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職場高手的高效思維

原文書名:


9789863707868職場高手的高效思維
  • 產品代碼:

    9789863707868
  • 系列名稱:

    圖解雜學
  • 系列編號:

    KA159
  • 定價:

    380元
  • 作者:

    安達裕哉
  • 譯者:

    李惠芬
  • 頁數:

    238頁
  • 開數:

    12.8x18.8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0409
  • 出版日:

    20250409
  • 出版社:

    楓葉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CIP:

    494.35
  • 市場分類:

    投資理財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商業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現學現用,輕鬆掌握∼
日本熱銷7萬冊!解鎖成功人士共通的職場祕訣!
帶你重新審視那些「因忙碌而被忽略」的關鍵!
【本書特色】
◎5大關鍵能力──從執行到領導,打造最強職場競爭力!
◎蟬聯兩年日本Amazon商業書第1名《頭腦好的人說話前思考的事》作者最新力作!
◎濃縮超過20年就業及創業過程中的寶貴經驗,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剖析高效工作思維!

想要成為真正的工作高手,
就不能只求「完成工作」,
還要避免遺忘那些因忙碌而放棄的目標⋯⋯

《職場高手的高效思維》濃縮作者多年經驗,
系統化剖析成為工作高手的核心能力,
每一章都充滿了實戰技巧和生動案例,
幫助各位在工作中一步步提升自我價值,
成為真正的職場高手!

⟡ 執行力:改變人生從行動開始
⟡ 決斷力:判斷框架快速做出正確決策
⟡ 溝通力:達成目標的必備武器
⟡ 深思熟慮:看清事物的本質,掌握職場中的關鍵機會
⟡ 推動與協作:跨越協作障礙,豐富生活的強大夥伴

《職場高手的高效思維》不僅是一本提升職場能力的指南,
更是幫助你在日常工作中,養成關鍵技能的實用手冊。
讓你在職場中不再迷茫,輕鬆邁向理想目標!

作者簡介


安達裕哉
1975年出生於東京都,畢業於筑波大學環境科學研究科。曾在Deloitte任職12年,從事經營顧問工作,並參與公司內部創業計劃,歷任東京分公司和大阪分公司總經理。他曾為超過1000家企業提供IT及人事顧問服務,並與超過1萬名商務人士會面交流。
之後,他創立了專注於自媒體支援的「Tinect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從事企業顧問、網路媒體運營支援及文章撰寫等相關業務。他個人運營的媒體「Books&Apps」月流量超過200萬,每月穩定推出獲得數千次社群分享的熱門文章,致力於成為「為商務人士帶來啟發的網路媒體」,以趣味且實用的內容深受讀者喜愛。
著作包括《仕事ザ必要ス「本当ソヵтшЯンみЁъ⑦能力」ゾジよ身ズコんホタゆゆソろ?》(日本實業出版社)及《頭ソゆゆ人ゎ話エ前ズ考りサゆペアシ》(Diamond社)等。
Books&Apps: https://blog.tinect.jp/
X (Twitter): @Books_Apps

譯者簡介


李惠芬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暨跨國文化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於日商公司,十年以上翻譯經驗,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小說、輕小說、手作、心理、商用、健康、實用等多種書籍。

書籍目錄


•前言

▎第1章 「執行力」是改變人生的最強武器
職場高手都是「說做就做」的人
•只招聘五十歲以上員工的公司老闆談「改變人生的方法」
•「想試試」只是迷信,「做過了」才是真科學
•「考試型學習」會如何對工作產生壞影響
•別迷信「無限可能性」這種說法
•迅速選擇,快速決斷
•成為「工作高手」的最短途徑

▎第2章 「決斷力」需要透過理解框架來養成
職場高手擁有終身受用的「判斷基準」
•我們工作的六大意義
•能幹之人必知的三件事
•學生與社會人士在溝通上的明顯差異
•即便努力未必有回報卻仍然重要的理由
•「主動行動的人」與「擅自行事的人」之間的微妙差別
•「內部公關」和「拍馬屁」到底差在哪?
•判斷「該辭職」還是「不該辭職」的重點

▎第3章 「溝通力」只要一點點小改變,就能有大效果
學會職場高手們的正確準備方式
•聊天只要記住兩個重點就夠了
•成為「講話清楚明瞭的人」的八條心法
•戰勝溝通障礙的祕技「少說話,多傾聽」
•意見與自己相左的人並非「敵人」,而是「理性之人」
•接到任務後一定要做的八件事
•向面試官學習,解除初次見面警戒的六個步驟
•任何人都能成為溝通高手的唯一要點
•當需求無法滿足時,正是溝通能力發揮的時候

▎第4章 「深思熟慮的能力」教你看清事物的本質
職場高手每天都在實踐的習慣
•「聰明的平凡人」無法更進一步的五個原因
•顧問公司對部下施行的八項訓練
•沒失敗過的人,沒人會信任
•對商務人士來說「升遷」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為什麼想要有所成就的人應該考慮做副業?
•僅用三天學到的技能,價值也僅止於三天
•「比自己優秀的人」的數量,反映了個人的氣度
•學習「輕鬆地」努力吧

▎第5章 「推動與協作的能力」是豐富人生的強大夥伴
職場高手都懂得領導力的重要性
•「別讓人一再重複同樣的話」等於是「不稱職的象徵」
•比起聰明才智,更應優先考慮「行動力」
•判斷「優秀上司」與「糟糕上司」的六大基準
•「做出成果時」正是命運的轉折點
•「催促工作」和「提昇工作速度」其實是兩回事
•培育人才的最佳方式,就是別把一切都教給他們
•工作中最棒的事,就是能擁有自己的「自由」

•後記

推薦序/導讀/自序


剛開始進公司時,大家應該都想過「我一定要成為工作高手」吧?
但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半年、兩年、三年,甚至十年後,這種想法可能已經消失不見,變成了「只要每天能把工作做完就行了」。
我也有過這樣的時候。
究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一定要成為工作高手」的願望又是從何時消失的?
大概是因為職場中多次「障礙」帶來的挫折,讓人感受到無法掌控的無力感。
也許是因為對上司無理的要求,感到憤怒與無奈。
可能當我有「改變不了現在的狀況了,沒有發生更大的錯誤就好」的想法時,成為高手的願望也消失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世上確實有那些能跨越「障礙」的人。
他們最後成為了「超強的工作高手」。
那麼,他們到底是怎麼翻過這些高牆,又如何解決那些不合理的問題呢?
答案很簡單。
因為他們身邊有教他們怎麼跨越障礙、解決不合理問題的高人!
這些人,可以說是他們的「恩師」。
「恩師」是那些用親身經歷學到辦法,並能把這些技巧清楚地教給屬下或後輩的人。
其實,我身邊也有這樣的貴人。在我做顧問工作時,每當遇到難題,他們都教我如何成功解決,有時甚至能讓我直接避開那些麻煩。
不過,這樣的情況也有些問題存在。
這些方法大多是沒有明文寫下來的「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所以能解決的問題範圍,就取決於恩師能教給你的內容。
因此有「恩師」的人運氣好,能成為「工作高手」;但那些沒這份幸運的人,可能會直接放棄,想著「隨便啦,工作也沒那麼重要」。
結果來看,或許可以說一切都取決於「運氣」。
但從人才利用的角度來看,這未免太過浪費了。
所以,當我辭去顧問公司的工作並開始創業時,我決定把過去學到的東西盡量寫成文章,讓它們更有邏輯性和實用性,轉化為「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然後用部落格的方式發佈出去。
這就是我創建的媒體,Books&Apps誕生的故事!
時間來到二ま一五年,距今已經是八年前的事了。
當時我接到了日本實業出版社編輯川上先生的邀請,於是決定將Books&Apps的內容出版成書。
這本書便是《恆心效應:為什麼職場成功人士都堅持做對的事?(「仕事ゎザわペビコ」ズスペ最短ソ道)》。
我把平常寫的文章重新加筆修改,並加以編輯整理,最後集結成了一本書。
這是我在創業後出版的第一本著作,對我來說意義重大,直到現在,仍然對它抱有特別的感情。
就像前面提到的,我在顧問公司時,從上司和前輩那裡學來的那些「工作方法」,一直只在非常有限的圈子裡被傳遞。
但通過這本書,這些方法成為了「著作物」可以傳播到更廣泛的社會中,讓我倍感欣慰。
據說「顧問」現在已成為備受推崇的職業。
但我在顧問公司工作時,這些公司幾乎是「長工時」、「績效主義」、「職場霸凌」的代名詞,被視為典型的「黑心企業」。
而在《恆心效應:為什麼職場成功人士都堅持做對的事?》所講述的內容,正是我在那樣的艱困環境中努力求生、實現成果時所摸索出的工作方式。
現在因為隨著工作方式改革及少子化所帶來的招聘困難,眾多顧問公司逐漸向轉型為「白色企業」,據說工作環境也大為改善。
與過去相比,被無止盡的長時間工作及職場霸凌所折磨的人已大幅減少,這是件直得欣慰的事。
但反過來說,現在也有了新的壓力。那就是「要在短時間內拿出最大的成果」。
因此,那些「讓自己成為工作高手的方法」依然能發揮作用。
這次出版社的人告訴我,從部落格挑選而成的《恆心效應:為什麼職場成功人士都堅持做對的事?》寫的是「普通工作中最核心的本質」,所以我決定重新編排內容並進行加筆修訂,將以「新版」的形式再次呈現給讀者。
在眾多書籍紛紛絕版的當下,這本書能夠繼續出版,我深感榮幸。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它能真正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二○二三年九月 安達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