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五十肩,一定治得好!:徐子恆用千例臨床經驗找出真正關鍵,教你如何重拾健康肩膀!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7254813系列名稱:
新醫學保健系列編號:
NA270定價:
370元作者:
徐子恆相關作者:
繪:蔡靜玫頁數:
224頁開數:
14.8x21x1.2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0723出版日:
20250723出版社:
新自然主義CIP:
416.613市場分類:
健康保健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健康生活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累積近萬肩痛個案╳專精五十肩治癒醫師★★
★★教你如何解疼痛、解沾黏,肩膀靈活自如★★
▍本書適合這些人:
☑中年女性
☑肩膀長期不活動者,例:受傷無法移動、久坐上班族
☑肩膀長期過度使用者,例:教師、家庭主婦、游泳選手
☑糖尿病患者
☑甲狀腺功能異常
☑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
☑中風後偏癱的患者
☑類風濕性關節炎
☑癲癇病史患者
☑慢性肺病患者
▍疼痛專門醫師解答的五十肩完全手冊
台灣少數專精治療五十肩、累積近萬個肩痛個案的作者徐子恆醫師,最能體會肩患者的困擾和挫敗感,你們的心聲作者最知道——苦惱於中、西醫甚至民俗療法都嘗試過,為什麼肩膀還是沒有明顯好轉?
本書直指關鍵原因在於五十肩的發生往往源自於肩關節囊發炎並產生沾黏,這種活動受限的冰凍肩成因相當複雜,包括:病情表現差異甚大、持續慢性發炎、年齡增長修復力下降、心理怕痛導致惡性循環、有長年痠痛史、錯誤運動或過度使用等問題。
別氣餒!肩痛是可以痊癒的,尤其是難治的五十肩。配合醫師制定合理的計畫,理解康復是起伏的曲線,隨時提醒自己再撐一下,給肩膀多一點時間,從今天開始動起來,為痊癒之路累積健康肩膀的雄厚資本。
▍治療肩膀過程,必須突破的5大盲點
•盲點 1:只靠醫生,自己不主動—以為打針吃藥就夠了,缺乏主動運動,療效有限。
•盲點 2:疼痛減輕=病好了—疼痛不再但僵硬仍在,最後肩膀活動度沒有完全恢復。
•盲點 3:害怕疼痛,拒絕動作—怕痛而不敢動,反而讓沾黏更嚴重,疼痛更持久。
•盲點 4:忽略其他健康問題—未控制糖尿病或甲狀腺問題等,讓五十肩更難好轉。
•盲點 5:姿勢不良沒改善—不改變圓肩駝背等壞姿勢,肩膀持續處於不良受力狀態。
【本書特色】
▍全方位破解五十肩迷思,最實用的肩膀健康衛教指南
想要成功治療肩膀痠痛,不要忍痛,尤其別誤信五十肩自己會好,正確診斷與早期介入「很重要」。不要陷入疼痛與僵硬的惡性循環之中,導致癒後不佳,日後肩膀活動受限。
▍治療百百種,告訴你五十肩最該怎麼治療
切記要「疼痛」與「沾黏」兩者都治好的雙目標,隨心所欲的靈活肩膀將指日可待。許多人不知道,其實吃藥或打針是在創造不痛的黃金空檔,一定要「自動」,才好得快。
▍五十肩四大自救法:從日常應用技巧到伸展、肌力增強
分享五十肩6項自救心法、12種簡易伸展的五十肩復健運動、好還要更好的8種五十肩康復期運動,以及生活應用小技巧。五十肩四大自救法適用所有肩痛者及康復保養者。
【共同推薦】
Claire 克萊兒的廚房日記
林信安 建國中學數理資優班/科學班召集人
吳漢成 吳漢成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
劉燦宏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院長
★★累積近萬肩痛個案╳專精五十肩治癒醫師★★
★★教你如何解疼痛、解沾黏,肩膀靈活自如★★
▍本書適合這些人:
☑中年女性
☑肩膀長期不活動者,例:受傷無法移動、久坐上班族
☑肩膀長期過度使用者,例:教師、家庭主婦、游泳選手
☑糖尿病患者
☑甲狀腺功能異常
☑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
☑中風後偏癱的患者
☑類風濕性關節炎
☑癲癇病史患者
☑慢性肺病患者
▍疼痛專門醫師解答的五十肩完全手冊
台灣少數專精治療五十肩、累積近萬個肩痛個案的作者徐子恆醫師,最能體會肩患者的困擾和挫敗感,你們的心聲作者最知道——苦惱於中、西醫甚至民俗療法都嘗試過,為什麼肩膀還是沒有明顯好轉?
本書直指關鍵原因在於五十肩的發生往往源自於肩關節囊發炎並產生沾黏,這種活動受限的冰凍肩成因相當複雜,包括:病情表現差異甚大、持續慢性發炎、年齡增長修復力下降、心理怕痛導致惡性循環、有長年痠痛史、錯誤運動或過度使用等問題。
別氣餒!肩痛是可以痊癒的,尤其是難治的五十肩。配合醫師制定合理的計畫,理解康復是起伏的曲線,隨時提醒自己再撐一下,給肩膀多一點時間,從今天開始動起來,為痊癒之路累積健康肩膀的雄厚資本。
▍治療肩膀過程,必須突破的5大盲點
•盲點 1:只靠醫生,自己不主動—以為打針吃藥就夠了,缺乏主動運動,療效有限。
•盲點 2:疼痛減輕=病好了—疼痛不再但僵硬仍在,最後肩膀活動度沒有完全恢復。
•盲點 3:害怕疼痛,拒絕動作—怕痛而不敢動,反而讓沾黏更嚴重,疼痛更持久。
•盲點 4:忽略其他健康問題—未控制糖尿病或甲狀腺問題等,讓五十肩更難好轉。
•盲點 5:姿勢不良沒改善—不改變圓肩駝背等壞姿勢,肩膀持續處於不良受力狀態。
【本書特色】
▍全方位破解五十肩迷思,最實用的肩膀健康衛教指南
想要成功治療肩膀痠痛,不要忍痛,尤其別誤信五十肩自己會好,正確診斷與早期介入「很重要」。不要陷入疼痛與僵硬的惡性循環之中,導致癒後不佳,日後肩膀活動受限。
▍治療百百種,告訴你五十肩最該怎麼治療
切記要「疼痛」與「沾黏」兩者都治好的雙目標,隨心所欲的靈活肩膀將指日可待。許多人不知道,其實吃藥或打針是在創造不痛的黃金空檔,一定要「自動」,才好得快。
▍五十肩四大自救法:從日常應用技巧到伸展、肌力增強
分享五十肩6項自救心法、12種簡易伸展的五十肩復健運動、好還要更好的8種五十肩康復期運動,以及生活應用小技巧。五十肩四大自救法適用所有肩痛者及康復保養者。
【共同推薦】
Claire 克萊兒的廚房日記
林信安 建國中學數理資優班/科學班召集人
吳漢成 吳漢成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
劉燦宏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院長
作者簡介
徐子恆
•疼痛職人診所院長
•發表五十肩治療國際論文,於美國復健醫學會(ACRM)權威期刊,目前為台灣發表相關文獻最高證據等級之最佳期刊
•台灣少數專精五十肩微創治療的醫師
▍主治專長
•頑固型五十肩、複雜性肩痛
•不動刀退化再生治療
•運動傷害
▍學歷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經歷
•衛生福利部第五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
•雙和醫院復健科 專科醫師
•臺大醫院復健科 代訓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七年級第一名 書卷獎
•北萬雙最佳住院醫師、實習醫師
•美國肌肉骨骼超音波專業認證
•國際運動與筋膜科學協會(IASFS)共同創辦人
•國際復健與物理醫學(ISPRM)/臺灣增生療法醫學會會員
▍專科證書
•醫師證書
•復健科專科醫師證書
FB: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2435810604
YT:https://www.youtube.com/@son_forever119
IG:https://www.instagram.com/son_forever119?igsh=MTdxbTJhbThoMzJ3bQ%3D%3D&utm_source=qr
LINE:https://lin.ee/3VwW4im
書籍目錄
【推薦序】
一本守護肩膀的健康指南 林信安
30 分鐘,解我10年肩痛沉? 吳漢成
不僅肩痛患者必讀,更是推動醫療知識普及的重要作品 劉燦宏
【作者序】五十肩不必忍,積極面對邁向痊癒之路
【閱讀之前】30秒速診!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五十肩
●我有五十肩嗎?30秒快速診斷五十肩!
●我可能是五十肩,我該怎麼做?
→莫驚莫害怕,樂觀面對
→尋求醫師協助,接受治療
→早期治療,把握黃金期
→後續保養與復健,要循序漸進
第1章----------------------------------
你該知道的五十肩大小事
1-1人體活動範圍最大的關節
●認識肩關節結構
●什麼是「五十肩」?
●關節囊、沾黏、疼痛機制
1-2五十肩的分類與分期
●原發性五十肩vs.繼發性五十肩
●三大分期:疼痛期→冰凍期→解凍期
→第1期:疼痛期(發炎期)
→第2期:冰凍期(黏著期)
→第3期:解凍期(恢復期)
1-3誰容易得五十肩?
●常見的好發年齡與族群
●常見的共病關係
1-4醫師如何診斷五十肩?
●診間測試
→主動性活動性測試
→被動性活動性測試
→觸診與其他測試
●X光、超音波、核磁共振的角色
→超音波檢查
→X光檢查
→核磁共振
第2章----------------------------------
治療百百種,五十肩應該怎麼治療?
2-1五十肩的治療方式
●西醫治療:減輕疼痛、消炎並恢復肩關節活動度
→震波治療:減輕疼痛、提升肩膀活動範圍
→注射治療:止痛效果多為短期
→復健運動:要靠「動」才能解凍
→關節鬆動術與手術治療:侵入性療法是最後選項
●中醫治療:降低痛覺敏感度,協助鬆解或剝離沾黏
●物理治療:舒緩疼痛、放鬆軟組織、肌力恢復與動作協調
●進階特殊治療:頑固型五十肩的解方
→改良式微創關節囊擴張術
→清醒下無痛鬆動術
2-2「疼痛」與「沾黏」兩者都改善,五十肩才算好!
●痛減輕後馬上做伸展運動,預防沾黏惡化
2-3診間五十肩真實案例分享
●【52歲林太太案例】肩痛放著等它好,越放越嚴重驚覺抬不起來
●【45歲王先生案例】吃藥復健好麻煩,錯過治療黃金期
●【55歲林董事長案例】一開始以為是拉傷,沾黏後才發現是五十肩
●【62歲張老闆案例】很認真到處治療,卻還是沒有好
●【45歲李小姐案例】痛到想掛急診,原來不是只有五十肩在作怪
●【52歲曾執行長案例】五十肩不痛了,姿勢還是怪怪的!?
2-4想要成功治療五十肩,正確診斷與早期介入「很重要」
●正確診斷與早期介入很重要
●接受完整治療有必要
●病程長短與個體差異
→健康狀況會影響病程
→與治療配合度息息相關
→五十肩本身也存在不同類型
→疼痛閾值和心理狀態
2-5五十肩,這樣治療才正確
●五十肩不同時期的正確治療方法
第3章----------------------------------
治療都做了,
五十肩還是沒有好?
3-1.五十肩本身的複雜因素
●五十肩的病情表現差異甚大
●肩關節囊持續慢性發炎
●年齡增長修復力下降
●關節活動度受限與肌肉失衡
●心理怕痛導致惡性循環
●發病前就有「長年痠痛史」
●重新學會如何使用身體
●錯誤運動或過度使用問題
→長久以來動錯了
→錯誤代償造成
3-2大多人治療的瓶頸與盲點
●重治療、輕復健:過度依賴外部介入
●只看「痛不痛」,忽略「動不動」
●忽略全身狀態(血糖控制不良、甲狀腺等)
3-3其實你不是五十肩?!
●誤會可大了!肩痛地圖帶你一探究竟
●常見誤解為五十肩的肩痛
→1.能動但會痛──旋轉肌腱發炎或撕裂
→2.肩膀夾到了!──肩夾擠症候群
→3.年輕人肩痛別忽略──肩盂唇撕裂
→4.肩痛其實是脖子在作怪?──頸因性肩痛
→5.肩膀裡長了石頭?──鈣化性肌腱炎
→6.肩痛的根源在中段背部──胸椎功能不良
→7.胸出口症候群──手麻、肩緊,不是五十肩!
3-4.大多醫師都棘手的「頑固型五十肩」
●肩膀、肩胛骨、頸椎、胸椎環環相扣
●配合積極治療效果好──關節囊擴張術、清醒下無痛鬆動術
●侵入性較高的療法通常是最後手段
●「頑固型五十肩」並非不可治癒的絕症
第4章--------------------------------------------
五十肩常見的問題或誤解Q&A
Q1:什麼是五十肩?
Q2:五十肩可以預防嗎?
Q3:五十肩有什麼症狀?
Q4:誰容易得五十肩?
Q6:五十肩的病程自然週期有多久?
Q7:五十肩要怎麼治療?
Q8:「肩關節囊擴張術」是什麼?
Q9:有哪些運動可以在家自己做復健?
Q10:除了復健運動,還可以多做什麼?
Q11:肩膀痛、手抬不高就是五十肩嗎?
Q12:只有50歲以上的人才會得五十肩嗎?
Q13:五十肩是因為肩膀太少活動、凍住了嗎?
Q14:五十肩究竟該冰敷還是熱敷?
Q15:得了五十肩該多休息,還是應該多活動?
Q16:治療五十肩需要打針或吃藥嗎?
Q17:五十肩一定要開刀治療嗎?
Q18:針灸、按摩等傳統療法對五十肩有效嗎?
Q19:五十肩好了以後還會再犯嗎?
Q20:五十肩真的能完全痊癒嗎?會不會以後都抬不高?
第5章-------------------------------------
五十肩自救法:
從日常應用技巧到復健伸展、肌力增強
5-1 掌握心法!6項五十肩復健運動基本原則
●五十肩的復健運動基本原則
→1.溫和伸展、循序漸進
→2.肌力訓練先輕後重
→3.先等長訓練再離心與向心訓練
→4.避免劇烈疼痛
→5.正確姿勢、注意代償
→6.放鬆呼吸、穩定動作
5-2緩慢又溫和!12種五十肩復健運動
●簡易伸展的五十肩復健運動
→1.鐘擺運動
→2.爬牆╱指尖爬牆
→3.毛巾上舉伸展
→4.背後毛巾內旋伸展
→5.交叉手臂伸展
→6.肩關節外旋棒式伸展
→7.肩關節內旋棒式伸展
→8.桌面前伸滑動
→9.桌面側伸滑動
→10.睡姿後肩囊伸展
→11.門框胸肌伸展
→12.肩後上舉伸展
5-3好還要更好!8種五十肩康復期運動
●適合五十肩康復期的運動
→1.肩關節等長內旋╱外旋
→2.彈力帶外旋
→3.彈力帶內旋
→4.肩關節水平外展
→5.肩關節斜角上舉
→6.蝴蝶夾肩
→7.牆上推掌
→8.站姿俯臥撐
5-4日常小技巧!肩膀復健應用在生活中
●肩膀復健的生活應用小技巧
→正確睡姿
→抱物、提物姿勢調整
→避免長時間固定姿勢
→穿脫衣服技巧
→拿取物品的策略
→善用熱療放鬆
【結語】----------------------------------
五十肩是可以痊癒的!
●治療是過程,不是奇蹟
●制定合理的計畫,理解康復是起伏的曲線
●提醒自己再撐一下,給肩膀多一點時間
●治療不是單方面的施與受,信任彼此效果才會好
●從今天開始動起來,為痊癒之路累積資本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序】一本守護肩膀的健康指南
林信安 建國中學數理資優班召集人╱建國中學科學班召集人
我是徐醫生的病人也是他的高中導師,有時候打球腳不舒服,多虧子恆細心專業的看診,使我依然能馳騁球場,回想他在建中讀書的時候,學業成績亮麗(這是成為醫生的基本條件),更難得的是,他具備了成為一個好醫生的條件,例如人緣極佳、具備同理心、關心班上事務、做事有條有理。去看診時有時候雖然多等了一下,但是他細心照顧病人的態度,身為老師很欣慰他踏上行醫之路。
這次很榮幸可以閱讀他的大作《五十肩,一定治得好!》,並且以一般民眾的角度來介紹這本書。作者首先從五十肩的大小事談起,包含了認識五十肩的症狀,再談到如何治療,讓讀者對於五十肩有簡單初步的認識;第二、三章則細談五十肩治療的各種面向(西醫、中醫、物理治療等等),結合不同的治療案例,剖析病患治療的心路歷程,讓讀者能夠充分了解治療的方式、治療會面臨的問題與瓶頸。本書不僅提供五十肩的治療方法,還附上各種迷思與問題的Q&A,最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還提供多樣有效的五十肩復健運動,並且附上照片,可以按照書中方法完成有效的復健與康復運動。
我不是第一次寫推薦序,但是能幫學生的書寫推薦感覺很興奮,年過五十,雖然沒有罹患五十肩,但是身邊不乏受五十肩所苦的親友,包含我的太太(也是子恆治好的)、同事、球友等等,本書內容豐富充實,文字淺顯易懂,沒有太多艱深的醫學名詞,並且常常配合圖形的講解,我會推薦他們可以買一本放在家裡當成守護健康的指南。
【推薦序】30 分鐘,解我10 年肩痛沉?
吳漢成 吳漢成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台東律師公會理事╱親身受益者
對深陷五十肩困擾的患者而言,《五十肩,一定治得好!》不僅僅是一本醫學書,更是一盞明燈,照亮那些長年與肩痛搏鬥的幽暗長路。而作者徐子恆醫師,正是那位真正走進病患身體與心靈深處的醫者。
我與左臂的鈣化性肌腱炎及五十肩對抗,已逾十載。疼痛如潮汐來襲,穿衣、入睡、翻身――這些曾幾何時微不足道的日常,都成了每一天的嚴峻試煉。
直到我遇見徐子恆醫師。
初診時,他沒有急著下診斷,也沒有倚賴制式SOP,而是詳細聆聽、親自觸診、以超音波搭配動作測試,精準找出我肩部問題的真正原因。全程30 分鐘,他以熟練的筋膜鬆解技術與注射整合處置,讓我多年的僵硬與疼痛大幅緩解。那一刻,獲得釋放的不僅是我的身體,更是信念的重建:我第一次深刻體會到,我的肩膀有了「痊癒」的可能。
這種療效並非來自奇蹟,而是來自徐醫師對肩關節病理的透徹理解與豐富實證。《五十肩,一定治得好!》正是這份醫學實力的具象呈現。書中結合理論與臨床,從肩關節解剖、生理病程,到五十肩的分期分類、診斷策略、常見誤診類型(如鈣化性肌腱炎、肩夾擠症候群、頸因性肩痛)等,皆條理分明,深入淺出。他所強調的「不是所有肩痛都是五十肩」,更是解開無數患者多年來的誤診,甚至是誤治枷鎖的關鍵鑰匙。
書中提出的核心治療原則――「疼痛」與「沾黏」須同步處理,方能根治――更是擲地有聲。他指出,止痛只是起點,真正的目標在於恢復活動度,打破惡性循環,而這必須仰賴個別化的注射鬆解與循序復健。書中不僅詳述各種治療選項的優缺點,還搭配清晰插圖與案例分析,例如肩關節囊擴張術、PRP 增生治療、清醒下無痛鬆動術⋯⋯等,對所有患者而言,無疑是珍貴的醫學指南。
徐醫師行醫多年,臨床經驗豐富,卻從不以「專家口吻」自傲。他的文字誠懇溫潤,講解邏輯清晰,從診間延伸到書本,讓人既感安心又能深入理解病情。我相信,無論是五十肩患者、照顧者,還是初入門的醫護人員,皆能從本書中獲益良多。
醫術之外,更令人動容的,是徐醫師的「醫心」。他願為患者耗費心力、擘劃復健藍圖;他堅持對症施治,不輕率注射、不貿然開刀;他深知病痛不止於肩,更在於心。在今日醫界,如此仁心仁術的醫師與深具洞見的醫書,實屬難得。
謹以我個人經驗,為本書與徐醫師的價值見證。若您也正為肩痛所苦,願它成為您擺脫疼痛的一盞明燈;若您是醫療同道,願它成為您行醫路上的指引。願為疼痛所苦的我們都能掙脫桎梏,重新掌握舉手投足的自在,不再讓五十肩主宰人生。
【推薦序】不僅肩痛患者必讀,更是推動醫療知識普及的重要作品
劉燦宏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院長╱台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博士學位學程教授
在過去臨床的歲月裡,遇過無數為肩痛所苦的患者。他們舉手難伸、夜不能寐,尋遍大小科別,時常苦無解方。這些病人,不乏醫師、老師、家管、退休長者,甚至年輕運動員──他們的共通點是,被冠上了「五十肩」的診斷,卻未必得到真正有效的治療。
徐子恆醫師的這本書,正是為這群人而寫。他不只是一位致力於治療五十肩的臨床醫師,更是一位發表五十肩相關研究的疾病專家。在臨床上,徐醫師結合超音波、注射治療、徒手鬆動與復健策略,針對不同階段與不同類型的五十肩量身打造個別化方案。這本書,將科學知識與臨床經驗融合的,一目了然。
《五十肩,一定治得好!》這本書不僅僅介紹了五十肩的症狀與治療,更進一步破解許多迷思:諸如五十肩真的會自癒嗎?是不是做熱敷電療就好?此外,書中也收錄了許多真實案例,讓讀者了解「治療失敗的原因,常常不是方法錯,而是診斷錯、時機錯、順序錯」,這樣的方式,讓五十肩患者不致陷於見樹不見林的狀況,更是能讓患者不只治得好,而且能治得更好。
我特別欣賞書中強調「不是每個肩痛都是五十肩」,這提醒了我們在面對病人時不能掉以輕心。對五十肩的診斷與治療,不能只是制式的貼布、止痛藥或一般物理治療,更需要解剖學的敏銳判斷、影像學的輔助,以及與患者配合的復健計畫。徐醫師在書中詳細解析這一切,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廣大讀者,無論是病患、家屬或醫療專業人員,都能從中獲益。
在這個醫療資訊爆炸、卻充斥錯誤訊息的時代,本兼具專業性與可讀性的健康書籍實屬難得。《五十肩,一定治得好!》不僅是一本肩痛患者的指引書,更是一部推動正確醫療知識普及的重要作品。我誠摯推薦這本書給所有肩痛患者,並願我們在知識與實踐之中,自助也幫助更多人找回他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