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世界是平的,大腦是皺的:打破職場認知的60條管理思維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3744844系列名稱:
優講堂系列編號:
VW00053定價:
420元作者:
錢自嚴頁數:
328頁開數:
14.8x21x1.5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31204出版日:
20231204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CIP:
494.35市場分類:
職場工作、成功法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商業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思維認知×職場進階×管理有方×公司奧祕×合作之道
60條管理常識與成長心法,適用想突破現狀和積極躍遷的職場人
✔️如何在別人的苟且中活出自己的機會?
✔️如何經營出你的好運氣?
✔️如何將勢能打造成潛能?
✔️如何避免職場規劃的「圍城」效應?
✔️如何從躺平到躺贏?
本書從作者豐富的實踐案例出發,針對職場長期痛點以及學習、閱讀的經歷講述60個管理常識和成長心法,都是為了讓你少走彎路,多培養可疊加的進步。
這60條管理常識和成長心法,每一條都是人生演算法的提煉。本書分為「思維模式」、「職場進階」、「管理有方」、「公司奧祕」、「合作之道」五大章節,前兩章以職場人士的視角談個人成長的設計與路徑,後三章以管理者的視角談組織的運作方式,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公司和職場的底層邏輯。借著一個個的真實場景,給大家推開一扇扇思維之窗。
本書特色:
用真實案例還原職場真實場景,60個管理思維都落腳在行動建議點上,以及思維模型、行動模型上。
*苟且紅利就是因為別人做事的各種不利索、不靠譜、不到位而給我們留下的機會。不管職場還是人生,別人的苟且都是我們上升的好機會。
*工資是老闆發的,角色也是老闆定義的,但做事是明線,操練自我永遠是你可以選擇的暗線。從內核出發,你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時間組合。
*人生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而在投資自己的組合中,特別值得重倉投資的就是「成長型思維」與「自律的性格」這兩個精神裝置。
*做事要學無尾熊,而不是袋鼠。袋鼠,雖然跳得高,但每次落地後等於全部清零,永遠停留在同一個高度。而無尾熊一旦傍上一棵樹,就會每次進步一點點,最後吃到高處的嫩葉。
專業推薦
會管理的人未必會思考,會思考的人未必會寫書。錢老師就屬於從實踐到理論再到表達的高手!
—— 樊登 (樊登讀書app創始人
思維認知×職場進階×管理有方×公司奧祕×合作之道
60條管理常識與成長心法,適用想突破現狀和積極躍遷的職場人
✔️如何在別人的苟且中活出自己的機會?
✔️如何經營出你的好運氣?
✔️如何將勢能打造成潛能?
✔️如何避免職場規劃的「圍城」效應?
✔️如何從躺平到躺贏?
本書從作者豐富的實踐案例出發,針對職場長期痛點以及學習、閱讀的經歷講述60個管理常識和成長心法,都是為了讓你少走彎路,多培養可疊加的進步。
這60條管理常識和成長心法,每一條都是人生演算法的提煉。本書分為「思維模式」、「職場進階」、「管理有方」、「公司奧祕」、「合作之道」五大章節,前兩章以職場人士的視角談個人成長的設計與路徑,後三章以管理者的視角談組織的運作方式,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公司和職場的底層邏輯。借著一個個的真實場景,給大家推開一扇扇思維之窗。
本書特色:
用真實案例還原職場真實場景,60個管理思維都落腳在行動建議點上,以及思維模型、行動模型上。
*苟且紅利就是因為別人做事的各種不利索、不靠譜、不到位而給我們留下的機會。不管職場還是人生,別人的苟且都是我們上升的好機會。
*工資是老闆發的,角色也是老闆定義的,但做事是明線,操練自我永遠是你可以選擇的暗線。從內核出發,你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時間組合。
*人生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而在投資自己的組合中,特別值得重倉投資的就是「成長型思維」與「自律的性格」這兩個精神裝置。
*做事要學無尾熊,而不是袋鼠。袋鼠,雖然跳得高,但每次落地後等於全部清零,永遠停留在同一個高度。而無尾熊一旦傍上一棵樹,就會每次進步一點點,最後吃到高處的嫩葉。
專業推薦
會管理的人未必會思考,會思考的人未必會寫書。錢老師就屬於從實踐到理論再到表達的高手!
—— 樊登 (樊登讀書app創始人
作者簡介
錢自嚴
資深財務人、跨國公司首席全球財務官、浙江大學客座教授、前西門子半導體事業部中國區首席財務官。多次榮獲國內外機構評選的年度中國獎項 CFO 獎項,融管理諮詢、時評寫作、私董教練與財務管理為一體的跨界高手。出版《從總帳到總監》。
書籍目錄
自序 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第一章 思維認知
01在別人的苟且中活出你的機會
02為自己的簡歷打工
03你多久更新一次自己的人生地圖
04成功是成功之母
05成功的第三種維度
06人生的第二座山
07工具思維
08從工具思維到工程思維
09從 Excel 到 PPT,專才到通才的必經之路
10你是否也有專業潔癖
11大局入手,小事才有價值
12小事做起,大事才能靠譜
第二章 職場進階
13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的未來
14如何經營出你的好運氣
15你是否有意培養可疊加的進步
16面對人生不確定性的三個層面把控
17基因版本與基因表達,到底哪個在左右命運
18你的「時商」有多高
19資歷也能證券化
20做一只會搭狐狸順風車的刺蝟
21如何將勢能打造成潛能
22不可或缺的職場表達力
23經營你的弱項
24高效學習的「三一法則」
25世界是平的,大腦是皺的
26什麼是個人職業品牌
27你能分辨,你便能從人群中被分辨出來
28有用=務實+職業
29開放自我需要有拿自己「開刀」的勇氣
30從躺平到躺贏,你到底缺了什麼
31你發現自己身上的四個小人了嗎?
32如何避免職場規劃的「圍城」效應
第三章 管理有方
33向求職者推銷自己
34要命的口頭禪——「我已經」
35 人經不起比較
36能者是否就該多勞
37小心陷入被動躺平的陷阱
38會不會工作,就看你有沒有這些事半功倍的微習慣
39會管牛人的人,才是真正的牛人
40你會把目標翻譯成任務嗎?
41成大事者不糾結
42做一個會提問題的人
43管理,必要的務虛
44為什麼一個開餐館的要懂運算思維
第四章 公司奧祕
45從 KPI 到 KBI
46公司是否總能陪伴你
47私董會,集體思考的演練
48有眼光的你,才會選有眼光的公司
49幫你為大場面準備的 3R 模型
50沒有 CEO,如何玩轉公司日常運作
51未來屬於「叛逆者」
第五章 合作之道
52「你的判斷句」與「我的疑問句」
53出來混,總是要看別人的臉色的
54需求與給予清單,解決爭議的好工具
55 你會積極製造衝突嗎?
56勇氣,可以讓你更專業
57如何操練整合能力
58相關風格借用
59柔軟的力量
60你是本色出演,還是在扮演角色
附錄 推薦書目
文章試閱
在別人的苟且中活出你的機會
昨天在回聽羅振宇的跨年演講中,聽到一個有趣的詞:苟且紅利。
什麼是苟且紅利?苟且紅利就是因為別人做事的各種不利索、不靠譜、不到位留下的機會。苟且紅利是一個新興成長市場(Emerging Market)特有的紅利,也即梁甯老師說的草莽時代英雄輩出的景象。
這樣講比較抽象,我還是舉一些身邊的例子,能讓大家找到感覺。
從上面的一組對照中可以看出,苟且與不苟且的做法區別。如果提取一條主線,前者是 Live by Default,只是把事按流程做了一遍;而後者是 Live by Design,事情流經自己的手時,會注入自己的心。
像最後一個外部會議的例子,就是我從我的上司,前亞太區總裁黃振潮先生那裡學來的。他在與政府官員見面時會先向組織者要來一份與會者名單,然後從他的名片夾裡找出曾經交換過名片的官員,先熟悉一遍。於是在交換名片的時候,我對對方的職級提升壓根無感的時候,他居然來了這樣一句自然而又十分得體的開場白:「這一次離上次見面已經2年了,陳局長,首先恭喜你的晉升。」
以這樣一種讓對方有面子的方式開場,對方想為難你都難。與優秀的人為伍,說到底就是從他們身上學到與眾不同的好習慣,一種經年累月從不苟且的活法。
上面表單中的例子,我就不一一說明了,相信大家一看就能明白。大家更為關心的,也許是具體的做法。怎麼自己一不小心就落入了「苟且」的俗套裡去呢?有哪些好的操作方法可以一點點地不那麼苟且呢?
我一直在觀察周圍的一些牛人,就此思索總結出了下面一個4C模型。
這 4 個 C 是:Checking(事前檢查)、Closing(事後覆盤)、Caring(關注他人)、Consideration(體諒他人)。前兩個C,是做事;後兩個 C,是為人。
ヾ Checking,事前檢查。一個不苟且的人,不是事情一開始就馬上埋頭苦幹,而是先從頭順一遍以往的經驗清單,看看過去曾跌過的坑、犯過的錯,引以為戒。我十幾年前去德國總部工作時,看到同事的一個FAM(Frequently Appeared
Mistakes,經常出現的錯誤)清單,非常的實用,而且很多錯誤都有通用性。
比如說打開檔時,第一步要「另存為」,起一個新的檔案名以防錯誤覆蓋。即使是兩行數字相加也要用加總公式,以免未來插入一行時,新的數字沒被公式覆蓋到。
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常見問題)針對的是一般性問題,FAM 解決的是個體化的具體場景問題。以此為鑑,我學會了凡事建立一個檢查清單(Check List)的習慣。就拿我日常工作中的一項合同審核說起,下面這個表單就是我日積月累匯總的「採購合同審核控制清單」,從基建合同到勞務合同,再到租賃合同,不同的內容背後有不同的控制點,比如基建合同要管控逾期問題,勞務合同經常會有稅務爭論的事情要在合同中提前規避,而租賃合同要還原零利息之 類的商業噱頭。對於一個專業人士,控制清單不只是減少差錯,
還能以細分類別的方式提升專業水準。
ゝ Closing,事後覆盤。很多人做事只顧中間,不顧兩頭。其實結尾與開始一樣的重要。事後覆盤是一條讓你快速提升的捷徑。我在讀瑞• 達利歐的《原則》一書時,看到了橋水基金近乎嚴苛的覆盤流程,從專案的得失開始,各種反推,一直找到最核心的某個錯誤假設或認知偏差。
怎麼做覆盤呢?有一個直觀實用的T 形工具值得推薦。下面我就用去年組織的交大30 年畢業聚會的覆盤做例子,介紹一下T 形工具的運用。
這個覆盤中的「-」代表做得不足的地方,像我請來的一個志願者私下微信跟我說:另一個志願者向她抱怨坐在同學堆裡吃飯很尷尬。以後再搞40 年畢業聚會,我一定會將這條加入清單清單裡去。
一個好的覆盤不只是本次活動的閉環,也可以成為下一個閉環的更高起點。苟且與不苟且的差異之處,在此立分高下。
ゞ Caring,關注他人。這個 C 的重點在於關注他人的需求。我在領導力培訓課上曾講過一個系列的「人性規律」,其中的一條就是「人總對自己的事情最感興趣」,比如一張集體照沖洗出來,我們總是第一個看自己。一個苟且的人,看著自己的照片好就發朋友圈了,而一個不苟且的人,會留意照得不好的人會不會介意。
這條人性規律用更直白的話講,就是 99% 的人會用 99%的時間考慮自己的事情。那剩下的 1% 的人,就是不苟且的人。一個不苟且的人,會將 2%、5% ,甚至10%的時間花在別人的事情上,去關注他人的需求。
比如這樣的一組常見需求:
布置任務時,考慮下屬能學到什麼新技能?
去思考你抱怨最多的那個同事有沒有資源瓶頸?
上司的述職報告裡底氣最不足的那一條是什麼?
同事聚餐時,新來的同事有沒有被冷落?
項目停滯不前時,有哪些「路障」你可以幫著去總部做溝通?
什麼是協作?協作不是一個高大上的名詞,協作體現在日常工作中每一項細小需求的落實之中。
々 Consideration,體諒他人。Caring 關注的是他人的需求,Consideration 則關注他人的體驗。我們常講要有服務精神,有所謂的外部客戶與內部客戶。服務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具體的一個抓手,就是做好用戶體驗。什麼是好的用戶體驗?
我專門自費去學了上海的「橋中創新諮詢」公司的「服務設計」這門課,才明白一個好的用戶體驗是一個完整的客戶體驗旅程。課程學完回到公司,我做了一個「重要客人來訪服務流程」,以點線面的方式做好使用者體驗。
點:做好客戶與你交互的每個觸點,比如物、人與數媒觸點。在對方出發前拿到對方司機的電話並將定點圖發到其手機中,以確保順利到達的路徑體驗。
線:串聯對方的整個行程,確保每個節點的銜接緊湊有序。比如提前獲知對方的下一站行程,根據航班延遲資訊將參觀過程調整得寬鬆一些。
面:在整體規劃中先考慮希望呈現怎樣的一個面?比如列出三個形象面—專業、熱情、貼心,然後通過頂層設計將每一個面以具體的細節呈現出來。
這樣的接待,一定不是苟且能呈現出來的。
歲末年關,總會聽到很多的宏觀形勢報告,聽完會產生一堆的焦慮與不安。不想被販賣焦慮的人忽悠的最好方法,就是活出自己的不苟且。
產業轉型,服務升級,人工智慧湧現,所有這些都會留下巨大的機會。變局越大,守舊圖穩的苟且就越多,而別人的苟且正好可以是你的上升機會。上面講的4C 中的每一個C,都是你向上爬(Climb)的具體抓手。
趨勢是講給平均人聽的,而真實的世界裡並不存在一個平均人。每個人都可以靠自己的稟賦找到突破口。
世界有世界的變化,而你可以另有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