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跑出你人生的彩蛋:《跑步不要聽》用不平凡的故事,陪你前進每一公里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3982437系列名稱:
知識星球系列編號:
LSP024定價:
390元作者:
田鴻魁、王冠翔、王啟恩、白品鍵頁數:
256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0710出版日:
20250710出版社:
莫克(城邦)CIP:
略市場分類:
興趣娛樂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休閒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臺灣運動類熱門排行第一名Podcast《跑步不要聽》精選跑者故事
「跑步不難,難的是穿上跑鞋離開家門的那一刻」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你需要開始,才會變得厲害」
你是否也曾在晨曦或夜色下,綁起鞋帶,踏上跑道,
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跑步意義?
無論你是新手或資深跑者,都能在書中遇見感動自己的故事。
翻開書頁,穿上跑鞋,跑出你人生的彩蛋!
這是一本呈現臺灣跑者文化的書,
從《跑步不要聽》Podcast逾250集節目中,精心挑選26篇跑者故事,
透過魁哥和象總的引導,一步步精煉出故事,
並將原本由聲音訴說的勵志、有趣、不可思議的內容,
轉化為一頁頁觸動人心的文字。
這些故事的主角因為跑步,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 無畏身體上的限制與障礙,勇往直前 ——
彤彤與彤彤媽、洪國展、沈利倩
—— 打破舒適圈,改變了健康甚至人生 ——
李明哲、陳怡如、林孝光、陳丁章、宋丁洋、魏志華
—— 將跑步生活與事業完美結合 ——
謝燦堂、高慶豐、黃玠、張修維、曹竣崵及傅姿伶、林志隆
—— 以跑步為志業的菁英選手或菁英推手 ——
許績勝、葉日鴻、陳秉豐及張芷瑄、洪國智
—— 超越極限的耐力賽悍將 ——
楊雪恆、黃晁晟、高志明、羅維銘
臺灣運動類熱門排行第一名Podcast《跑步不要聽》精選跑者故事
「跑步不難,難的是穿上跑鞋離開家門的那一刻」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你需要開始,才會變得厲害」
你是否也曾在晨曦或夜色下,綁起鞋帶,踏上跑道,
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跑步意義?
無論你是新手或資深跑者,都能在書中遇見感動自己的故事。
翻開書頁,穿上跑鞋,跑出你人生的彩蛋!
這是一本呈現臺灣跑者文化的書,
從《跑步不要聽》Podcast逾250集節目中,精心挑選26篇跑者故事,
透過魁哥和象總的引導,一步步精煉出故事,
並將原本由聲音訴說的勵志、有趣、不可思議的內容,
轉化為一頁頁觸動人心的文字。
這些故事的主角因為跑步,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 無畏身體上的限制與障礙,勇往直前 ——
彤彤與彤彤媽、洪國展、沈利倩
—— 打破舒適圈,改變了健康甚至人生 ——
李明哲、陳怡如、林孝光、陳丁章、宋丁洋、魏志華
—— 將跑步生活與事業完美結合 ——
謝燦堂、高慶豐、黃玠、張修維、曹竣崵及傅姿伶、林志隆
—— 以跑步為志業的菁英選手或菁英推手 ——
許績勝、葉日鴻、陳秉豐及張芷瑄、洪國智
—— 超越極限的耐力賽悍將 ——
楊雪恆、黃晁晟、高志明、羅維銘
作者簡介
原著作者 田鴻魁
《跑步不要聽》節目主持人
體育主播,立志用雙腳走遍世界的熱血跑者
原著作者 王冠翔
《跑步不要聽》節目主持人
台灣電通行銷傳播集團貝立德(股)總經理、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理事長、臺北馬拉松轉播賽評
著作:《去你的人生低谷:最速總的世界六大馬重生路》
原著作者 王啟恩
《跑步不要聽》節目製作人
Podcast 製作人
譯作:《天生就會跑 2 :終極訓練指南》
原著作者 白品鍵
世新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文博士
喜歡音樂、讀書、寫作,在桃園天天運動的市民跑者
《跑步不要聽》的忠實聽眾
著有普及讀物:《先秦諸子戀愛大師班》(2024,三民)
童書:《秦漢魏晉南北朝大富翁》(2017,三民)
學術著作:《仕途之外:先秦至西漢不仕之士研究》(2022,三民)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本書特色】
•從逾250集訪談節目中精選出26篇跑者故事
•人物網羅菁英選手、極限耐力賽選手、各行各業市民跑者、身障跑者;故事橫跨台灣與世界各地跑步旅程
•書中每一篇都藏有彩蛋,等待你細細品味挖掘
【必讀族群】
✓ 熱愛跑步的你
✓ 希望有一本書能陪伴自己持續跑下去的你
✓ 廣大的《跑步不要聽》粉絲
書籍目錄
彩蛋時間:作者開跑
1.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你需要開始才會變得厲害 ╳ 田鴻魁(魁哥)
2. 從「我獨自升級」到「我們一起進擊」 ╳ 王冠翔(象總)
心無礙,腳步無限
3. 會跑馬拉松的小孩怎麼會怕困難? ╳ 彤彤、彤彤媽
4. 在看不見的路程中 看見多彩的世界 ╳ 洪國展
5. 妳的美人腿就是最獨一無二的地方 ╳ 沈利倩
跑出不平凡的市民跑者
6. 沒意志力的胖子就是要爽爽過 ╳ 李明哲(Izero)
7. 即便身上只有兩顆水煮蛋,還是一定要完成 ╳ 陳怡如
8. 變裝跑世界,錢投資在人生閱歷上最值得! ╳ 林孝光(大鳥哥)
9. 社恐律師意外跑進包山包海包全家的多重跑步宇宙 ╳ 陳丁章
10. 到河濱跑步順便拍孕婦寫真的高速跑者 ╳ 宋丁洋(小羊)
11. 不論有路沒路,都被GPS軌跡密密麻麻占滿 ╳ 魏志華(Bamboo)
事業與步伐一起前行
12. 馬拉松跑到一半去接生再回來跑 ╳ 婦產科醫師 謝燦堂
13. 山不來,我就走向他 ╳ 雪王冰淇淋負責人 高慶豐
14. 從討厭到成癮,還為跑步創作歌曲 ╳ 歌手 黃玠
15. 雲遊四海破關的不正常人生 ╳ YouTuber/ Podcaster 張修維(張修修)
16. 模範國手夫妻到底是田徑隊還是球隊? ╳ 職棒、女籃教練 曹竣崵、傅姿伶
17. 被籃球耽誤的菁英跑者 ╳ 前籃球員,現咖啡店老闆 林志隆
菁英跑者的訓練與磨練
18. 始終想像自己是一隻豹 ╳ 許績勝
19. 叛逆田徑小子從警局跑回田徑場,再跑回馬拉松賽道 ╳ 葉日鴻
20. 打不倒的福壽螺與長跑甜心的眼神 ╳ 陳秉豐、張芷瑄
21. 一手撐起「歷代百傑」 ╳ 洪國智
超越極限
22. 十八歲資深跑者的兩場關山九連馬 ╳ 楊雪恆(Coco姐)
23. 她來陪我走最後一段朝聖之路 ╳ 黃晁晟(Jason)
24. 追求完美的配速之神 跑出臺灣超馬紀錄 ╳ 高志明
25. 三一まま英里「慢工」出亞洲紀錄 ╳ 羅維銘(超馬老爹、鐵大)
彩蛋時間PART2:撰稿人完賽
26.我的字典裡沒有武林廢材 ╳ 白品鍵
推薦序/導讀/自序
--------- 七星推薦 ---------
★南山人壽董事長 尹崇堯
★run your own run 邱文蕾
★地平線運動平台 李翰暄
★Jay的跑步筆記 許立杰
★森林跑站創辦人 蔡宜玫
★博威運動科技 don1don 總編輯 鄭匡寓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謝金河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聽見每一步,跑出自己的節奏
南山人壽董事長 尹崇堯
如果你跟我一樣,曾經一聽到「跑步」就頭皮發麻,那這本書你一定會有感。
我以前打壘球,最怕的就是繞場跑步,總覺得那種喘得半死還沒到終點的感覺實在折磨人。
沒想到,幾年後的我,竟然會在河濱邊跑邊聽Podcast,甚至還完成了馬拉松。
真正開始跑步,是在二ま二ま年夏天。當時正逢工作轉換壓力,加上疫情影響,想找一項自己就能做的運動,便從健走開始。從一圈兩圈撐著跑,到五公里、十公里,二ま二二年完成半馬,二ま二四年在首爾完成人生初馬。
這一路陪著我最多的,是《跑步不要聽》。二ま二一年春天開始,我邊跑邊聽象總和魁哥兩人主持的節目,從中聽到各種跑者的故事,有時像在聽朋友聊天,有時卻剛好給了自己一記提醒。節目名稱雖然叫「不要聽」,我卻一直是「跑步在聽」。
我是在成為固定聽眾後,透過朋友介紹認識象總的。後來南山人壽推動以永續健康為核心的倡議,從六十週年起與長明賞展開合作,在全台各地舉辦跑步訓練活動,邀請客戶、同仁與在地民眾一起參與。象總在其中的投入與熱忱,讓我有機會更深刻看見他對推廣跑步運動與跑者文化的執著,這項合作也一路延續至今。
我與象總之間最特別的回憶,發生在我準備首爾初馬的那段時間。當時我的月跑量不到百公里,long run也還沒超過二十五公里,象總看不下去,硬是帶我補了幾次課。原本說好比賽各跑各的,結果他剛好傷癒無法拚成績,就陪著我們這群「初馬組」一路跑完。過程中他化身「尊榮陪跑服務」連哄帶騙,把我們撐過撞牆、痠痛和懷疑人生的每一段,最後我們完賽,他也創下了自己馬場待最久的紀錄——五小時ま七分。這段經歷後來也被象總收錄到節目第一百八十五集《馬場上的尊榮服務》裡,雖然沒說出名字,但故事主角正是我。
這本《跑出你人生的彩蛋》,正是節目訪談的精選輯。市民跑者、菁英選手、跨界職人,每個故事都像是一場陪跑,讓你知道:跑步沒有標準起跑線,也不一定要有多快的終點。
如果你還沒開始跑步,這本書會讓你明白,其實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如果你已經在跑,它會提醒你,跑步讓我們變得不只是比較健康,而是比較完整的自己。
所以,穿上跑鞋吧。
你不是一個人跑。書裡的故事、耳邊的聲音,會陪你一起,跑出自己的節奏。
文章試閱
會跑馬拉松的小孩 怎麼會怕困難? ず 唐寶寶 彤彤.彤彤媽
「跑步不難,難的是穿上跑鞋,離開家門的那一刻,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你需要開始,才會變得厲害。大家好,我是彤彤。」文字很難表現說話的速度與特色,這集節目的開場,由彤彤一字一字緩慢的說出每集節目都會出現的標語,與魁哥及眾多聽友流暢讀出的標語相比,特別令人印象深刻。
彤彤是個年輕的唐氏症跑者。在受《跑步不要聽》訪談前不久,在二ま二三年宜蘭的三星安農溪馬拉松,完成了自己的初馬,完賽時間五小時三十五分。
從一圈操場跑不完,到月跑量三百公里
唐寶寶進入青春期以後,容易因為代謝問題而發胖,再加上肌肉低張力,便會陷入惡性循環。越胖就越不動,越不動就越胖。
醫師建議讓彤彤在青春期前養成運動的習慣,然而學習任何運動對她來說都是非常辛苦的。彤彤媽曾經嘗試過讓她去學游泳,但因無法克服下水的恐懼而失敗。學腳踏車非但無法離開輔助輪,彤彤的肌肉協調性也讓她很難踩踏前進,甚至還會後退。彤彤小時候也玩直排輪,但她養不出興致來。唯獨跑步,彤彤可以早上自己一個人去操場跑十五公里。
起初,彤彤媽帶著女兒跑步,當時完全不懂配速,連一圈四百公尺的操場都跑不完,母女倆一起在場邊喘氣。
「怎麼可能跑得完什麼一公里、兩公里?我們連一圈都跑不完!可是就一直練一直練,終於稍微進步一點。後來我們以操場五圈做切割,差不多是兩公里 ,每次練跑,就說要跑幾個五圈,每跑完五圈,就可以吃點、喝點。講到吃吃喝喝她最喜歡,就沒那麼抗拒跑步。跑久了,操場、河濱、山路上,那些運動的人都會幫她加油,即使是不認識的人都喊著彤彤加油。」
彤彤幾乎沒有右眼視力,跑步容易跌倒,尤其在不熟悉的路面風險更高。她第一次跑十公里的賽事,跌得手腳到處是傷口。跑人生第三場半馬蘇花馬時,也跌了好大一跤,被嚇到放聲大哭,一旁不認識的跑者都來關心,幸好沒有受傷,隨即站起來繼續跑下去。後來,隨著彤彤的身體能力訓練起來,跌倒的次數也減少了,就算跌倒也不太會造成傷害。
唐寶寶常有「固著性」,一旦他們認定了一件事,就絕不輕易改變;相反的,也有可能認定不接受,那就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固著性」對彤彤來說反而有正面效益,她認定了跑步,接受跑步,就會一直跑下去。
彤彤最大月跑量曾經來到兩、三百公里。其中,彤彤媽的努力帶領、跑圈朋友的持續鼓勵,以及彤彤本人「固著」的意願,都是她能克服許多限制的因素。
彤彤妳跑得比團長還快!
彤彤與母親彤彤媽加入了臺北市以及汐止、宜蘭等地的跑團一起活動。因為先天限制,想要鼓勵女兒多運動的彤彤媽,不得不煞費苦心挑選賽事。關門時間要長,賽道起伏要平,看起來不要太難,最好要有豐富多元的補給當誘因,才會去報名。二ま二二年元旦,彤彤完成了自己的初半馬,跑了兩小時五十幾分。
以唐寶寶來說,初半馬不但沒被關門,還能順利在三小時內完賽,其實是相當不錯的成績。堅持練習很難,尤其在炎熱的夏天,彤彤練習意願往往比較低。但整體來說,彤彤從跑步中得到非常大的樂趣與成就感,多數時候都能樂在其中,跑步帶給她相當大的自信。
彤彤媽說:「她跑了六場的半馬賽事,每一場都比前一場更進步,就越來越得意啊!每個跑者都對她非常好,那些跑得超快、超遠的跑團神人,看到她在跑,都給她很多的鼓勵。我們初半馬跟『Run希望跑團』一起跑,跑了快三小時才進終點。跑團團長跑全馬,晚了一些些進來,一看到彤彤就大聲說:『彤彤妳跑得比團長還快!』彤彤就非常高興,覺得自己真的很厲害。」
「好多厲害的人一直說她很棒,她就真的覺得自己很棒,就會很愛這件事。」密集的鼓勵讓彤彤願意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挑戰下一場比賽。因此能享受賽道,享受與跑友共跑,甚至享受拼成績的過程。
彤彤的第三場半馬是蘇花馬拉松,一場下雨天的賽事,在賽道途中彤彤甚至不想因為進補給站而停下來,希望趕快跑到終點,繼續推進成績。二ま二三年上半年,彤彤的半馬成績已經推進到兩小時十七分。
訪談當下,魁哥與象總不約而同的發出「哇喔!」的讚嘆聲,彤彤也得意地笑了。
初全馬在寒風細雨下勇奪分組第一
跑者都喜歡涼快的天氣,彤彤也不例外,淋雨跑步更是特別開心,開心時跑步就會加速,一加速,連彤彤媽都跟不上。跑完六次半馬之後,彤彤信心大增,於是彤彤媽立了一個目標:如果自己練習時可以跑到三十公里,那就去跑全馬吧!
「那次我們在操場要跑三十公里,跑到二十公里出頭,她就有點不想跑了。我說:『妳不是要跑全馬?妳三十公里沒有拿到我不會報名喔!』她就又提起力氣跑下去。跑到二十五公里時,我們從沒跑過那麼遠的距離,有點撞牆,我已經快要不行了,她卻還持續每公里六分半的速度。二十七公里時我問:『妳要不要休息一下?』她說要跑完三十公里再休息。但我很痛苦啊!二十八公里時我又問一次,她還是不要休息,撐到二十九公里,我真的跑不下去了,完全被拉爆。後來跑圈的朋友跟我說:『妳要練啊!不要到時候跑全馬,女兒跑前面妳跟不上。』」
完成了三十公里的訓練目標後,彤彤便踏上全馬的旅途,並順利完成初馬賽事 ——三星安農溪馬拉松。彤彤的初馬特別熱鬧,出動了六人陪跑團,一夥人包下整棟民宿同住,還自辦了一場「選手之夜」,氣氛歡樂有趣,讓彤彤格外開心、難忘。
跑友們總是相當有愛,其中一位跑友在之前的比賽受了傷,但因為很想陪跑,依舊帶傷上陣,最後沒有完賽。「那天下雨,天氣很冷,我們跑得慢,陪跑團的朋友原本速度是三、四個小時就跑完的,不習慣跑這麼慢,身體暖不起來。加上有人帶傷、有人腳磨破,最後終點應到八人,實到三人。」
「無論如何,大家都情義相挺。陪跑到最後的是汐止慢跑團的邱大哥,薑是老的辣,挺過了寒風細雨陪我們跑到終點。他一路都幫彤彤打氣,也很會逗小孩,一直逗她開心。」
在挑戰三星安農溪馬拉松的全程馬拉松之前,其實彤彤母女已經跑過同場賽事的半馬組。
之所以選擇這場賽事,除了風景秀麗、補給豐富之外,還有一大誘因,就是彤彤是F組(二十歲以下組)唯一的參賽女生,半馬只要完賽,就能獲得分組第一。這回全馬也一樣,二十歲以下的女生只有彤彤一人,可以滿足她的虛榮心,讓所有陪跑團通通上凸台合照。F組第一的彤彤,根本就是F1,跑得比
F1還快。
雖然初全馬就拿下分組第一名,彤彤仍希望自己能再快一點,減少被關門的壓力。不過對她而言,參加賽事最重要的還是享受比賽的樂趣,更嚮往參加太魯閣、田中馬拉松這類可以邊跑邊吃吃喝喝,輕鬆完賽的賽事。
彤彤目前參與的六場半馬可說是全國跑透透,足跡遍及臺北、臺中、嘉義、臺南、宜蘭等地。總是與媽媽一起帶著衣保袋,把比賽當作旅行的一部分,到了比賽城市順便爬座小山,當當觀光客。每次出門參加路跑賽總是特別開心,彤彤也期許未來能跑到更多不一樣的地方,探索更多風景。
唐氏症多半會伴隨著肌肉低張力以及心臟問題等先天障礙,不論從事什麼運動,都比一般人的進入門檻更高。二ま二三年的紐約馬拉松,三十三歲的女性唐氏症跑者Kayleigh Williamson用十小時ま九分鐘完成全馬,是紐約馬拉松史上第一個完賽的唐氏症跑者。Williamson與家人牽手通過終點時,激動痛哭,在紐約馬拉松的官方Instagram引起了巨大的迴響。
臺灣似乎沒有類似的認證,彤彤會不會也是臺灣第一個完成全馬的唐氏症跑者呢?就連彤彤媽自己也不清楚。
對唐氏症跑者來說,不論是超過十小時或是五個半小時,能夠完賽都是了不起的毅力展現。但相較於紐約馬的Williamson,彤彤快了將近四個半鐘頭,幾乎是兩倍速前進。雖然有年齡上的優勢,但仍值得所有人佩服與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