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精品咖啡修行者:從選豆到萃取,咖啡職人的真誠獨白

原文書名:


9786264192019精品咖啡修行者:從選豆到萃取,咖啡職人的真誠獨白
  • 產品代碼:

    9786264192019
  • 系列名稱:

    Life
  • 系列編號:

    VD00063
  • 定價:

    480元
  • 作者:

    朱明德、周正中
  • 頁數:

    224頁
  • 開數:

    17x23x1.29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0304
  • 出版日:

    20250304
  •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
  • CIP:

    538.74
  • 市場分類:

    食譜、飲食文化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飲食生活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每一次沖煮,都是一次創作。

「要沖煮出好的咖啡飲品,靠的不只是感官或直覺的表現,也不是依賴複製其他咖啡師的曲線或沖煮技巧,而是能否依據現有的咖啡條件與器具選擇研磨方式與沖煮計畫,手作一杯美味的咖啡……提升自我技巧,指的絕對是概念的提升。」
正如朱明德老師這段話,咖啡師必須真正了解咖啡製作的基本脈絡與認知,然後加以拆解,才能靈活運用,他在第四本著作中,同樣無私分享了大量的咖啡手札,其中有他的心路歷程、透徹觀察,也有深切反思與市場剖析,以及一次又一次無比寶貴的實驗成果。
烘豆模式真能複製貼上嗎?烘豆概念這兩三年出現了哪些劇烈轉變?不同的手沖壺彎嘴設計如何影響沖煮?虹吸怎樣透過攪拌棒介入額外的動態來加速或緩和萃取?又為什麼說攪拌得宜,對於萃取會有很大的認知收穫?咖啡好不好可以用看的嗎?想開店的話,所謂合理的定價又該怎麼抓?
在當今的飲品市場中,精品咖啡以其獨特的風味和精緻的製作工藝,吸引了無數咖啡愛好者的目光。從理性務實的心態出發,兩位抱持著相同教學理念「分享與傳承」的老師――咖啡大師朱明德和拉花冠軍周正中――在書中聯手分享他們最新的所思所想。
「用十種手法煮出一杯好咖啡,而不是用同一種方式煮十種咖啡。」



作者簡介


朱明德
CSCA中華精品咖啡交流協會創會會長,烘豆機ROLLTECH 600設計者。
任職於十九世紀黑潮雅客咖啡館、馥蘭朵系列品牌飲食文化顧問、馥森系列品牌飲食文化顧問、竹生懷石料理系列總執行長,以及多間咖啡館顧問。
作品有《精品咖啡不外帶: 寫給職人的咖啡手札》、《精品咖啡不浪漫:在台灣經營咖啡館的真實漫談》、《精品咖啡侍豆師:台灣職人的精品烘豆學》。

周正中
LAGS義大利米蘭世界拉花金牌、LAGS國際拉花認證黑級考官暨評審、PCA專業拉花競技台灣總決賽冠軍、2016 WCE世界拉花大賽複賽選手、SCAA美國國際杯測師認證、SCAE歐洲國際咖啡師認證、City & Guilds英國國際咖啡調配師。
幼年因病導致聽障,但能讀唇語。曾為飯店廚師,毅然投入咖啡多年後,如今已是獲獎無數、開班授課的咖啡專家。目前擔任CSCA中華精品咖啡交流協會會長,於桃園經營Want Café。


書籍目錄


前言
兩杯咖啡 文╱朱明德
咖啡是一種獨特的語言,讓我能夠與世界對話 文╱周正中

上篇
用十種手法煮一種咖啡
概念才是精品咖啡的泉源
一本跳脫現有思維的咖啡書
傳統咖啡豆VS科技咖啡豆
你看得懂風味輪嗎?
豆子的保鮮
我的烘焙心事
咖啡烘焙的轉變
烘出完美的最佳風味
風味跨幅,人的認知極限
咖啡烘焙後的冷卻歷史
水的冒險
沖煮咖啡與自動化
手沖二三事
八十五℃的迷思
從悖論到攪拌
虹吸的攪拌棒運用
虹吸基本操作
咖啡好不好,可以用看的?
常見氣體與咖啡萃取的關係
馬倫戈尼與瑞立-貝納德對流
杯子是一種魔法
咖啡杯的使用屬性
口腔內的表現與如何提升感官
咖啡的香味
咖啡香氣的主動與被動
喝必求真
咖啡館的定位
關於一杯咖啡的定價
開店實務
開店漫談
咖啡市集的口紅效應
EVE CASA 精品咖啡館
黑鳥咖啡館
台灣咖啡VS台灣價值

下篇
咖啡背後的故事
精品咖啡的魅力與文化
咖啡豆煎焙交響曲
品味水的藝術
手沖咖啡的對話
手沖咖啡的獨白
虹吸壺咖啡
義式咖啡的風味之旅
咖啡拉花的藝術
拉花的奮鬥與夢想
咖啡店市場的崛起
咖啡的守護者與傳承者
咖啡競技的魅力
咖啡杯測師:嗅覺的輕舞與味覺的狂想

後語
我的咖啡教養過程 文╱朱明德
無聲咖啡之路:微光中的信仰 文╱周正中


推薦序/導讀/自序


〜〜隆重推薦〜〜

朱老師對待咖啡用科學的方法解釋,卻用詩人一般的文學藝術來表達……他用最平實與自然的手藝,烘出了脫俗的評價與貴族氣質的馨香!
――李興文(永遠的班長)

朱明德老師是一位對咖啡懷抱無限熱情的修行者。他從十七歲便踏入這片芳香四溢的世界,憑藉著對風味的敏銳、對技藝的鑽研,成為台灣精品咖啡發展的重要推手。他用一杯杯風味獨特的咖啡,詮釋著文化與記憶,讓每位品嚐者都能在杯中找到故事。
――何志偉(總統府副祕書長、中華精品咖啡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

在這一切講求快速的商業社會中、講求量產與利潤的咖啡商業模式下,雖然看似曲高和寡,朱明德老師始終無怨無悔地推動著精品咖啡文化,誠如書名,是一位精品咖啡文化的修行者,著實令人由衷敬佩。
――張嘉哲(南投市市長)

朱老師的著作從《精品咖啡不外帶》到《精品咖啡修行者》,可謂咖啡大師的畢生經驗與技術傳承。每一本都給予許多啟發,讓喜愛咖啡的追隨者有了重新認知與刷新自身對於咖啡的了解及熱愛。
――周綉美(台北大學餐飲管理系教授)

這不只是一本講述咖啡技術的書,更是一場關於咖啡哲學的對話。
――杜勇志(Driver咖啡器具設計研發總監)

職人的榮譽感來自堅持,正是我在Ben哥身上看到的。
――許華山(許華山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精品咖啡修行者》嚴格說來不是工具書,反而像是朱明德老師一路走來想告訴大家的心裡話。
――鍾佩玲(台北市議員)

在朱老師的書中每一段文字裡,彷彿當咖啡的香氣氤氳而起,雲霧輕繞,將我帶回那些埋藏已久的記憶深處。
――維多夫人(維多利亞夫人骨瓷之家創辦人)

從咖啡豆的種植、採收、販售、烘烤、萃取、品飲,每一環節都是道途。
――林凱羚(知名聲優與配音講師)

文章試閱


〈兩杯咖啡〉
文╱朱明德
電影都拍不出來的劇情,卻是一則真實發生的寓言,觸動了思考。
兩杯咖啡一段思念,這是我見證的一個關於愛情的咖啡故事。這個故事將成為永恆的經典,讓人銘記在心。
二○二三年十月,很平凡的日子,一位老先生進門,點了兩杯咖啡。
整個過程,只有他一個人,另一杯沒有人喝。
約的人沒來嗎?
老先生付完帳,我忍不住好奇詢問。(我的咖啡單價有點高)
老先生眼中透露出一絲溫柔和懷念,對我說,今天是他太太生日,雖然她離開很多年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只有淚眶的淚在動。
儘管獨自一人,卻用兩杯咖啡表達對愛人的思念,故人即便離去,那份深深的愛與思念依然生生不息。
喝咖啡時細細品味而未嚐的另一杯,應該是永遠的生日快樂。
老先生離開後,咖啡館內瀰漫著愛的味道,反而不傷感了,全成了時光難以抹去的印記。我默默給予祝福,也希望那杯被遺留的咖啡能成為慰藉,帶來心靈的寄託。
在咖啡館裡,我見證了美好,兩杯咖啡,就是一幅深沉美麗的畫面。
台灣在咖啡的文化上擁有多樣性的選擇,但很多都算不上傳統的咖啡文化,而是不斷的創新,甚至顛覆了故有傳統。當然,這不是說咖啡傳統百年不變,而是一種說不上嘴的寶藏。
我說的咖啡文化是一種精神層次的生活,影響生活世代和世代之中的相互牽絆和傳承。咖啡又是人文藝術生活,台灣在咖啡上的貢獻,肯定是最精緻、最美味的表現,這就是咖啡對人文的價值,決定了過去傳統的咖啡文化,而且是從內心日常生活中流露出來的,最自然也最純真的精品咖啡。
一杯好的咖啡是人跟人之間最舒服的距離,最天然的養身、養性飲品。一步一步的試探、學習、觸碰,你會愛上精品咖啡,因為咖啡生成的故事而感動自己。

〈咖啡是一種獨特的語言,讓我能夠與世界對話〉
文╱周正中
我是一位在咖啡界深耕多年的咖啡師、咖啡詩人、咖啡老師、咖啡騎士,我走過的旅程如同一杯精心沖泡的咖啡,濃郁而富有層次,充滿了對咖啡文化的熱愛。
三十多歲時,我偶然接觸到咖啡,這份愛好成了我心靈的慰藉。每次走進咖啡館,沉浸在濃郁的香氣中,我都感受到無比的溫暖。這份熱愛促使我深入探索咖啡的世界,學習烘焙和沖煮的技巧,並在過程中體會到咖啡不僅是飲品,更是一種獨特的語言,讓我能夠與世界對話。
隨著經驗的累積,我決定將這份熱情轉化為職業,成為專業咖啡師。除了致力推動精品咖啡文化,也前往國外參加咖啡分享會,向世界頂尖的咖啡專家學習。在這段時間裡,我不斷致力於精進技術,並在多項國際比賽中獲得獎項。
我的職業生涯從草創時期的吧檯手開始,經歷了選手、專業評審及專業教練等多重身分,目前擔任CSCA中華精品咖啡交流協會會長,積極推廣精品咖啡文化,並致力於提升台灣咖啡的國際地位,曾在多項國際咖啡賽事中獲得佳績。二○一九年,我在義大利米蘭世界盃大賽中榮獲世界最高金牌認證,成為第一位將該榮譽帶回台灣的咖啡專家。
我的教學理念是「分享與傳承」。我深知咖啡文化的重要性,因此積極舉辦各種咖啡分享會及講座,向更多人傳授咖啡的知識與技巧。課程中,學員們不僅能學會專業沖煮技巧,更希望傳遞一種無形的力量:無論面對什麼困難,請相信自己有能力創造美好的未來,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我始終相信,自己的成就不僅屬於自己,更是為了激勵和幫助更多面對相似挑戰的人。於是,我開始舉辦分享講座,讓他們也能體驗咖啡的魅力,找到自己的熱情與潛能。
我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鼓勵每一位面對困難的人,讓他們知道,只要心中有夢,就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我在這本書中深入探討了咖啡的世界,分享從一名咖啡愛好者成長為專業咖啡師的心路歷程。我的故事不僅關於咖啡的技術與知識,更是關於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希望與力量,並將這份熱情轉化為對他人的幫助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