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秒懂AI提問:讓人工智慧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原文書名:


9786267745113秒懂AI提問:讓人工智慧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 產品代碼:

    9786267745113
  • 系列名稱:

    Business
  • 系列編號:

    UB100
  • 定價:

    260元
  • 作者:

    秋葉、劉進新、姜梅、定秋楓
  • 頁數:

    208頁
  • 開數:

    14.8x21x1.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0827
  • 出版日:

    20250827
  • 出版社:

    優渥誌-大樂文化
  • CIP:

    312.83
  • 市場分類:

    職場工作、成功法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商業類
  •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20種ChatGPT、DeepSeek的提問方法
.100種實用案例
.搞定工作╱學習╱生活

◎ 現代人必備!AI工具讓生活更輕鬆愜意
隨著科技迅速發展,現今AI已跨足多個領域,能幫你解決生活上的大小事。例如ChatGPT、DeepSeek,不但資料庫龐大且資料完整,包含文案寫作、職場溝通、電商開發,甚至教案設計、家族旅遊計畫等等,都能交給AI一手規劃。今天起當個聰明的現代人,只要動動手指,AI就能幫你分憂解勞,讓生活更省力!

◎ 問得對,AI才給力!解鎖高效對話的20個密技
使用AI時,若無法得到滿意的答案,不是因為它不夠智能,而是提問的方式或切入點不對。因此AI好不好用,關鍵在於你怎麼問。那麼,該如何提問才對呢?本書有系統地介紹20種AI提問技巧,能引導AI給我們最需要的答案。
Ø 關鍵字提問:描述越具體越能引導AI,專業術語效果佳。
Ø 示例式提問:舉例說明,AI 就迅速理解你的需求。
Ø 引導式提問:問題越具開放性,AI的創意表現越精彩。
Ø 多項選擇提問:要求AI幫你做決定,從此告別選擇障礙。
Ø 循環式提問:不斷追問AI,讓AI提供越來越令人滿意的答案。
Ø 情緒分析提問:協助AI模仿人類情緒,創作出打動人心的文章。

◎ 工作不再卡關!職場人超受用的100個實用案例
不僅僅是電腦工作者,無論是高層主管還是社會新鮮人,都能透過AI解決各種工作上的問題。此外,不管在哪個行業,AI都能有效減輕你的負擔,為你整理資料、分析數據、創作文案,甚至生成圖片和影片。本書涵蓋100個常見的場景,所有案例都非常實用,保證能幫你解決最迫切的需求,並提供針對該情境的最佳提問方式。
☑ 社群小編:用發散式提問,擬定吸引眼球的3C產品標題。
☑ 培訓講師:用指令式提問,快速獲得一份完整的培訓大綱。
☑ 專案調研人員:用歸納式提問,分析競爭對手的市場佔有率和產品特色。
☑ 食品營養師:用角色扮演式提問,設計出適合兩人的素食食譜。
☑ 平面媒體設計師:用摘要式提問,歸納出客戶想要的海報風格。
☑ 社會新鮮人:用對立式提問,擬定個人職業發展規劃。

◎ 任何人都需要的AI應用手冊,保證快速上手!
本書把「好的提問」與「不好的提問」做對照,可以清楚看出:不好的提問,只能得到模糊的答案;而有效的提問能直擊問題核心,從而快速解決問題。本書的定位不是專業的電腦教學書,而是實用的生活工具書,無論多麼不熟悉AI 的人都能一看就懂,在需要的時候及時套用,讓AI隨時幫你一把。

作者簡介


秋葉
武漢工程大學副教授、「秋葉」品牌創始人、新媒體暢銷書作者,全網粉絲數超過3500萬。
劉進新
秋葉新媒體團隊負責人,擁有8年新媒體實戰經驗。曾撰寫閱讀量超過10萬的公眾號文章20餘篇,單篇最高閱讀量突破百萬次。。
姜梅
秋葉小紅書帳號矩陣負責人,擁有8年新媒體實戰經驗,著有《小紅書運營》《微博行銷與運營(第2版慕課版)》。
定秋楓
微信公眾號「秋葉PPT」主編,擁有5年新媒體編輯經驗,撰寫的文章全網閱讀量已突破千萬次。

書籍目錄


第一部
入門:最常用的6種提問方法
1-1 指令式提問:提問越清楚,回答更明確
【案例 1】職場工作:讓AI協助制訂工作計畫
【案例 2】教案指導:一鍵生成培訓大綱
1-2 角色扮演式提問:賦予AI身分,專業人士來解答
【案例 1】課堂教學:用AI幫助老師提升教學效果
【案例 2】商務談判:讓AI成為你的談判專家
【案例 3】心理輔導:讓AI幫你排解心中的煩惱
【案例 4】遊戲設計:讓AI設計角色對話
1-3 關鍵字提問:使回答更具體更精確
【案例 1】SEO(搜尋引擎優化):讓AI強化關鍵字
【案例 2】數據分析:讓AI快速分析關鍵資訊
1-4 示例式提問:讓AI快速理解你的需求
【案例 1】職場寫作:AI教你掌握寫作關鍵
【案例 2】創意設計:用AI靈活模仿設計風格
1-5 引導式提問:用AI生成更多創意
【案例 1】專家顧問團:讓AI成為你的超級智囊團
【案例 2】職涯規劃:讓AI成為你的職場導師
1-6 發散式提問:讓AI打破固定的思考模式
【案例 1】資料搜尋:快速獲取海量素材
【案例 2】腦力激盪:生成有創意的金點子
【案例 3】教學培訓:拓廣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二部
進階:讓AI為你解決棘手問題
2-1 問答式提問:讓AI回答指定問題
【案例 1】知識查詢:用AI輕鬆學習各門學科
【案例 2】語言學習:用AI有效提升外語能力
2-2 摘要式提問:快速壓縮長篇資訊
【案例 1】整理知識庫:讓知識庫條理清晰
【案例 2】梳理目標計畫:讓工作更有計劃性
2-3 對話式提問:讓溝通更加人性化
【案例 1】小說創作:真實對話使讀者身歷其境
【案例 2】客戶服務和諮詢:模擬對話生成問答手冊
2-4 資訊一致性提問:確保答案不「跑偏」
【案例 1】資訊查核:讓AI檢查出錯誤內容
【案例 2】訊息比對:讓AI利用自身資料庫比較內容
2-5 資訊整合提問:高效整合資料並解決問題
【案例 1】投資決策:讓AI幫你分析股票投資價值
【案例 2】旅遊規劃:整合資訊,規劃旅遊行程
【案例 3】故障診斷:幫助檢查和解決問題
2-6 多項選擇提問:立即決策,告別選擇障礙
【案例 1】產品推薦:讓AI幫你擺脫選擇障礙
【案例 2】市場調研:讓AI做好趨勢分析
【案例 3】考試命題:幫老師快速出好一份試卷
2-7 約束式提問:精準獲取所需內容
【案例 1】專案管理:限制AI條件引導思考
【案例 2】文藝創作:生成特定風格的作品
2-8 對立式提問:抵禦攻擊和偏見的武器
【案例 1】家庭教育:讓AI分析孩子的思考方式和行為
【案例 2】商業談判:讓AI幫助制定談判策略
【案例 3】科技創新:讓AI提供產品創新解決方案
2-9 歸納式提問:把訊息分組,更容易吸收
【案例 1】學術研究:讓AI整理學術文獻
【案例 2】教學輔導:讓AI幫助提升學習效果
【案例 3】藝術領域:讓AI成為藝術顧問

第三部
精通:把AI變成你的萬能助手
3-1 循環式提問:把AI進化升級,回答更完美
【案例 1】教學培訓:提升授課內容和品質
【案例 2】衝突解決:讓AI協助解決家庭教育問題
3-2 反覆式提問:讓回答越來越合你口味
【案例 1】電商領域:分析數據,改進推薦演算法
【案例 2】遊戲開發:根據玩家資料,提升使用滿意度
3-3 進階式提問:循序漸進處理複雜訊息
【案例 1】健身指導:借助AI制定科學的健身計畫
【案例 2】金融風險評估:借助AI做風險評估
【案例 3】產品研發:讓AI生成產品設計方案
3-4 情緒分析提問:讓AI更有「人情味」
【案例 1】企業招聘:讓AI幫你聘僱合適的員工
【案例 2】心理諮詢:幫助患者更能應對情緒問題
3-5 複合型提問:獲取多層面的資訊
【案例 1】文章創作:讓AI幫你提升文章可讀性
【案例 2】歷史研究:讓AI幫你理解前因後果

推薦序/導讀/自序


《30個必學的AI行政工作術》作者 賴彥廷
數位轉型顧問 李全興(老查)

文章試閱


第一部
入門:最常用的6種提問方法

1-1 指令式提問:提問越清楚,回答更明確
想要駕馭AI,就要掌握與AI 對話的技巧。從某種角度來看,和AI 對話,就像指派下屬任務一樣。面對同樣的任務、同樣的下屬,懂得指派任務的主管,更容易帶領下屬完成工作。來看看以下的案例。公司要求完成一個宣傳專案,兩位主管都指派了下屬任務,如果你是那名下屬,較容易完成哪個主管所指派的任務?

一般主管
「我們最近和×× 品牌合作,要出一個宣傳專案, 你來做一下,後天給我。」

優秀的主管
「最近×× 品牌要和我們合作。馬上就是五一勞動節了,他們想以勞動節結合新產品為主題,做一個節日宣傳專案,以帶動這款新產品的銷量。活動主要針對25~35 歲的女性族群,包含節日共三天。專案以PPT 呈現,不要超過10 頁,週五下午6 點前將方案給我。」

優秀的主管所指派的任務,是否看起來更容易完成? 因為該主管提供的訊息完整、要求清楚,下屬一聽就知道任務是什麼。否則就得花費許多時間,再次確認這個方案的具體要求。
當主管明確指出期望的結果、工作標準以及截止時間,下屬能更完整理解任務要求,這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能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拖延。同理,向AI 提問時,下的指令越清楚和具體,得到的結果越接近自己的期望。什麼才是好的指令呢?以四大原則供大家參考。

1.結構清楚
下達指令前,我們可以借助經典結構(比如常用的5W),讓自己的表達更有邏輯、更順暢,從而形成清楚的指令。
2.重點突出
越是想表達出清楚的需求,可能導致指令的內容越多。指令一複雜,就不利於AI 去理解提問者的需求。這時可以藉由換行,來突顯出重要的指令。
3.語言簡練
多用短句,少用長句,有助於精簡訊息。
4.易於理解
儘量使用量化或具體場景的詞彙,尤其希望達到某種效果的時候。比如當我們想控制篇幅時,比起下「不要太長」這個指定,明確提出「控制在300 字以內」,更容易讓AI 理解。

了解以上原則後我們會發現,利用常用的結構化提問思路,是善用指令式提問的關鍵。接下來我們就結合實際場景,來看看指令式提問的魅力。

場景1:寫活動行銷案
小李在一家廣告公司擔任行銷專員,最近公司和一個牙刷品牌合作,要小李撰寫針對五一勞動節的活動專案, 來增加新品銷量。小李沒有想法於是想求助AI,我們來看看給AI 不清楚的指令和清楚的指令,會得到怎樣不同的效果。(AI 回答內容略)
可以很明顯看到,下達清楚的指令後,AI 的回答更符合提問者的需求,也更容易實行了。以下再展示幾個不同場景的應用案例,以便大家更理解什麼是清楚的指令。
AI 雖然任勞任怨、不會發脾氣、不會提出抗議,但是如果接收到的指令不清楚,它只能把工作做到60 分,甚至不及格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