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產後坐月子,身心修復與體態恢復最速回血指南:從頭到腳,由裡到外,史上最完整的中醫產後調理聖經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7621349系列名稱:
都會健康館Health系列編號:
219定價:
480元作者:
林蔚喬醫師/柯莉文醫師相關作者:
繪者:劉鴻略 醫師頁數:
224頁開數:
17x23x1.4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1103出版日:
20251103出版社:
大都會文化CIP:
429.13市場分類:
健康保健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健康生活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專業推薦
宏安中醫診所|陳祈宏院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博士、文華中醫診所|廖恩賜院長
中華黃庭醫學會榮譽理事長、妙健堂中醫診所|李興明院長
台灣鳳陽門正骨醫學會理事長、瀚聲中醫診所|黃建魁院長
《實用居家漢方美容》作者、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麗馨中醫診所|沈瑞斌院長
《一根吸管有氧治百病》作者、氧樂多牙醫診所|趙哲暘院長
全台唯一!
從產前觀念迷思到產後康復調理
最完整的孕期前中後護理保健知識全收錄!
迎接新生命的事,讓我們來幫您!
當了媽媽,不代表要和疲憊、黃臉婆劃上等號!
產後的身體,總有說不完的煩惱,
褲子拉不上、頭髮掉滿地、半夜熱得像火爐,早上卻又水腫得不想出門……
但這些從來不是「媽媽的宿命」,
只要懂得調理,這些煩惱都將迎刃而解。
祛瘀生新、健脾養胃、調和陰陽、固本培元,
用中醫傳承千年的智慧,恢復氣血循環,喚回體力與自信,
陪媽媽們度過艱難的每一關!
美麗與健康從來就不只是自己的事,
唯有照顧好自己,才有餘力照顧自己所愛的人!
╲史上最完整的產後調理衛教全書╱
專業推薦
宏安中醫診所|陳祈宏院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博士、文華中醫診所|廖恩賜院長
中華黃庭醫學會榮譽理事長、妙健堂中醫診所|李興明院長
台灣鳳陽門正骨醫學會理事長、瀚聲中醫診所|黃建魁院長
《實用居家漢方美容》作者、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麗馨中醫診所|沈瑞斌院長
《一根吸管有氧治百病》作者、氧樂多牙醫診所|趙哲暘院長
全台唯一!
從產前觀念迷思到產後康復調理
最完整的孕期前中後護理保健知識全收錄!
迎接新生命的事,讓我們來幫您!
當了媽媽,不代表要和疲憊、黃臉婆劃上等號!
產後的身體,總有說不完的煩惱,
褲子拉不上、頭髮掉滿地、半夜熱得像火爐,早上卻又水腫得不想出門……
但這些從來不是「媽媽的宿命」,
只要懂得調理,這些煩惱都將迎刃而解。
祛瘀生新、健脾養胃、調和陰陽、固本培元,
用中醫傳承千年的智慧,恢復氣血循環,喚回體力與自信,
陪媽媽們度過艱難的每一關!
美麗與健康從來就不只是自己的事,
唯有照顧好自己,才有餘力照顧自己所愛的人!
╲史上最完整的產後調理衛教全書╱
作者簡介
林蔚喬
現任
台中市 悅意源心中醫診所 院長
產後護理之家 特約中醫師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 中西醫雙主修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 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中西整合醫療科 醫師
三峽恩主公醫院 中醫部 醫師
興趣是鑽研中醫還有乒乓球,在校時期為桌球校隊,因優異的運動天分而開啟中醫正骨之路。現為台中數家產後護理之家巡診中醫師及講師,專長為產後調理以及處理產後各種疑難雜症,是廣大網友及鄉民媽媽們非常推薦的產後喬骨盆中醫,在臨床上幫助過無數的媽咪恢復健康、脫離病痛,撰寫書籍希望能傳承自身所學及感悟,做中醫產後喬骨盆的第一先鋒,也希望幫助更多婦女能了解產後康復的知識與重要性!
柯莉文
現任
台中市 勝利中醫診所️ 院長
產後護理之家 特約中醫師
學經歷
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三峽恩主公醫院 中醫部 醫師
韓國FACE美顏針 認證醫師
中醫師、物理治療師 雙執照
曾任長庚醫院物理治療師、骨科復健機構,因為追求更好的幫助患者復原,因緣際會下對中醫產生了濃厚興趣而成為了一名中醫師,並以此為志業。自己經歷懷孕生子的身體變化及復原過程,深感女性的偉大,希望以自身專業幫助每位媽媽儘早回復健康。鑽研中醫脈學多年,師承數位中醫脈學名家,專精產後調理、婦科、兒少體質調理、體質減重。現為台中數家產後護理之家巡診中醫師及講師。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從產前須知到產後調理,當今最完整的懷孕媽媽修復指南!
本書共分兩冊,本冊聚焦在媽媽們在產後容易遇見的疑難雜症,及對於體態和容貌的調養建議,更詳細提出可簡單有效率實行的運動步驟,結合中西醫觀點與中醫整復知識,提供媽媽們溫和有效的改善解方,在擺脫疼痛的同時,找回美麗與自信。
書籍目錄
自序
推薦序—陳祈宏 醫師
推薦序—廖恩賜 醫師
推薦序—李興明 醫師
推薦序—黃建魁 醫師
推薦序—沈瑞斌 醫師
推薦序—趙哲暘 醫師
第一章 產後照護首要任務
產後傷口復原
子宮收縮與惡露排出
產後乳汁分泌大小事
缺乳
退奶二三事
產後哺乳與月經的關係
哺乳能吃中藥嗎?
哺乳可以喝酒嗎?
第二章 從陰陽氣血看產後常見症狀
陰陽氣血是什麼?
產後調理的鍋爐理論
產後常見的症狀
產後燥熱
產後盜汗、自汗
產後便祕
產後落髮
正常頭髮的生長週期
西醫看產後落髮的原因
產後落髮會掉多久
中醫看產後落髮的原因
產後水腫
產後痔瘡
產後蕁麻疹
產後憂鬱
第三章 中醫觀點下的產後修復原則
產後中醫調理黃金時期
食補還是藥補?
產後調理與更年期的關係
中醫產後四階段調理
第一階段—祛瘀生新、促進乳汁分泌
第二階段—健脾養胃、消水腫
第三階段—氣血雙補、調和陰陽
第四階段—滋補肝腎、固本培元
產後的飲食原則與禁忌
產後的飲食原則
產後的飲食禁忌
產後運動原則與建議
特定的肌群訓練
居家與健身房—背肌訓練
居家與健身房—腹肌訓練
居家與健身房—臀肌訓練
居家與健身房—股四頭肌訓練
有阻力的有氧運動
你的運動習慣真的足夠嗎?
第四章 中醫美顏與瘦身之道
產後拒當黃臉婆/中醫養顏有術
認識中醫美顏針
為什麼臉部老化會鬆弛下垂
美顏針的效果
美顏針功效
美顏針特色
打造產後易瘦體質的關鍵
產後多久減肥最合適
產後六個月內是瘦身黃金期嗎?
中醫體質調理是瘦身重點
難減體質
減重迷思破解
中醫怎麼減肥?
常見的減重中藥介紹
推薦序/導讀/自序
自序
古今之間,找回產後調理的意義—寫給現代女性的產後療癒指南
在我投入產後調理的多年臨床經驗中,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產後真的需要那麼多調理嗎?」許多人質疑:既然現代生活的物質條件已遠勝古代,營養補充也相對方便且充足,為什麼還需要「坐月子」或「產後調理」?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直指女性生命週期中最關鍵的挑戰。
在古代,因為生活條件有限,飲食來源單一,常有營養不足的問題,加上醫療資源相對缺乏,導致產後感染、出血後的恢復困難,也容易出現氣血虛損的狀況。醫家因此強調「及時補養、慎避風寒」的概念,避免因產後大虛而遺留病根。
然而來到今日,雖然物質條件大幅改善,食物選擇看似充裕,但問題卻出在「不均與不調」:速食與外食普遍,飲食的營養比例失衡;冰飲與辛辣口味盛行,過度食用導致損傷脾胃、影響氣血生化;女性常為家庭與生活身兼多職,因此壓力沉重,時常熬夜,甚至產後過早投入工作或育兒,故缺乏足夠休養。所以可以說,古代婦女「患在不足」,現代婦女則「患在不均」,且還得加上現代女性的平均生產年齡相較古代更高出許多。正因如此,產後調理不僅不是過時的觀念,反而在當代更顯必要—它不只是一味的補養,而是透過中醫辨證,協助女性在最需要的時刻恢復平衡,為日後健康打下基礎。
在產後護理之家與我的門診中,我見過許多產婦,表面上似乎康復,卻同時深受掉髮、睡眠障礙、手腳冰冷、便祕、水腫、情緒低落等困擾。這些不僅影響身體,也動搖了她們作為母親的信心與生活品質。身為女性與母親,我曾親身經歷同樣的階段,因而更能感同身受。我嘗試從中醫經典中尋找答案,並結合脈學與六經理論重新審視產後的身體表現。當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的辨證思路應用在水腫、便祕、頭痛、乳汁不足等產後問題上時,我發現這些看似繁雜的困境,其實都能被有條理地歸納與解釋。透過把脈,我得以看見體內氣血運行的真實狀態;透過六經辨證,我得以洞察產後身體的變化軌跡,逐步建立起屬於產後的中醫調理藍圖。
然而,產後的不適往往是全面性的—從內在的氣血虛損紊亂,到外在的肌肉關節疼痛錯位;從作息改變,到情緒起伏,無一不影響著新手媽媽的日常。不過幸運的是,我的先生:林蔚喬醫師在產後傷科與疼痛處理上有豐富經驗,能與我一同照顧產婦的內科調理與結構整復。我們的第一本書《產後喬骨盆》以「傷科與結構」切入,探討因結構失衡與力學改變所造成的疼痛;而這一本《產後坐月子》,則更著重於內在的復原—從子宮復舊、乳汁分泌,到產後燥熱、盜汗、落髮、水腫等常見困擾,都有清楚的解析與建議。我也特別將艱澀的中醫理論轉化為淺顯易懂的語言,幫助讀者真正理解身體變化。而當身體逐漸穩定,再進一步透過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不僅能逐步恢復活力,更能在身心平衡的前提下,進而追求美好容貌與體態的自然展現。
兩本書切入角度雖不同,但核心目標是一致的—陪伴產婦在身心兩方面重新找回完整的自我,讓「復原」不只是回到從前,而是邁向更自在、健康的生活。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我在醫路上最重要的兩位恩師—陳祈宏醫師與廖恩賜醫師。打從學生時代開始,他們便無私指導,從課堂到臨床,傾囊相授,讓我深刻體會中醫的深度與胸懷,也讓我明白,中醫不僅是一門醫術,更是一份守護生命的責任。我將銘記這份教誨,肩負起傳承的使命,讓中醫在女性健康與產後調理上發揮更大的價值,使更多媽媽得到重視與照顧。
同時,我也特別感謝沈瑞斌理事長,帶領我進入美顏針的領域,開啟了中醫美容的新視野。最後,還要謝謝黃建魁醫師在我們進入臨床後,成為我們最堅強的後盾,一路上提攜與指點我們在行醫道路上的大小事。這些師長們的引領,都是我們完成本書的重要養分,也將是我們持續前行的動力。
文章試閱
Chapter 1 產後照護首要任務
產後傷口復原
不論是自然產或者是剖腹產都可能會有傷口需要復原,無論是會陰剪開的傷口或者是剖腹的傷口。「自然產」的會陰部傷口大約5公分,產後2天內最疼痛,約7~10天傷口縫線可被自體吸收,一個月後自然產傷口大多可康復。自然產後24小時,可以使用溫水坐浴,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鐘,可加速會陰傷口消腫和癒合。
「剖腹產」則會在恥骨上方橫切10~15公分的傷口,傷口從皮膚、腹壁肌肉筋膜、腹膜層、子宮肌肉層、子宮漿膜層等切開多層組織,術後傷口大,牽扯的組織多,表皮的傷口約7~10天可癒合,但整體傷口復原大約需要4~6週,期間可使用束腹帶幫助固定,避免肌肉受到摩擦拉扯疼痛。
因為有傷口存在,在此階段傷口還未癒合之前,飲食上會建議不要吃過於燥熱的補養以及含酒類的藥膳,避免影響傷口復原或是增加發炎的風險,而中醫確實也常會在產後的第一階段,也就是在產後的一週內,只給予祛瘀生新的「生化湯」類方,來幫助子宮收縮、排出惡露,通常並不會在剛生完就大下補藥而影響傷口復原。
子宮收縮與惡露排出
懷孕的時候,媽媽的子宮會因為孕育胎兒而逐漸被撐大,且上升到腹腔的位置。產後子宮會慢慢的回到正常大小與下降到骨盆腔內,臨床上可以觀察到產後當天子宮位置大約還在肚臍的高度,之後每天約下降1~2指幅,產後十天子宮約可回到骨盆腔,利用藥物輔助、親餵、子宮按摩,都可以幫助增加子宮收縮的效率,而子宮恢復初期,會伴隨子宮收縮的疼痛感,類似經痛,在下腹部摸到一顆堅硬的球狀體,這代表子宮有在認真復原,並且會隨之排出許多惡露,約產後6週子宮可回復到孕前的大小。
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產後的子宮收縮能力會影響到惡露排出的效率,「惡露」是一種混合物的統稱,裡頭包含著子宮出血、胎盤碎片、胎膜、胎便或毛髮、子宮及子宮頸分泌物等等。在產褥期中,我們可以將惡露排出分為三個階段及類型,「紅惡露」、「漿性惡露」以及「白惡露」。「紅惡露」會在產後1~3天出現,含血量較多,顏色鮮紅,有時會伴隨小血塊。「漿性惡露」約在產後4~10天出現,此時子宮內膜的傷口逐漸癒合,惡露量會逐漸變少、變稀,惡露成分主要是脫落的組織,顏色轉為粉紅色、褐色。「白惡露」約在產後10~20天出現,此階段惡露量已減少許多,顏色呈現黃色或白色,沒有特殊味道,主要成分是白血球、子宮頸黏液。一般自然產在產後4~6週,惡露可以完全結束,剖腹產在生產過後,醫師已清理大部分的胎盤及胎膜,因此惡露會較少,大約2~3週可結束。
生產過後婦產科醫師大多會為產婦開立子宮收縮劑,幫助子宮收縮復舊、惡露排出,在現代中西結合及交流下,許多的醫師都會建議已服用子宮收縮劑的產婦避免同時服用生化湯,用以避免一些交互作用或是出血不止的疑慮。但一些中醫師仍會在患者服用完子宮收縮劑後,再給予少量的生化湯來達到中醫所謂祛瘀生新的目的,因為中醫認為瘀血內留子宮,是日後造成產婦腹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生化湯除了幫助子宮收縮、排出惡露,生化湯方中含有當歸及川芎,可以在去瘀的同時有養血生新的意義在內,所以在有子宮收縮劑處方開立下,到底要不要給予生化湯,中醫界為此有許多的立論想法及不同立場。
其實由臨床觀察結果回推,不難統整出心得結論,在大量的產婦患者客群中,會遇到許多產婦是只有服用子宮收縮劑而未服用生化湯的,也有只服用生化湯未服用子宮收縮劑的,也有兩者搭配服用或者都未服用的各種情況組合,不管是哪種組合,極少產婦會在產褥期過後仍有腹痛的症狀。
子宮收縮劑與生化湯皆有幫助子宮收縮排除惡露的功能,有些子宮收縮不良、惡露排較久的產婦尋求婦產科的幫助,可以用現代的超音波檢查,直接掃描其腹腔來更精準的測量惡露量及子宮大小還有位置,並給予需要的產婦續服子宮收縮劑,產婦確實能在服用後再次大量排出一些尚未排乾淨的惡露,而臨床上也會遇到不想服用子宮收縮劑的產婦尋求中醫的幫助開立生化湯類方,也能達到一樣的效果,其實就只是一個選擇而已,都能達到目的就好,在我的臨床經驗中,認為不需要為此太困擾或是糾結,而那些主張一定要服用生化湯的醫家,認為因生化湯比起子宮收縮劑仍有能溫經養血的不同之處,其實說得滿好,但方中當歸、川芎之類的單方養血藥材,在生化湯或是子宮收縮劑的調養期過後,仍會在第二週之後加強給予相同的養血藥材(ex.當歸、川芎)繼續幫產婦補養身體,我認為並不會只是短短幾天內沒在去瘀(子宮收縮)的階段同時給予生新(養血)的藥材,就會造成日後腹痛的無窮之患,如果會的話,那西方從不喝生化湯的產婦,不就都大難臨頭了,且在我臨床上並沒有觀察到太大的差異,按照產婦身體需求給予相對應的處理方法,不論是中西醫,審慎分辨其優缺點並做好臨床觀察與建立邏輯分析,不危言聳聽,我想才是現代中醫該有的觀念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