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鸚鵡完全照顧手冊(首批限量贈品版)

原文書名:ユ⑦ヵソギバソ最高ソれ世話


4711441072643鸚鵡完全照顧手冊(首批限量贈品版)
  • 產品代碼:

    4711441072643
  • 系列名稱:

    Life
  • 系列編號:

    1VY0422
  • 定價:

    420元
  • 作者:

    監修:石綿美香 寄崎ネベメ
  • 譯者:

    呂盈璇
  • 相關作者:

    插圖:Kanmi
  • 頁數:

    192頁
  • 開數:

    14.8x21x1.3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0421
  • 出版日:

    20250421
  •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
  • CIP:

    437.794
  • 市場分類:

    寵物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休閒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正在考慮養鸚鵡的人、剛養鸚鵡的初學者、飼養經驗豐富的老手,
養鸚鵡都需要閱讀的一本書。
從基本的鸚鵡生物習性介紹到如何打造合適居住環境、飼養訓練,全方位的鸚鵡照顧手冊。

首批限量贈品版
鸚鵡日常便籤貼紙

鸚鵡的世界非常深奧,讓人著迷。這本書將幫助您了解鸚鵡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牠們的感受如何,並幫助您與牠們幸福地生活。
「鸚鵡什麼時候想飛?」
「牠們在嘀咕什麼?」
「為什麼牠們喜歡高處?」

鸚鵡的可愛姿勢和動作,光是看看由在網路上很受歡迎的KanmiQ繪製的插圖就會讓人感到高興。

目次
第1章 鸚鵡這種生物
第2章 鸚鵡理想的居住環境
第3章 鳥寶日常照料——打造幸福快樂鳥日子
第4章 滿足鳥寶玩心的遊戲&訓練
第5章 這時候該怎麼辦?


作者簡介


む一∼三章め
森下小鳥醫院 院長
寄崎ネベメ
二まま六年畢業於日本大學生物資源科學獸醫學系,於犬貓動物醫院、小型鳥類醫院歷練後毅然赴美深造。觀摩多所鳥類專科醫院及非犬貓特殊寵物醫院後,於二ま一四年創立鳥類專科醫院「森下小鳥醫院」。現在的生活有桃面愛情鸚鵡、玄鳳鸚鵡、虎皮鸚鵡和金絲雀等愛鳥為伴。與此同時,為多部鸚鵡相關書籍,如《第一次養鸚鵡就戀愛了 鸚鵡飼育百科:從日常照料、玩耍訓練到健康照護,鳥寶一生全指南》(野人文化)等擔任監修。

む四∼五章め
ALETTA 負責人
石綿美香
鳥類訓練機構 ALETTA 負責人、國際動物行為諮詢協會認證鸚鵡行為諮詢專家(Certified Parrot Behavior Consultant)、美國專業訓犬師認證委員會CCPDT®認證專業犬隻訓練師CPDT-KA®、日本愛玩動物(寵物)飼育管理士一級資格。於上智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學系畢業後赴英,任職於一家金融專業出版社。旅居英國期間與狗狗共同生活的經驗,開啟了她對動物行為和心理產生興趣,遂申請進入動物照顧學院(Animal Care College),學習狗狗心理學及犬隻訓練師培訓課程。二まま三年起,開辦狗狗行為及訓練相關講座與實作課程;二ま一ま年起,更進一步開辦了鳥類行為及訓練相關講座與實作課程。目前專注於以鳥類與爬蟲類為主的行為諮詢領域,舉辦各類講座暨訓練課程,並提供相關口筆譯服務。

ALETTA HP https://aletta-mika.wixsite.com/training

譯者簡介


呂盈璇
自由口筆譯工作者、美國瑜伽聯盟認證瑜伽指導師、精神貓奴。熱愛瑜伽、煮食及旅行,在瑜伽與文字間觀照人生,也療癒自己。譯有《高敏感是種天賦》、《100天後會死的鱷魚》、《靜•京都》等。


相關作者簡介


插圖
KanmiQ
專門繪製鸚鵡插畫的插畫家。透過部落格《сюシゆゲウブ》(和Maru一起),以漫畫分享她與兩隻鳥寶——玄鳳鸚鵡Maru和非洲灰鸚鵡小福的幸福日常。著有《和Maru在一起∼與玄鳳鸚鵡的靜好日常(暫譯)》(洋泉社出版)、《超萌鸚鵡飼育圖鑑:詳細解說身體構造、心情、行為,打造健康快樂的鸚鵡好日子!》(台灣東販出版)等書。

部落格《сюシゆゲウブ》(和Maru在一起)https://kanmiq.blog.jp/

書籍目錄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鸚鵡這種生物
鸚鵡很聰明
鸚鵡是群居的生物
鸚鵡為什麼會親人?
鸚鵡伴侶之間有強烈的情感連結
鸚鵡是「鳥類」
五花八門的鸚鵡種類
鸚鵡的種類
鸚鵡的五感
鸚鵡的身體構造

第二章 鸚鵡理想的居住環境
用鳥籠為鳥寶佈置一個舒適窩
決定鳥籠擺放的位置
天天勤打掃,為鳥寶的健康把關
溫濕度的調整技巧

第三章 鳥寶日常照料——打造幸福快樂鳥日子
鸚鵡營養學
根據鳥寶的食性供應食物
建議以滋養丸為主食
依照鳥寶個性,聰明餵食滋養丸
鳥寶的另一種主食:穀物種子飼料
讓鳥寶開開心心補充營養:副食品和零食
摸清鳥寶喜好,增加食物的多樣性
固定量體重+記錄食量
每天放飛,鳥寶開心又健康
放飛前一定要做好安全檢查
鸚鵡為什麼喜歡往高處飛?
做日光浴有益鳥寶健康
洗個安全快樂的澡
留鳥寶自己看家的技巧
剪趾甲和保定的技巧
維持鳥寶理想的生活節奏
養多隻鳥寶的注意事項
帶鳥寶去做健康檢查吧

第四章 滿足鳥寶玩心的遊戲&訓練
鸚鵡為什麼需要訓練?
訓練的目的 ❶
・提升溝通能力
訓練的目的 ❷
・提升觀察技巧
鸚鵡的肢體語言
・拒絕╱不要╱害怕
・滿意╱心情愉悅╱積極正向
・必須留意的鸚鵡肢體語言
基本訓練 ❶
・仔細觀察鸚鵡的行為
基本訓練 ❷
・思考什麼對鸚鵡來說是「獎勵」?
基本訓練 ❸
・保持鳥寶能夠放鬆的距離

第五章 這時候該怎麼辦?
帶鳥寶回家後的第一件事
鳥寶不願意進外出籠怎麼辦?
如何矯正鳥寶愛咬人的毛病?
如何有效抑制鳥寶發情?
如何降低鳥寶的地盤意識?
鳥寶大吼大叫怎麼辦?
讓鳥寶多運動
矯正鳥寶愛啄羽的毛病
照顧高齡鳥寶的技巧
column剪羽是必要的嗎?


文章試閱


前言
當我們把鳥寶帶回家時,滿心期待的都是能與鳥寶共享未來幸福快樂的的生活。
真正開始一起生活後,鳥寶可愛的動作常常令我們心動不已,牠們那麼撒嬌親人的模樣,讓我們不禁感到驚喜與不可思議。一顆心就這麼被鸚鵡的超萌魅力給攻陷了。
每一天,我們都在思考該怎麼做才能給讓鳥寶過得開心幸褔,但在這個過程中,也經常碰到鳥寶大吼大叫、咬人、不肯回籠或不玩玩具等種種飼養上的煩惱。
事實上,鸚鵡的每個行為都是有原因的。即使這些行為對人類來說可能有些困擾,但鳥寶們正是透過這些行為,努力想對我們傳達一些訊息。
當我們苦惱於鳥寶問題行為的同時,鳥寶也會對於自己的心意傳達不出去而感到挫折和沮喪。
本書正是希望能幫助大家從鳥寶的行爲中思考背後的原因,學習以貼近鳥寶心情的方式來解決各種飼養上的疑難雜症。透過深入了解鸚鵡這種用情至深的生物,消除人鳥之間的誤解,建立更深厚的信任關係。
衷心期盼鳥寶和人類能成為彼此人生的最佳伴侶,共度幸褔愉快的每一天。
本書統一以「鸚鵡」來稱呼所有「新世界鸚鵡科」和「鳳頭鸚鵡科」的鳥類。
ALETTA負責人
石綿美香

鸚鵡很聰明

真正開始和鸚鵡一起生活後,鸚鵡的聰明常常令飼主讚嘆不已。這種感覺並非是「鳥奴眼裡出鳥寶」,而是鳥類的智力從來就不輸給靈長類動物。雀形目鴉科的烏鴉,被公認是鳥類之中最聰明的,其次則是「鳳頭鸚鵡科」及「新世界鸚鵡科」的鸚鵡。在一項以神經元(組成大腦之神經細胞)數量作為衡量智力指標的研究顯示,烏鴉、新世界鸚鵡科、鳳頭鸚鵡科等鳥類的神經元密度高得驚人。牠們的神經元大多集中在大腦,而金剛鸚鵡80%的神經元都集中在相當於人類大腦皮質的區域。人類大腦掌管認知能力的區域十分發達,而鸚鵡的大腦構造與人類大腦相似,這也是為什麼鸚鵡具有如此優異的認知能力,能夠處理複雜的資訊來適應環境,並展現出強大的生存韌性。
本書介紹了各種訓練的方法,如果照著做,鳥寶的確能學會很多技能。不過,人類往往會將鸚鵡這種充滿好奇心、積極嘗試新事物的模樣,視為「聰明」的表現。然而,在大自然中,「謹慎小心」亦是生存智慧的展現。這種性格特質不應該被人類否定,身為飼主的我們必須接納每個個體都有差異。

鸚鵡有多聰明?

・與同伴相處融洽
鸚鵡過的是群居生活,牠們必須透過觀察模仿同伴的行為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就哺乳類動物而言,社會群體的大小與智力成正比,然而這種狀況並不適用於鳥類,鳥類的智力發展取決於關係的品質,無關群體的大小。

・能夠玩複雜的遊戲
玩耍並非動物生存的必要行為,成年動物還會一起玩耍的其實也不多。玩遊戲需要智力,越聰明的鳥兒越有能力玩複雜的遊戲。遊戲中獲得的快樂會形成一種獎勵,讓鳥類更熱衷於玩耍。

・讀懂伴侶的心
為了與伴侶建立親密的關係,鸚鵡必須具備高度的心智功能,能夠敏銳地解讀伴侶發出的訊息,並預測其行為。因此,與人類關係親密的鸚鵡,或許比我們想像中的更能理解人心。

・很有個性
有些鸚鵡充滿了好奇心,也有些鸚鵡生性小心謹慎,這兩種性格特質對物種存續而言,都是明智的生存策略。面對同樣的刺激,鸚鵡的反應會因個體差異衍生出無數不同的選擇,因而增加了鸚鵡行為的複雜度。

column
鍛鍊大腦,無論幾歲都不嫌晚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都認定大腦中的神經細胞——神經元,一出生時數目就已經固定了,而且之後不會再生。然而,後來有科學家發現,與學習和記憶有關的海馬迴,在成年後仍然持續有神經新生。這些神經活動是以毫秒為單位進行的,動腦的頻率越高,越能促進神經新生,進而逐漸改變大腦的結構。無論人類或鸚鵡,只要持續地鍛鍊大腦,便能讓大腦永保年輕。

鸚鵡是群居的動物

在澳洲,野生的虎皮鸚鵡和玄鳳鸚鵡生活在群體規模數千到數萬隻的鳥群之中。群體生活不但能保護鸚鵡免受掠食者的侵擾,還讓牠們更容易找到食物和交配對象。與人類生活的鸚鵡會將人類視為同伴或伴侶,因此,和人類生活可以為鸚鵡帶來安全感和滿足感。但相反地,鸚鵡不喜歡獨處。野生鸚鵡若脫離群體會無法存活,孤零零的鸚鵡很容易感到焦慮不安。由此各位可以想像,長時間獨留一隻鸚鵡在空無一人的家中,對鸚鵡而言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如果要讓鳥寶自己看家,身位飼主的我們必須先學會體諒鳥寶不安的情緒,並事先做好相關的安排才行。
儘管鸚鵡是群居的動物,但「是否要幫鳥寶找個伴」這個問題的答案,卻會因環境而有所不同。有些鸚鵡只要有伴就好,即使分住在不同籠子也好過自己孤單一隻;但也有些鸚鵡只要有人類陪伴就夠了,反而沒辦法接納新的鸚鵡同伴。如果一開始就是成對帶回家的鳥寶,有同伴陪肯定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