的簇簇小花。堅冰開化了,流水的淙淙聲重新在林間迴響,粉色和淡黃色蝴蝶在水面流連忘返。山上厚厚的積雪融化成溪水,沿著山坡順勢流下,彙集一處,致使河面氾濫,不斷衝擊著漂浮其上的碎裂冰塊。夜晚,躺在床上,當澤帛聽見遠處傳來的冰塊撞擊的聲音,他就知道,春天的鬧鐘到底還是叮咚敲響了。
第五章
男孩和小鹿倫巴
第一次見到小鹿倫巴,是在有竹叔叔的鹿場裡,後來時隔很久,澤帛仍然清晰記得當時的情景。
那是五月裡一個明媚的早晨,澤帛不等吃完蘸著蜂蜜的玉米餅,就忙不迭一邊披上外套,一邊呼喚著爸爸媽媽趕快出門,因為頭一天他們說好要帶他看梅花鹿。這種美麗的動物,即便身處林區也難覓蹤影,澤帛只是在童話書上見過。一想到馬上就要親眼目睹,他高興得差點整夜沒合眼。
他們穿過林場,走上公路,開始朝東步行。太陽暖暖照著,空氣裡春意蕩漾,沙果樹剛剛綻出的淡綠色葉子在陽光中跳躍。紅松吐出新鮮的嫩芽,粘著從樹幹上滴落的松油,散發出針葉樹特有的濃烈氣息。樹雞、柳鶯、大山雀在灌木叢中歡唱,泥土騰起芬芳的蒸氣,整座森林處處充滿生機。
走完大約3華里,要離開公路,向右轉入一條溝澗繼續前行,再腳踩石頭過一條小河,有竹叔叔的小屋坐落在河邊寬闊的空地之上。他遠遠地望見他們,揮手招呼,熱情地接待客人四下參觀。
鹿場是一大塊山地和原野,人們圍起木欄,將它與森林隔開,這樣一來,原本生活在這裡的鹿群就不再是野鹿,而變成馴鹿了。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為野鹿食物匱乏,數量越來越少、行將滅絕,如果改由人工餵養,就能避免這樣的危險,擴大鹿群的規模。另一方面,也為了阻止越來越倡狂的偷獵。
有竹叔叔吹了一聲號角,就有隻母鹿從樹叢後跑出來,然後停在樹蔭外邊,警惕地向四周環視。它粗壯的脖頸一片灰白,後背通體是棕紅色,像刺繡般分佈著白色斑點, 粗短的鬃毛在太陽照射下閃爍出柔和的光澤。短暫偵查完畢,它馬上又返身走進樹叢, 等重新出現的時候,身邊多了兩隻幼鹿。這時,從另外一個方向又跑來一群鹿,帶著剛剛長出犄角的小鹿。應著號角聲,鹿群由樹林各處紛紛跑到長長的木槽前,開始吃裡面的玉米和豆子。
「偷獵的會把鹿帶走嗎?」澤帛問有竹叔叔。
「有時候會。他們主要為了鹿茸而來。」
「什麼是鹿茸?」
「就是沒長大的鹿角。」
「為什麼偷鹿茸?」
「因為可以換很多錢。」
「你一定很有錢吧?」
「我可是個大富翁。」有竹叔叔笑著說。
「偷獵的會殺死這些鹿嗎?」
有竹叔叔一下子沉默了,繃直嘴唇。他沒告訴單純可愛的男孩,那些偷獵者不光偷取鹿茸,他們就像野獸一樣不放過任何一隻遇見的梅花鹿,不管是成年鹿還是幼鹿。血腥殘忍的偷獵一年四季都不間斷。
過了好一會兒,叔叔回答說:
「有時候會。」
在有竹叔叔小屋旁的鹿棚裡,單獨關養著一隻小梅花鹿,是只公鹿,在吃食的時候被強壯的成年鹿踢傷了前腿,就暫時留在這裡照顧,等它傷口痊癒再放回鹿場。澤帛看見它的時候,那隻嬌小可愛的生靈正在圍欄中間快活地跳躍,毫不在乎腿腳還是一瘸一拐的,彷彿是要去追逐自己移動著的影子。聽見有人近前,它倏忽止步,豎起小巧的耳朵仔細傾聽,轉過頭注視著澤帛,烏黑的眼睛裡劃過一道閃光。澤帛頓時就喜歡上這頭小鹿,取來草葉喂它,小鹿也一點都不懼怕這個陌生的小男孩,把他手中的青草吃得一乾二淨。澤帛又取來一隻瓷盆,倒入清水,看著小鹿津津有味地舔飲。從那一刻起,他們就成為好朋友,結下親密無間的友誼。
澤帛給小鹿起了名字,叫做倫巴,名字是源自母親講過的一則一八五九年義大利獨立戰爭中一個勇敢的小哨兵的故事。澤帛幾乎天天來探望受傷的倫巴,不是給它捎來一塊母親烤的玉米餅,就是摘來新鮮的草莓,或者拿來大塊黑巧克力。倫巴不太愛吃巧克力,這多少讓澤帛有些失望,因為他最愛吃巧克力了。有時候,倫巴靜靜側躺在地上休息,為了給它解悶,澤帛就用自己的小答錄機播放音樂給牠聽,心裡暗暗祈禱小鹿趕快好起來。現在,他倆已經完全相互熟悉了,倫巴任由小男孩撫摩擁抱,而沒有絲毫不安。當澤帛手拿木頭梳子輕輕為它梳理皮毛,小鹿便抖動著耳朵在他臉上蹭來蹭去,讓他癢癢難當,一邊左右躲閃,一邊咯咯笑個不停。天氣稍一炎熱,澤帛就往圍欄周邊的地上潑灑涼水,好讓鹿棚裡面清涼起來,接著又搖動扇子為倫巴不住扇風。
六月不到,倫巴就完全康復了,重新回到鹿場的林野之中。不過,只要澤帛對著森林呼喊它的名字,它就會跳躍著飛奔出來,一刻不停跑到澤帛身旁,撒著歡跟他嬉戲玩鬧。澤帛總是一如既往地口袋裡裝滿各種美味,有去殼的花生、洗得乾乾淨淨的蘋果和胡蘿蔔、自己捨不得吃的杏仁餅乾。看著小鹿低垂腦袋歡快地吃著,男孩甭提有多開心了。父親特地給他們照了一張合影:男孩摟住小梅花鹿的脖子,面帶微笑;小鹿昂首站立,背覆花紋,體態輕巧,身姿優美極了。
慷慨的有竹叔叔答應澤帛,只要他承諾在太陽下山前送回小鹿,就可以將小鹿帶出鹿場。他知道,機靈的小野獸是不會棄那位至交好友而去的。盛夏時分,山崗上鬱鬱蔥蔥,澤帛和倫巴在灌木叢中穿行,尋找他最喜愛的林間小道,那些小道因為不經常有人走,不少地方都給野草遮蓋了。前方一大群麻雀飛落在小路之上,蹦跳著挑揀草籽和草棵裡的蚱蜢,澤帛突然邁動雙腿朝它們飛跑,把麻雀嚇得拍動翅膀一哄而散,可是他毫不減速,口裡還喊著:「倫巴,倫巴。」倫巴在後踏動四蹄緊追不捨,輕而易舉就超過他,這下該輪到男孩苦苦追趕了,結果一不留神給雜草絆住腳,撲倒在柔軟的草叢中。聽到驚呼,倫巴猛地收住蹄子,扭回頭觀察發生的意外,林間細碎的日影灑落在它的後背,遠遠望去,就像金黃色的印度織錦,洋溢著生氣勃勃的斑斕光彩。孩子的心靈被深深打動了。
順著山澗款款而流的小河,在聳立的峭壁邊形成一個沉靜碧綠的深潭,七月和八月整整兩個月,都可以在其中嬉水游泳,父親就在那裡指導兒子學習蛙泳和自由泳。當澤帛冒出小腦袋換氣時,看得見小鹿倫巴屈腿趴在岸旁的石塊上,充滿好奇地盯著自己。在他的召喚之下,小鹿輕盈地走到水邊,前蹄踏入水中,後蹄遲疑著不肯進去。水潭中的孩子揚手潑來水花,飛濺到小鹿身上,它彷彿受了一驚,縱身向後一跳,不住扭轉細細的脖頸查看四周,想弄清楚這突然的攻擊究竟發自何處。最終,倫巴同意走進河中較淺的地方,在澤帛小心翼翼為它沖洗皮毛的時候,一動不動地立在溪流中,神情怡然自得。有天夜裡,隆隆的打雷聲把澤帛驚醒了,他連忙穿好雨衣,把父親從被窩裡拽出來,一道跑去鹿場。大雨滂沱而下,閃電不時劃過鹿場上空,當倫巴聽見呼喊,從漆黑一片的森林中飛跑而
出、完好無缺地來到打著手電筒的澤帛身邊,擔心不已的孩子才鬆了口氣,將渾身濕漉漉的小鹿緊緊擁在懷中,感受到小鹿心臟的怦怦跳動,淚水不由奪眶而出。
冬天就像日蝕前的幽暗一樣提前降臨了。澤帛一直記得,那年的秋天極為短暫,他甚至沒來得及品嘗松子、榛子、核桃和曬乾的榛蘑,沒來得及飲用加糖的五味子茶,風雪便迫不及待地封鎖了森林、凍住土地,北風刺骨,連烏鴉都銷聲匿跡了。他仍然記得,在那個寒冷的冬夜,他們一家人被外面的嘈雜聲和卡車燈光吵醒了,原來是有竹叔叔的鹿場遭到持槍偷獵者的搶劫。父親告誡他乖乖待在家裡,然後就登上卡車,跟林場居民一起出發追蹤偷獵者。他不會忘記,在那個狂風呼嘯的夜晚,在母親的陪伴下,他那顆焦急憂慮的心都快要破碎了。第二天剛剛放亮,天色一片陰沉,澤帛和母親匆匆出門。還沒走到鹿場的圍欄,他就開始高聲呼喊夥伴的名字。這次,他沒有像往常一樣看見倫巴那優雅的飛奔。烏雲密佈,寒風凜冽,男孩的哭喊聲在靜默的山谷中久久回蕩。
面對突如其來的悲傷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一個解答
「只有在探險中,一個人才成功地認識自己,找到了自己。」--安德烈.紀德
男孩因為心愛的小鹿遭偷盜殺害,內心產生了對世界和人性的困惑,
思念小鹿的同時,恰巧遇見了遭魔咒變小的拿撒亞人。
為了幫助他們解開身遭魔法的謎題,
男孩踏上了一生難以忘懷的奇幻旅程……
神秘的船長、築夢的沙漠、膽怯的巫師與搖搖欲墜的生命,
眾人接受命運女神的重重考驗,
面對內心產生的懷疑、猜忌、徬徨、憤怒……
一段受詛咒的千年魔咒、一支勇闖迷宮的傳奇隊伍,
究竟要如何突破神秘魔法的封鎖,
重新找回拿撒亞人遺失的國度,以及男孩平靜的內心?
目錄:
I.序幕
第一章 大受歡迎的ZZ玩具店離奇倒閉了
第二章 ZZ牌玩具失竊案轟動深圳
第三章 唯一瞭解奇案內幕的人
II.那個男孩
第四章 長白山林區
第五章 男孩和小鹿倫巴
第六章 寫給倫巴的信
III.古老魔法的詛咒
第七章 玩具開口講話了
第八章 ZZ牌玩具原來是拿撒亞人
IV.啟程
第九章 啟程返鄉
第十章 穿越風暴
V.記憶交換
第十一章 奇特的小城
第十二章 與神秘船長周旋──人類最大的秘密
第十三章 拿撒亞人長高了
VI.夢的國度
第十四章 副將克呂的故事
第十五章 築夢的沙漠
第十六章 沙人軍團
VII.巫師的秘密
第十七章 巫師歸來
第十八章 孤峰堡的小娘娘
第十九章 勇闖生命樹
第二十章 蘇拉康復
VIII.拿撒亞迷宮
第二十一章 國境邊界──西利亞山
第二十二章 命運的迷宮
第二十三章 生命必須合唱
IX.終章
第二十四章 他名叫澤帛
內文試閱:
第三章
唯一瞭解奇案內幕的人
二百多年前德國詩人歌德在著作《浮士德》中寫下的膾炙人口的名句,稍加修改,就能恰如其分地描繪澤帛現在的心情:
我的心靈曾經佈滿困惑,
萬幸那已成過去,
如今我找到我的寧靜,
享受這至高無上的瞬間。
ZZ玩具案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學校裡幾乎每個孩子都在熱烈地議論這件事情,老師們雖然不願看見學生過分激動,可是連他們自己也被感染了,不時忘記教師的身份,滔滔不絕向學生發表自己對事件的見解。在一片群情澎湃之中,唯獨澤帛靜靜地坐在那裡,一言不發。他甚至根本沒聽見同學們此起彼伏的說話聲和歡笑聲,彷彿整個兒沉浸在思索之中。不,如果細心觀察他的表情,就能夠發現他並非在思索什麼,因為思索的時候人的瞳孔會縮小、嘴唇會繃緊,而他的雙目是那麼清澈而明亮,充滿平靜的喜悅,嘴角又十分柔和,這都說明他始終是放鬆而愉快的。說來也怪,儘管澤帛始終未置一詞,同學們倒不認為他是個離群寡歡的怪人,相反,他們更喜歡圍在他的身邊,努力讓他聽見自己的演講。他們儘量不去看他,內心卻渴望他隨時打斷他們的發言、哪怕只講幾個字也好。或許,正是澤帛身上那種深沉的寧靜和愉悅感染了周圍的孩子,令他們半是羞澀、半是興奮,既獲得了鼓舞,又獲得了尊嚴,而這類鼓舞和尊嚴是大人們無力理解、所以便無能給予的。
諸位聰明而熱情的讀者,假如您瞭解到澤帛不過是個年僅九歲、上小學三年級的少年男孩,想來不會不感到驚訝、因而對以上所述心生懷疑吧?那就請您翻閱聖經《路加福音》第18 章第16 節,準保您的疑慮煙消雲散:
「除非你們回轉,變成孩童,否則你們就入不了天堂。因此,誰像這個小孩子一樣謙卑,誰在天堂裡就最偉大。」
對於正在進行的火熱話題,澤帛當然心知肚明。有時候,耳聞那些大膽卻荒唐的種種傳聞,他忍不住咧開嘴笑起來。當然,這種微笑不意味著知情人對懵懂者那類居高臨下的憐憫,更不代表謹慎持重對誇誇其談的蔑視。之所以微笑,是由於在他看來,世上的一切無不流露著光輝與美好、無一不是足以令人心懷喜悅和感激;他不必遺忘什麼, 也不必回憶什麼,更不必恐懼什麼。沒錯,時隔很久, ZZ玩具仍然如在眼前, ZZ玩具案的始末由來仍然清晰無比地銘刻於腦海,同玩具夥伴們進行的冒險遠征猶如發生在昨日,可是,在歷經不可思議的旅程、遭遇種種奇妙的艱難險阻、探索過遠方那神秘莫測的國度之後,澤帛並未身陷回味而不能自拔、沒有走到漠視眼前生活的危險境地中去,對於一個見識了奇幻世界的孩子來說,這種危險幾乎是難以避免的。相反,正是那段苦難重重的征程,讓他瞭解了悲傷和喜悅,獲得了寧靜。這不免讓人難以相信,就在那次離奇遭遇之前,這顆幼小的心靈還一直經受著困惑與憂愁的折磨。
在詳盡敍述少年澤帛的遠征始末之前,請容許本故事作者先行介紹他的家庭狀況, 因為這對於瞭解小主人公的性格和遭遇是十分必要的。
上三年級的澤帛身高接近150公分,這是遺傳自父親的基因。他父親身高足足185公分,本來是位電腦工程師,技術精湛,事業順利,前程似錦,不想他在一九九八年突然出人意料地辭去工作,隻身前往緬甸東北部的薩爾溫山區,隨身攜帶的全部家當只有一本古羅馬詩人盧克萊修的著作《物性論》。據說,他是為了參加支持翁山蘇姬的遊擊隊到緬甸的,打那以後很久都沒人知道他的下落和命運,人們乾脆將他淡忘了。西元二○○○年夏天的一個深夜,一夥採購翡翠原石的中國人趕著騾子,趁著夜色在緬甸的峽谷叢林中匆忙行走,就在一棵麻栗樹下,發現了那位奄奄一息的遊擊隊員。當時大雨傾盆,在手電筒光線的照射之下,只見他仰臥在雜草之中,頭枕一杆步槍,渾身濕透,亂蓬蓬的頭髮和鬍鬚上沾滿泥沙,一條大腿在不停流血。顯然, 他是在同政府軍的交戰中被擊中了,掙扎著走到這裡,就再也走不動了。望著眼前的不速之客,躺在地上的前電腦工程師咧開嘴說道:「親愛的朋友,原諒我不便起身迎接。勞駕各位幫忙,請您拿槍桿在這裡扣一下。」說完,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翡翠販子們都被這個男人的無畏氣概驚呆了,兀自站在原地手足無措。這時候,一個人撥開人群走上前去,打開背在身上的醫療箱,開始冷靜而又迅速地為他包紮傷口。那人看上去身材瘦弱,穿著厚厚的雨衣,為了防止蚊蟲叮咬,腦袋上還裹著頭巾與面紗。遊擊隊員的嘴角再次咧開了,面向那人先是露出譏諷的微笑,繼而發出低聲咒罵。對此來人毫不理睬,順手拿起一塊膠布貼住傷患的嘴巴,清晰而有力地說道:「閉嘴。」聽到聲音,生命垂危的勇士明白過來,為他救死扶傷的原來是名女仕。
澤帛的父親獲救了,輾轉回到中國,一年後,他結婚成家,娶的就是在緬甸的崇山峻嶺之中偶遇的那位冷靜而果斷的婦女,她便是澤帛的母親。
第四章
大男孩一家生活在長白山林區
除了身高,在面容和風度上,澤帛像母親的地方多過像父親的,雙頰圓潤,線條柔和,小小的嘴唇像野櫻桃一樣飽滿。他鼻子和眼眉的輪廓均十分鮮明,既雅致又生動。每次微笑起來,你都能看見他那小小的潔白牙齒在嘴唇後面熠熠閃光,與此同時,兩枚淺淺的酒窩便會像雨後的梔子花似的浮現出來,流露出一派童真無邪,就如同山間流淌的小溪那般清新、樸素、生機盎然。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大大的雙眼,其明亮程度彷彿超脫了世俗,不由叫人聯想起十六世紀義大利畫家提香畫中照耀萬物的日月光輝。在他孩提時候,母親常常將他抱在懷中,一邊凝視幼兒的眼睛,一邊逗趣地發問:「兩眼成天瞪這麼大,難道你不嫌累嗎?」
從緬甸戰場鎩羽而歸的父親、和挺身而出挽救英雄的母親,在深圳各自經營事業, 本來安安穩穩的,可是,某天早晨在他倆之間發生了一段有趣對話,此後他們的生活之舟便轉了航向。
「他們又拆了一座房子。」父親邊喝茶邊說。他坐在餐桌旁,手裡拿著一份報紙。
「不算新聞。」母親說。
「當時房子裡面還睡著人呢。那幫壞蛋,難道他們連一丁點兒仁慈也沒有嗎?」父親站起來,用拳頭擂著桌子。
「你要幹嘛?這兒可不是薩爾溫山區。」
「說得對,這兒不是。這是個人人認為安全可靠的地方。」
「挺可靠的,如果不提毒奶粉和假雞蛋的話。當然,也不能提拆房子的事。」
父親走到窗邊,朝外凝視。「你看看外面。」他說。
「不看我也知道,像南宋劉辰翁在詞中寫的一樣,『煙塵暗天』。」母親說,「窗戶都不敢開了,河水的臭味更嚇人。」
他們看著睡在小床上、不到2歲的兒子,那小小的嬰兒如同天使般俊俏。他們又彼此對望,沉默了大約5分鐘後,一齊開口說道:「好吧。」
做出決定的過程基本就是這樣。父親關閉了自己的網路公司,母親將翡翠工廠和商店委託他人代理,帶著兒子,三人動身前往地處吉林省東南部的長白山區,在群山之間尋找到一處林場,就此定居下來,遠離繁華,過著寂靜無聞的生活。
此處林場名叫大湖林場,地處深山,居民不過區區幾十戶。澤帛一家申請到地皮, 在當地人協助之下造起房屋。那房屋全部用橡木做框架,矗立在石基之上,正面佈滿或水平、或垂直、或傾斜交叉的、由長短不一的木樑組成的圖形。木樑之間使用磚塊砌成牆壁,外表塗上淡黃色石灰。雙坡屋頂整齊地鋪蓋著青銅色瓦片,在中間一前一後向天空伸展出兩枚外形精巧的煙囪。房屋入口處搭有門廊,左右兩根柱子材料取自松木, 式樣為古羅馬愛奧尼克柱式:底座為三道圓盤堆疊,柱身刻有二十四道凹槽,柱頭形狀是羚羊角狀的兩瓣渦卷。這座美麗的木屋甫一完工,立即征服了當地人,引得他們每日近前觀看,讚歎不絕,未隔多久,名氣傳播開來,甚至有人從幾十里外結伴專門前來參觀。他們大概不會想到,這座按他們的見解屬於時髦西式別墅的建築,原型其實來自二百多年前德國詩人克洛卜斯托克(Friedrich Gottlieb Klopstock, 1724-1803)的故居,由澤帛父親根據幾張照片設計而成。
澤帛家被長白山一望無際的森林簇擁,好像扁舟停泊在萬頃綠色汪洋之上。那淺綠的樺樹和椴樹,碧綠的柞樹,深綠的松樹,如潮水般在山巔起伏。透過窗戶,遠遠望見明淨寬廣的河水蜿蜒前行,河面波光粼粼,岸邊佈滿從上游衝擊而下的、又大又圓的石頭。杜鵑在水柳邊啼唱,蟋蟀在青蒿和車前草叢中嘶叫。中午,斑啄木鳥隱在楸樹上剝啄樹幹,昏昏欲睡的蒼蠅嗡嗡地撞擊著窗玻璃。傍晚,太陽剛剛西沉,松鴉撲騰翅膀回窩休憩,睡意朦朧中不時嘎嘎低鳴。樹葉婆娑搖曳,溪水整日奔流,昆蟲鳥雀啁啾鳴叫,這一切,無不襯托出山區那種深遠無邊的寂靜。沉浸在這片寂靜中,那座並不奢華的木屋顯現出棄世絕俗的美,令人吟詠回味二十世紀初印度詩人泰戈爾在《遊思集》 寫下的詩句:
你那顆像雲霞般渴慕自由的、火熱的心,
發現了自己的限度,
便凝然屹立,
胸懷繁花和飛鳥似的喜悅,
向數不盡的永恆致敬。
年幼的澤帛在此成長,恰如泰戈爾在另外一首詩中描繪的那樣:
一個孩子憑窗而立,
他沉靜得像出現在停歇的雷雨門口的一道彩虹。
大自然的古老呼喚,
已經傳到這個孩子的心裡,
將他的心靈獨個兒引到我們時代的樊籬之外,
發現了自己的限度,
便凝然屹立,
胸懷繁花和飛鳥似的喜悅,
向數不盡的永恆致敬。
年幼的澤帛在此成長,恰如泰戈爾在另外一首詩中描繪的那樣:
一個孩子憑窗而立,
他沉靜得像出現在停歇的雷雨門口的一道彩虹。
大自然的古老呼喚,
已經傳到這個孩子的心裡,
將他的心靈獨個兒引到我們時代的樊籬之外,因此他站立在那兒,
被永恆迷惑得如癡如醉!
他的小房間在木屋二樓,牆壁赤裸,佈置純樸,光線充沛,流動著原木的清香。窗戶深深向外突出,鑲嵌傾斜而下的玻璃,對著時而是粉藍、時而是菊黃、時而是青黑的天空。黃昏時分,透過窗戶看得見一陣雨燕揮動翅膀在頭頂飛過,宛如羽箭穿行在群星之間。在五月的雨季,飽脹的黑雲濃密而低垂,在雷聲翻滾中彷彿伸手可得。清早,幾顆尚未退去的晨星在天邊隱約閃現,曙光帶著月季花那樣的顏色,掩映在窗邊的樹枝之上。寒冬的深夜,繁星突然變得高遠了,像顆顆晶瑩的葡萄自藤架上脫落,互相追逐著在深邃晴朗的夜空中嬉戲跳動。
擱架上整齊擺放著麥格勞—希爾公司和牛津大學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兒童讀物,窗外繁茂的白楊葉子在風中沙沙作響。午後,樓下傳來母親演奏的活潑有力的迎春曲,那首十四世紀義大利作曲家蘭迪尼創作的《春天到了》:
春天到了,
它使我心中充滿歡樂。
現在是出門去的季節,
要高興起來。
我們看到了晴朗的天空,
它也召喚我們要高興起來。
在這美妙的季節,
一切都是如此美好:
青翠的幼草
和鋪滿了草地的鮮花,
還有開滿了鮮花的樹。
十月,當你在河畔叢生的雛菊花瓣上觀察到第一次霜降,你就知道,綠色汪洋正從長白山群峰之上退潮,森林開始有條不紊地換上更加富有層次的秋裝。原本暗綠的楓樹葉子表面先是凸現黑色圓斑,繼而黑斑轉紅、最後就像塗抹油彩那樣將整棵樹染得通紅。核桃樹葉子由沉穩的草綠色一轉而成明快的嫩黃色,樺樹葉子變得金黃,橡樹繁盛的枝葉同時呈現出深棕色和暗紅色。深秋的天空湛藍純淨,密集的森林自山峰迤邐而下,闊葉樹和針葉樹交織在一起,紅黃駁雜,錯落鮮明,遠遠望去,猶如十五世紀德國畫家阿爾特多弗爾筆下最傑出的畫卷。
在遠方森林邊上呼號的北風終於帶來了冬天,這時候澤帛就會迫不及待地戴上帽子,穿上底部裝有尖刺的皮靴,高聲呼喊,讓父母帶他沿著山坡慢慢走上去。皮靴的尖齒紮進堅硬的積雪中,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在覆滿冰雪的山谷間聽得一清二楚。父親蓄起濃密的鬍鬚,上面沾滿雪片和熱氣遇冷凝結而成的白霜,打著呼哨在前頭奔跑,澤帛和母親在後邊緊追不捨、邊笑個不停,積留在落葉松針葉上的細微雪花都被震落了。
夜間,爐膛中柴火劈啪作響,熱氣騰騰的澡盆裡浸泡著青翠的冬青枝葉,澤帛安臥其中,透過打開的窗戶,望得見遠山,望得見在寒風中搖擺的漆黑森林,望得見滿山積雪跟皎潔的明月和星斗交相輝映,天地之間一片銀白。
長白山的春天總是姍姍來遲,有幾次,澤帛簡直要確信春天不會再像去年那樣光臨了。臨睡前,不等母親講完故事,澤帛問道:
「媽媽,為什麼要有春天呢?」
「因為爸爸的鬍子太長了。」母親回答說。
「那為什麼要有冬天呢?」
「因為雪花怕熱。」
「為什麼春天不來了呢?」
「因為鬧鐘總要發生點小故障。」
四月初,澤帛的信心恢復了。在尚未解凍的河邊,積雪日漸變得鬆軟,從中冒出柔嫩的藍色冰淩花。沉寂了一冬的蜜蜂傾巢而出,在原野間嗡嗡飛舞。接骨木抽出細長的葉子,轉眼開滿白色和黃色的簇簇小花。堅冰開化了,流水的淙淙聲重新在林間迴響,粉色和淡黃色蝴蝶在水面流連忘返。山上厚厚的積雪融化成溪水,沿著山坡順勢流下,彙集一處,致使河面氾濫,不斷衝擊著漂浮其上的碎裂冰塊。夜晚,躺在床上,當澤帛聽見遠處傳來的冰塊撞擊的聲音,他就知道,春天的鬧鐘到底還是叮咚敲響了。
第五章
男孩和小鹿倫巴
第一次見到小鹿倫巴,是在有竹叔叔的鹿場裡,後來時隔很久,澤帛仍然清晰記得當時的情景。
那是五月裡一個明媚的早晨,澤帛不等吃完蘸著蜂蜜的玉米餅,就忙不迭一邊披上外套,一邊呼喚著爸爸媽媽趕快出門,因為頭一天他們說好要帶他看梅花鹿。這種美麗的動物,即便身處林區也難覓蹤影,澤帛只是在童話書上見過。一想到馬上就要親眼目睹,他高興得差點整夜沒合眼。
他們穿過林場,走上公路,開始朝東步行。太陽暖暖照著,空氣裡春意蕩漾,沙果樹剛剛綻出的淡綠色葉子在陽光中跳躍。紅松吐出新鮮的嫩芽,粘著從樹幹上滴落的松油,散發出針葉樹特有的濃烈氣息。樹雞、柳鶯、大山雀在灌木叢中歡唱,泥土騰起芬芳的蒸氣,整座森林處處充滿生機。
走完大約3華里,要離開公路,向右轉入一條溝澗繼續前行,再腳踩石頭過一條小河,有竹叔叔的小屋坐落在河邊寬闊的空地之上。他遠遠地望見他們,揮手招呼,熱情地接待客人四下參觀。
鹿場是一大塊山地和原野,人們圍起木欄,將它與森林隔開,這樣一來,原本生活在這裡的鹿群就不再是野鹿,而變成馴鹿了。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因為野鹿食物匱乏,數量越來越少、行將滅絕,如果改由人工餵養,就能避免這樣的危險,擴大鹿群的規模。另一方面,也為了阻止越來越倡狂的偷獵。
有竹叔叔吹了一聲號角,就有隻母鹿從樹叢後跑出來,然後停在樹蔭外邊,警惕地向四周環視。它粗壯的脖頸一片灰白,後背通體是棕紅色,像刺繡般分佈著白色斑點, 粗短的鬃毛在太陽照射下閃爍出柔和的光澤。短暫偵查完畢,它馬上又返身走進樹叢, 等重新出現的時候,身邊多了兩隻幼鹿。這時,從另外一個方向又跑來一群鹿,帶著剛剛長出犄角的小鹿。應著號角聲,鹿群由樹林各處紛紛跑到長長的木槽前,開始吃裡面的玉米和豆子。
「偷獵的會把鹿帶走嗎?」澤帛問有竹叔叔。
「有時候會。他們主要為了鹿茸而來。」
「什麼是鹿茸?」
「就是沒長大的鹿角。」
「為什麼偷鹿茸?」
「因為可以換很多錢。」
「你一定很有錢吧?」
「我可是個大富翁。」有竹叔叔笑著說。
「偷獵的會殺死這些鹿嗎?」
有竹叔叔一下子沉默了,繃直嘴唇。他沒告訴單純可愛的男孩,那些偷獵者不光偷取鹿茸,他們就像野獸一樣不放過任何一隻遇見的梅花鹿,不管是成年鹿還是幼鹿。血腥殘忍的偷獵一年四季都不間斷。
過了好一會兒,叔叔回答說:
「有時候會。」
在有竹叔叔小屋旁的鹿棚裡,單獨關養著一隻小梅花鹿,是只公鹿,在吃食的時候被強壯的成年鹿踢傷了前腿,就暫時留在這裡照顧,等它傷口痊癒再放回鹿場。澤帛看見它的時候,那隻嬌小可愛的生靈正在圍欄中間快活地跳躍,毫不在乎腿腳還是一瘸一拐的,彷彿是要去追逐自己移動著的影子。聽見有人近前,它倏忽止步,豎起小巧的耳朵仔細傾聽,轉過頭注視著澤帛,烏黑的眼睛裡劃過一道閃光。澤帛頓時就喜歡上這頭小鹿,取來草葉喂它,小鹿也一點都不懼怕這個陌生的小男孩,把他手中的青草吃得一乾二淨。澤帛又取來一隻瓷盆,倒入清水,看著小鹿津津有味地舔飲。從那一刻起,他們就成為好朋友,結下親密無間的友誼。
澤帛給小鹿起了名字,叫做倫巴,名字是源自母親講過的一則一八五九年義大利獨立戰爭中一個勇敢的小哨兵的故事。澤帛幾乎天天來探望受傷的倫巴,不是給它捎來一塊母親烤的玉米餅,就是摘來新鮮的草莓,或者拿來大塊黑巧克力。倫巴不太愛吃巧克力,這多少讓澤帛有些失望,因為他最愛吃巧克力了。有時候,倫巴靜靜側躺在地上休息,為了給它解悶,澤帛就用自己的小答錄機播放音樂給牠聽,心裡暗暗祈禱小鹿趕快好起來。現在,他倆已經完全相互熟悉了,倫巴任由小男孩撫摩擁抱,而沒有絲毫不安。當澤帛手拿木頭梳子輕輕為它梳理皮毛,小鹿便抖動著耳朵在他臉上蹭來蹭去,讓他癢癢難當,一邊左右躲閃,一邊咯咯笑個不停。天氣稍一炎熱,澤帛就往圍欄周邊的地上潑灑涼水,好讓鹿棚裡面清涼起來,接著又搖動扇子為倫巴不住扇風。
六月不到,倫巴就完全康復了,重新回到鹿場的林野之中。不過,只要澤帛對著森林呼喊它的名字,它就會跳躍著飛奔出來,一刻不停跑到澤帛身旁,撒著歡跟他嬉戲玩鬧。澤帛總是一如既往地口袋裡裝滿各種美味,有去殼的花生、洗得乾乾淨淨的蘋果和胡蘿蔔、自己捨不得吃的杏仁餅乾。看著小鹿低垂腦袋歡快地吃著,男孩甭提有多開心了。父親特地給他們照了一張合影:男孩摟住小梅花鹿的脖子,面帶微笑;小鹿昂首站立,背覆花紋,體態輕巧,身姿優美極了。
慷慨的有竹叔叔答應澤帛,只要他承諾在太陽下山前送回小鹿,就可以將小鹿帶出鹿場。他知道,機靈的小野獸是不會棄那位至交好友而去的。盛夏時分,山崗上鬱鬱蔥蔥,澤帛和倫巴在灌木叢中穿行,尋找他最喜愛的林間小道,那些小道因為不經常有人走,不少地方都給野草遮蓋了。前方一大群麻雀飛落在小路之上,蹦跳著挑揀草籽和草棵裡的蚱蜢,澤帛突然邁動雙腿朝它們飛跑,把麻雀嚇得拍動翅膀一哄而散,可是他毫不減速,口裡還喊著:「倫巴,倫巴。」倫巴在後踏動四蹄緊追不捨,輕而易舉就超過他,這下該輪到男孩苦苦追趕了,結果一不留神給雜草絆住腳,撲倒在柔軟的草叢中。聽到驚呼,倫巴猛地收住蹄子,扭回頭觀察發生的意外,林間細碎的日影灑落在它的後背,遠遠望去,就像金黃色的印度織錦,洋溢著生氣勃勃的斑斕光彩。孩子的心靈被深深打動了。
順著山澗款款而流的小河,在聳立的峭壁邊形成一個沉靜碧綠的深潭,七月和八月整整兩個月,都可以在其中嬉水游泳,父親就在那裡指導兒子學習蛙泳和自由泳。當澤帛冒出小腦袋換氣時,看得見小鹿倫巴屈腿趴在岸旁的石塊上,充滿好奇地盯著自己。在他的召喚之下,小鹿輕盈地走到水邊,前蹄踏入水中,後蹄遲疑著不肯進去。水潭中的孩子揚手潑來水花,飛濺到小鹿身上,它彷彿受了一驚,縱身向後一跳,不住扭轉細細的脖頸查看四周,想弄清楚這突然的攻擊究竟發自何處。最終,倫巴同意走進河中較淺的地方,在澤帛小心翼翼為它沖洗皮毛的時候,一動不動地立在溪流中,神情怡然自得。有天夜裡,隆隆的打雷聲把澤帛驚醒了,他連忙穿好雨衣,把父親從被窩裡拽出來,一道跑去鹿場。大雨滂沱而下,閃電不時劃過鹿場上空,當倫巴聽見呼喊,從漆黑一片的森林中飛跑而
出、完好無缺地來到打著手電筒的澤帛身邊,擔心不已的孩子才鬆了口氣,將渾身濕漉漉的小鹿緊緊擁在懷中,感受到小鹿心臟的怦怦跳動,淚水不由奪眶而出。
冬天就像日蝕前的幽暗一樣提前降臨了。澤帛一直記得,那年的秋天極為短暫,他甚至沒來得及品嘗松子、榛子、核桃和曬乾的榛蘑,沒來得及飲用加糖的五味子茶,風雪便迫不及待地封鎖了森林、凍住土地,北風刺骨,連烏鴉都銷聲匿跡了。他仍然記得,在那個寒冷的冬夜,他們一家人被外面的嘈雜聲和卡車燈光吵醒了,原來是有竹叔叔的鹿場遭到持槍偷獵者的搶劫。父親告誡他乖乖待在家裡,然後就登上卡車,跟林場居民一起出發追蹤偷獵者。他不會忘記,在那個狂風呼嘯的夜晚,在母親的陪伴下,他那顆焦急憂慮的心都快要破碎了。第二天剛剛放亮,天色一片陰沉,澤帛和母親匆匆出門。還沒走到鹿場的圍欄,他就開始高聲呼喊夥伴的名字。這次,他沒有像往常一樣看見倫巴那優雅的飛奔。烏雲密佈,寒風凜冽,男孩的哭喊聲在靜默的山谷中久久回蕩。
作者簡介
几何
1974年生於吉林,工學碩士畢業,現居深圳。
行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