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實戰冠軍E大教你用200張圖學會K線籌碼:本益比評價法+E式技術面分析,篩選獲利100%的成長股!(熱銷再版)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7745168系列名稱:
Money系列編號:
UM093定價:
320元作者:
傅鈺國頁數:
208頁開數:
17x23x1.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1028出版日:
20251028出版社:
優渥誌-大樂文化CIP:
563.53市場分類:
投資理財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商業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如何賺飽成長股價差?突破與拉回的完整攻略大公開!
Step 1:技術面的4大買點
Step 2:籌碼面的4種跟單技巧
Step 3:加權指數資金控管配置,還有箱型戰法……
這是一本會掙錢的工具書!
本書的「E式戰法」,總結8年級生E大親身實戰的成長股策略,
讓他在一年內賺到第一桶金,並奠定年化報酬率20%的基礎。
這套有系統且務實的投資方法,
能避開短線追高殺低的盲點,邁向穩定有感的報酬率。
本書共7章都有憑有據,提出真實績效,分享會賺錢的觀念,
讓投資人買到能超越大盤、最具爆發性的成長股,
獻給希望賺到第一桶金的你!
★從30萬本金到700萬獲利,實戰冠軍的「散戶大補帖」
E大精通股票、期貨等交易操作,根據100%親身實戰經驗,認為「波段成長股策略」最能穩定自己的長線績效,且最適合新手投資人,據此統籌歸納出一套「E式戰法」。這套完整且有系統的投資法,能帶領讀者在瞬息萬變的股市中走對路,找到最適合自己買賣股票的操作模式,用經過驗證且有效的投資方法,每年穩穩獲得20%投資報酬率。
★用200張圖學會獲利模式,兩萬點時代的「股票工具書」
面對台股市場結構的變化,若沒有合理資金配置或操作策略,容易在全球性股災裡畢業。身為散戶的你,需要的是新觀點、新投資策略。本書不只一招一式,對於股票投資中會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會給你方向,並如實呈現對與錯的實戰案例,是值得投資人反覆翻閱的工具書。
★擁有贏家思維+買進上漲股,賺一倍!
股市充斥著人性心理戰,低買高賣的道理人人知,但10個投資人中總是只有1個是贏家,其餘的人往往在股價震盪中飽受折磨。當市場上使用的方法大同小異,那麼最後決勝負的關鍵就在投資人身上。想在股市中穩定獲利,需要「反人性」,E大整理出5項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會在本書中反覆出現,以理論和實戰演練不斷提醒讀者,不再錯失股價發動點,勇於買進上漲股。
◎原則1:預測行情,也要滾動式修正看法
◎原則2:進場與出場有憑有據
◎原則3:重複正確的習慣,穩定獲利的策略也需要堅持
◎原則4:容許虧損與失敗
◎原則5:耐心等待一記好球
★什麼是成長股?我的實戰經驗分享你……
本書由實戰經驗累積出投資心法,對於初階投資人來說,可以立即擁有一套系統化的交易方法;對於資深投資人,能扎實培養出有邏輯的投資策略。
◎成長股到底「長怎樣」?下對4個條件就能選對
◎產業面常見的獲利動能,有哪4個關鍵?
◎解密市場常見的5大飆漲原因
◎3個條件選出高殖利率填息常勝股
★怎麼找出成長股?本益比評價法+E式技術面分析
E大看到散戶的盲點:不了解股票上漲的原理,也沒有一套投資方法,只能任由心情像鐘擺一樣,隨著股價波動而患得患失。他根據實戰經驗指出,將基本面與技術面結合,不需要在意大盤漲跌,只要關心符合E式戰法的個股,就能找出最有效率的起漲點。
因此本書教讀者:首先,從基本面的選股濾網中找出成長股;接著,運用技術面箱型理論與籌碼成本,搭配「本益比評價法」,計算出潛在獲利超過20%的個股,並設定進場的點位(找買點);最後,持股後設定停利停損點(找賣點、控制獲利和損失),就能確實掌握獲利。畢竟投資是自己的事情,不要總是在等別人的二手明牌。
如何賺飽成長股價差?突破與拉回的完整攻略大公開!
Step 1:技術面的4大買點
Step 2:籌碼面的4種跟單技巧
Step 3:加權指數資金控管配置,還有箱型戰法……
這是一本會掙錢的工具書!
本書的「E式戰法」,總結8年級生E大親身實戰的成長股策略,
讓他在一年內賺到第一桶金,並奠定年化報酬率20%的基礎。
這套有系統且務實的投資方法,
能避開短線追高殺低的盲點,邁向穩定有感的報酬率。
本書共7章都有憑有據,提出真實績效,分享會賺錢的觀念,
讓投資人買到能超越大盤、最具爆發性的成長股,
獻給希望賺到第一桶金的你!
★從30萬本金到700萬獲利,實戰冠軍的「散戶大補帖」
E大精通股票、期貨等交易操作,根據100%親身實戰經驗,認為「波段成長股策略」最能穩定自己的長線績效,且最適合新手投資人,據此統籌歸納出一套「E式戰法」。這套完整且有系統的投資法,能帶領讀者在瞬息萬變的股市中走對路,找到最適合自己買賣股票的操作模式,用經過驗證且有效的投資方法,每年穩穩獲得20%投資報酬率。
★用200張圖學會獲利模式,兩萬點時代的「股票工具書」
面對台股市場結構的變化,若沒有合理資金配置或操作策略,容易在全球性股災裡畢業。身為散戶的你,需要的是新觀點、新投資策略。本書不只一招一式,對於股票投資中會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會給你方向,並如實呈現對與錯的實戰案例,是值得投資人反覆翻閱的工具書。
★擁有贏家思維+買進上漲股,賺一倍!
股市充斥著人性心理戰,低買高賣的道理人人知,但10個投資人中總是只有1個是贏家,其餘的人往往在股價震盪中飽受折磨。當市場上使用的方法大同小異,那麼最後決勝負的關鍵就在投資人身上。想在股市中穩定獲利,需要「反人性」,E大整理出5項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會在本書中反覆出現,以理論和實戰演練不斷提醒讀者,不再錯失股價發動點,勇於買進上漲股。
◎原則1:預測行情,也要滾動式修正看法
◎原則2:進場與出場有憑有據
◎原則3:重複正確的習慣,穩定獲利的策略也需要堅持
◎原則4:容許虧損與失敗
◎原則5:耐心等待一記好球
★什麼是成長股?我的實戰經驗分享你……
本書由實戰經驗累積出投資心法,對於初階投資人來說,可以立即擁有一套系統化的交易方法;對於資深投資人,能扎實培養出有邏輯的投資策略。
◎成長股到底「長怎樣」?下對4個條件就能選對
◎產業面常見的獲利動能,有哪4個關鍵?
◎解密市場常見的5大飆漲原因
◎3個條件選出高殖利率填息常勝股
★怎麼找出成長股?本益比評價法+E式技術面分析
E大看到散戶的盲點:不了解股票上漲的原理,也沒有一套投資方法,只能任由心情像鐘擺一樣,隨著股價波動而患得患失。他根據實戰經驗指出,將基本面與技術面結合,不需要在意大盤漲跌,只要關心符合E式戰法的個股,就能找出最有效率的起漲點。
因此本書教讀者:首先,從基本面的選股濾網中找出成長股;接著,運用技術面箱型理論與籌碼成本,搭配「本益比評價法」,計算出潛在獲利超過20%的個股,並設定進場的點位(找買點);最後,持股後設定停利停損點(找賣點、控制獲利和損失),就能確實掌握獲利。畢竟投資是自己的事情,不要總是在等別人的二手明牌。
作者簡介
傅鈺國(E大)
8年級專職投資人。2011年起進入股票市場,專注於成長股投資,並應用於台股市場,歷經多次多空循環,每年投資績效皆穩定超越大盤。多年實戰經驗,使其在成長股領域建立了獨特的方法論。
進入市場初期,即熱衷於分享個人觀點與投資見解,圖文教學深入淺出,相關文章屢次刊載於 CMoney、Yahoo、工商時報、經濟日報、財訊等財經媒體,深受投資人關注與轉載。
長期專注於「成長股投資策略」研究,建立年化20%成長股交易法系統,並持續透過圖文分享投資紀律與心法,引導讀者從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三合一的角度,學習系統化投資方法。
E大期許能與讀者攜手跨越多空循環,享受股市長期成長的紅利,累積穩健投資實力,並在未來自信地說:我們都一步一步實現了人生每個階段的財務自由。
Instagram:efron0823
部落格:E大成長股投資教學
FB粉絲團:E大成長股投資
書籍目錄
作者序 我想傳授你,年化報酬率20%以上的「E式戰法」!
推薦序1 透過「刻意練習」,成為穩定獲利的投資人╱珍妮
推薦序2 給新手的投資啟蒙書,跟成功的人一起走下去╱鄭詩翰
第1章 進場前,你必須知道的事!
1-1、投資心理學:如何成為股市中少數賺錢的人?
1-2、投資心法:跟股神偷學順勢、紀律、取捨這3件事
1-3、選股法則:4條件教你買進成長股,獲利超過100%
第2章 選股時,該如何找出上漲股?
2-1、我用技術、籌碼、基本面,來挑出優勢股
2-2、我也會留意所有消息面,觀察股價的反應
2-3、最後,選對向上的產業,股價不只翻倍!
第3章 買賣點,用我獨門的「E式技術分析」
3-1、技術分析的優勢在於控制風險,不是預測未來
3-2、 E式第一招:量價戰法買在股價有效起漲點
3-3、 E式第二招:箱體區間戰法低買高賣模式
3-4、實戰K線圖1:多頭與空頭箱型型態
3-5、實戰K線圖2:主力出貨箱型態
3-6、實戰K線圖3:箱型突破週期與期望報酬
3-7、實戰K線圖4:主力進貨箱型態
第4章 挑飆股,教你不踩雷的「股價評價模式」
4-1、股價評價的4大重點指標+分批買進,穩賺差價!
4-2、範例:業績高速成長的聯發科,還能買嗎?
4-3、篩選出,高殖利率、高配息率、低本益比的成長股
4-4、篩選出,高獲利、高配息率、每股盈餘創新高的成長股
4-5、提醒:成長股好貴,買不下手?這樣算本益比才對!
第5章 用K線+籌碼,教你跟單主力完整攻略
5-1、用4大K線分析,找出買進訊號(順趨勢)
5-2、發現籌碼異常時,找到4種主力的跟單技巧(賺波段)
5-3、用大盤指數,來控管你的資金分配(不會賠)
第6章 如何賺一倍?解密市場5大「飆漲題材股」
6-1、投信基金重壓股
6-2、獲利轉虧為盈的倍數股
6-3、高配息、高殖利率股的填息攻略
6-4、價值嚴重被低估的庫藏股
6-5、經營權之爭引爆的董監改選事件
第7章 成長股小提醒:參考我的實戰操作大補帖
7-1、完美的聖杯不存在,接受投資策略的「不完美」
7-2、市場資金越充沛,股票就會易漲難跌!
7-3、交易比氣長不比氣盛,先理解停損的重要
7-4、股價容易領先基本面3 ~ 6個月以上
7-5、量價不會同時到頂,新高量容易有新高價
7-6、強勢股要追高賣更高,用五日線判斷最準
7-7、如何快速判斷股票「拉回買進」與「突破買進」?
7-8、指數跌破10年線,跟著國安基金進場撿便宜
7-9、來回賺價差口訣:買在凹洞量、賣在高檔10倍量
7-10、「融資」對股市造成影響的 3個階段!
7-11、戰勝股票市場,先搞定投資心態!
附錄 25個練習題,測驗自己是不是投資高手!
推薦序/導讀/自序
「珍妮愛投資」版主 珍妮
「年輕人的投資夢 」版主 鄭詩翰
交易實戰家 黃大塚
作者序 我想傳授你,年化報酬率20%以上的「E式戰法」!
全球經濟持續震盪與利率循環變化之下,資金仍不斷在不同資產間尋找出路。當貨幣政策寬鬆時,市場流動性推升股市屢創新高;而在緊縮環境來臨時,股市則會經歷必要的調整與洗禮。
2024年8月台股總開戶數已突破 1,300 萬人,加上投資結構逐步年輕化,顯示股票投資早已成為全民參與的活動。無論是長期資金還是短線操作,股票市場憑藉其相對的流動性與成長性,始終是資金配置中最具吸引力的選項之一。同時,庶民大眾面對通膨壓力與貨幣購買力下滑、物價上漲與薪資停滯等現實課題,相較於單純持有現金,投資更具效率,也能有效活化資產運用。
◎年化報酬率20%的「E式戰法」
對於每一位投資人來說,「績效」終究是最重要的事,股票投資有一個常見的迷思——只要很努力鑽研產業基本面、每日法人進出狀況或任何技術指標,就可以判斷股價未來的漲跌。
事實上,股票市場是一個風險偏好與資產配置的遊戲,因為股票價格的變化始終來自於人性,並不存在著絕世武林秘笈。學習每一種交易方法都需要經過市場時間驗證,本書分享的「E式戰法」,是我親身實戰的成長股策略,它讓我賺到第一桶金並奠定年化報酬率20%的基礎,也內化為我的投資紀律與方法。
剛踏入股票市場的人必定會經歷股市小白階段,投資的16字箴言「看錯方向、不設停損、加碼攤平、凹單留倉」也是新手上路常常犯的基本錯誤。因為羊群心理作用,新手容易盲目地受市場消息面影響,一旦受到利多消息發酵,便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最後套在股價歷史高點洪流上,每年相關案例都層出不窮地發生。
本書能夠協助你避開短線迷思買高賣低,強調「不做一根K棒行情,做一個波段趨勢財」。就像車子裝上自動輔助駕駛,能夠自動化找到方向,當市場行情混沌不明時,能依據這套系統找到新方向,將目標放在前方未來最具爆發性的成長股,獲利隨著股價進入主升段,行情持續飆升。
◎用基本面+技術面,了解上漲的原理
雖然不能複製歷史上的成功飆股走勢,但是智慧可以傳承。股市裡最不缺小道消息的明牌,因為告訴你明牌的人,不會跟你說什麼時候該賣出,更糟糕的情況是明牌只能帶來短線激情,股價卻沒有任何中長期支撐依據。
與其天天搶進殺出,不如徹底了解股票上漲的原理,心情不會再像鐘擺一樣,隨著每天大盤指數波動而搖擺不定,讀者能夠藉由作者所提及的交易原則,例如:E式技術分析、成長股選股策略與本益比評價法等,先從基本面選股濾網找到成長股的條件,進而從技術面箱型理論與籌碼成本設定進場的點位(找買點),最後是持有一檔股票後該如何挑選停利、停損位置(找賣點、控制獲利和損失),將基本面與技術面相互驗證,找出最有效的起漲點。
如此一來,才稱得上是一套完整且有系統架構的投資法,本書規劃的內容,最終目的是逐步引導讀者,可以在驚濤駭浪的股票市場中少走冤枉路,打造一條邁向贏家之路的捷徑。我的方法絕對不是唯一的,但是成功範例值得讓你效仿,不論是新手或老手,都能從中受益,進而精進為專屬自己的交易策略。
◎新手、老手的最佳股票工具書
本書對於初階投資人來說,可以立即擁有一套系統化且綜合性交易方法,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打造出自己的交易模式;對於資深投資人,更能培養出有邏輯的投資策略,每年持續提升長期操作績效。
那麼,最好開始的時間點就是「現在」,本書的方法、觀念與實戰內容,將成為兩萬點時代最佳的「股票工具書」,讓你在未來每一天全球股市變化中,持續練習與驗證。如此,讀者能實際運用在尋找未來值得投資的「成長股」,在股票市場穩定獲利,並更快達到財務自由!
文章試閱
第2章 選股時,該如何找出上漲股?
■2-1 我用技術、籌碼、基本面,來挑出優勢股
由選股模式大方向分類來看,包括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消息面四種,不同的類型的投資人各有不同的選股邏輯,當股價突破歷史新高時候,投資人會以主觀的個人看法,買進某支股票。
例如:月營收開始快速成長,營收佔比轉向到高毛利產品,造就獲利大幅跳增(基本面);股價量增價漲,站上所有均線之上(技術面)、法人和大戶連續買超,特定贏家券商在整理區間持續囤貨買超(籌碼面)、新產品通過大客戶認證,下個月開始接獲大量新訂單(消息面)。
這種時候容易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如將各大面向觀點,整合成一套精華的策略,正是我的投資核心理念——選擇技術面、籌碼面、基本面的優勢股,如此便能吸引全市場的各種投資人,更容易找出股價趨勢向上的好公司。
「長線保護短線」用我的觀點來解釋為:尋找基本面趨勢向上的個股,能夠避免大環境指數變化,與個股資訊不對稱所造成的短線股價波動。因為產業趨勢、經濟環境、企業競爭力,都會影響一家公司的營運發展。上市櫃公司裡,並不是每一家公司體質都像台積電,能在世界市場中建立競爭力,具備美國科技股體質,足以支撐股價好幾年的大多頭,讓投資人足夠有信心長期持有好幾年、跟著台積電成長。
但我們可以做的是,將持股週期縮短到一季到半年的時間,中間透過每月的月營收(每月10日以前公佈上個月營收)、季報(第一、二、三季季報分別在5/15、8/14、11/14以前公佈)、年報(隔年3/31以前)尋找正在成長階段的公司。
成長股容易符合「三新」的條件,也就是具備新產品、新應用、新訂單優勢的個股,容易進入高度成長期。市場上的法人與主力,能夠給予成長型股票本益比位階較高,主要原因是高本益比位階的個股市場,更看重它們的「未來成長性」。
如果一間公司過去到現在每股盈餘(EPS)持續成長,那麼股價也會水漲船高,對於低買高賣獲取資本利得(賺價差)的投資人來說,反應在股價上是最有效率的一段漲幅,能夠省去等待的時間成本。
如圖2-1的大學光(3218),憑藉集團資源及經濟規模優勢,技術及服務項目多元化,為其在業界保持領先的最大競爭利基所在。加上兩岸眼科市場持續成長,且全年齡全方位視力管理趨勢明確,從2020年第一季每股盈餘(EPS)1.17元,保持季成長趨勢到第三季每股盈餘2元,以季報公告日的收盤價來統計,股價從110元漲到279.5元,漲幅達157.6%,這段漲勢是掛牌以來股價最有效率的漲幅。
再以精材(3374)為例,藉由大股東台積電加持下,後端3D先進封裝測試需求大增,使股本較小的中小型股事半功倍,獲利繳出爆發性成長。即使2020年全球股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波動相當劇烈,如圖2-2,精材從7月營收開始加速成長,直到公告Q3每股盈餘(EPS) 2.2 元,創下單季歷史新高,股價從第三季最低點101.5元,開始漲到年末的歷史新高213.5元,漲幅達157.6%。
這就是基本面帶領技術面突圍的表現,價值可能會遲到,短期內因為籌碼差異,股價無法捉摸,但隨著公告獲利數字進而影響市場的評價模式,中長期股價終究會反映成長價值。
■2-2 我也會留意所有消息面,觀察股價的反應
事實上,股價總是跑在業績前面,因為股價是一項最先行的領先指標,往往領先基本面3∼6個月。多數投資人致命的心態是用自己的期望控制市場,股價走勢不如自己預期的時候,最先的反應都認為自己的判斷才是對的、市場都是錯的。
但投資的根本就是違反人性,公平的市場肯定不存在套利的空間:認為股價被高估的人與認為股價被低估的人,如果正好相等,股價就容易達到供需平衡而趨於穩定;反之,在兩者不相等的情況下,就存在套利的可能性。
如圖2-3的鎧勝-KY(5264),在2020年8月13日盤後,和碩(4938)宣佈以每股87.5元溢價幅度21.4%,總交易金額達145億元,100%收購子公司金屬機殼廠鎧勝,而鎧勝將於收購案完成後下市。如果當天盤後看到此消息,容易會想到:
1. 過去幾個月內,市場上有人已經春江水暖鴨先知,領先卡位,才造成股價先飆漲一段。
2. 當股價越接近和碩(4938)的收購價格87.5元,利潤空間就越小、股價趨於穩定。
3. 當股價達到和碩(4938)的收購價格87.5 元,就沒有人可以撿到便宜。
因此,無論信奉價值型投資或成長型投資,都一定要知道股價永遠領先反應未來行情,那麼獲利虧損或營收衰退的個股就一定會下跌嗎?這取決於公司對於未來行情的「預期」,只要「預期」未來會出現成長動能,股價就不一定會因為現在營運狀況而下跌。
當一家公司「單季獲利由虧轉盈」或「單月自結獲利由虧轉盈」,表示該公司在經營上脫離谷底或產業趨勢轉強,這種情形容易被稱為「轉機股」。依照過去歷史和經驗,只要公司接單順利超過一年時間,往往股價從公司公告每股盈餘(EPS)由虧轉盈後,開始計算股價漲幅容易有倍數行情。
以圖2-4 的晶心科(6533)轉虧為盈為例。晶心科為聯發科旗下翔發投資、行政院國發基金持股,在中國研發自有晶片、5G與IoT 發展的產業趨勢之下,2020 年第三季仍虧損0.69元,但第四季開始營收創歷史新高、邁向成長階段,股價以第三季季報公告日的收盤價來統計,從152.5 元漲到364 元,漲幅達138.6%。
一檔波段大漲黑馬股,最關鍵支撐股價動能是要有「強勁的獲利能力」,每季財報公告的稅後盈餘(EPS)是公司真正的獲利。還沒公佈財報以前,我們可以利用每月10 日前,上市櫃公司公告的「上個月營收」資訊,找出未來獲利可能強勁的成長股。因為獲利是由營收計算出來,如果營收出現大幅成長的情況,即便「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純益率」持平,公司獲利數字也可能會非常亮眼。
我的習慣是使用近一季每股盈餘與近一個月營收,作為主要的選股濾網,進一步觀察個股是否出現技術面轉強訊號,搭配籌碼輔助做買賣依據,三好到位就能買在股價發動時,活逮飆股順利搭上主升段列車。
第3章 買賣點,用我獨門的「E式技術分析」
■3-1 技術分析的優勢在於控制風險,不是預測未來
巴菲特曾經說過:「用技術分析就像看著後照鏡在開車前進」,這句話真的值得省思。因為開車是要看著前方開車,怎麼會利用後視鏡開呢?K線只是價格的歷史紀錄,將數字轉化為圖形,方便我們在觀察時能夠一目瞭然。所謂的技術指標,例如:KD、MACD、布林通道等等,是按照已經發生的數字紀錄,來做不同方式的運算。
為什麼許多技術分析派的投資者最後仍然賠錢出場?或是研究老半天的結果,卻比不上長線價值投資人?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技術分析著重於記錄歷史的交易數據,適合判斷短線進出時機;基本分析則是中長線趨勢的判斷,兩者同樣重要。
對於每一個進入股市的新手來說,技術分析是最容易上手的方法。從過往經驗來看,認為技術分析不實用的人,多數是因為新手錯誤的解釋和過度簡化的交易。畢竟股市沒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新手投資人每天接收到來自財經節目與網路媒體的解盤,那些各式各樣的解盤,無論上漲或下跌都講得頭頭是道,卻沒有一個操作準則。
但「線型是可以做出來的」,大盤走勢每天容易受到國際金融市場影響,因此難以精準掌控;而中小型股確實容易受到特定人士控盤,刻意將股價拉高出貨,配合新聞媒體放利多消息,來誤導市場投資人判斷。
股票上漲的過程中,第一手賺錢的大多是公司派,因為對自家營運體質和訂單能見度最了解;第二手是勤於call 公司發現的法人;最後一手才是市場散戶眾所皆知的末升段。所以,實務上要用基本面、籌碼面及消息面,進行綜合性評估判斷,才能讓技術分析運用得更有價值。
對我而言,技術分析的關鍵不在於預測未來,而是確認當下有效控制風險。買進與賣出股票時有依據,可以在多頭或空頭走勢中,掌握價格的趨勢慣性,因為股市短期漲跌屬於籌碼面的供給問題,其他不能掌握的部分,就透過股市經驗與停損來控制。
簡單地說,策略永遠重於預測,先擬定操作策略,才會懂得應對股市突如其來的不確定事件。幾乎所有市場贏家都認同這項觀念:不要全力重壓地預測方向。
就像是2018 年被動元件漲價行情,當年7月份國巨(2327)股價最高點來到1,310 元,沒多久法人說明會傳出,未來產業供不應求狀況將更明顯,被動元件市況基本面仍非常健康,多家外資券商繼續給出1500 ∼ 1600 元以上目標天價,但股價早就領先急轉直下。
就連專業研究員、分析師與基金經理人,也可能在市場產業榮枯點誤判行情。當公司的逆風消息還沒被證實以前,公司發言人也不會對外釋出太差的訊息,等到消息確認後,公司內部人早就將持股大幅度賣出。所以專業本身就存在盲點,更何況是資訊不對等的散戶,如果對行情過度自信而重壓,可能會大意失荊州。
技術分析是幫助我們規劃交易,避免雜亂無章地憑感覺進出。自己對於未來股價漲跌的看法並不重要,因為股市一定存在著無法控制的時刻,重點是後面臨機應變的反應與動作。
漲會到頂,跌也會到底,要了解自己的底線,理所當然也應該要做好最差狀況的心理準備,控制風險後才能讓績效穩定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