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圖解領導學(5版)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4235877系列名稱:
圖解系列系列編號:
1FRQ定價:
460元作者:
戴國良頁數:
360頁開數:
23x17x1.8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0801出版日:
20250801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CIP:
494.2市場分類:
企業管理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商業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一單元一概念,迅速掌握領導學的精華與內涵。
●國內第一本「領導學」的圖解專業書籍。內容完整,涵蓋「領導力」全部面向。
●提升職場競爭力,晉升高階主管必備工具書。
●改版增加45位指標企業領導人成功心法。
「領導」(Leadership)無論是在企業經營或國家經營,都是非常關鍵的能力。領導不只是公司負責人董事長的事,小至工廠課長、單位主任,大到部門經理、協理、處長、總監、副總經理,以及執行長、總經理、執行董事等,都必須研習「領導」課題。
企業經營績效的好壞,主要關鍵在「領導」。凡是企業有優質的領導群或最高領導人,此企業或集團的經營績效就會表現卓越亮麗。
台塑企業在已故王永慶董事長時代發光發熱;台積電在董事長魏哲家領導下亦蒸蒸日上;其他還有遠東集團、統一企業集團、巨大(Giant)公司、鴻海集團及全聯集團等,皆因有優秀的最高領導者及經營團隊,才創造出可觀與出色的經營成果。
●一單元一概念,迅速掌握領導學的精華與內涵。
●國內第一本「領導學」的圖解專業書籍。內容完整,涵蓋「領導力」全部面向。
●提升職場競爭力,晉升高階主管必備工具書。
●改版增加45位指標企業領導人成功心法。
「領導」(Leadership)無論是在企業經營或國家經營,都是非常關鍵的能力。領導不只是公司負責人董事長的事,小至工廠課長、單位主任,大到部門經理、協理、處長、總監、副總經理,以及執行長、總經理、執行董事等,都必須研習「領導」課題。
企業經營績效的好壞,主要關鍵在「領導」。凡是企業有優質的領導群或最高領導人,此企業或集團的經營績效就會表現卓越亮麗。
台塑企業在已故王永慶董事長時代發光發熱;台積電在董事長魏哲家領導下亦蒸蒸日上;其他還有遠東集團、統一企業集團、巨大(Giant)公司、鴻海集團及全聯集團等,皆因有優秀的最高領導者及經營團隊,才創造出可觀與出色的經營成果。
作者簡介
戴國良
現職:
企業界「經營管理」暨「行銷管理」顧問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企管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企管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企管學士
國家考試:
民國74年高考企管人員及格
民國71年普考財務行政人員及格
經歷: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專任副教授暨管理學院兼任副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師大)企管碩士在職專班(EMBA)兼任副教授
曾任職民間「策略規劃」及「行銷企劃」部門副總經理、策略長、首席顧問等16年實務資歷
著作:
超圖解81位董事長及總經理成功經營智慧
超圖解高績效主管養成術:關鍵69堂課
超圖解領導經營學:33堂領導力修煉課
超圖解人才戰略管理
圖解通路經營與管理
圖解流通業經營學
圖解管理學
圖解行銷學
圖解領導學
圖解組織行為與管理學
圖解企業管理(MBA學)
圖解顧客關係管理(CRM):會員深耕經營學
圖解人力資源管理
圖解企劃案撰寫
圖解財務管理
圖解定價管理
圖解策略管理
圖解整合行銷傳播
圖解顧客滿意經營學
書籍目錄
第 1 章 領導入門基礎知識
Unit 1-1 領導的真實涵義PartⅠ
Unit 1-2 領導的真實涵義PartⅡ
Unit 1-3 領導人VS.經理人
Unit 1-4 領導的意義及力量基礎
Unit 1-5 領導力的七個I特質PartⅠ
Unit 1-6 領導力的七個I特質PartⅡ
Unit 1-7 領導效能與高效領導者的能力PartⅠ
Unit 1-8 領導效能與高效領導者的能力PartⅡ
Unit 1-9 領導人屬性理論與領導行為模式理論
Unit 1-10 情境領導理論
Unit 1-11 參與式領導
Unit 1-12 影響領導效能之因素與訓練
Unit 1-13 成功領導者的觀念與法則
Unit 1-14 如何成功領導團隊PartⅠ
Unit 1-15 如何成功領導團隊PartⅡ
Unit 1-16 前GE執行長威爾許對領導人的看法
Unit 1-17 高效能領導者的特質及培養
Unit 1-18 領導人攸關企業成敗與盛衰
Unit 1-19 領導就是教導
Unit 1-20 領導人應具備好EQ能力
Unit 1-21 領導行動模式型態
第 2 章 團隊管理與領導
Unit 2-1 團隊的目的、特質與定義PartⅠ
Unit 2-2 團隊的目的、特質與定義PartⅡ
Unit 2-3 影響團隊績效的九大因素PartⅠ
Unit 2-4 影響團隊績效的九大因素PartⅡ
Unit 2-5 任務團隊的趨勢與階段
Unit 2-6 任務團隊的領導
第 3 章 領導與決策
Unit 3-1 決策模式的類別與其影響
Unit 3-2 領導決策上的考量與指南
Unit 3-3 如何提高決策能力PartⅠ
Unit 3-4 如何提高決策能力PartⅡ
Unit 3-5 如何提高決策能力PartⅢ
Unit 3-6 領導決策與資訊情報
Unit 3-7 決策當時不同觀點的考量
Unit 3-8 決策上的人脈建立
Unit 3-9 領導決策與思考力
Unit 3-10 IBM公司制定決策五步驟
第 4 章 領導與SWOT分析及產業分析
Unit 4-1 SWOT分析及因應策略
Unit 4-2 產業環境分析之要項PartⅠ
Unit 4-3 產業環境分析之要項PartⅡ
Unit 4-4 波特教授的產業獲利五力架構分析
第 5 章 領導與經營策略及經營計畫書撰寫
Unit 5-1 三種層級策略與形成
Unit 5-2 波特教授的基本競爭策略
Unit 5-3 企業的三種成長策略
Unit 5-4 賽局理論的意義與好處PartⅠ
Unit 5-5 賽局理論的意義與好處PartⅡ
Unit 5-6 完整的年度經營計畫書撰寫PartⅠ
Unit 5-7 完整的年度經營計畫書撰寫PartⅡ
Unit 5-8 企業成功的關鍵要素
Unit 5-9 企業營運管理循環PartⅠ—製造業
Unit 5-10 企業營運管理循環PartⅡ—服務業
第 6 章 領導與激勵
Unit 6-1 動機的形成、類型與理論
Unit 6-2 馬斯洛的人性需求理論
Unit 6-3 成就需求理論PartⅠ
Unit 6-4 成就需求理論PartⅡ
Unit 6-5 公平理論與期望理論
Unit 6-6 激勵員工的實務法則
Unit 6-7 激勵獎酬的目的、決定因素及實施內容
第 7 章 領導與組織變革
Unit 7-1 組織變革的意義及促成原因
Unit 7-2 變革壓力來源及目的
Unit 7-3 李維特及黎溫的變革模式
Unit 7-4 柯特變革模式
Unit 7-5 組織變革之管理
Unit 7-6 變革管理三部曲
Unit 7-7 抗拒變革與支持變革的原因
Unit 7- 8 如何克服抗拒
Unit 7-9 統一超商「變革經驗談」
第 8 章 領導與溝通協調
Unit 8-1 溝通的意義與程序
Unit 8-2 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
Unit 8-3 影響溝通的三種因素
Unit 8-4 組織溝通障礙與改善之道
Unit 8-5 做好成功溝通十二項原則PartⅠ
Unit 8-6 做好成功溝通十二項原則PartⅡ
Unit 8-7 溝通管理的態度與技巧
Unit 8-8 協調的技巧與途徑
Unit 8-9 企業變革十大溝通原則PartⅠ
Unit 8-10 企業變革十大溝通原則PartⅡ
Unit 8-11 企業與員工溝通案例
第 9 章 領導與問題解決力
Unit 9-1 鴻海郭台銘解決問題九大步驟PartⅠ
Unit 9-2 鴻海郭台銘解決問題九大步驟PartⅡ
Unit 9-3 鴻海郭台銘解決問題九大步驟PartⅢ
Unit 9-4 IBM公司解決問題步驟PartⅠ
Unit 9-5 IBM公司解決問題步驟PartⅡ
Unit 9-6 利用邏輯樹思考對策及探究
Unit 9-7 問題解決工具
Unit 9-8 問題解決實例
第 10 章 領導與組織學習
Unit 10-1 員工知能水準決定企業競爭力
Unit 10-2 團隊學習的意義及成功要件
Unit 10-3 學習型組織的要件及特徵
Unit 10-4 人才資本培養之道─豐田汽車
Unit 10-5 人才資本培養之道─奧林巴斯光學工業
第 11 章 領導與授權、分權、集權
Unit 11-1 授權的意義、好處及阻礙原因
Unit 11-2 授權原則及對授權者的控制
Unit 11-3 分權的好處及考量因素
Unit 11-4 集權的好處及考量因素
Unit 11-5 統一超商授權作法
第 12 章 領導與專案小組的運作
Unit 12-1 專案小組成立原因及類型
Unit 12-2 專案小組的運作及成功要點PartⅠ
Unit 12-3 專案小組的運作及成功要點PartⅡ
第 13 章 領導與組織(企業)文化
Unit 13-1 組織文化的意義及要素
Unit 13-2 組織文化的特性及形成背景
Unit 13-3 企業文化的涵義及培養步驟
Unit 13-4 如何維持及增強組織文化
Unit 13-5 高階領導如何建立組織文化
Unit 13-6 組織文化案例─三星及統一企業
第 14 章 領導對壓力與衝突之管理
Unit 14-1 工作壓力的定義、過程及本質反應
Unit 14-2 工作壓力的來源分析
Unit 14-3 工作壓力對組織的影響及如何管理
Unit 14-4 衝突的定義及型態
Unit 14-5 組織衝突表現方式及起因
Unit 14-6 組織衝突的好處及弊害
Unit 14-7 有效處理組織衝突的方法
Unit 14-8 衝突有效管理方法
Unit 14-9 衝突管理六大原則及十種方式
第 15 章 領導與考核控制、績效評估
Unit 15-1 考核管控的類別與原因
Unit 15-2 有效管控的原則
Unit 15-3 控制中心的型態
Unit 15-4 企業營運控制與評估項目
Unit 15-5 經營分析的比例用法
Unit 15-6 財務會計經營分析指標
Unit 15-7 績效評估的程序、目的與激勵PartⅠ
Unit 15-8 績效評估的程序、目的與激勵PartⅡ
Unit 15-9 韓國三星公司獎酬制度
第 16 章 領導與損益分析及預算管理
Unit 16-1 如何看懂損益表
Unit 16-2 現金流量表與財務結構
Unit 16-3 投資報酬率與損益平衡點
Unit 16-4 責任事業單位制度詳解PartⅠ
Unit 16-5 責任事業單位制度詳解PartⅡ
Unit 16-6 預算管理PartⅠ
Unit 16-7 預算管理PartⅡ
第 17 章 國內企業卓越領導人成功「領導力金句」
Unit 17-1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
Unit 17-2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
Unit 17-3 牧德科技董事長:汪光夏
Unit 17-4 薛長興公司董事長:薛敏誠
Unit 17-5 崇越電通董事長:潘振成
Unit 17-6 達方電子公司董事長:蘇開建
Unit 17-7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
Unit 17-8 宏?集團董事長:陳俊聖
Unit 17-9 日本信越化學總經理:齊藤恭彥
Unit 17-10 五福旅行社董事長:許順富
Unit 17-11 日本豐田汽車會長(董事長):豐田章男
Unit 17-12 志聖科技總經理:梁又文
Unit 17-13 榮田工具機董事長:陳松田
Unit 17-14 弘塑科技執行長:石本立
Unit 17-15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
Unit 17-16 華勝車用燈飾董事長:陳勝堅
Unit 17-17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
Unit 17-18 日商愛德萬測試科技董事長:吳萬錕
Unit 17-19 溢泰濾水器執行長:林于鈞
Unit 17-20 臺灣光罩科技總經理:陳立惇
Unit 17-21 金色三麥董事長:葉冠廷
Unit 17-22 印能科技董事長:洪誌宏
Unit 17-23 智邦科技總經理:石軍
Unit 17-24 鬍鬚張董事長:張永昌
Unit 17-25 台隆手創館董事長:黃教漳
Unit 17-26 車美仕汽車零配件總經理:賴宏達
Unit 17-27 全聯超市董事長:林敏雄
Unit 17-28 國巨公司董事長:陳泰銘
Unit 17-29 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
Unit 17-30 巨大(Giant)自行車董事長:劉湧昌
Unit 17-31 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
Unit 17-32 宏全國際總裁:曹世忠
Unit 17-33 統一企業集團董事長:羅智先
Unit 17-34 大成集團董事長:韓家宇
Unit 17-35 豐興鋼鐵董事長:林明儒
Unit 17-36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
Unit 17-37 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
Unit 17-38 台灣國際航電(Garmin)董事長:高民環
Unit 17-39 旭榮紡織董事長:黃冠華
Unit 17-40 台灣松下(Panasonic)集團總經理:林淵傳
Unit 17-41 恆隆行進口代理公司董事長:陳政鴻
Unit 17-42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
Unit 17-43 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
第 18 章 成功領導實務
Unit 18-1 美國IBM高績效領導原則PartⅠ
Unit 18-2 美國IBM高績效領導原則PartⅡ
Unit 18-3 美國德州儀器高階經理人的條件PartⅠ
Unit 18-4 美國德州儀器高階經理人的條件PartⅡ
Unit 18-5 美國P&G公司如何培訓高階主管能力
Unit 18-6 世界第一大製造業GE領導人才育成術PartⅠ
Unit 18-7 世界第一大製造業GE領導人才育成術PartⅡ
Unit 18-8 傑克•威爾許的領導守則PartⅠ
Unit 18-9 傑克•威爾許的領導守則PartⅡ
Unit 18-10 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
Unit 18-11 Google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
Unit 18-12 萬事達卡執行長:安傑•班加(Ajay Banga)
Unit 18-13 百事可樂執行長:盧英德(Indra Nooyi)
Unit 18-14 美光科技執行長:桑亞伊•馬羅特拉(Sanjay Mehrotra)
Unit 18-15 星展銀行執行長:皮亞希•古普塔(Piyush Gupta)
Unit 18-16 NetApp執行長:喬治•庫利安(George Kurian)
Unit 18-17 利潔時執行長:瑞凱許•卡普爾(Rakesh Kapoor)
Unit 18-18 高知特執行長:法蘭斯高•杜索達(Francisco Dsouza)
Unit 18-19 網飛(Netflix)執行長:海斯汀
Unit 18-20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
推薦序/導讀/自序
「領導」(Leadership)議題在企業經營,乃至於國家經營,都是非常重要的主題。領導議題不是只有公司負責人董事長的問題,而是小至工廠課長、單位主任,大到部門經理、協理、處長、總監、副總經理,以及執行長、總經理、執行董事等,都必須研習「領導」課題。
一、好領導靠的是好制度
企業經營績效的好壞,其實主要關鍵在「領導」。凡是企業有優質的領導群或最高領導人,這個企業或集團的經營績效就會表現卓越亮麗;反之,亦然。台塑企業在已故王永慶董事長時代發光發熱、台積電在張忠謀前董事長領導下亦歷久不衰;另外,統一超商的徐重仁前總經理亦將零售流通業經營的有聲有色,其他還有遠東集團、統一企業集團、富邦金控集團、鴻海集團等,都因為有優秀的最高領導者及其經營團隊,然後才能有可觀與出色的經營成果。
就實務而言,領導其實可以再分為大領導與小領導兩個層面。就董事會、董事長、總經理、執行長高階層級的領導,可視為大領導,因為他們的領導攸關這個集團、這個公司的未來興衰與版圖擴張與否;而部門經理、廠務主管、門市店長則可視為小領導,因為他們的領導,只要做好眼前與當下較小範圍的事情及目標的達成即可。
但無論大領導或小領導,每個主管都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領導者,也都必須擁有領導的知識與常識,然後成為優質與成功的領導者,發揮決斷的超高領導力,帶好自己的單位與部門。如果每個主管都能做到優質與成功的領導,那麼這個公司或集團也必然會成功,而且長青不墜。
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已有139年(1886~)經營歷史,仍然歷久不衰;日本TOYOTA汽車公司也有88年(1937~)歷史,仍居全球第一大銷售量車廠;此外,P&G公司、迪士尼公司、花旗銀行、資生堂、時代華納電影公司、賓士汽車公司、LV精品、Gucci精品、Chanel精品等優秀公司亦都有百年以上歷史,仍基業長青歷久不衰。相信這些公司必定有很好的領導團隊,才能如此代代相接。
好領導靠的是制度,而不是創辦人一個人的超級領導。很多國內外案例證明,公司的永續經營並不需要超級領導人或強人領導;企業靠強人領導,註定無法長久,因為每個強人都會離開人間,強人領導無法世世代代。試問沒有王永慶強人領導的台塑集團,今日又如何?試問誰能叫出已有139年歷史的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的現任董事長、總經理的名字?可是可口可樂至今依然歷久不衰。
二、企業經營=領導+管理
企業經營,簡單來說,就是「領導+管理」。「領導」管大方向、大戰略、大前瞻、大視野、大高度及大人才;而「管理」則是管細節、管預算、管目標、管執行、管達成、管效能及管效率。
企業若是能同時做好「領導」及「管理」,則企業必可世世代代,百年不衰,基業長青。
【本書特色】
本書可說是內容完整,涵蓋「領導力」的全部面向,領導力不是一句口號或簡單內容,它具有一套周全完整的內涵支撐著領導力。因此,企業界每個主管及領導幹部,要修煉自己扎實的領導力,一定要從多方面充實自己的領導知識與常識,然後從實務工作中,不斷淬鍊及昇華自己的領導力。
本書乃國內第一本「領導學」的圖解專業書籍,相信本書以一單元一概念的表達方式,透過圖表對照精簡彰顯出領導學全面知識,有助閱讀者一目了然,並達成快速簡易學習的效果。
本書適合國內服務業、製造業、科技業等各公司各級經理人與領導幹部自我學習與充實之用,亦適合大學選修課的參考用書。
【感謝與祝福】
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衷心感謝五南圖書、我的家人、我的長官、我的學生,以及我的好友們的鼓勵與關愛;當然,更感謝購買本書讀者們的支持與指導,希望你們都能從此書,快樂的學到最高級的「領導力」。
感謝大家,祝福各位都能走一趟屬於你們的快樂、成長、成功、幸福、滿足、順利、平安、健康與美麗的人生旅途,在每一天的光陰歲月中。
戴國良
taikuo@mail.shu.edu.tw
文章試閱
第 1 章 領導入門基礎知識
Unit 1-1 領導的真實涵義 PartⅠ
什麼是領導?我們就字義來說,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詮釋:「領猶治也。領,理也。皆引伸之義,謂得其首領也。」「導者引也。」可見領導兩字含有治理引導之義。從古文觀今日,那什麼才是所謂的真領導?由於內容豐富,特分兩單元介紹。
一.領導,是帶領組織朝目標與願景邁進
領導學大師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曾經為「領導」(Leadership)下了一個簡單定義── 領導,是帶領人們朝特定願景與目標邁進。班尼斯認為,領導的核心價值,就在於能提供一個指導願景(Guiding Vision),讓領導人清楚知道自己和組織前進的目的為何,同時具備堅持下去的意志力。
曾著述《一分鐘經理人》,目前為知名企管顧問公司肯•布蘭佳公司董事長暨總精神長的肯•布蘭佳(Ken Blanchard)在《願景領導》一書中,曾以愛麗絲與咧嘴貓的對話,闡述「願景」對領導人與企業的重要性。肯•布蘭佳強調,「領導力攸關企業的未來走向!如果企業經營者和員工都不知道公司未來將何去何從,那麼經營者
的領導力也將變得可有可無。」成功的領導人懂得喚起組織共同的願景,讓員工能看到美好、光明的未來。肯•布蘭佳認為,「願景能讓企業跳脫『擊敗競爭同業』的窠臼,讓企業展現真正的卓越,而不是整天在數字上錙銖必較。」肯•布蘭佳公司的顧問合夥人── 潔西•史東納(Jesse Stoner)與紀雅•齊加米(Drea Zigarmi)在《從願景到現實》一書指出,一位成功的領導人要創造一個具說服力的願景,首先得提出一個「有意義的目標」,接著再勾勒出「未來成功的圖像」。值得注意的是,當領導人在追求目標與未來圖像時,還得具備「清楚的價值觀」,以作為持續進行工作的判斷準則。正如肯•布蘭佳所強調的,「卓越的組織都擁有一個高貴、具有深度的目標,也就是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好激勵員工士氣與向心力。」
Unit 1-2 領導的真實涵義 PartⅡ
好的領導能帶來改變,翻轉一個組織、提升百倍成效!所以,怎能不看重領導?
二.彼得•杜拉克對領導者特質的看法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認為世界變化太快,沒有永遠的領導者。他在2003年出版的《談未來管理》,其中對領導者有精闢的說明,茲摘錄如下。
彼得•杜拉克認為現今許多關於「領導」的討論,其實都沒有什麼讓他感覺深刻的。彼得•杜拉克曾經跟政府部門許多領袖一起共事過(包括兩位美國總統杜魯門與艾森豪),也跟企業界、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例如:大學、醫院或教會的領導者,有過許多相處的經驗。彼得•杜拉克表示,沒有任何一位領導者是一樣的。他指
出成功的領導者只有兩點共同的特質:他們都有許多追隨者(所以,不是管理階層就是領導者,領導者要有追隨者);另外,他們都得到這些追隨者很大的信任。
因此,所謂的領導者並沒有一個定義,更不要說第一流的領導者了。而且,某一個人在當今情勢下或某一個時機、某一個組織是第一流的領導人,卻很可能在另外一個情勢、另外一個時間,跌得四腳朝天。最重要的還是一個組織的自我管理、自我創新,領導者不是永遠的,尤其不可能依賴超級領導者,因為超級領導者的數量有限;若是公司只想靠英雄或天才來治理,其結果就是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三.領導者及高階主管的頭等大事── 找能幹的人
從事管理工作的人都知道,把對的人擺在對的位置上,事情就搞定一大半。有的主管會把找人當作優先且重要的事來做;有些雖然自己忙得不可開交,卻總覺部屬能力不夠,工作交待不下去,成果做得不理想,可是就是不會花些時間去找好的幫手。
用人的第一個步驟是要認識人,其次是要判斷是不是有能力,再來就要思考適不適合引進組織,最後還要說服他願意離開原來工作,跟你一起打拼。而在公司內部,如何說動上層主管願意用這個人就要花不少力氣;再來,薪水、職稱等都需要跟人力資源部門溝通,等這個人順利進了公司之後,還要設法讓他融入現在團隊,不會很快陣亡。每個環節都需要兼顧,才能把一個好的幹部導入公司。
Unit 1-3 領導人 VS. 經理人
前文提到「領導,是帶領組織朝目標與願景邁進」,因此,我們可以在實務上看到,凡是企業有優質的領導群或最高領導人,這個企業或集團的經營績效就會表現卓越亮麗;然而好的領導靠的是好制度,這裡所說的「好制度」,是不是意味著好的管理呢?以下我們即來探討領導人與經理人兩者間有何不同與關聯。
一.領導與管理的定義不同
「領導」的定義是:「在一特定情境下,為影響一人或一群體之行為,使其趨向於達成某種群體目標之人際互動程序。」
而「管理」的定義則是:「管理者立基於個人的能力,包括專業能力、人際關係能力、判斷能力及經營能力;然後發揮管理機能,包括計畫、組織、領導、激勵、溝通協調、考核及再行動,以及能夠有效運用企業資源,包括人力、財力、物力、資訊情報力等,做好企業之研發、生產、銷售、物流、服務等工作,最終能達成企業與組織所設定的目標。」
雖然領導人與經理人的角色,乍看之下類似,但由上所述顯然有其不同之處,再經過以下仔細分類對照後,會發現真的很不同。
二.領導人與經理人的角色不同
(一)方向不同:經理人基本上「向內看」,管理企業各項活動的進行,確保目標的達成;領導人則多半「向外看」,為企業尋找新的方向與機會。
(二)面對問題不同:管理的工作,是要面對複雜,為組織帶來秩序、控制和一致性;領導卻是要面對變化、因應變化。企業組織裡,必然有一部分的高層職務需要較多的領導,另外一部分職位則需要較多的管理。
(三)兩者無法彼此取代:管理無法取代領導,同樣地,領導也不是管理的替代品,兩者其實是互補的關係。
(四)工作重點不同:管理的工作重點,是掌握預算與營運計畫,專注的核心是組織架構與流程,是人員編制與工作計畫、是控制與解決問題。而領導的重點卻是策略、願景和方向,專注的是如何藉由明確有力的溝通,激發出員工的使命感,共同參與創造企業的未來。正因為如此,管理與領導,兩者缺一不可。缺乏管理的領導,將引發混亂;缺乏領導的管理,容易滋生官僚習氣。
不過,面對不確定的年代,隨著變化的腳步不斷加快,為了因應多變的市場與競爭,領導對於企業組織的興衰存亡,已經愈來愈重要了。
總而言之,領導者(Leader)和管理者(Manager)最大的差異在於:領導者最重要的能力可以說就是影響力,是間接的、是站在前方引導的、是能讓他人從內在願意主動追隨的夢想家;而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執行力,是直接的、是站在後方鞭策或在旁邊指正的、是能讓他人透過外在制度與規範下,依序前進的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