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會計決策術:掌握財務語言,提升你的商業判斷力!
原文書名:教養シウサソ「会計」入門
產品代碼:
9789863707936系列名稱:
圖解雜學系列編號:
KA160定價:
400元作者:
金子智朗譯者:
趙鴻龍頁數:
316頁開數:
12.8x18.8裝訂:
平裝上市日:
未定出版日:
未定出版社:
楓葉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CIP:
495.4市場分類:
會計財稅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商業類- ※缺書中
商品簡介
∼ROE、成本、利潤……你真的懂這些關鍵詞的意義嗎?∼
商業決策的關鍵,
就藏在你忽略的財務數字裡!
你是否曾在職場上聽到「提高ROE」、「控制現金流」等術語,卻不清楚其真正含義?
閱讀財經新聞時,發現不同媒體對財務數據的解讀大相逕庭,甚至有些矛盾?
許多人誤以為會計只是記帳和報表,
但會計實際上是一種【解讀商業世界】的關鍵語言能力。
無論是公司內部的業務改善、企業經營的戰略規劃,或是個人的投資理財,
擁有正確的財務素養,才能幫助你做出更有利的決策。
本書以非會計專業的商務人士也能輕鬆讀懂為旨,
幫助各位從大局理解會計思維,
拆解關鍵財務指標、分析專業術語,
並透過實際案例,帶你學會正確的財務判斷與決策方式,
真正看到企業運營的本質。
內容包括──
.會計的存在理由、原理原則、個別論點
.財務報表的結構、使用財務指標的經營分析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差異、稅金與會計的關係等等
讓你釐清諸如
「毛利為負還要不要接單?」
「這家上市企業不配息就不好嗎?」
等等各種表面看不出來好壞的問題。
豐富的案例與專欄、淺顯易懂的全面解說,
不論你是對會計一竅不通的社會新鮮人,
還是希望加強財務素養的專業人士,
《會計決策術:掌握財務語言,提升你的商業判斷力!》
都將成為你的最佳指南,助你掌握職場經營與投資的核心競爭力!
∼ROE、成本、利潤……你真的懂這些關鍵詞的意義嗎?∼
商業決策的關鍵,
就藏在你忽略的財務數字裡!
你是否曾在職場上聽到「提高ROE」、「控制現金流」等術語,卻不清楚其真正含義?
閱讀財經新聞時,發現不同媒體對財務數據的解讀大相逕庭,甚至有些矛盾?
許多人誤以為會計只是記帳和報表,
但會計實際上是一種【解讀商業世界】的關鍵語言能力。
無論是公司內部的業務改善、企業經營的戰略規劃,或是個人的投資理財,
擁有正確的財務素養,才能幫助你做出更有利的決策。
本書以非會計專業的商務人士也能輕鬆讀懂為旨,
幫助各位從大局理解會計思維,
拆解關鍵財務指標、分析專業術語,
並透過實際案例,帶你學會正確的財務判斷與決策方式,
真正看到企業運營的本質。
內容包括──
.會計的存在理由、原理原則、個別論點
.財務報表的結構、使用財務指標的經營分析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差異、稅金與會計的關係等等
讓你釐清諸如
「毛利為負還要不要接單?」
「這家上市企業不配息就不好嗎?」
等等各種表面看不出來好壞的問題。
豐富的案例與專欄、淺顯易懂的全面解說,
不論你是對會計一竅不通的社會新鮮人,
還是希望加強財務素養的專業人士,
《會計決策術:掌握財務語言,提升你的商業判斷力!》
都將成為你的最佳指南,助你掌握職場經營與投資的核心競爭力!
作者簡介
金子智朗
顧問、公認會計師、稅理士。
1965年生,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部,於該校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
在日本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從事資訊系統的企劃與開發,同時通過公認會計師考試,隨後於普華永道顧問公司(現為PwC顧問公司)等處任職,之後獨立創業。現為Brightwise Consulting合同公司代表。
以活用會計與IT專業知識的諮詢業務為中心,擔任企業培訓和各種研討會的講師,同時於名古屋商科大學研究所商學院擔任教授(多次榮獲教學獎)。
著有《MBA財務会計》(日經BP)、《「管理会計ソ基本」ゎエトサマろペ本》(秀和系統)、《ンみЗザ学ヅ管理会計》、《理論シンみЗザ学ヅ財務分析》(皆為同文館出版)、《ЗЬみэみザ学ヅ管理会計入門》(Kindle)等。
官方網站:https://www.brightwise.jp
線上會計辭典:https://www.kaikeijiten.com
YouTube頻道:公認會計師・金子智朗 簿記2級講座(商業簿記篇)
譯者簡介
趙鴻龍
畢業於輔仁大學統計資訊系,對日本歷史文化情有獨鍾。譯有《極簡貝氏統計學》、《圖解會計思維 商業戰略、分析必備武器》、《誰都看得懂的統計學超圖解》、《懶人最需要的高效率「極簡整理術」》等書。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本書特色】
◎從零開始,建立清晰的財務思維:打破會計數字滿天的刻板印象,無需死記硬背,從解釋詞語著手,真正理解背後含義。
◎深入剖析財務關鍵概念:包括財務報表、ROE、營收、成本、現金流、折舊⋯⋯瞭解重要指標,全面提升財務判斷力。
◎適用於所有領域:企業經營者、投資者、商務人士都適用,避免遭數據或迷思誤導,掌握洞穿公司運作的能力。
書籍目錄
.前言——什麼是應該具備的會計素養?
▌第1章 會計的存在目的為何?
.想知道有無獲利
.公司是靠他人的金錢來營運
.兩種會計——貴族用會計和船員用會計
.會計準則的種類與日本的立場
.專欄 金額以每三位數劃分的原因
▌第2章 財務報表的基本結構
.為什麼選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
.專欄 價額與價格
.資產負債表的結構
.專欄 「富爸爸」會把錢用在真正的資產上
.損益表的結構
.專欄 經常利益是日本特有的利潤
.利潤的去向
.專欄 上市企業不配息是謂恥?
.合併財務報表
.專欄 Google的「表決權比率」
▌第3章 會計的基本原則
.為什麼原則很重要?
.一般原則
.損益表相關原則
.資產負債表的原則
.專欄 「收益」一詞的混淆
▌第4章 財務會計的個別論點
.存貨——庫存的功過
.折舊——理論依據與經營上的效果
.固定資產減損——其本質與經營上的意義
.商譽——就像被問到結婚的理由一樣
.準備金——「你已經死了」
.專欄 促使準備金嚴格化的呆帳問題
▌第5章 用於經營分析的財務指標
.經營分析的切入點
.ROE——各方面都受到重視的指標含義
.專欄 在後資本主義社會中,對股東的重視發生變化?
.ROA——綜合的收益性指標
.專欄 ROA不只一個
.自有資本比率——安全性的基本指標
.周轉期間——關於資金周轉速度的指標
▌第6章 似是而非的稅務與會計
.企業所涉及的稅金種類
.稅務與會計根本上的差異
.稅金與會計的關係
.法人稅等的計算過程
.不存在「稅務會計」這種會計
.專欄 為什麼叫作「附表」?
▌第7章 從現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到什麼
.為什麼需要現金流量表?
.利潤與現金為何不同?
.現金流量表的結構
.自由現金流量
▌第8章 經營決策時不可或缺的管理會計
.管理會計在決策上發揮作用
.管理會計特有的成本概念
.即使不敷成本也要接受訂單?
.組織管理的應用
.索引
推薦序/導讀/自序
前言
什麼是應該具備的會計素養?
「上市企業應該承諾ROE有8%以上」這樣的說法從某個時期開始出現,使得企業高層的發言也比以往更加重視ROE。
大家知道這個耳熟能詳的ROE是指什麼嗎?要怎樣才能改善呢?
就算不搬出ROE這種看似複雜的名詞,我想大家平常也很常聽到「提高銷售額!」、「降低成本!」、「創造利潤!」之類的說法。大家平常使用的銷售額、成本、利潤等名詞,跟ROE一樣都是會計的概念。
會計乃是商業交流的基本語言。伽利略•伽利萊(Galileo Galilei)曾說「宇宙是由數學這種語言書寫的」;同理,「商業是由會計這種語言書寫的」。如果不懂會計這種語言,便無法談論商業。
筆者現在也有在商業學校任教。商業學校的學生往往對會計科目敬而遠之,大概是覺得牽涉到數字和制度的會計困難又乏味吧;相較之下,戰略和行銷等科目更受歡迎。這些科目只要懂得國語便能理解,內容通常也比較有趣,然而如果撇除對會計數值造成衝擊的部分,戰略和行銷就只會淪為「有趣的小故事」。
業務改善也是如此。一般而言,削減冗餘的工作,用更短的時間完成相同工作時,人們就會說「成功做到了業務改善」,感覺像是做了一件好事。然而,一旦問到銷售額增加多少、成本減少多少時,往往會發現完全沒有任何變化,像這樣的情況並不罕見。我將這類業務改善稱為「自我滿足的業務改善」,而這種情況在世上比比皆是。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沒有將工作和會計數值連結起來思考的緣故。
因此,所有商務人士都必須具備會計的基本素養。
回想起來,我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與會計一點關係也沒有。我出身理工科背景,先是進入一般商務公司的資訊系統部門,開啟了職業生涯。
公司裡有很多人提出各種意見,例如系統部門的主管會說「折舊還沒結束,不能更換系統」,工會的人說「留存收益有這麼多,應該提高薪資」,像這樣的聲音在公司內不勝枚舉。
當時的我對會計一無所知,完全無法判斷公司內部各種言論的真偽,我非常不喜歡這種「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態。滿口說著折舊或留存收益這類專業術語的前輩們看起來很帥氣,但同時也讓我感到懷疑,有種如墮五里霧中的感覺。
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在公司的內部培訓學習到會計,第一次接觸到所謂的財務報表,瞭解其製作過程,從而對會計產生了興趣。既然要學,就要學到最好,於是我決定邊工作邊挑戰公認會計師的考試,直到今天。促使我真正想學好會計的最大契機,正是那段對專業術語感到困惑的經歷。我不想再被那些專業術語給唬住,希望靠自己的腦袋好好地做出判斷。
一旦理解會計,便有很多好處隨之而來。
首先是對工作有直接的幫助。我開始聽得懂上司或經營者那些看似艱澀的對話,能夠判斷討論內容的真偽,不再被專業術語給唬住。最重要的是,我能夠在工作上做出正確的判斷,這一點幫助很大。
即使與工作沒有直接關聯,也能正確地深入理解財經新聞的內容,這是我親身體會到的心得。因為財經新聞也是用會計這種語言來敘述,這是理所當然的。
不過,報紙和新聞等媒體的內容往往有許多謬誤。財務指標的公式因報導而異,對於這方面並沒有任何說明,用字遣詞出錯的情況也不少見。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撰寫報導的人缺乏會計方面的素養。我在投稿或接受採訪的過程中,總是感受到撰稿人、編輯和採訪者對於會計方面的素養相當匱乏。果不其然,撰稿人交出的原稿往往需要大幅修正,有時候甚至得改到面目全非的地步。這就像不懂英語的人去採訪美國人,結果寫不出像樣的報導一樣。
本書是以非會計專業的一般商務人士為對象。對於這些人來說,何謂作為素養的會計呢?那並非指掌握詳細的知識,重要的是從大局的角度來理解所謂的會計,學習基本的概念與思考方式。
學習會計時,最忌諱的就是一下子進入細節。會計是範圍極其廣泛、詳細規則多不勝數的領域,倘若一下子進入細節部分,馬上就會迷失方向,也失去了學習的樂趣。這就像是不看森林也不看樹木,直接觀察枝葉一樣。
在觀察樹木之前,要先審視整片森林。只要具備這樣的大局觀,樹木和枝葉自然就會清晰可見。反過來說,能夠從森林全貌想像出樹木與枝葉的模樣,這樣的能力正是商務人士應有的素養,絕對不是死記硬背關於樹木與枝葉的細節。
把會計作為素養來學習時,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學習語言的正確涵義。語言本身就是概念,具備素養的人,用字遣詞都會很優美。
實際上,會計相關的用語經常受到濫用。例如,各位知道「收益」的涵義嗎?包括這個用語的正確意思,希望大家能夠透過本書瞭解用語的真正涵義。
錯誤的用字遣詞,有一部分責任要歸咎於報紙和新聞等媒體。因為這些媒體的用字遣詞往往存在相當大的錯誤,媒體助長了用語的混亂。會計這種語言的混亂,將導致商業上的誤解與混亂,因此我希望財經記者和新聞主播也務必要閱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