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里斯本探索旅圖──七大主題路線,一場美食×文化的深度之旅

原文書名:


9786264120586里斯本探索旅圖──七大主題路線,一場美食×文化的深度之旅
  • 產品代碼:

    9786264120586
  • 系列名稱:

    釀旅人
  • 系列編號:

    55
  • 定價:

    590元
  • 作者:

    粟子
  • 頁數:

    288頁
  • 開數:

    17x23x1.48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0428
  • 出版日:

    20250428
  • 出版社:

    釀出版-秀威資訊
  • CIP:

    746.2719
  • 市場分類:

    旅遊休閒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旅遊類
  •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帶你玩遍里斯本的大街小巷!
主題路線+手繪地圖+乘車攻略+省錢指南+Info QR碼一掃就走,美食購物到文化體驗完全滿足!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一座歐洲數一數二悠久的古城,因交通便利、物價適中,兼具歷史與時尚、友善安全與健全的旅遊環境,成為全球旅人趨之若鶩的旅遊城市。若你正為了下次旅行躊躇不定,不妨跟著粟子,從磁磚畫的藝術氣息到豬扒包的香味縈繞,自阿爾法瑪的狹窄巷弄至貝倫的壯麗塔樓……無論初訪或重遊,都能領略里斯本的不同風貌!

❖「里」有魅力──12個關於里斯本的亮點
❖「斯」訊在手──旅遊攻略全都錄
❖「本」市交通──乘車資訊總整理
❖分區「里」解──分區景點、購物與美食導覽
❖暢遊「斯」路──7條主題規劃路線
❖避雷「本」事──11個遊覽里斯本的提醒

作者簡介


粟子

熱中人間觀察多過自然風光,偏好悠哉度日更勝出門走跳。過著多數時間自娛自樂,少數時間外出探險的簡單生活。

【出版】
保加利亞旅圖攻略(2020)、伊比利半島手刀擒來(2019)、匈牙利旅圖攻略(2019)、葡萄牙旅圖攻略(2018)、青島自助超簡單(2016)、走吧!西安有本事(2016)、港澳玩不膩!行程規劃書(2015)、絲路,你好!(2015)、西安自助超簡單(2014)等10餘本。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分區規劃七條主題路線──美食、省錢、購物、打卡、文青,各式旅遊喜好全部滿足,省去自己規劃的麻煩,也能玩遍里斯本的大街小巷!
★羅列里斯本知名景點,從歷史淵源到遊玩注意事項,搭配豐富照片、手繪地圖,及景點資訊QR-Code,帶你深度了解里斯本文化!

書籍目錄


疫後再相見

【PART 1】「里」有魅力──12個關於里斯本的亮點
磁磚畫╱葡式蛋塔╱豬扒包╱沙丁魚╱馬介休(鹽漬鱈魚乾)╱Piri-Piri辣油╱法朵╱波特酒+ 綠酒╱電車╱軟木╱葡萄牙花公雞╱6大露天市集

【PART 2】「斯」訊在手──旅遊供略全都錄
旅遊季節╱公眾假期╱海關檢查╱申根保險╱時差╱電壓插座╱營業時間╱小費指南╱飲用水╱廁所提示╱步行距離╱觀光巴士╱Yellow Bus熱門行程╱紀念品╱訂房建議╱退稅手續╱辦理退稅步驟╱緊急聯絡╱「食」指葡文╱延伸路線

【PART 3】「本」市交通──乘車資訊總整理
◆長途運輸
飛機╱火車╱巴士
◆市區移動
navegante儲值卡╱里斯本卡╱里斯本地鐵╱公車╱電車╱升降機╱渡輪╱Tuk Tuk╱Táxi+Uber+Bolt+LUGGit

【PART 4】分區「里」解──分區景點、購物與美食導覽
◆阿爾法瑪舊城區ALFAMA及其以東
|景點導覽|國家磁磚博物館╱聖塔阿波羅車站╱國家先賢祠╱城外聖文生教堂和修道院╱法朵博物館╱艾爾雷噴泉遺跡╱太陽門觀景台╱聖露西亞觀景台╱聖地牙哥堂╱恩寵觀景台╱聖喬治城堡╱里斯本最老屋╱法朵塗鴉觀景點╱里斯本主教座堂╱里斯本聖安東尼堂╱山上聖母觀景台
|購物指南|里斯本跳蚤市場╱手繪磁磚畫專門店
|美食攻略|法朵之家╱聖米迦勒之家╱阿爾法瑪酒窖╱阿爾法瑪甜點店╱拉米羅海鮮餐廳╱阿方索豬扒包╱燈籠祕境中餐廳

◆龐巴爾下城BAIXA+羅西歐ROSSIO周邊
|景點導覽|聖母無玷始胎舊堂╱商業廣場╱里斯本故事館╱奧古斯塔商業街╱無花果廣場╱羅西歐廣場╱羅西歐車站╱聖多明我堂╱瑪麗亞二世國家劇院
|購物指南|達基諾帽館╱里斯本罐頭工坊╱魚罐頭百貨╱馬利歐之家╱席爾瓦熟食店
|美食攻略|馬蒂尼奧餐館╱葡萄牙品酒館╱里斯本尼古拉斯咖啡館╱里斯本海鮮屋╱尼古拉咖啡餐廳╱國家糕餅坊╱豬扒包之家╱櫻桃酒吧╱蛋塔工廠

◆希亞多CHIADO+上城BAIRRO ALTO周邊
|景點導覽|粉紅街區╱里斯本河濱市場+Time Out美食市場╱賈梅士前地╱卡爾莫考古博物館╱聖洛克堂╱阿爾坎塔拉聖伯多祿花園╱王儲花園
|購物指南|FORA太陽眼鏡╱Parfois品牌店╱葡萄牙生活雜貨店╱陶瓷生產線專賣店╱貝特朗書店╱Cutipol品牌店╱尤利西斯手套專門店
|美食攻略|釣陽光酒吧╱巴西人咖啡館╱幸運草小館╱曼蒂蛋塔╱古典法朵餐廳╱公爵餐廳╱工藝小廚╱馬查多酒莊╱漢堡文化╱麵包大教堂

◆自由大道AVENIDA DA LIBERDADE及其以北
|景點導覽|自由大道╱龐巴爾侯爵廣場╱葡萄牙電影博物館╱阿瓜里弗渡槽與水之母水庫╱愛德華七世公園╱里斯本中央清真寺╱古爾本基安美術館╱坎波佩克諾鬥牛場╱里斯本法蒂瑪玫瑰聖母堂
|美食攻略|高楚燒烤餐廳╱吉娜餐廳╱凡爾賽甜點店╱雞不可失╱東方滋味

◆市區西郊
|景點導覽|埃什特雷拉聖殿╱佩索亞之家╱國立古代美術館╱阿茹達宮╱阿茹達植物園╱LX文創工廠╱慢慢讀╱Carris博物館
|美食攻略|里斯本蒂芬咖啡館╱點一下小館╱侯爵燒烤

◆貝倫區BELÉM
|景點導覽|藝術、建築和科技博物館(MAAT)╱里斯本地震博物館╱國家馬車博物館╱貝倫宮╱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海軍博物館╱發現者紀念碑╱貝倫塔
|美食攻略|貝倫烘焙坊╱粉色麥當勞╱巴黎人餐館

◆阿爾馬達ALMADA
|景點導覽|4月25日大橋╱里斯本大耶穌像╱河濱花園+街頭藝術步道╱費南多二世與葛羅麗亞號護衛艦
|美食攻略|太陽貝拉餐館╱終點餐館

◆萬國公園PARQUE DAS NAÇÕES+市區東郊
|景點導覽|里斯本海洋水族館╱里斯本纜車╱瓦斯科•達伽馬大橋
|購物指南|周日市集

【PART 5】暢遊「斯」路──7條主題規劃路線
 01經典景點48小時
 02葡式好食不漏勾
 03里斯本卡玩到飽
 04小吃吃出好葡味
 05老花磚與新文創
 06零元景點省荷包
 07微冷門驚豔一日

【PART 6】避雷「本」事──11個遊覽提醒

推薦序/導讀/自序



〈疫後再相見〉
  平凡無奇的7年再見,因疫情擾亂而增添幾分擔憂,不知曾經光顧的餐廳是否健在、奔馳街頭的Tuk Tuk 能否生存、曾經絡繹的人潮會否再現⋯⋯待抵達葡萄牙,才知先前憂慮實屬庸人自擾,熱門餐館總是滿座、Tuk Tuk 型態更加繽紛、遊客萬頭攢動、主流景點摩肩擦踵、旅館民宿質量齊揚,里斯本依舊是歐洲、乃至世界各地「識貨旅人」的心頭好。可喜的是,儘管旅遊業暢旺,當地人仍不改悠哉溫潤的性情,悠閒顧店、優雅點餐、悠然找零,即便後方已排起人龍,還是滔滔不絕與眼前客人談笑風生、噓寒問暖,或耐心地解釋公司複雜的優待折扣,或逗弄隨母親購物的小嬰兒,總之就是沒有為追求效率,快速打發任何人的意思。如此「雖在工作但更是個活人」的坦然態度,不只澆滅我罰站半刻鐘尚無法結帳的不耐,亦試著稍微放緩速度與腳步。畢竟有時即便你想快,也快不起來⋯⋯
  疫情後的不變令人欣慰,疫情後的變則使事便捷,透過網路聯繫的免接觸服務大行其道,諸如:便宜便利的叫車軟體Bolt、兼具保管及運送行李的LUGGit等,APP 操作簡單便捷,台幣百元就能解決惱人的交通暨運輸難題。購物方面,現金支付依舊適用範圍最廣,信用卡卻也不遑多讓,除少數強調「Cash Only」的餐飲店家,基本都接受塑膠貨幣,大型超市也大幅增加自助結帳的比重。沒有疫情再發的惶惶不安,里斯本人一如既往地倚著窗台看街景、沿著太加斯河慢跑、搭擁擠的電車外出購物、拎著沉重食材爬坡返家⋯⋯這份司空見慣的街頭日常,正是經歷17小時長途飛行後的最佳回饋。
  別於上次初來乍到的陌生,此行雖稱不上輕車熟路,也算得心裡有底,走到哪兒都有幾分再見的熟悉。除重遊故地,還增添送書環節,將上次旅途寫成的《葡萄牙旅圖攻略》與《伊比利半島手刀擒來:手工釀葡萄牙× 西班牙醉人汁旅》贈予內文提及的「當事者」。儘管語言勉強通、文字看不懂,收書人還是在面露些許困惑後,笑臉盈盈地收下來自亞洲的驚喜「重」禮(畢竟是從台灣遠道而來)。因為疫情而遲到的再訪,終在解封後如願,以為難再見的再見,印證再難的局面都隨時間治癒。里斯本與她所在的葡萄牙,也會以舒緩而美好的姿態,迎接和世界旅人的初識與再會。

文章試閱


【Part 1 「里」有魅力──12個關於里斯本的亮點】

磁磚畫Azulejo Português:葡國藝術饗宴
  從里斯本到葡萄牙全國街頭,磁磚畫是無處不在且享譽全球的藝術形式。磁磚為一種燒製的方型陶瓷片,基本有單色、多色、光面、浮雕等4種款式,表面覆蓋琺瑯保護層,賦予明亮光澤和防水功能。磁磚畫的主題涵蓋神話場景、宗教故事與歷史事件,廣泛應用於教堂、宮殿、花園及民居的牆面、天花及地板,為建築增添美觀的裝飾元素之餘,亦蘊含保護建物的實用功能。
  Azulejo一詞源於阿拉伯語الزليج,意指拋光小石頭,概念來自模仿東羅馬帝國的拜占庭馬賽克。磁磚畫的製作技術與繪畫技巧源於曾占領伊比利半島的摩爾人,他們將調製均勻的黏土一次性燒製後,於坯體覆蓋不同金屬混合的釉料液體,諸如:鈷(藍色)、銅(綠色)、鐵(黃色)、錫(白色)及猛(棕或黑色)等,第二次燒製時,就可獲得相對應色彩的成品。14世紀前後,西班牙富戶愛好運用磁磚畫裝飾住宅,導致需求量大增,從而使南部城市塞維亞(Sevilla)成為磁磚生產重鎮。為提高磁磚圖案的純淨度,工匠改進原本的上色技巧,令顏色不會在燒製過程中相互滲透。1503年,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在訪問塞維亞後,即將此技術引進葡國境內。審美觀念上,葡萄牙人相當程度繼承摩爾人的「留白恐懼」,習慣將花磚覆蓋整面牆壁,體現「密集便是美」的理念。尺寸方面,磁磚早期沒有標準規格,至當地工廠為因應增產和便於混搭運用等需求,於16世紀起將方形尺寸規範在13.5至14.5公分間,並一直延續至19世紀。
  磁磚畫雖是鄰國舶來品,卻在葡萄牙落地生根並發揚光大,不僅增添更多繪圖素材,還隨著地理大發現傳播至世界各處,其中也包括曾經的殖民地──澳門。漫遊里斯本,磁磚畫實屬「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司空日常,無論是舊城區街頭、老教堂的傳統花樣,還是各地鐵站及費爾南多王子大道(Av. Infante Santo)周邊的新潮創作,都令人目不暇給,獨特而專精的魅力,正是葡萄牙成為磁磚畫故鄉的深厚底氣。

葡式蛋塔Pastel de nata:源於葡萄牙的世界級甜點
  葡式蛋塔為葡萄牙代表性甜點,深淺不一的焦糖燒烤表面與多層次的爽脆酥皮為其特色,儘管糕點及咖啡店均有供應,卻唯獨擁有原始配方的貝倫烘焙坊(Pastéis de Belém)製作的才能稱作「Pastéis de Belém」。回顧葡式蛋塔的誕生,與18世紀前後,葡萄牙修道院慣用大量蛋白漿洗衣物的作法息息相關,當時修士、修女會將取走蛋白後剩下的蛋黃製作成糕點。為此,修院創造不少以蛋為材料的甜點,如耶穌枕頭、蛋黃糖等,一些隱修院亦靠販售糕點補貼生活費,眾「廢物利用」的美味中,也包括席捲全球的葡式蛋塔。
  隨著1820年葡萄牙自由革命,宗教團體被迫解散,修道院與教堂前途未卜。貝倫熱羅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的修女們為維持生計,選擇拿出看家本領,對民眾出售自製蛋塔,獨特美妙的滋味旋即引發瘋搶。當修道院於1834年被迫關閉後,她們就把配方售予葡萄牙甘蔗煉糖廠老闆Domingos Rafael Alves,3年後,此人就在附近開設蛋塔專賣店,這便是遊客必訪的貝倫烘焙坊前身。時至今日,蛋塔的原始配方已申請專利,由其家族後代繼承,保存於祕密房間內。
  葡式蛋塔製作的基本材料,包括:牛奶、檸檬、蛋、糖、肉桂與按比例混合奶油、麵粉所揉製的酥皮,糕餅師先將調製滑順香濃的奶醬,注入襯有酥皮底的單獨模具中,再以高溫快速烘烤熟成。葡式蛋塔的美味訣竅在「趁熱食用」,依照個人喜好撒上肉桂或糖粉,與濃縮咖啡(Bica)搭配入口,苦甜交融、風味更勝。基本上,正宗葡國版的塔芯甜度較高、質地偏向卡士達而非布蕾,塔皮則屬酥脆有層次。
  1998年,寶島曾掀起葡式蛋塔狂潮,幾乎每周都有專賣店開幕,同時吸引大批排隊人龍。儘管已成過眼雲煙,幸有肯德基憑硬實力保住葡塔香火。基於這份「人盡皆吃」的熟悉感,致使但凡赴葡萄牙旅行的台灣人,皆會拿嘴裡的「元祖葡式蛋塔」與家鄉的速食店熱賣款做比較。或許是因地制宜更得人心,大家雖不否認元祖店的美味,但多還是站在內餡相形軟稀、蛋香更添明顯的「肯德基爺爺」一邊……歸結寶島饕客,口味偏向肯德基版葡式蛋塔的原因,主要源於亞洲常見的「葡式蛋塔」,其實是住在澳門的英國人安德魯(Andrew Stow),將葡塔融合英式蛋塔作法後、於1989年量產的混血種。他在保留葡式蛋塔焦糖黑斑與多層次酥皮的前提下,棄用吉士粉並減少糖量,如此塔芯不僅保有蛋香,也具有較不膩口的流動感,而肯德基使用的配方,正是購自安德魯前妻──瑪嘉烈,兩者同為澳門知名葡式蛋塔品牌,口味基本相仿。

【PART 4 分區「里」解──分區景點、購物與美食導覽】
阿爾法瑪舊城區Alfama及其以東
  阿爾法瑪舊城區位處聖喬治城堡與太加斯河間的丘陵地帶,名稱源於阿拉伯語الحَمّة,蘊含「熱水之源」的意思(當地蘊藏水溫30°C上下、含礦物質的溫泉),為里斯本最古老的區域。舊城區的城市規模形成於摩爾人統治期間,隨著富人區西遷,中世紀後期逐漸成為漁民、水手及庶民的居所。幸運的是,1755年的大地震未對阿爾法瑪造成嚴重傷害,區內至今仍保留中世紀以來的格局,建築侷促而緊密。
  舊城區蘊含許多知名歷史景點,為滿足觀光需求,老屋陸續進行修復,改建為餐酒館、甜點簡餐店、法朵餐廳及旅館民宿,為此地注入人氣與活力。如迷宮般的狹窄巷弄與蜿蜒起伏是舊城區的特色亦是常態,最適宜步行或搭乘12E、28E電車漫遊,各觀景台亦提供不同角度的視覺體驗。

 國家磁磚博物館Museu Nacional do Azulejo:磁磚畫的古往今昔
  位於市區東側的國家磁磚博物館,成立於1965年,為全球收藏最多磁磚畫(Azulejo)藝品的主題館藏機構。博物館所在地的前身為葡萄牙慈善王后埃莉諾(Eleanor of Viseu)於1509年倡建的聖母修道院(Convento da Madre de Deus)。1950年代中,適逢王后誕辰500周年紀念,修院獲得富商古爾本基安(Calouste Gulbenkian,即古爾本基安美術館創始人)支持的同名基金會出資,進行系列修建迴廊等工程。完成翻修後,曾舉行一場備受矚目的葡萄牙文化特展,這便是磁磚博物館的濫觴。國家磁磚博物館初期為國立古代美術館(Museu Nacional de Arte Antiga)的附屬機構,1980年再提升至獨立運作的國家級單位。博物館的常設展以16世紀以降的裝飾磁磚與上光花磚為主,旨在收藏、展覽、修復及研究葡萄牙這項綿延百餘年的文化財。
  博物館按時間軸依序陳列各時期的代表性磁磚畫,類型涵蓋阿拉伯藝術、浪漫主義、洛可可、巴洛克、文藝復興、現代主義、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工業及現代風等,館內亦可見製造磁磚的材料、器械,以及放置大量待修磁磚的專業工作車間。眾珍藏中,以位於二樓展場、被暱稱為「葡萄牙清明上河圖」的巨幅磁磚畫最受矚目。這幅長25公尺、由1,300塊磁磚組成的畫作,主題為里斯本在1700年的繁華市景,惜這一切都因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毀於一旦,這幅作品恰是凸顯磁磚畫兼具藝術價值與歷史紀錄的多重意義。除靜態展覽,博物館還設有紀念品販售部與餐廳,前者雖較紀念品店訂價稍高,但細緻度與創意均獨樹一格;後者則以20世紀流派的磁磚畫為裝飾,白底藍紋的魚、野兔、豬腳等畫風細膩且富饒趣味,體現磁磚畫與日常生活的自然融合。
  推薦指數:4
  地點:R. Me. Deus 4
  時間:10:00∼13:00、14:00∼18:00(周一休)
  價格:?8
  優惠:持里斯本卡免費
  交通:地鐵藍Santa Apolónia站東北1.4公里;公車210、718、742、759至Igreja Madre Deus站即達;公車34B、728、794至Av. Inf. D. Henrique站西南100公尺

 聖塔阿波羅車站Estação Ferroviária de Lisboa-Santa Apolónia:葡萄牙最古老車站
  1865年落成的聖塔阿波羅車站,為葡萄牙最古老鐵路線「里斯本⇔卡雷加多(Carregado)」的終點站,現則為鐵路與地鐵共構站。車站有鐵路北線(Linha do Norte,途經科英布拉、阿威羅等)與中南部城鎮阿贊布雅的阿贊布雅線(Linha da Azambuja)停靠,與東方車站並列市區鐵路交通樞紐。
  回顧車站的興建背景,主要為解決里斯本長途交通不便的困境,當時來往北方大城波爾圖,只能依靠33小時航程的船運。經過十餘年籌劃,往返卡雷加多的路線終於1856年開通,車站站體則在1865年5月才告落成。聖塔阿波羅車站初期為里斯本的主要車站,1891至1955年間被新啟用的羅西歐車站取代。1955年起,長途服務自羅西歐車站回歸,至1998年東方車站投入營運後,聖塔阿波羅車站仍保有市中心運輸樞紐的地位。
  聖塔阿波羅車站採新古典主義風格,內部有一座長117公尺、寬24.6公尺、高13公尺的巨大中殿,頂棚由玻璃與鍛鐵製成的格子組成,為19世紀的經典形式。2020年代,商業集團Sonae斥資1,200萬歐元,將車站東翼與主體上層改造為五星級酒店The Editory Riverside Santa Apolónia Hotel,內部包括11種不同類型的126個房間,裝飾屬摩登復古兼備,飯店於2022年正式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