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16歲就能懂、26歲就置產的投資祕訣

原文書名:Millionaire Teacher: The Nine Rules of Wealth You Should Have Learned in School


9786267648919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16歲就能懂、26歲就置產的投資祕訣
  • 產品代碼:

    9786267648919
  • 系列名稱:

    Biz
  • 系列編號:

    DB0497
  • 定價:

    460元
  • 作者:

    安德魯.哈藍(Andrew Hallam)
  • 譯者:

    丁惠民
  • 頁數:

    288頁
  • 開數:

    14.8x21x1.44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0901
  • 出版日:

    20250901
  • 出版社:

    大是文化-城中
  • CIP:

    563
  • 市場分類:

    投資理財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商業類
  •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臺灣最暢銷ETF投資工具書,累印突破40刷!
《華爾街日報》投資理財類暢銷書!

「學校沒學到的理財知識,都能在這本書裡面學回來。」
──「PG財經筆記」版主╱蔡至誠

一個收入不多的年輕高中老師,平日不看盤、股市下跌他更開心。
只研究一種理財工具,成本比人少、獲利卻比人高,怎麼辦到?

安德魯.哈藍(Andrew Hallam)是加拿大人,這幾年搬去新加坡,
在當地美國國際學校擔任高中英文老師。他沒有富爸爸,也不是學商科的,
但懂得理財,擁有百萬美元以上的財富。

他15歲開始,想穿新衣服就得自己存錢買,
16歲就用在超市打工的錢買下第一輛車,19歲開始投資,大學時就自力更生,
將70%的薪水用來還清助學貸款,第6年更買下一塊土地……。
為什麼一個勉強算是中等收入的高中老師,能夠用如此快的速度累積財富?

哈藍老師要教你:
1. 有錢的第一步,不是學會賺錢方法,而是像「真的有錢人」一樣花錢。

2. 你一定懂複利,但你會用複利思考嗎?知道什麼是「複利的挪亞定律」嗎?

3. 戶頭有了錢,理專一定自動找上門,認識理專之前,你務必要認識這兩種基金。

4. 存了錢,但別輕易進場,而是要等待下一回的股市暴跌,然後開心。

5. 股市崩盤照樣賺:哈藍要介紹你「懶骨頭投資組合」。

6. 不管你住在哪個國家,都該在當地做「指數化投資」。

7. 既然要做指數化投資,你一定得接觸理財顧問,
哈藍教你揭開理財顧問的把戲。尤其是他們介紹的高收益投資標的,
真相到底是什麼。

8. 股票行情波動大,其實不適合上班族,如果你真的很想買股票,
哈藍教你如何配置、哪類股適合上班族購買。
然後,哈藍會告訴你「賣股票」的時機怎麼抓。

現在,哈藍和妻子擁有一輛賓士車和一輛馬自達多用途車,住有泳池的豪華社區,
還經常旅行,已造訪超過25個國家。
如果健康狀況維持得好,未來40年他都可以繼續享受美好的生活。

哈藍老師現在的生活,不就是你的最大夢想嗎?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安德魯.哈藍(Andrew Hallam)
美國股市三位傳奇專家聯合推薦的「素人投資家」
一位高中老師,任教於新加坡的美國國際學校,以教師的薪水打造出千萬財富。
他教授英文,2002年開始撰寫關於個人理財的文章,其中有兩篇文章獲得加拿大國家出版獎的理財類決選提名。作品刊登於《加拿大商業雜誌》(Canadian Business)、《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財識》(MoneySense)、《時報》(L'Actualite)及《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
2006年開始舉辦投資研習會,告訴人們如何輕易打敗理財顧問所提供的投資報酬率。他的9個理財投資法則,不僅受到《環球郵報》報導,而且登上《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目前他還在學校教授個人理財。

譯者簡介


【譯者簡介】
丁惠民
中興大學企管系畢。曾任職於明?電腦(已更名為佳世達科技)、《工商時報》,現為專業文字工作者。

書籍目錄


各界讚譽
推薦序 一個牛皮紙袋,藏著致富關鍵╱伊安.麥古根
前言 我,微薄的薪水,卻能成為千萬富翁

第一堂課 像真的有錢人一樣花錢
絕對不做有違財富累積的事╱購物品味太高會帶來痛苦╱
「想要有錢」的時候,別做傻事╱
買房,關鍵不是頭款,而是利率╱贏在起跑點,別靠富爸爸╱
我怎樣成為千萬富翁(這一段別學我)╱
不必省得像貧民,但要花得像有錢人

第二堂課 複利的挪亞定律
很多人不懂複利的神奇力量╱小女孩,小錢變大錢的活見證╱
一領到薪水就該做的事╱背車貸、卡債,精通投資也白搭╱
股票雖有漲跌,但一定能創造財富╱你猜不到哪檔股票會漲,所以……

第三堂課 認識理專之前,務必認識這兩種基金
3種指數型基金,理財不敗╱巴菲特也建議你買指數型基金╱
96%的主動型基金表現不佳╱主動型基金,總是好花不常開╱
主動式管理基金,主動吃掉你的錢╱實證:按照績效排名買基金,必敗╱
主動型基金是短期投資,不宜長期持有╱
主動型基金與指數型基金超級比一比╱3%手續費會吃光你的獲利╱
為什麼他們都不希望你買指數型基金?

第四堂課 等待下一回的股市暴跌,開心
奇怪ㄟ∼漲價了還拚命買╱股市:何時進場不重要,待多久才重要╱
老師這樣教股票就好了╱波段操作?我的下場是……╱
911狂跌,終於等到你╱市場下殺,是一場難得的盛宴

第五堂課 股市崩盤照樣賺:懶骨頭投資組合
債券,讓你進可攻退可守╱股市崩盤,錢照賺╱
來一段國外關係,更穩當╱懶骨頭,投資獲利多╱
股票債券在一起,雞蛋不放同一籃

第六堂課 在你居住的國家做指數化投資
三胞胎父親打敗專業投顧╱
在加拿大,要特別注意基金買賣成本╱
在獅城買指數型基金,也要貨比三家╱
在澳洲投資,以美式武器打勝仗╱每年只要花1小時

第七堂課 揭開理財顧問的把戲
理財顧問的話術與伎倆╱理財顧問與經紀人,全都功力有限╱
大部分的退休基金都買指數╱投資產業是個大騙局

第八堂課 高投資報酬率背後的真相
投資的騙局,始終有人相信╱94%的股市老師跑路╱
高收益債券,結果是垃圾╱投資新興市場?別被GDP騙了╱
黃金絕對是短線,長期沒獲利╱企業威脅抽廣告,雜誌敢講實話嗎?╱
避險基金?其實風險超大

第九堂課 如果你真的很想買股票
以巴菲特為師╱投資股票務必記住兩件事╱如何判斷企業的好壞?╱
免盯盤的好企業,長這樣╱賣股票,聰明選時機

結語 九個致富法則一覽

推薦序/導讀/自序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
「PG財經筆記」版主╱蔡至誠
《投資金律》作者╱伯恩斯坦
《漫步華爾街》作者╱墨基爾
《巴菲特沒有祕密》作者╱麥爾茲

各界讚譽

過去,不投資才是最大的風險;如今,在金融商品推陳出新之際,對投資商品內容的不了解,胡亂投資的風險更大。三十年來,我在全國巡迴演講逾千場,我認為財富要倍增,功夫一定要下得深,無知才是現今投資市場最大的風險所在。
──朱成志,萬寶投顧董事長

學校沒學到的理財知識,都能在這本書裡面學回來。
──「PG財經筆記」版主╱蔡至誠

你是否花得太多、存得太少?不明白為何投資總是受挫?安德魯.哈藍以簡潔、輕鬆且具說服力的筆觸,說明原因並提供解決方案。任何國家的投資人都適用這些策略。
── 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投資金律》(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作者

哈藍將歷久不衰的理財心得,精煉成九個容易了解及遵循的法則。投資新手不可能找到比本書更好的指南了。
── 墨基爾(Burton G. Malkiel),《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作者、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把本書送給年輕人,等於送給他們一輩子的財務獨立與成功。
── 羅伯.麥爾茲(Robert Miles),《巴菲特沒有秘密》(Warren Buffett Wealth)作者

這是一本投資寶典,任何人都能從中獲益良多。最值得一提的是,文風淺顯易懂,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都讓讀者目不轉睛。
── 比爾.蘇西斯(Bill Schultheis),《不看盤,我才賺到大錢》(The New Coffeehouse Investor,中文版由大是文化出版)作者、Soundmark財富管理公司(Soundmark Wealth Management)合夥人

如果你今年只買一本書,就要買這本。研究指出,許多投資人的理財觀念並不正確。本書啟發新一代的投資人,讓他們可以打敗華爾街,並成功退休。
── 保羅.法萊爾(Paul B. Farrell),《千萬富翁密碼》(暫譯自The Millionaire Code)、《致勝投資組合》(暫譯自The Winning Portfolio)作者

本書讀起來非常輕鬆,從基本開始談起,並精闢點出個人理財投資的真正關鍵。作者以幽默的筆觸,深入淺出的傳達不可不知的理財觀念。
── 史考特.伯恩斯(Scott Burns),資產創建公司(AssetBuilder Inc.)投資策略長、聯合媒體社(Universal Press Syndicate)個人理財專欄作家

本書是投資新手的正確選擇,作者不只從個人財務生涯的觀點提出致勝策略,更提供九個馬上就做得到的投資法則,讓讀者可以晉身千萬富翁。如果你身邊有人即將面臨財務危機,請推薦他們讀這本書。
── 賴瑞.斯維德羅(Larry Swedroe),《冒險的必要》(暫譯自The Quest for Alpha)作者、白金漢金融服務集團(The Buckingham Family of Financial Services)合夥人與研究主管

總是要隔好長一段時間,我才會讀到一本我認為應該和所有認識的人分享的理財書。本書就是這樣一本書!
── 查理士.科克(Charles Kirk),科克報告(The Kirk Report)部落格創辦人

作者證明了不需要高薪、搞懂複雜的股票交易,或是尋求理財顧問的協助,一樣可以變成有錢人。本書蘊含許多智慧,適合每個人閱讀,包括新手與經驗豐富的投資人。
── 約翰.亨佐(John Heinzl),《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財經專欄作家

當被問到推薦高中生或大學畢業生讀什麼書時,我一定會選擇這本。本書充滿閱讀樂趣,而且毫無疑問的,可以提升年輕人與成年人的理財能力。
── 羅伯特.瓦士列斯基(Robert Wasilewski),RW投資策略公司(RW Investment Strategies)總經理、DIY投資人(DO-It-Yourself Investor)部落格作者

前言
我,微薄的薪水,卻能成為千萬富翁

如果要你想一想,從事哪些職業可以讓你變成千萬富翁,那麼傳統上被視為高所得的幾個行業別,應該會閃過你的腦海。它們是律師、醫療人員、企業家,還是牙醫師?
在想要致富的人當中,極少人會選擇我的職業──高中英語教師,這充其量只能算是中等收入工作。不過,我在三十多歲時,就成為零負債的千萬富翁。
我從來不做太冒險的投資,也沒有繼承到任何財產,而且自己支付了大學全部的學費。我如何能夠在未滿40歲之前,不但付清所有的學費,還累積出超過百萬美元的財富,並且零負債?
我很幸運,從一些謹慎理財的人身上學到知識並獲得啟發,他們讓我學會了原本在高中時就應該知道的事。大部分的高中並未正確的教導理財知識,因此你可能像數以百萬計的人一樣,被教育體系所欺騙。我想要透過本書,幫助你彌補這一點。
你就讀高中時,是否曾經在代數、英語、歷史或生物的課堂上想著:「這些東西能夠為我的真實人生帶來什麼效益?走出校園之後,哈姆雷特的獨白、三角函數,或者有關小豬死後體內會產生什麼變化的知識,會為我帶來好處嗎?」
基本上,沒有一個簡單答案可以回答這些疑問。但無可否認的,「金錢」這個主題非常重要──不像是豬隻的解剖或是代數方程式──每個人只要嫻熟之後,就能夠受益。
大多數的家庭不想要開誠布公的談論「金錢」這件事,就像是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和親戚中的怪胎有太多牽扯,例如大有前途的舅舅和他透過婚姻仲介而結婚的老婆,在標新立異的電影產業裡擔任要職。

學歷再高,理財知識卻不到高中
金錢真的是一個禁忌話題嗎?
回想一下,你的父母親是否與你分享過,他們花了多少年才還清房貸,而且這當中有哪些影響因素?他們是否向你說明過信用卡如何運作,以及自己如何理財投資?對於如何選擇家中的房車,你的父母親有哪些見解和考量?他們有沒有告訴你,自己是如何付清車款,或是必須支付哪些房屋稅和所得稅?在大多數的家庭裡,父母親不談論這些事情。
由於缺乏完整的理財投資教育,因此頂尖名校的大學畢業生的財務知識,可能只比14歲的中學生多一點而已。這些人進入職場之後,可能衣不蔽體的走在嚴冬的寒風中。
不過,別為了你那凍僵的屁股,而抱怨你的父母、中學教師或大學教授。其實,若干年前,大部分的長輩也是在暴風雪中舉步維艱,在建立家園的路途上緊抓著身上單薄的衣物。
差勁的規畫和不正確的財務教育,導致許多人養成不良的消費習性,並且陷入錯誤的投資當中。特別是,當這些人想要趕上那位習慣恣意揮霍、好像什麼都有的隔壁鄰居時,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鄰居聽從一般理財顧問的建議進行投資,而這些顧問總是向人們保證能夠因此而致富,或者至少能夠得到一筆穩固的退休金。但是,眾多理財顧問就像是傑佛瑞.喬叟(Geoffrey Chaucer,編按:英國作家)的名著《坎特伯里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中那位有錢的赦罪僧(譯注:他是賣贖罪券的騙子)。
不過,這兩者之間有一個重要的差別。赦罪僧向基督徒詐騙金錢,他承諾受騙者可以上天堂,明白的告訴他們要付出多少代價。但是,現今的理財顧問則不然,他們將顧問費用隱藏起來。無論理財專員看起來多麼友善,他們大多數人與你的利益沒有什麼關聯。由於你在學校裡沒有學到這一點,因此你到頭來很可能會發現,自己投資了錯誤的產品,並且付出高額的隱藏費用,也就是幫別人支付了賓士汽車的錢。本書將幫助你避開這樣的陷阱。
上百本討論類似主題的書籍當中,你為什麼應該要看這一本?在說明這一點之前,我必須先告訴你我撰寫本書的理由。

寫給完全不懂財務、但渴望投資的人
在學校裡,許多同事知道我除了教英文之外,還撰寫了一些有關個人理財的文章,其中有兩篇獲得加拿大國家出版獎(National Publishing Awards)理財類的決選提名。
於是,這些同事希望我可以教他們如何理財投資。我計畫舉辦幾場免費的理財投資研習會,而且希望可以找到一些探討正確投資觀念的簡單書籍,將它們送給同事。
因此,我選購了12個不同書名、總共80冊的書籍。接著,就像在教英文一樣,研習者分成幾個小組,我與他們進行分組討論,看看他們從書中學到什麼。
不過,問題來了。對於這些同事而言,這些書的用詞就像古埃及文一樣難以理解。許多理財作家似乎並未意識到,他們撰寫的很多東西無法停留在一般人的腦袋裡。
我必須使用不同的工具,才能夠讓我的理財投資教學有更好的成效。因此,藉由一百多位友人和同事的協助,我創作了這本書。在持續舉辦免費的理財投資研習會的過程中,我提出的問題大概比講授的內容還要多,讓我釐清了一般大學教育程度的人對於理財投資有多少概念,如此一來,我能夠教更多的人。
撰寫本書之際,我和幾十位不懂財務知識、但渴望學習投資的人分享我的作品。他們向我反應可以理解哪些內容、無法理解哪些部分,因此我得以做必要的調整,多加解說或是避免採用某些財務用語。
這一番努力的成果就是本書:由一位擁有百萬美元財富、仔細傾聽學生反應的高中教師所撰寫,告訴你應該在學校裡學到的九個理財投資法則。你可以學會如何像真正有錢的千萬富翁一樣花錢,並且做出最佳的投資,同時還能避開令人恐懼的陷阱、貪婪,以及不受那些想要把手伸進你荷包的人所操控。
我因為奉行這些歷久不衰、易於實踐的法則,三十多歲便成為零負債的千萬富翁,現在我把這些知識都傳授給你。
(作者注:書中出現的所有網路連結,在撰寫時都是有效的。)

文章試閱


很多人不懂複利的神奇力量

複利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其實很簡單。如果年利率為10%,100美元1年能收取10美元的利息。換句話說,原本的100美元會變成110美元。
第2年,你可以將110美元全數作為本金,如果年利率一樣是10%,你可以得到11美元的利息,而110美元就會變成121美元。
到第3年,你可以將口袋中的121美元全部掏出來,如果年利率仍然是10%,你可以得到12.1美元的利息,121美元就變成了133.1美元。
以年複利10%來計算,100年後,最初的100美元會變成137.8萬美元。
數字看起來很夢幻。其實,你不必像《暮光之城》(Twilight)的故事主角那樣長生不老,就可以享受複利帶來的好處。
對於和我一樣19歲就開始投資的人而言,當活到90歲時,他在市場上投入的資金足足享有71年的複利。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會花掉一些資產,但是一定會保留一部分的錢繼續孳息,以便活到百歲時生活所需。

越早起步,風險越低
不管是車貸或是卡債,你在付清高利率借款之後,就該開始準備打造巴菲特所說的方舟。越早開始越好,如果你只有18歲,現在就開始。如果你已經50歲,那麼沒有什麼時刻比當下更好,因為你永遠不可能比現在更年輕。
那些沒有浪費在名貴汽車、最新高科技產品以及卡債上的錢,可以在股市中創造出驚人的複利效果。而且,如果你待在股市中越久,風險就越低。
我們都知道,股市的波動很大,甚至可能經歷好幾年低潮。但是,根據過去90年(編按:以初版2011年計算)的資料,美國股市可以達到超過9%的年報酬率(這90年來股市指數平均每年成長9%),這包括了1929年、1973年至1974年、1987年,以及2008年至2009年的幾次股市崩盤。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財務管理教授傑諾米.席格爾(Jeremy Siegel)在《散戶投資正典》(暫譯自Stocks for the Long Run)一書中指出,從歷史來看,美國並非唯一創造出亮眼的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國家。雖然英國的全球地位滑落,但是觀察英國自1926年以來的數據,可以發現它的股市表現和美國非常接近。另外,即使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德國股市的長期表現也不會比美國遜色。
我不是在挑選哪個國家的股市表現佳。有些國家的股市表現確實比較好,但是我們沒有水晶球可以預見未來。因此,確保成功的最好方式是在全球股市投資。同時,及早投資可以讓你獲得加乘效果的好處。

投資比人少,賺的比人多
以下的問題顯示出,越早越好的「挪亞定律」多麼具有威力。
A. 你比較希望投資32,400美元,並讓它變成1,050,180美元?
B. 你比較希望投資24萬美元,並讓它變為813,128美元?
沒錯,這是個愚蠢的問題,任何人都會選擇A。但是,大多數人沒有受過良好的理財教育,於是認為只要有B就很幸運,從未想過A會出現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將自己從本書中得到的知識告訴一些年輕人,他們一定獲益匪淺,真的可以將3,000美元變成百萬美元。但是,不要直接給年輕人錢,這會削弱他們的致富能力,必須讓他們學會自己賺錢。


一領到薪水就該做的事

2005年,我與一對擔任教職的夫婦湯姆和茱莉共進晚餐時,談到存錢的話題。
他們希望知道自己應該為退休生活存多少錢。公立學校的教師可以靠退休金過活,但他們和我一樣是私立學校的教師,必須自己籌措退休生活費用。
我提出一個最低金額,這個數字是他們目前每個月存款的2倍。茱莉認為可以達成,但是湯姆認為根本辦不到。於是,我請他們做以下兩件事:

1. 連續3個月寫下把錢花在哪裡,包括飲食、貸款、汽車油錢,以及健康保險等。
2. 3個月後,算出每個月的生活成本是多少。

後來,我們再次共進晚餐時,這對夫婦告訴我,過去3個月的紀錄讓他們大感震驚。茱莉很驚訝自己竟然花這麼多錢在外食、衣服及咖啡這些事物上。湯姆則訝異自己和朋友打高爾夫球時,竟然花那麼多錢喝啤酒。
在這3個月裡,他們每天晚上從皮夾中掏出各種收據,寫下每一筆花費,於是意識到自己是多麼浪費而為之驚醒。就如同湯姆所說:「我知道在每天結束時必須寫下買了什麼,這是一種負責任、衡量自己消費的方式,因此開銷開始減少。」
理財有效率的家庭知道他們每個月的生活成本,而記錄所有的花費,這通常會導致兩件事情。首先,了解每個月的開銷,便能夠掌握可用於投資的金額。另外,大多數的人會對自己的消費行為負責,於是減少浪費。
接下來,要確實掌握每個月的平均收入。將每個月收入扣除平均生活費之後,就能知道每個月可用於投資的金額。不要到月底才將這筆錢用於投資,相反的,應該一領到錢就將資金自動轉帳到已選定的投資項目中。如果不這樣做,月底便沒有錢去落實預定的理財計畫(只要晚上多吃外食就會超支)。
我的妻子在結婚之前,總是到了月底或年底時,才將剩下來的錢拿去投資。在她改變做法,一領到薪水便將錢自動轉帳到投資帳戶之後,她發現投資金額是以前的兩倍。
我的朋友湯姆與茱莉也有同樣的體認。1年後,他們的投資金額成長1倍。2年後,他們已經擁有原始投入金額的3倍。兩人的說法一模一樣:「以前不知道錢都跑到哪裡去了。現在,我們不覺得生活和3年前有什麼不同,但是投資帳戶裡的金額不會騙人,足足多了3倍。」
一陣子之後,你可能不需要記下每一筆花費,便自然養成健康的消費模式,於是自動轉到投資帳戶的錢將不斷增加。
另一個訣竅是,一般來說,薪水應該會隨著時間而有所增加。如果今年薪水增加1,000美元,那麼至少要將一半放進你的投資帳戶,而剩下的錢則可以放入另一個獨立帳戶,以備不時之需。如此一來,你的加薪將具有雙倍效用。

背車貸、卡債,精通投資也白搭
在決定存下多少錢做投資之前,必須釐清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你是否仍在付信用卡利息?
如果是的話,存錢投資就完全沒有意義。信用卡年利率多半高達18%至24%。
無法在每個月的繳款日付清帳單,代表信用卡公司正在從你的財務大動脈中不斷吸血。
你不必多聰明,也知道一邊付年利率18%的信用卡利息,一邊進行報酬率10%的投資,是多麼不合邏輯,這好像穿著衣服泡在浴缸裡一樣。
要還清年利率高達18%的信用卡債,等於必須進行稅後報酬率18%的投資。而且,沒有一種方法可以保證你能夠獲得這麼高的報酬。如果有理財顧問、廣告或投資機構聲稱,保證可以達到18%的年報酬率,那麼請想想伯納.馬多夫(Bernard Madoff,譯注:股市自營商,以類似老鼠會的形式製造史上最大的騙局,數十年間詐騙金額高達650億美元),快跑為妙。
除了信用卡公司之外,沒有人可以賺到這麼高的報酬率。但是,他們是從你那裡賺到18%至21%,而不是幫你賺錢。


理財顧問的話術與伎倆

朋友或家人想要開立投資帳戶時,通常會問我能不能陪著一起去。出發之前,我會扼要說明市場概況、運作模式,以及指數化投資的優點。我會告訴對方,每個針對主動型基金投資所做的研究報告都有同樣的結論:要讓自己在股市裡有最好的機會,關鍵就是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
當我們走進一家銀行或金融服務公司時,總會被安排坐在豪華的絨布椅上,而對面就是打算向我們推銷主動型基金的理財顧問。當我的朋友提出指數型基金的優點時,理財顧問立刻予以反駁。
以下是他們的說詞。當然,理財顧問要確保錢可以流進他們和公司的口袋。你對於這些說詞有心理準備,就更有機會站穩立場。不要忘記,要投資的人是你而不是他們。
當股市下跌時,指數型基金是危險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不會把所有的蛋都放在股市裡。但是,股市指數是百分之百連結到股市報酬率。
理財顧問用這種說法來引發客戶的恐懼,指出主動型基金經理人有能力在市場下跌之前,迅速賣掉股票,如此一來,當股市崩盤時便能夠保住投資人的基金資產。然後,當市場看似「比較安全」時(或是其他類似說法),基金經理人會再買進股票,讓投資人在股市回春時獲利。
理論上,這一切都很美好。但是,基金經理人根本無法算準市場變化的時點,並且所有的隱藏費用仍然繼續產生。請教一下理財顧問:「最近哪一年股市跌得最慘?」他應該會說2008年。再問他在2008年裡,是否大多數的主動型基金都打敗大盤?這就可以捉住他的把柄。
2009年,《華爾街日報》有一篇關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報導,清楚的指出一個事實:在股市跌得最慘的2008年,絕大多數的主動型基金都輸給大盤。顯然,主動型基金經理人無法在股市滅頂前,及時浮出水面。
而且,就一個投資組合而言,股市指數只不過占其中一部分而已。當理財顧問拿出他要推銷的主動型基金,與某一檔股市指數型基金做一番比較時,不要被他們騙了。就如同第五章的內容,聰明的投資人會以債券型基金,來調節與平衡自己的投資組合。
我聽過一大堆理財顧問說過以下類似的話:
你無法以指數型基金打敗股市,指數型基金只能夠給你平均報酬率。我們有優秀的團隊可以為你選擇最好的基金,你為什麼只給自己一般的報酬率呢?
這總是讓我發笑。如果主動型基金沒有什麼費用成本,例如12B1費、管理費、稅金、銷售佣金、理財顧問銷售費,而且沒有操作成本,那麼他們所言正確。基本上,整體股市指數型基金的報酬率非常接近平均值。長期來看,約有半數的主動型基金能打敗股市指數,另外半數則會被股市指數所打敗。但是,若要讓這種現象成真,必須活在以下的夢幻世界裡:

1. 理財顧問必須是免費服務,沒有所謂的銷售佣金或推銷獎金。好心的仙子會幫他付房屋貸款、飲食和度假費用,以及其他的消費支出。
2. 基金公司不需要賺錢。普徠仕(T. Rowe Price)、富達(Fidelity)、百能投資(Putnam Investment)、高盛(Goldman Sachs),以及其他營利性的財富管理業者,都必須變成慈善基金會。
3. 研究人員免費工作。不只是基金公司免費服務以造福世界,旗下的研究人員也是利他主義者,不需要仰賴薪酬度日,可以基於人道關懷免費奉獻時間和心力。
4. 負責為基金買賣股票的經理人也是免費工作。他們受到公司感召,因此免費為基金交易股票與債券。
5. 基金公司可以免費交易股票。大型證券經紀商會吸收基金公司的交易成本。當基金公司交易股票時,證券經紀商基於認同基金公司的崇高使命,幫忙支付每一筆交易佣金。
6. 政府免除你的繳稅義務。由於基金公司造福全世界,因此所有的政府都對主動型基金的應稅銷售總額視而不見。

如果上述的夢幻情境都能發生,一檔整體股市指數型基金的績效,就只是很接近「一般」的平均值而已。
但是,在現實世界裡,那些說整體指數型基金只能給你一般回報的理財顧問,在經過驗證之後,其實都只是說謊但鼻子不會變長的小木偶,或是有「地球是平的」情結的老水手。不過,厲害的銷售員不會就此放棄。接下來,你可能會聽到類似的話語:我可以讓你看看有不少主動型基金都打敗大盤。我們只為你買最好的基金。
這就像是從事後來看,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得知,在過去的15年裡,有哪些人贏得英國高爾夫球公開賽,並說:「看,這是過去15年贏得英國公開賽的選手。有了這些資料,我可以挑出未來15年的冠軍。我打包票,會用你的錢做出最好的選擇。」但研究證明,過去表現良好的基金很少能夠維持高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