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肺癌臨床診療關鍵筆記:胸腔內科專家賴俊良醫師精準剖析與治療

原文書名:


9786269622061肺癌臨床診療關鍵筆記:胸腔內科專家賴俊良醫師精準剖析與治療
  • 產品代碼:

    9786269622061
  • 系列名稱:

    悅讀健康系列-身心靈書房
  • 系列編號:

    HD3180
  • 定價:

    450元
  • 作者:

    賴俊良
  • 相關作者:

    撰文:?心怡
  • 頁數:

    256頁
  • 開數:

    17x23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20922
  • 出版日:

    20220922
  • 出版社:

    原水(城邦)
  • CIP:

    415.4682
  • 市場分類:

    健康保健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健康生活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深入瞭解肺癌治療,最實用的陪病書!
三十篇真實故事與臨床圖解,
帶您詳細!瞭解肺癌的篩檢、診斷、轉移與精準治療,
解鎖致癌基因,理解各類臨床表現可能面臨的狀況與最新療法。

  近十年來,肺炎、肺癌已成為影響國人健康的關鍵因素。根據衛福部2021年的調查報告,肺癌已連續三年蟬聯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肺癌是所有癌症中「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例最高」的三冠王,許多病人一經確診,就已經是第四期了。

  長年診治、盡力尋求肺癌最新療法的賴俊良副院長,總是苦口婆心告訴病人:「第四期並不代表就是末期, 還是能治療的!」面對病人絕望的眼神,他從不放棄,以先進的肺癌療法,陪伴病人積極抗癌。許多肺癌病人在他開導與治療下逐漸好轉並學會如何正向迎戰肺癌,突破五年存活率的數字關卡,成為抗癌超過十多年的老病友。

  本書以淺顯動人的診間故事講述肺癌的篩檢、診斷、轉移與治療過程,不僅導入最新穎的肺癌療法,更深度剖析一位醫者如何以真誠的醫術與豐富的治癌經驗,鼓勵病人提起勇氣面對挑戰,賴俊良醫師經常靈活運用精準醫療來打擊癌細胞,讓處於劣勢的患者再佔上風,也讓癌友重建信心,進一步提昇生活品質,迎向陽光。


✒️【醫界權威 專業推薦】

賴醫師總是鼓勵病人:「第四期並不代表是末期,還是能治療的。」他從不放棄希望,總是想方設法來救治。他認真、嚴謹、不斷研究的精進態度及長年臨床經驗,輔以基因檢測,以精準治療有效延長許多晚期肺癌患者的存活率。
——林俊龍 執行長(佛教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以肺癌診治為志業,一步一步紮實走過這三十多年醫療進步的醫師卻不多見,賴俊良醫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們從中不僅學習到肺癌的相關知識,也瞭解到一個醫者如何靈活的善用當代各種有效的醫療來延續病友的生命。
——蔡俊明 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國泰醫學中心、好心肝門診中心)

賴副院長把肺癌病人從罹病到癌末可能發生的問題都融入在故事之中,串連了疾病進展中不同時期可能發生的狀況,病人或家屬總能在書中某一個段落,找到符合自己面臨的擔心或苦痛並得到答案。相信它是陪伴肺癌病人及家屬最有益,也是最溫暖的床邊書。
——李毓芹 顧問(西園醫院總顧問、前臺北榮總胸腔部主任、汐止國泰醫院院長)

本書主要是以他的肺癌病人的故事,描述寫出有關肺癌照護書。全書內容涵蓋了肺癌發生、篩檢診斷、治療,以及每種治療的效果及副作用處置,最後又談到安寧緩和醫療。給予肺癌病患能夠更提起勇氣面對癌症並接受治療,甚至可以視癌症如慢性病一樣,與肺癌和平共處。
——黃明賢 教授(義大癌治療醫院胸腔內科副院長級主治醫師)

近二十年來正是肺癌精準治療進步最神速的年代,賴理事長累積了許多寶貴的臨床經驗,重現診間活生生的問診實境。相信對於病患及家屬都能各取所需,瞭解肺癌在精準醫學年代的輪廓和進展,且更有信心朝著康復與希望之路邁進,而對所有照顧肺癌病患的醫護人員也是一本好書。
——賴基銘 教授(臺灣癌症基金會 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教授、顧問)


【本書章節重點】
第一部 篩檢與診斷
第二部 轉移
第三部 隨病授藥
第四部 身心無憾
結語 迎著陽光向前走

作者簡介


姓名:賴俊良
主述:賴俊良醫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中正大學分子生物研究所博士,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肺癌學會理事,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理事。長年致力於胸腔疾病及肺癌診治,二十多年來,在雲嘉培養出極優異的肺癌診治團隊,提供了各式最先進的診斷與治療。醫術與醫德兼備的他,總是苦口婆心勸慰病人不要放棄希望、下了班的夜晚還在為病人找藥、找轉機,這份用心常讓他找到病情的轉折點,讓治療機會孕育而生、成功挽救了無數病人。此外,他長年籌辦、積極參與雲嘉地區胸腔疾病聯合討論會,培育後輩醫師,不遺餘力。
**醫師小叮嚀及本書所有圖說皆為賴醫師親自撰述。

撰文:凃心怡
一個連魚的品種都張冠李戴的漁村女兒。傳播系畢業之後靠著一支筆走跳生活,著有《來自非洲的33封信》、《盤山過嶺──林欣榮教授創新之路》、《能醒.能走──林欣榮教授的腦醫學救命筆記》、《抗疫防癆山海間——東台灣防疫先鋒李仁智醫師行醫記》、《我的人生我來柔》、《拉動命運的心弦——心臟外科醫養成記》、《日頭浮海照亮的所在》、《元氣早餐店》、《爐火婆婆的美味食堂》等。

書籍目錄


專文推薦1 極盡所能雲嘉南肺癌病人的守護者林俊龍╲9
專文推薦2 面對肺癌,對抗肺癌!蔡俊明╲12
專文推薦3 一本專業的陪病書李毓芹╲14
專文推薦4 淺顯易懂的肺癌照護書黃明賢╲16
專文推薦5 全盤瞭解肺癌臨床的精準醫療,朝康復與希望之路邁進賴基銘╲18
作者序 用生命走入生命賴俊良╲20

第一部 篩檢與診斷
第1章 肺癌家族╲24
 兩種癌症並存╲25
 與癌症和平共處╲27
 醫療前進中的機會╲28
第2章 警訊出現╲33
 看似無害的清澈痰水╲33
 咳與痰現危機╲36
 最後的道別╲38
第3章 相由心生?╲40
 難解的皮膚紅腫症狀╲40
 少見的副腫瘤症候群╲43
第4章 嫁妝症候群╲48
 在抽絲剝繭中找尋解答╲48
 難纏的嫁妝症候群╲50
 重拾生命與慧命╲53
第5章 杵狀指╲55
 決定性的一眼╲55
 意料之外的否極泰來╲59
第6章 X光的痛點╲63
 二維影像下所看不見的它╲63
 愛往外跑的月光族╲66
 X光片年代的驚弓之鳥╲68
第7章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的助益╲71
 突如其來的大轉彎╲71
 肺癌找尋的一大助力╲73
第8章 診斷工具╲79
 出乎意料的結局╲79
 診斷工具助正確判斷╲81
♥賴醫師小叮嚀╲86

第二部 轉移
第9章 月光族╲88
 低頭族的肩頸痠痛╲88
 腫瘤轉移的樣貌╲90
 堅強迎向治療╲93
第10章 現代文明病?╲95
 發現後即刻展開治療╲95
 蛀穿了骨頭的癌細胞╲97
 病理性骨折的發生╲100
第11章 骨頭轉移的診斷與治療╲103
 骨頭掃描的偽陽性反應╲103
 用藥的副作用╲105
 把握二十四小時的黃金期╲108
第12章 腦部轉移╲111
 過鹹的紹興蛋╲111
 難解難纏的腦膜轉移╲114
第13章 癌細胞的一方沃土╲117
 轉了彎的診斷╲117
 癌細胞絕佳生長地點╲120
 他有C型肝炎!╲121
第14章 入侵腎上腺╲123
 轉化變身為小細胞癌╲123
 多為良性的腎上腺腫瘤╲126
♥賴醫師小叮嚀╲128

第三部 隨病授藥
第15章 解鎖致癌基因(驅動基因)╲130
 基因檢測找出致癌基因╲131
 少見的MET致癌基因╲133
第16章 在最後一刻回來╲137
 偽裝成肺炎的肺腺癌╲137
 少見卻可治療的ALK╲139
 睽違一年多的有效治療╲141
第17章 延宕八個月的治療╲145
 得以手術的微小病灶╲145
 突如其來的上腔靜脈症候群╲147
 重燃治療的希望╲150
第18章 腫瘤也會成癮╲152
 難行的挑戰╲152
 標靶藥物帶來明亮曙光╲155
第19章 天時、地利與人和╲159
 將考驗再次帶回╲159
 難能可貴的突變基因╲162
 等到天光的到來╲164
第20章 標靶藥物╲166
 堅決走向安寧的可救生命╲166
 第三代標靶藥物問世╲169
第21章 不是藥神,是貴人╲174
 從鬼門關前搶救一命╲174
 幾乎難辨真偽的假藥╲178
 將愛永遠遺留人間╲182
第22章 治療新法陸續問世╲185
 臨床上少見的轉移╲186
 新型化療帶來的治療機會╲188
第23章 進展顯著的化學治療╲193
 標靶藥物並非萬靈丹╲193
 抗血管新生藥物所帶來的助力╲195
第24章 放射線治療╲200
 以高能量放射線摧毀癌細胞╲200
 莫名的放射線記憶╲203
第25章 免疫療法╲207
 新型免疫療法問世╲207
 顯而易見的效果╲210
 斷藥後的奇蹟╲213
第26章 與死神爭搏╲215
 最後一個治療希望╲215
 難纏的間質性肺炎╲217
 短期內的神奇藥效╲219
第27章 前導性輔助治療與輔助治療╲222
 前導性輔助治療的功效╲222
 標靶藥物與免疫療法╲225
♥賴醫師小叮嚀╲228

第四部 身心無憾
第28章 在身心舒適的地方治療╲232
 悲痛欲絕的母親╲232
 母親確診╲234
 活下來的勇氣╲236
第29章 醫病,也醫心╲238
 為母親做決定所留下的痛╲239
 找回生存鬥志的媳婦╲242
♥賴醫師小叮嚀╲245

結語 迎著陽光向前走
 經驗的果實╲248
 依循正統的標準治療╲251
 飲食、鼓勵與陪伴╲252

推薦序/導讀/自序


專文推薦1
極盡所能 雲嘉南肺癌病人的守護者
林俊龍(佛教慈濟醫療法人執行長)
臺灣過去總把肝炎、肝癌稱為國病,然而近十年來,肺炎、肺癌已成為影響國人健康的關鍵因素。根據衛福部二○二一年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調查報告,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居主要死因前三名;而「氣管、支氣管、肺癌」已連續三年蟬聯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
肺癌也是十大癌症中「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例最高」的三冠王。這麼難治的疾病,遠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的胸腔內科,卻有一位長期致力於診治肺癌的醫師,默默照顧著雲嘉南的鄉親,並且照顧得很好,他正是大林慈院的賴俊良副院長。
大林慈濟醫院在西元二○○○年啟業,是慈濟第四家啟業的醫院,當時我正好擔任創院院長,賴俊良則是啟業之初就來此報到的醫師,和我們一起在這間田中央的醫院打拼、創造更好的醫療品質與醫病關係。當時他非常用心,邀請了他在北部頗具權威的老師與先進定期來大林慈院指導,慢慢地,他也從中學習、成長,加上日積月累的臨床經驗,走出屬於他自己的一條路。
現在大林慈院在南部地區也成為肺癌治療重鎮,有很多困難醫治的病人都會被介紹到大林慈院找賴俊良副院長治療。更難得的是,他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只要病人有需要、能嘉惠於病人的,他都努力去完成,這也是慈濟醫療的精神。譬如,有些治療肺癌的標靶藥物,臺灣找不到,賴醫師下班後,大半夜裡還拚命寫信到國外藥廠四處去找藥,好不容易經過國外藥廠同意,他再寫信給衛福部讓其行文同意進口,來回往返大半年,終於順利幫病人申請到用藥,看到病人服藥後好轉,他比任何人都開心。
肺癌有許多一經發現、診斷就是第四期的病人,看到病人聞訊瞬間垮下臉來的驚愕與難過,賴俊良醫師總不斷鼓勵病人:「第四期並不代表就是末期,還是能治療的。」他從不放棄希望,總是想方設法來救治。他認真、嚴謹、不斷研究的精進態度及長年臨床經驗,輔以基因檢測,讓他能以精準治療有效延長了許多晚期肺癌患者的存活率。許多肺癌病人在他的治療下逐漸好轉,學會與癌共存,更成為他超過五年、十年的老病人。
*站上前線的防疫先鋒
在全球疫情嚴峻的這兩年,大林慈院也收治了非常多新冠肺炎確診病人,賴俊良副院長不僅帶領胸腔內科團隊、也與賴寧生院長共同帶領著全院,戮力抗疫,承擔起重責大任。他參與研發防疫資訊系統,以科技防疫;也全院走透透,像個抓漏達人般巡守著醫院防疫大小事。他更每天與專責病房的主任、醫師開會,透過團隊討論治療與用藥,讓其他科別前來支援專責的醫師不必擔心自己非胸腔科專業也能游刃有餘,更提供了確診病人最佳照護。他也獲得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防疫特殊貢獻獎」,實至名歸。
我常說,我們做醫師的,要把幸福美滿快樂留給病人,但是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困難跟責任,就由我們醫護人員來承擔。賴俊良就是一位這樣的胸腔科醫師,從肺癌診治到防疫,他總是極盡所能,面面俱到!
這本書以淺顯易懂的診間故事來講述肺癌的篩檢、診斷、轉移、診治及如何與癌共處等,書裡面談到的每一位主角,賴俊良副院長都是全力以赴去救治,如今大林慈濟醫院在肺癌診治的醫療設備與技術上幾乎都與國際同步,他功不可沒。非常感恩有這樣的因緣能為他書序,相信不論是肺癌病人、家屬、醫師或一般讀者都能從此書中獲益良多!

專文推薦2
面對肺癌,對抗肺癌!
蔡俊明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臺北國泰醫學中心、好心肝門診中心)

肺癌的診斷和治療在過去三十年間不斷的進步,從第三代的化療藥物,如紫杉醇、溫諾平、健擇到愛寧達,到標靶藥物,再進步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特別是近年來次世代基因檢測的快速應用到臨床上,讓我們在短短的十多年瞭解到肺癌本質上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疾病,而是從肺臟冒出來,呈現不同猙獰面貌並且狡猾善變的一組疾病。
次世代基因檢測不但幫助我們認清肺癌狡猾善變的真面目,也幫我們在必要的時候選擇最適當的治療藥物和治療策略(當然也包括化療,甚至安寧),這就是所謂精準治療的概念和落實。除此之外,您或許不知道,我們現在對不同的基因變化,不斷有很多新研發出來的有效藥物,也歸功於基因檢測的進步和應用。
對付這組難纏的疾病,最重要是在牠剛剛萌芽的時候,也就是最好斬草除根的時候,這就是為什麼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之所以重要。若能把低劑量電腦斷層視如腸胃鏡檢查或女性的乳房檢查一樣,做為個人健康管理投資的一部分,把握這樣的機會,日後就能大大降低這個難纏疾病的威脅了。
以肺癌診治為志業,一步一步紮實走過這三十多年醫療進步的醫師卻不多見,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賴俊良醫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從當完總醫師不久離開臺北榮總到大林慈濟。這近三十年除了疫情熾熱期間外,我們每個月都見一次面,一起對年輕醫師做肺癌個案的詳細學術討論。
賴副院長就他豐富的學養和經驗,彙整一個個具有教學意義的病案,以這幾十年肺癌診治的進步為主軸,用淺顯易懂,間雜著文藝氣息的用字遣詞,娓娓告訴我們他診治病人的歷程,我們從中不僅學習到肺癌的相關知識,也瞭解到一個醫者如何靈活的善用當代各種有效的醫療來延續病友的生命和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同時在對談相處之際也能如親如友的時時照顧到病友的心。
閱讀這本書不但對病友,對後勤,對業界人士很有助益,對於想多認識肺癌的您也會很有收穫,大家一起來多多認識這個疾病。記住!有效檢出早期肺癌的方法是「低劑量電腦斷層」,別忘了把它列入您的例行健康檢查項目。

專文推薦3
一本專業的陪病書
李毓芹(西園醫院總顧問、前臺北榮總胸腔部主任、汐止國泰醫院院長)
聽到賴副院長要寄給我本書原稿時,原本想像的是一本類似中譯本的肺癌教科書。但當檔案一打開,不自覺的興致一湧而上,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就像連續劇,不知不覺全看完了,把肺癌病人從罹病到癌末,可能發生的問題都融入在故事之中。回想這幾十年來看過的病人,這些問題也都在他(她)們身上發生過,曾幾何時,同樣的問題,當今已有更好的答案。
另外,當病人或家屬聽到醫師的解釋,太多專業用語總是超過他們生活經驗所能理解的,這本書剛好可補齊中間的落差。不同時期的病患有不同的問題,這本書串連了疾病進展中不同時期可能發生的狀況,病人或家屬總能在書中某一個段落,找到符合自己面臨的擔心或苦痛並得到答案。
門診或住院的病人之間,常會分享彼此的經驗,有時候醫師的建議不見得聽進去,但隔壁床的病人或候診的旁人勸說後,可能就轉而同意檢查或治療。病友多了,常會有類似「班長」的人物出現,班長的特徵常常都是比較開朗,經驗豐富,會主動關懷其他的病友,這本書就是從一位班長級的老大姊敘述自己的肺癌家族開始,引出民眾對於可能罹癌的擔心及恐懼;接著不同的病人,陸續訴說他們剛開始的症狀,導引出肺癌所須要的檢查;病人最關心的當然是治療,賴副院長也分享了各種最新治療的經驗,有許多的影像,淺顯易懂。住院當中其實是百味雜陳,擔心、恐懼,面臨檢查的風險以及治療可能的副作用;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陪病者可能也不知怎麼安病人的心。這本書就是最好的陪病書,讀著別人的故事,未來在面對病情變化時,能更坦然。
賴副院長是我以前臺北榮總的同事,住院醫師時期,即可感受到他身上真誠關懷病人的特質。怎麼形容他呢?專業判斷上靈活精準,照顧病人上又很有親和力,他的用心與細心也常常讓他找到病情的轉折點,治療機會因此而生。大約二十年前,賴副院長即邀請我到大林慈濟醫院臨床教學,從他示範個案的處置可以看得出,肺癌病患在大林慈濟醫院接受診治,應該是很幸福的。
很高興能將本書引薦給讀者,相信它是陪伴肺癌病人及家屬最有益,也是最溫暖的床邊書。

專文推薦4
淺顯易懂的肺癌照護書
黃明賢教授(義大癌治療醫院胸腔內科副院長級主治醫師)
臺灣從自民國七十一年起,癌症即成為十大死因之首。依衛生福利部資料,近年來癌症死因的第一位是肺癌,前十大癌症死因以性別觀察,男、女性之第一位癌症死因都是肺癌。肺癌是一種生長於支氣管或肺泡的惡性腫瘤,在臺灣,肺癌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每年約一萬人死於肺癌,在許多歐美先進國家,肺癌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我國每年新增肺癌個案約有一萬六千多人,而且每年尚在增加之中。雖然肺癌主要成因尚未完全瞭解,其中抽菸仍是影響最大的危險因子之一,可是我國肺癌病例有一半以上是沒有抽菸,其他成因包括環境因素(如二手菸、空氣污染、油煙、氡氣、石綿、砷)、肺部疾病史(結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或肺癌家族史)等,也被認為會增加得到肺癌的機會,提醒民眾應注意自身肺部健康。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目前公認治癒癌症最佳的方法,低劑量胸腔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手術切除、基因檢測、化學、標靶、免疫藥物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等個人化治療,這些都是治療肺癌的主要方式。我國有很好的健保制度,希望不幸罹患肺癌的病患都能夠勇敢面對疾病,積極接受治療。
我認識服務於大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賴俊良醫師已有多年,他不但是一位有愛心有佛心的醫師,對病人更是親切,是以病患為中心,細心醫療照顧病患的良醫,目前擔任大林慈濟醫院的副院長,真是實至名歸。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以他的肺癌病人的故事,描述寫出有關肺癌照護書。全書內容涵蓋了肺癌發生、篩檢診斷、治療,以及每種治療的效果及副作用處置,最後又談到安寧緩和醫療。對一般民眾而言,這將是一本淺而易懂的好書,讓一般民眾能夠更認識肺癌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給予肺癌病患能夠更提起勇氣面對癌症並接受治療,甚至可以視癌症如慢性病一樣,與肺癌和平共處,珍惜生命面對人生,讓肺癌病患身心靈得到舒適,提昇生活品質。
在此深深感到很榮幸能夠為賴俊良醫師提筆寫序。

專文推薦5
全盤瞭解肺癌臨床的精準醫療,朝康復與希望之路邁進
賴基銘教授(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教授、顧問)

近十年可以說是精準醫學發揚光大的年代,從精準診斷到精準治療,完全改變了傳統臨床醫學的整體面貌,其中肺癌的治療就是典型的代表。雖然肺癌在臺灣仍高居男性與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的首位,相信不久的將來,過去毫無希望治療的末期肺癌,由於精準醫療的介入將完全改觀,因著精準檢測出驅動基因的存在,再搭配上適時問世的精準藥物,使得追求長期與肺癌和平共存,並且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已不再是一種奢求,書中的許多案例正是最佳的實證寫照。
賴俊良醫師,是一位青年才俊,他在臺北榮總完成胸腔內科的完整訓練,在蔡俊明教授指導下專攻肺癌的治療,隨後被指派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歷經主任及副院長,目前也是臺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近二十年來正是肺癌精準治療進步最神速的年代,賴理事長恭逢其盛,累積了許多寶貴的臨床經驗,有別於坊間不少關於癌症照護的書籍,賴理事長毫無保留地寫出自己的醫病見聞錄,以醫者父母心的心情,作了深刻的描述,這本書值得一讀再讀。
書中的每一章節,都是娓娓道來的故事,重現了診間活生生的問診實境,有病人求治過程的辛酸血淚,更有作為一個胸腔內科醫師,在心路與思路歷程的敏感、細膩與掙扎。他的文筆流暢,筆觸細膩,令人印象深刻,我竟不自覺地在一天內將這本書完全讀完,該是我過去為人作序難得的經驗。
賴理事長臨床經驗豐富,閱病無數,視病猶親,筆下滿載了病友和家屬的心聲,共鳴了病患及家屬的感受,這本書相信對於病患及家屬,都能各取所需,不僅可以全盤瞭解肺癌在精準醫學年代的輪廓和進展,且將因此更有信心朝著康復與希望之路邁進,而對所有照顧肺癌病患的醫護人員也是一本好書,值得收藏及傳閱,謹此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