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漫畫資本論:找到工作、競爭與階級翻轉的答案【資本世界的運作與分工•完全圖解】

原文書名:с⑦ヮザマろペ資本論


9786267600627漫畫資本論:找到工作、競爭與階級翻轉的答案【資本世界的運作與分工•完全圖解】
  • 產品代碼:

    9786267600627
  • 系列名稱:

    極道商學院
  • 系列編號:

    0KBZ0123
  • 定價:

    450元
  • 作者:

    的場昭弘
  • 譯者:

    蔡昭儀
  • 相關作者:

    繪:YURIGAOKA•SideRanch
  • 頁數:

    224頁
  • 開數:

    14.8x21x1.5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未定
  • 出版日:

    未定
  • 出版社:

    大牌-遠足文化
  • CIP:

    550.1862
  • 市場分類:

    經濟商學(一般大眾)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商業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 看漫畫,掌握資本世界「運作」與「分工」的核心Know-How ╱
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讀懂馬克思的《資本論》
【完全圖解】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競爭、汰弱留強和累積財富的!

  ★ 日本NO.1商業漫畫,加值社科素養最快途徑
  ★ 35幅視覺化彩頁圖表+65主題專文&名詞解說,不知不覺就消化了篇幅巨大的《資本論》
  ★ 內容涵蓋:資本、商品、利潤、貨幣,以及生產、流通、消費的來龍去脈,職場社會人必讀!

【全年齡、零基礎適用】
每個人出社會之前,
就該懂的資本世界運作潛規則!

  十九世紀經濟學家馬克思的《資本論》,是一部傳閱百年、分析「資本如何對人類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的經典,被譽為是「人類文化遺產」。只不過,《資本論》的原著共三大卷,字數達190萬字,一般人根本難以消化,相當可惜。

  本書將以最容易理解的「漫畫+圖解」形式,萃取出《資本論》第一卷的精華,結合現代企業的競爭環境、經營難題,以及新世代勞動者(例如YouTuber)所創造的商品交換價值等,帶領讀者深入思考:

  ●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工作、學習與生活?
    →沒受過教育的勞動者,會被剝削得更徹底
  ● 資本家如何支配勞動者,去爭奪全球的財富?
    →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掠奪
  ● 勞動者為什麼無法獲得與「工作內容」對價的所得?
    →勞動者看不見自己所生產的剩餘勞動
  ● 以及,工作(創造資本)這件事,真的能讓你變得更幸福嗎?
    →你以為努力工作可以改變什麼,但真的改變了嗎?

  透過簡單易懂的漫畫情境(一個服裝設計師與好友創業的故事),你將深刻領略資本社會的奧祕,找到工作、競爭與階級翻轉的答案。

讀懂《資本論》,
找到你的生存之道!

服裝設計師五代雄子,
為了打造出舒適且獨特的服飾,
與好友左右田翔子,一同創立了morpho品牌。
從一開始只有兩個人的小公司,
逐漸擴張成擁有多名員工的企業。

然而,過程中所面臨的資本、利潤、生產及消費等諸多難題,
讓五代漸漸發現:
自己似乎早已忘了「做衣服這件事很快樂」的初衷。
當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
她不得不開始思考如何降低更多「成本」、榨出更多「利潤」,
昔日的戰友也因此與她漸行漸遠……

噓!馬克思告訴你:
你辛苦幫公司賺來的錢,究竟跑去哪裡了?

  資本家要獲利,就必須創造「剩餘價值」。假設漫畫中morpho公司的員工,日薪是1萬圓,她們4小時能製作出一件價值1萬圓的衣服;而剩下的4小時,則可以再創造出1萬圓的「剩餘價值」……

  也就是說,你的薪水並不是你「完成所有工作」的報酬,而僅是維持你「勞動力再生產」所需的費用!────(請見本書P.75)

作者簡介


▋的場昭弘
  日本知名學者,現任神奈川大學教授,專攻經濟學。
  1952年出生於日本宮崎縣,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並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他的研究專長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資本主義發展史。著作等身,代表作包括:《資本主義全史》、《超譯資本論》、《一週掌握資本論》、《如果馬克思這樣思考》、《新共產主義論》、《未完成的馬克思》等。
  此外,他也翻譯了許多經濟學與哲學的重要著作,包括馬克思的《新譯共產黨宣言》、雅克•阿塔利的《世界精神馬克思》等,並與知名時事評論家池上彰合著《現在正是社會主義》。

譯者簡介


▋蔡昭儀
  自由譯者,日本國立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碩士。
  譯作包括:《停止怒氣內耗》、《人生的真義》、《超強習慣養成,輕而易舉創造人生複利效應》、《名畫的構造》、《漫畫 超神•腦科學時間術》、《人生的損益平衡點》等書。

書籍目錄


〔漫畫〕五代雄子的創業之路!

監修者序
這是一個經營者逐漸擴大資本的故事

Kapital 01
馬克思是?ヾ
是哲學家也是革命家

Kapital 02
馬克思是?ゝ
身為經濟學家的一面

Kapital 03
馬克思是?ゞ
《資本論》的發表與後續發展

※登場人物介紹


▋第1章
資本主義是怎麼產生的?
──公司的設立與成長

〔漫畫〕只有兩個員工的辛苦奮戰

Kapital 04
資本主義創造工廠的分工制度

Kapital 05
資本家為了贏得競爭,引進流水線作業

Kapital 06
高度分工的工廠,不需要技術高超的勞動者

Kapital 07
物品必須經過交換,才能成為商品

Kapital 08
使用與交換價值,是商品的兩大價值

Kapital 09
生產一件商品的勞動量,決定它的交換價值

Kapital 10
用來交換商品的貨幣,也是一種商品

Kapital 11
黃金與白銀等金屬,具有成為貨幣的條件

Kapital 12
資本家與勞動者是怎麼誕生的?

Kapital 13
資本家如何支配勞動者去爭奪全球的財富?

〔漫畫〕第一次雇用員工

Kapital 14
凡事親力親為,會導致生產效率低落

Kapital 15
使用方便且可以交換任何東西的貨幣

Kapital 16
價格,其實就是商品價值的數量表現

Kapital 17
資本就是能創造更多金錢的錢

Kapital 18
勞動力的買賣透過流通,創造了資本

Kapital 19
勞動者的工資與他們創造的價值不相等

Kapital 20
勞動者製造的產品,歸資本家所有

Kapital 21
勞動者無法做多少事就領多少錢

Kapital 22
資本家希望勞動者一天能工作二十四小時

Kapital 23
資本主義的誕生是拜勞動者誕生之賜

Kapital 24
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掠奪一切

〔漫畫〕morpho的經營逐漸上軌道

※馬克思的著作介紹
從經濟史說明革命發生的必然性
──《共產黨宣言》


▋第2章
資本主義的結構與勞動者
──公司的成長與工作的變化

〔漫畫〕五代決定擴大公司規模!

Kapital 25
資本家要增加剩餘價值,就必須擴大公司規模

Kapital 26
分工與協作大幅提升製造業的生產效率

Kapital 27
產品是因為人類的勞動,才被賦予價值

Kapital 28
原料及製造工具的價值,會轉移到產品上

Kapital 29
突破工時極限的方法,是增加勞動者數量

Kapital 30
馬克思那個年代的地獄勞動現場

Kapital 31
沒受過教育的勞動者會被剝削得更徹底

Kapital 32
勞動者會以不同形式被資本家壓榨

Kapital 33
增加勞動者的數量之後,資本家會賺更多嗎?

〔漫畫〕五代越來越像社長了!

Kapital 34
增加勞動強度就能榨出更多剩餘價值

Kapital 35
把勞動者集中在一起就能提高生產力

Kapital 36
身為社會性動物的勞動者很適合協作

Kapital 37
從十六世紀的產業資本,走向機械化大工業

Kapital 38
勞動者的分工與協作,能快速實現工匠技藝

Kapital 39
高度分工的結果就是勞動者越來越廉價

Kapital 40
從工廠手工業進化到大型工業

Kapital 41
機械化讓資本家賺大錢,但勞動者依然苦哈哈

Kapital 42
永遠不會累的機器,搶走人類的工作

Kapital 43
機械化讓全世界捲進貧富差距的漩渦

Kapital 44
資本主義社會中生產性的意義

Kapital 45
勞動者的生產力提升,但工資卻不會增加

〔漫畫〕為了工作而苦惱的左右田

※馬克思的著作介紹
分析「拿破崙三世」為什麼會崛起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第3章
停不下來的資本主義與它的未來
──五代雄子到底為了什麼而創業?

〔漫畫〕為了女兒而重拾服裝設計的五代

Kapital 46
資本家也會被商品牽著鼻子走

Kapital 47
勞動者製造出來的東西,不會直接變成商品

Kapital 48
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它跟其他商品的比較

Kapital 49
黃金和白銀本身不具任何價值

Kapital 50
崇拜金錢,卻忽略商品使用價值的戀物癖

Kapital 51
看似自由的勞動者,其實過得很辛苦

Kapital 52
勞動力與勞動的價值,完全是兩回事

Kapital 53
勞動者之間的競爭,最終會害到自己

Kapital 54
論件計酬的勞動者並不會更輕鬆

Kapital 55
懂得用海外勞動力來降低成本的資本家

〔漫畫〕左右田辭職!morpho的業績……

Kapital 56
只要重複同樣的生產,就能不斷獲利

Kapital 57
資本家偏愛那些階級不流動的勞動者

Kapital 58
資本家會用一部分的利潤去增加資本

Kapital 59
積極再投資的資本家會壓抑自己的物慾

Kapital 60
勞動者的工資並不會與資本家的獲利成正比

Kapital 61
資本家無法擺脫擴大再生產的競爭

Kapital 62
資本家利用的工具,除了勞動者還有失業者

Kapital 63
資本家自己也會被更大的資本家掠奪

Kapital 64
資本家開枝散葉的同時,窮人卻越來越多

〔漫畫〕morpho越來越大,改變什麼了嗎?

Kapital 65
失控的資本主義與貧富懸殊的警鐘

後記
資本主義的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推薦序/導讀/自序


讀者好評推薦───
  「因為寫論文的關係,近期讀了很多相關資料,這本是我覺得在解說《資本論》的書中整理得最好的一本。
  原本擔心漫畫的部分會稀釋太多理論的原意,造成誤解,但漫畫的比例其實偏少,精華都在漫畫之後的圖文解說中,兩者搭配得不錯。漫畫的結局是開放式的,不難猜到。雖然受限篇幅,某些理論的脈絡過於簡化,但理解上不至於有問題,而且每頁還附有原典的章節對照和名詞解釋。以入門書來說,內容對得起它的書價,五星奉上!」──高年級研究生


監修者序
這是一個經營者逐漸擴大資本的故事

▋神奈川大學教授╱的場昭弘

  「馬克思的《資本論》,一定很艱深吧……」你是不是也這麼想呢?滿臉落腮鬍的馬克斯先生,看起來一副高不可攀的樣子,他寫的書,你是不是覺得實在提不起興趣?這本書就是為了這樣的讀者而誕生的。不,我認為這樣的讀者才更應該讀一讀《資本論》。
  不過,大家每天忙著工作,哪裡還有多餘的時間,頂著精疲力盡的頭腦讀這麼難的書。沒錯!所以我們用「漫畫」的形式,輔以淺顯易懂的內容,為大家解說《資本論》的精髓。
  我們思考該如何用漫畫將《資本論》第1卷的內容呈現出來,由於有部分的內容,即使用漫畫來說明,還是很艱深,於是我們決定用說故事的方式,透過兩位女主角製作服飾的心路歷程,來為大家介紹《資本論》。

身兼「勞動者」與「經營者」的兩難
  書中,兩個女主角(五代雄子與左右田翔子)正在趕工設計、縫製,努力完成一件衣服。她們兩個人獨自經營morpho這間小小的服飾公司。公司裡的一切設備都是自己的東西,規模非常小。她們既是勞動者,也是經營者,不論大小事都必須親力親為,經常忙得不可開交。
  某天,其中一人(五代)覺得自己應該要把心力放在經營上,不要再動手做衣服。而另一個人(左右田)就成為她旗下聘僱的員工,也就是勞動者。如此一來,公司雖小,就有一個經營者和一個勞動者了。社會上有很多像這樣的公司。
  不久之後,因為分工的關係,這間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公司要發展,就必須提升利益,也就是利潤。經營者開始試圖壓低勞動者的工資,藉此提升公司的利益。首先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延長工時。然而,工時也不可能無限制的延長,於是,她轉而加強勞動力來提升利益。為此,她需要引進最新的機械設備,而這也代表她需要雇用更多員工。
  成為經營者的五代,一心只想提升利益,竭力經營公司。然而,在不知不覺間,她忘了自己也曾是一位縫製衣服的勞動者。如今在她眼裡,只剩下公司的利益,也就是必須想辦法擴大公司資本。過去身為勞動者時,那種創造的喜悅,以及製作優質產品的滿足感,早已蕩然無存。

只追求利益的公司,最後的結局是?
  這時,五代的孩子登場了,而孩子的成長,正象徵著時間的流逝。隨著時光推進,五代的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然而,當孩子請五代為校慶設計衣服時,她才驚覺,自己早已無法親手設計、也不會縫製衣服,成為一個只顧著追求利益的人了。這時她才意識到,那個曾經會因生產、製作而感到喜悅的小公司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間只為追求利益的公司。
  另一位主角──專注在服裝設計上的左右田,她依然懷抱著「做出優質服裝」的目標來生活。不疾不徐,專心創作,雖然賺的錢不多,卻有著堅定的人生方向。
  這個故事,是以獨立生產者逐漸轉變為資本家的心路歷程,作為模型。從這個模型中,我們可以了解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資本主義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最初,勞動者身兼經營者,擁有自己的生產手段,但隨著時間推移,這兩者逐漸分離,最終分化為「不擁有生產手段的勞動者」與「擁有生產手段的資本家」。
  資本家透過僱用勞動者,使企業轉變為以獲取利潤為目的,並不斷擴大規模。因此,他們會壓榨勞動者,延長其工時或引進機械來增加利益。馬克思將前者稱為「絕對剩餘價值」,後者則為「相對剩餘價值」。隨著生產模式從協作、分工,逐漸發展成機械化工業,資本會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勞動者的生活則越來越辛苦。原本從容的勞動,變成在企業監控下的勞動。工時被延長,勞動者之間的競爭也加劇。熟練的技術不再受到重視,取而代之的是單純而重複的勞動,工資水平也因此不斷下降。

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勞動樣貌的變化
  資本主義的利益,來自於勞動者的勞動。資本之所以增加,本質上是因為勞動者原本應得的報酬,未被全額支付的緣故。資本家的目的,就是要透過驅使勞動者工作來獲取利益,因此,勞動條件變得嚴苛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樣的工業勞動者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過去,他們都是從事農業的自耕農。務農賺不到錢,他們才被迫來到都市。為了在都市生存,他們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靠勞動力來維持生計。
  這些勞動者與擁有精湛技藝的工匠截然不同──他們幾乎不具備任何技術。然而,工業革命帶來各種機械的發明,使得高度的技術能力不再必要,這才讓他們得以受雇於工廠。在這種情況下,年輕且體力充沛的勞動者受到青睞,而擁有技術的勞動者反而變得不受歡迎。隨著生產方式的演變,對勞動者體力的需求也逐漸降低,企業開始轉而雇用女性與兒童,結果就導致工資不斷下滑。
  《資本論》從多個角度剖析資本主義社會,而這部漫畫則聚焦於討論獨立生產者逐漸分化為「資本家」與「勞動者」的問題。此外,我們也將探討過程中,資本是如何形成的、商品具備哪些特性,以及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區別。
  如果這本書讓你對《資本論》產生興趣,你也可以試著挑戰原典。



文章試閱


Kapital 21
勞動者無法做多少事
就領多少錢

日薪才1萬圓,卻能創造2萬圓價值
   我們已經知道,資本家要獲利,就必須創造「剩餘價值」。接下來,我們要深入探討剩餘價值的概念。
  五代的服飾品牌morpho招聘了兩名新員工,雇用條件是一天工作8小時,日薪1萬圓。假設她們4小時能製作出一件價值1萬圓的衣服(當然,morpho的訂製服飾沒有這麼便宜,也不可能這麼快完成,這裡是用便於理解的數字來說明)。換言之,她們只要工作4小時,就能生產相當於自己日薪價值的產品。
  然而,她們與五代締結的契約是一天工作8小時,因此必須再勞動4小時。而這額外的4小時,又可創造出1萬圓的價值──這就是額外產生的「剩餘價值」。

交換價值低於使用價值的特殊商品
  她們的日薪1萬圓是勞動力這個商品的交換價值。但是,她們所出售的勞動力,其使用價值──也就是實際的勞動能力,卻能創造超出1萬圓的價值。
  換句話說,勞動力是一種使用價值大於交換價值的特殊商品。她們的日薪1萬圓,實際上僅是工作4小時所得到的生活費,而額外工作的4小時並未獲得支付。換言之,她們的工資並不是全部勞動的報酬,而只是維持勞動力再生產所需的費用。相對的,資本家正是透過她們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來獲取利潤。因此,資本家總是想盡辦法要增加剩餘價值。

※請對照圖解:資本家創造剩餘價值的機制


Kapital 22
資本家希望勞動者一天
能工作二十四小時

《資本論》應該從〈第8章〉開始讀起
  馬克思對勞動者說,《資本論》要從〈第8章〉開始讀起,因為這一章的內容全都與勞動者切身相關。這一章的標題名為「工作日」,也就是勞動者一天的工作時間。
  勞動者的工作時間由兩個部分組成:必要勞動時間(創造相當於工資價值的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創造剩餘價值的時間)。以前一節的例子來說,4小時是「必要勞動時間」,之後的時間則屬於「剩餘勞動時間」。從勞動者的角度來看,工作到超過必要勞動時間似乎是多餘的;但對資本家來說,必要勞動時間僅能回收成本,無法帶來利潤。
  這並不是說資本家想欺騙勞動者。資本家支付工資,勞動者則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簽訂契約。這個機制的關鍵在於,「勞動力」是一種使用價值大於交換價值的特殊商品。因此,資本家都希望將勞動時間做最大限度的利用,因為勞動時間越長,創造的剩餘價值就越多,資本家的利潤也就越大。
  馬克思以當時英國的勞動現場為例,批判過度勞動帶來的後果。過去的封建社會,人民必須承擔義務性的徭役。在工業革命初期,英國的勞動時間基本上長達12小時。到了馬克思的時代,雖然法律已將工時限制在10小時以內,並要求工廠提交報告以確保遵守規範,但實際上,這些規定往往名存實亡。有些勞動者甚至一天要工作16小時。不過,這種情況並未持續太久,資本家與勞動者之間的階級鬥爭終於爆發,《工廠法》於焉而生,女性與兒童的勞動時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強迫延長勞動時間就是剝削
  我們再回頭看看漫畫中的五代。身為morpho的負責人,五代的身分是資本家,但同時她也參與服裝製作的勞動。因此,她既是資本家,也是勞動者。五代讓員工和左右田按照規定時間下班,但自己卻在工作時間結束後繼續加班。
  換句話說,五代透過延長自己的勞動時間,來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從五代的立場來看,這或許是不得已的辦法,但這種情況就等同於她在剝削自己。

(精彩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