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兒童艾灸完全圖解:速查速用,28種常見疾病艾灸調理一學就會!

原文書名:小兒艾灸一學就會(圖解版)


9786264193887兒童艾灸完全圖解:速查速用,28種常見疾病艾灸調理一學就會!
  • 產品代碼:

    9786264193887
  • 系列名稱:

    CARE
  • 系列編號:

    VH00097
  • 定價:

    460元
  • 作者:

    王繼娟
  • 頁數:

    288頁
  • 開數:

    17x23x1.6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未定
  • 出版日:

    未定
  •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
  • CIP:

    413.914
  • 市場分類:

    健康保健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健康生活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用「艾」守護孩子的健康!
兒童艾灸速查速用手冊!

◎二十八種兒童常見困擾灸療方案
◎辨證施灸,真人圖解,一看就懂
◎艾媽媽陽光艾灸館創始人王繼娟潛心艾灸十年之作

《扁鵲心書》指出,「扶陽之法,艾灼第一」。
萬病皆損於陽氣,可滋補陽氣的艾灸,可說是日常保健的絕佳良方,能夠提高正氣,並同步提高抵抗力,讓身體素質日漸改善。兒童艾灸保健的好處則是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縮短病程,減少用藥,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胃腸功能,改善心肺功能,好處多多之外,在家就能輕鬆操作,而且特別容易上手。
感冒、發熱、咳嗽、慢性鼻炎、哮喘、口瘡、嘔吐、腹瀉、厭食、便祕、近視、肥胖……本書針對兒童最常見的二十八種疾病,從兒童艾灸文化探源、基本技巧、艾灸手法、常用穴位、準備和注意事項,深入淺出地傳授相關知識,同時佐以豐富的兒童經絡穴位圖與艾灸手法照片,讓希望以艾灸為孩子緩解不舒適或病痛的爸媽有一明確指引,易於按圖索驥,一學就會!

王繼娟女士多年來一直深入灸法的學習,擅長小兒灸法的臨床應用,有著幾千個小兒灸法的案例,對於小兒灸法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被業界稱為「艾媽媽」。近年中醫灸法又煥發了青春,各種灸法的技術如雨後之筍,但在重經濟的大浪潮下,很多從事灸法健康行業的人受到了腐蝕。可貴的是繼娟女士在灸界領域中安貧樂道,一門深入。此際,她將艾灸臨床寶貴的經驗分享於眾,讓更多喜愛灸法的人受益,是值得讚歎發揚的,是一名真正的灸匠。
――范長偉(艾灸名家、灸草堂創始人)


作者簡介


王繼娟

「艾媽媽陽光艾灸館」創始人,投身艾灸養生保健工作迄今已十餘年。
中國艾灸界名家范長偉之徒,熟於范氏扶陽灸法,並在針灸泰斗謝錫亮鼓勵之下,全心鑽研媽媽與兒童疾病的保健與防治。
調理過上萬名○到十二歲寶寶與家長,尤其擅長調理溼疹、脾胃虛弱、疳疾、哮喘、鼻炎、發育遲緩、久咳、久痢,以及失眠、頭痛、脾胃虛寒、宮寒、痛經等女性問題。


書籍目錄


推薦序 願每一個身心都有「艾」的呵護
自序 成為有中醫養生常識的父母

第一章 兒童中醫艾灸保健探源
一、一株親愛的小草
二、一株常用的醫草
三、一種神奇的艾灸療法
四、艾葉是古代防瘟疫的功臣
五、源遠流長的兒童艾灸保健文化

第二章 用艾灸養育一個陽氣充足的孩子
一、孩子不同階段的養生及注意事項
二、宋代兒科名醫的養子十法
三、跟著天地的節奏養孩子
四、兒童的生理和病理特點
五、孩子生病的幾個主要原因
六、透過中醫望診了解小兒體質

第三章 兒童艾灸在家庭中的應用
一、兒童艾灸保健的特點
二、艾灸的功效
三、兒童艾灸的具體方法
四、兒童艾灸的施灸材料和選擇細節
五、兒童艾灸的注意事項和禁忌
六、兒童艾灸家庭保健的方法
七、艾條懸灸的用具和步驟
八、兒童艾灸後可能出現的排病反應
九、簡易的兒童艾灸家庭保健法
十、兒童家庭保健施灸的時間和療程

第四章 兒童艾灸的常用保健穴位與經絡
一、經絡和腧穴是人體的天然藥庫
二、身體上主要的十四條經絡
三、兒童艾灸同身寸取穴法
四、兒童艾灸常用穴位

第五章 二十八種兒童常見疾病的艾灸調理方法
.感冒
.發熱
.咳嗽
.慢性鼻炎
.哮喘
.肺炎
.百日咳
.咽炎
.心肌炎
.腮腺炎
.口瘡
.嘔吐
.腹瀉
.腹痛
.厭食
.便祕
.疳積
.手足口病
.水痘
.慢性溼疹
.蕁麻疹
.麥粒腫
.遺尿
.肥胖
.中耳炎
.智能障礙
.近視
.扁桃腺炎

第六章 艾媽媽艾灸調理案例

附錄 歷代名醫典籍及兒童艾灸方節錄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序
<願每一個身心都有艾的呵護>
文╱董玲(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醫是讓人懂得生命規律的科學,也讓我們更加理解萬物之靈的人與自然有著怎樣不可分割的關係,懂得更好地與萬物相處,懂得更好地愛護自己,珍惜這個世界,珍惜自己。我從當年誤打誤撞地進了中醫的門,時至中年,才逐漸領悟中醫的好,感謝不自主的選擇給了自己保障生命的智慧,讓生活中多了很多溫暖的支持和呵護。中醫,這一來自中華民族祖先的智慧,越來越讓我著迷和信服,也希望它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
艾灸是中醫日常保健常用的好方法之一,《扁鵲心書》中說,「保命之法,艾灼,丹藥第二,附子第三」,歷史上也有很多艾灸延年益壽的傳奇故事。但是今天人們對艾灸的瞭解和應用還遠遠不夠,包括我也是,之前只是做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見身邊的醫生應用過,對它仍不夠瞭解,更談不上應用了,直到我見到王老師,艾灸在我面前以正確的方式打開了。
.
我和王繼娟老師相識,是一份惺惺相惜的美好緣分。這份緣分帶給我溫暖的智慧,還有推動生命前行的力量。王老師把艾灸當作一種愛的滋養,艾條的溫暖,具有補充能量的作用,以採集自然界的溫暖來補充我們身體的能量。而王老師溫潤的性格、平和純淨的心境以及柔和有力的話語,隨身就帶著一種對生命的滋養和療愈的氣質,而我相信這來自她十餘年的艾灸實踐和多年的修行之路。艾的力量來自於生命對愛和溫暖的渴望。人體氣血運轉不停,陰陽相輔相成。陽氣是一身之本,就像每個人的生命存款一樣,隨著歲月不斷消耗,如果有貪涼、飽食、熬夜等不良習慣則消耗更甚,而溫暖的艾灸能神奇地補充人體的陽氣。但是艾灸需要專業的指導,不能打破人體自有的平衡,還要順應天地陰陽之道,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不同體質特徵的人需要選擇取用不同的穴位。身體的不同狀態,尤其是有了疾病指征的時候,就更要遵循相應的治療方案。王老師每每都會根據問診來制定我們補瀉的穴位搭配方案,這樣的灸療,才能使身體達到平衡之道。
.
艾灸更需要持久的堅持。生命有它的週期和規律,我們身體的狀態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會是一天能夠改變的,持之以恆的能量和溫暖的補充,才會改變我們身體寒涼、瘀堵的狀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天地也有自己的陰陽之道,二十四個節氣就是天地給我們與自然相應的節點,把握自然的節律,引導身體去呼應天地的變化,我們就會在大自然的周期中延展生命。
.
艾灸適合調理孩子的身體。王老師說兒童治療和調理以「扶陽為本」。兒童時期就像人一生中的春天。春天養生也就是養陽,因此,艾灸可以幫助兒童的陽氣升發,以順應兒童的生長發育和天地的自然規律。同理,治療小兒疾病,亦需溫養陽氣,以宣發透邪為主要制法,而不是寒涼傷陽。王老師給孩子治療的時候,不是壓制症狀,而是傾聽孩子身體的聲音。我們不自覺地傳遞給孩子的情緒和壓力,還有來自飲食氣候的積累,都會在孩子身體上反映出來,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們疏解和發散出來,不要使這些東西累積在幼小的身體?,讓他們像春天一樣生髮成長,沒有壓力。

艾灸給我的感覺像發自人們內心的愛,和緣於自然界的溫暖。愛的狀態就是懂得,而艾的境界就是聯結,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用中醫的心法和自然的規律去讀懂我們自己和孩子,聯結彼此的身體與內心。每一次艾灸都應是我們與孩子的生命的聯結——關愛彼此,調理身體的不適,從而從更深的層面尋找生命的能量和出口。
.
祝願每一個生命都有愛的溫暖,每一個身心都有艾的呵護!


文章試閱


<成為有中醫養生常識的父母>

孩子是一對夫妻的愛和生命在地球上的延續,是上天送給我們的禮物。我們只是在他們的未成年期負責照顧他們的身體和精神世界。一天一天陪伴他們從柔嫩的小嬰兒、牙牙學語的小豆丁,到蹦蹦跳跳的小可愛、問東問西的小精靈……從抱著、背著、牽著、陪著,到他們漸漸地長過了我們的肩膀,長成為快樂、陽光、自由、自主的少男少女。

我們的孩子選擇來到我們的生命中,他們全然地信任我們,我們也努力學習精心地照顧他們,雖然養育、陪伴、傾聽、支持他們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心血,但在養育他們的過程中,生活中各種事物的細節和樂趣也在慢慢向我們展開了。孩子們對很多事物的好奇和探索,讓我們的心量和能量被淨化和提升,陪著他們長大,生活更加有滋有味,雖然身體很累,內心卻時時被快樂灌滿。世界日新月異,千姿百態,但小朋友的誕生與成長,依然寄託了我們美好的希望。

當下,養育孩子對很多年輕的新手爸媽來說,簡單的是,很多物質上的東西都可以輕鬆搞定,繁雜的家務和偶爾的照顧也可以請人代勞;困難的是,不知道如何用新的方法取代老一輩人的養育習慣,從而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身體素質和精神品質,所以難免焦慮與擔心。好在,現在是資訊發達的時代,只要你有一顆全然愛孩子的心和飽滿的學習熱情,很多古今中外的育兒智慧都是可以學習和借鑒的。但這裡要說的是一定要在對比、體驗和交流中學習,找到適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方法。
.
在孩子生病的過程中,父母自己的身心狀態對孩子的病情影響非常大。小兒科自古被稱為「啞科」,五六歲以下的孩子還沒有能力表達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但越小的孩子對父母的情緒和身心的能量狀態體察得越精微,他們全然地活在當下,生病時他們的感覺、感受更加敏銳。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必說的,看到自己的孩子生病,食不知味,夜不安寢,恨不得病痛都讓自己來承受。但病只能自己生,痛只能自己受,這是別人不能代替的,即使是深愛孩子的父母,也只能對孩子的病痛「愛莫能替」。當然,關愛和幫助是可以的,父母要學會觀察孩子每次生病的原因和症狀,找到醫生幫助解決這些症狀,並且配合合理的飲食和作息以及共情陪伴,慢慢地,父母就會在醫生的診斷和治療中幫助孩子走向康復,這樣對孩子的體質也是很大的保護。如果父母能夠進一步花點時間和心力學習中醫知識,踐行身心健康之道,那麼平安、健康、喜悅和幸福就會屬於這個家庭。
.
其實生病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每個人都會生病,從嬰兒、幼兒、兒童、青少年到老年,生病是生命或者說身體非常自然的一部分。生病不可避免,醫生是幫助我們早日康復的助力。做為身體主人的我們,如何看待身體的疾病症狀,如何避免身體受到損傷,如何幫助身體早日恢復健康,是要多花點心思來觀察和學習的,這個過程也是學習愛自己的過程。
.
在生活中,在孩子的每一次生病中,觀察孩子身體的反應,總結規律,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和氣候變化有關? 和飲食有關?和情緒有關?還是其他的原因?找到引起生病的原因,觀察其身心症狀的發展,找到規律,這樣在找到醫生治療的過程中就不會盲目,還會幫助醫生儘早確定治療思路,對症施治,讓孩子早日恢復健康,還避免了佔用資源和過度治療。當我們以這種細心、靜心來觀察和愛護身心的態度去生活,那麼就會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在平常的日子裡,通過溫和的語言和輕柔、穩定的行為讓孩子感知到我們全然的陪伴和支持。在孩子生病時這種滲透在每一個當下的關愛、照護也會讓孩子心裡感覺溫暖、踏實、放鬆,孩子的身心能量就會更多地被分配去處理身體的不適症狀,而不是分心來尋求我們的關注。
.
那些不關注自己身體的人,不會愛自己的人,對自己馬馬虎虎、常常忽視自己的人,生病時就特別容易恐懼,對醫生的依賴就很大,期待也很大,抱怨也就很大。因為在這種對身心不適的恐懼和無知中,人們就比較容易選擇向外投射指責和抱怨,這也是現在社會醫患衝突比較多的原因之一,但這些損耗身心能量的心理和行為都不利於疾病的療癒。到我們艾灸館來的,經常有一些多動症、鼻炎、哮喘、腎炎、癲癇等患兒的父母,為了治療孩子的疾病,跑了很多地方,身心疲憊,我們要用很長時間來陪伴和傾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傷痛,但是真正地對孩子治療是要在他們能放慢節奏、安下心來才開始進行。當他們能夠在飲食、睡眠、情緒、日常活動等生活各方面持續地給孩子正向的配合,孩子的身體能量才會慢慢改變,才會逐漸走向康復之路。
.
幾千年來,中醫宣導治未病,說的是要了解身心,學習養生智慧,預防和遠離疾病。養育孩子,首先應該引導他們關注身心健康,以便將來能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和精神,這需要父母從自身開始做起,不斷學習中醫知識,學會愛自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