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三位素人媽媽用科學方法教你一套教養公式:引導刺蝟孩子必學的24個超實用技巧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578710733系列名稱:
Story系列編號:
US005定價:
260元作者:
何小英、魏華、李叢頁數:
224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00520出版日:
20200520出版社:
優渥誌-大樂文化CIP:
528.2市場分類:
育兒,親子教育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健康生活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點閱率超過200萬的親子講師
你家也有小怪獸嗎?放心!
專家教你用16個情境,
讀懂孩子的負面情緒,
讓你擺脫兵荒馬亂的每一天!
沒錯!!教養就是這麼一回事,
因為苦口婆心不如掌握實戰策略!
本書是三個素人媽獨創的SOP,
她們用科學方法帶你走出育兒焦慮,
你只要掌握4大關鍵方向,並抓緊孩子的黃金8歲前,
就能培養孩子受用一生好習慣。
◎用16個爸媽崩潰的教育現場,總結新世代最強教養術
作者把十多年來主講的300多場親子課程、一千多個家庭案例,濃縮為16個真實情境,歸納出雙贏教戰手冊,這是以往的育兒書籍和親子課程中從未出現過的!他們掏心掏肺把這些年研究出的方法,通通都分享給你──想給孩子幸福的你。
◎掌握教養4大關鍵,打敗你家失控的小怪獸!
1.培養自律的好習慣
事先約法三章訂好規則,會比直接要孩子照辦更容易達成目標。先和孩子商議好規則,孩子會覺得被尊重,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和共識,就不會有被迫聽從的壓力,更容易遵守共同參與制訂的規則。
2.拔除棘手的負面行為
孩子有叛逆行為,未必是一件壞事!事實上,這是在提醒父母,孩子開始在探索和挑戰這個大人主導的世界。同樣地,孩子一直說謊,有可能是在學校或家中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不知道應該如何解釋或求助,只好說謊粉飾太平。
因此,務必先花心思深入瞭解叛逆、謊言背後的動機,這比追究責任更加來的重要。
3.建立孩子的樂觀心態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可以引導孩子用「紅綠燈法」:
? 紅燈停──小怪獸,停一停!(用深呼吸、數數字,平復激動的情緒)
? 黃燈想──小怪獸,你想去哪呀?(動動腦有什麼能解決的方法)
? 綠燈行──小怪獸,我們出發吧!(選出一種最適合的解決方法開始行動)
4.和長輩、隊友攜手合作
隔代教養如何和長輩溝通?孩子排擠手足該怎麼辦?爸爸總是缺席的假單親家庭怎麼維持等等,這些惱人的家庭問題,本書教你如何有效溝通,避免家庭戰爭,增進家庭和諧。
◎實戰互動工具——好習慣無痛養成法
貼一貼、畫一畫,教養有趣更有效率!
? 時間闖關卡:把每日該完成事項,和孩子DIY做成闖關卡,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參與感,也更加願意堅持到底 。
? 家務輪轉盤:列出家庭成員和家務,做成一張雙圈轉盤。轉轉看今天是誰負責什麼家事,讓家務分配變成一個令人期待的小遊戲!
作者獨創教養口訣,方法簡單、父母好理解好運用!
? 自信DoReMi:唱起三個音符DoReMi,開啟孩子的自信心!
? TTH法則:以尊重平等為中心的三要點,找到孩子說謊的難言之隱。
? 三字箴言:掌握清、示、樣三個字,培養出有禮貌的孩子。
此外,還有「黃金圈溝通法」、「四葉草法則」等等技巧,不費力就能讓孩子吃得健康、睡得規律、玩得盡興!
◎實戰經驗分享——該讚美的時候絕不吝嗇
1.清楚描述值得認可的行為
「今天鬧鐘一響就立刻起床了,好棒啊!」(雖然孩子以前天天賴床)
2.具體感激努力而不是結果
「謝謝你在媽媽覺得很重時,幫我提購物袋。」(雖然孩子重心不穩、走走停停)
3.挖掘孩子的小進步,即使再糟糕的情況,也有值得稱讚的地方
「好棒啊,今天比昨天多認了一個字呢!」(雖然只比昨天多認了一個,也算是小進步)
4.讚美的頻率和強度要恰到好處
「今天跑步比賽跑得真快,全班都很努力呢!」(不靠貶低他人提升自己的孩子)
★點閱率超過200萬的親子講師
你家也有小怪獸嗎?放心!
專家教你用16個情境,
讀懂孩子的負面情緒,
讓你擺脫兵荒馬亂的每一天!
沒錯!!教養就是這麼一回事,
因為苦口婆心不如掌握實戰策略!
本書是三個素人媽獨創的SOP,
她們用科學方法帶你走出育兒焦慮,
你只要掌握4大關鍵方向,並抓緊孩子的黃金8歲前,
就能培養孩子受用一生好習慣。
◎用16個爸媽崩潰的教育現場,總結新世代最強教養術
作者把十多年來主講的300多場親子課程、一千多個家庭案例,濃縮為16個真實情境,歸納出雙贏教戰手冊,這是以往的育兒書籍和親子課程中從未出現過的!他們掏心掏肺把這些年研究出的方法,通通都分享給你──想給孩子幸福的你。
◎掌握教養4大關鍵,打敗你家失控的小怪獸!
1.培養自律的好習慣
事先約法三章訂好規則,會比直接要孩子照辦更容易達成目標。先和孩子商議好規則,孩子會覺得被尊重,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和共識,就不會有被迫聽從的壓力,更容易遵守共同參與制訂的規則。
2.拔除棘手的負面行為
孩子有叛逆行為,未必是一件壞事!事實上,這是在提醒父母,孩子開始在探索和挑戰這個大人主導的世界。同樣地,孩子一直說謊,有可能是在學校或家中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不知道應該如何解釋或求助,只好說謊粉飾太平。
因此,務必先花心思深入瞭解叛逆、謊言背後的動機,這比追究責任更加來的重要。
3.建立孩子的樂觀心態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可以引導孩子用「紅綠燈法」:
? 紅燈停──小怪獸,停一停!(用深呼吸、數數字,平復激動的情緒)
? 黃燈想──小怪獸,你想去哪呀?(動動腦有什麼能解決的方法)
? 綠燈行──小怪獸,我們出發吧!(選出一種最適合的解決方法開始行動)
4.和長輩、隊友攜手合作
隔代教養如何和長輩溝通?孩子排擠手足該怎麼辦?爸爸總是缺席的假單親家庭怎麼維持等等,這些惱人的家庭問題,本書教你如何有效溝通,避免家庭戰爭,增進家庭和諧。
◎實戰互動工具——好習慣無痛養成法
貼一貼、畫一畫,教養有趣更有效率!
? 時間闖關卡:把每日該完成事項,和孩子DIY做成闖關卡,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參與感,也更加願意堅持到底 。
? 家務輪轉盤:列出家庭成員和家務,做成一張雙圈轉盤。轉轉看今天是誰負責什麼家事,讓家務分配變成一個令人期待的小遊戲!
作者獨創教養口訣,方法簡單、父母好理解好運用!
? 自信DoReMi:唱起三個音符DoReMi,開啟孩子的自信心!
? TTH法則:以尊重平等為中心的三要點,找到孩子說謊的難言之隱。
? 三字箴言:掌握清、示、樣三個字,培養出有禮貌的孩子。
此外,還有「黃金圈溝通法」、「四葉草法則」等等技巧,不費力就能讓孩子吃得健康、睡得規律、玩得盡興!
◎實戰經驗分享——該讚美的時候絕不吝嗇
1.清楚描述值得認可的行為
「今天鬧鐘一響就立刻起床了,好棒啊!」(雖然孩子以前天天賴床)
2.具體感激努力而不是結果
「謝謝你在媽媽覺得很重時,幫我提購物袋。」(雖然孩子重心不穩、走走停停)
3.挖掘孩子的小進步,即使再糟糕的情況,也有值得稱讚的地方
「好棒啊,今天比昨天多認了一個字呢!」(雖然只比昨天多認了一個,也算是小進步)
4.讚美的頻率和強度要恰到好處
「今天跑步比賽跑得真快,全班都很努力呢!」(不靠貶低他人提升自己的孩子)
作者簡介
何小英
親子教育專家、兒童時間管理專家、「學而思家長幫」明星講師及親子教育圖書作者。主講的親子教育課程高達15萬對父母參與,曾為1500多個家庭,提供親子教育問題解決方案。
魏華
實戰派親子教育講師、兒童學習力提升研究專家、親子教育圖書作者。線上單個主題課程超過11.6萬人參與,親子教育課程使30多萬個家庭受惠。
李 叢
「SECT多子女養育」版權課程創始人、育兒領域知名版主、知名正面管教導師、心理諮詢師、微信公眾號「蟲蟲正面管教」創始人,單篇網路文章點閱率逾2百萬。
書籍目錄
前言 8歲前,抓住孩子4個關鍵……
關於作者 三位素人媽媽的故事
第1章 四葉草法則,養成他的好習慣
學會四葉草法則,好習慣成自然
情境孩子起床上學拖拖拉拉,家裡總是兵荒馬亂
孩子不好好吃飯?試試看4P原則
情境爸媽的日常煩惱——每頓飯都是戰爭
孩子為什麼不睡,用3個面向思考
情境為了讓孩子早點睡,親媽變後母
學會做家務的孩子,成年後家庭更幸福
情境什麼都不肯做的九年級生
第2章 想打敗沉迷,方法只有陪伴
孩子愛說謊,TTH三步法有解
情境一做錯事就說謊的孩子
讓人難堪的皮孩子,用「三字箴言」引導
情境和孩子看了一場不愉快的電影
孩子叛逆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
情境你說往東,孩子偏要往西
想要打敗手機,就必須用心陪伴
情境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怎麼辦?
第3章 不被挫折感綁架,一張表教你判斷
孩子的喜怒哀樂,一張表教你判斷
情境考試遇到挫折,孩子該怎麼面對呢?
紅綠燈法:拽出身體裡的情緒小怪獸
情境遊樂園裡的失控小怪獸
「樂觀DAD」三部曲,教會孩子整理情緒
情境悲觀媽媽vs. 樂觀媽媽,你是哪一種?
DoReMi唱起來,每個孩子都擁有自信
情境在公園獨自玩耍的孩子
第4章 隔代教養怎麼辦?這3句話解衝突
隔代育兒矛盾多,這麼說長輩就願意聽
情境孩子穿多穿少,婆媳想法大不同
有爸爸的主動參與,孩子會更優秀
情境爸爸去哪了?你家也有豬隊友嗎?
學會開家庭會議,做個「沒主見」的父母
情境零自律的孩子,使父母疲憊不堪
相親相愛不簡單,化解手足戰爭有方法
情境 有個叫做弟弟的人,突然來我家?
後記 試試看,讓找到育兒方法的我們幫助你吧!
附錄 培養好習慣的教養清單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人
國際演說家暨親子教育專家╱吳娟瑜
育兒顧問 ╱大樹老師(趙崇甫)
前言
8歲前,抓住孩子4個關鍵……
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很長,但真正能影響孩子的時間很短。孩子小的時候,身為父母,不要因為忙碌而忽略了他們的成長。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禮物,能帶給父母帶來這麼多甜蜜和快樂,同時也帶來那麼多惱人的難題。
•孩子早就學會開口喊爸爸媽媽了,但外出時就是不愛說話,怎麼辦?
•我的孩子平時個性還不錯,就是不肯好好吃飯,全家人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連哄帶騙讓他好好吃飯。
•孩子一被老師批評,回家就哭天搶地、遇到困難就退縮,一點挫折都無法承受,該怎麼引導?
別擔心,身為這本書的作者,我們和您也是一樣──從帶小孩焦慮中一步步走過來的媽媽。
在本書中,我們會聚焦於三到十二歲的孩子,從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心理健康、拔除負面行為和家庭成員溝通四方面,帶領家長瞭解孩子的身心發展及心理需求。同時,提供我們親身實踐,及很多家庭行之有效的方法。證明家長們找到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後,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希望本書不僅僅能幫助孩子,也能讓家長本身不斷地成長。
最後,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每一位家長「開啟教育孩子」這扇門的鑰匙
文章試閱
第一章 四葉草法則,養成他的好習慣
孩子不好好吃飯?試試看4P原則
情境:爸媽的日常煩惱——每頓飯都是戰爭
威威瘦成皮包骨,一到吃飯的時候,他就會成為全家的中心。看著威威用筷子一粒一粒地挑著碗裡的飯,外婆根本吃不了飯,每分每秒盯著威威:「吃飯!吃菜!把碗端起來!」
媽媽也輕鬆不到哪去,對外婆說:「別管他,讓他自己吃。」又轉頭對威威說:「飯不吃完,晚上就沒得吃零食!」
外公沒好氣地跟外婆說:「你管好自己就好!」
爸爸一開始置身事外,後來實在忍不住,把筷子摔到了威威身上:「叫你快點吃,聽到了沒有?」
每一次吃飯,媽媽都想盡辦法:「再吃最後五口!」、「再吃最後一口!」最終的結果是全家都精疲力竭!為了讓威威好好吃飯,媽媽買了十幾本兒童食譜,每天變化不同的菜色,結果威威還是不吃!
萬般無奈之下,只能祭上懲罰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吃不完,睡前就不准吃任何東西!」到了晚上,威威果然餓得睡不著覺,媽媽也堅持不給他東西吃。威威哭了一個小時,居然累得睡著了。那一刻,媽媽又心疼又痛苦,覺得自己就像個後母。
這樣的戰爭,在你們家有沒有?
事實上,孩子不肯好好吃飯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現象。打開LINE的媽媽群組,媽媽們每天因為孩子不好好吃飯而焦慮,原來大家都同病相憐。
吃飯本來是一件輕鬆、幸福、開心的事,但現在的家長對孩子吃飯的問題非常頭痛,反而導致吃飯時氛圍緊張、雞飛狗跳。試想,如果你是孩子,被兩個大人左右夾擊,,一邊伸過來一隻手,逼著你吃飯,你也一定會感到很難受。基於本能反應,可能也是緊緊閉著嘴巴、撇開頭,一口都不想吃!
如果你家孩子不肯吃飯,先試著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吃飯的氣氛是輕鬆愉快的嗎?
2.孩子能夠自己決定吃不吃、吃多少嗎?
3.孩子有參與食物的製作過程嗎?
4.在孩子吃飯問題上,父母和祖父母是否達成了一致意見,不會在孩子面前有所爭執?
如果有兩個以上的答案是no,那麼孩子不吃飯問題的原因在於你,不在孩子。我們推薦父母瞭解讓孩子好好吃飯的「4P原則」:Positive正面、Power權力、Participation參與、Perseverance堅持。
正面(Positive):營造正面的吃飯環境
現今大部分家庭中,孩子是一家人的中心,孩子吃飯成了飯桌上最受關切的事。「再多吃兩口!不准挑食!吃紅蘿蔔,對眼睛好!」一頓飯下來,媽媽為了照顧孩子吃飯,自己幾乎沒辦法吃上幾口,常常把自己累得半死,等到餵完孩子,根本就沒心情吃了。
家長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曾參與過的愉快飯局,一定不是別人拚命為你夾菜,而且那些菜你一點都不喜歡吃。愉快的飯局應該是彼此交流情感、享受美食的狀態,且每個人都會積極參與。
因此在飯桌上,家長可以試試把注意力放在享受美食和交流上,不再盯著孩子到底吃了幾口飯、幾口菜。當孩子不再是飯桌的中心時,他反而更容易模仿大人去享受食物。
例如威威的的改變。他一開始時覺得很驚訝,為什麼媽媽和外婆不再強迫自己吃飯了?真的可以想不吃就不吃嗎?他馬上挑戰媽媽的極限──那我不吃胡蘿蔔也不吃魚!然後歪著頭看媽媽有什麼反應,沒想到媽媽平靜地回他說:「好」。
那天媽媽不再盯著威威吃了幾口飯菜,而是自己認真地享受食物,一邊吃一邊跟爸爸聊聊今天發生的新鮮事、聊聊這道菜的做法和材料,飯桌上有歡笑聲也有笑語。威威觀察了好幾天,發現真的沒有人再強迫自己吃飯,又看到媽媽吃紅蘿蔔吃得津津有味,他終於忍不住說:「媽媽,我也要吃紅蘿蔔!」
沒有天生不好好吃飯的孩子呢,只有不喜歡在緊張焦慮氛圍中吃飯的孩子。所以讓孩子愛吃飯的原因不是飯菜本身,而是吃飯的好氣氛。威威媽媽剛開始嘗試這個方法的時候,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還是不免掛心「這頓飯他吃了多少口,到底有沒有吃飽?」儘管如此,威威媽媽還是堅持營造吃飯的輕鬆氣氛。
現在,吃飯已經成為威威家一天最開心的時刻,一家人邊吃邊聊,其樂融融。威威也開始享受跟家人一起吃飯的樂趣,沒人盯著他吃飯,反而越吃越多。
權力(Power):把吃飯的權力還給孩子
我們自己也有過胃口不好、心情不好不想吃飯的時候;我們也會心血來潮,想吃一餐垃圾食物過過癮;也會在心情低落時想大吃一碗泡麵。可是我們卻總要求孩子們乖乖吃下所有端上桌的食物,不管他們餓不餓、想不想吃。
孩子需要擁有一個核心權力,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吃?要吃多少?
「吃飯是你自己的事,媽媽相信你可以照顧好你自己。如果你覺得自己吃飽了,就可以不吃了,媽媽會讓你離開飯桌。」類似這樣的約定,家長可以跟孩子事先訂立好。孩子有了心理準備,也經過自己點頭同意後,更容易遵守共同參與制訂的規則。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以下幾個問題:
? 每天什麼時候開始吃飯?什麼時候結束?
? 是否必須在餐桌和家人一起用餐,不能隨意跑動?
? 孩子是自己吃還是大人餵?
? 除了吃飯時間,家長還會在其他時間提供食物嗎?
其實,這些規則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由家長引導孩子共同制訂。關鍵是一旦制訂出來,最好全家共同執行。同時,吃飯的規則可以有一周試用期,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後,再固定下來。如果把吃飯的權力還給孩子了,那麼父母的作用又是什麼呢?
1.決定供應什麼給孩子: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吃零食或垃圾食物,那麼家裡就不要準備,千萬不能一邊備著,一邊又不允許孩子吃。
2.把飯菜做好吃:南部人不喜歡北部粽,北部人吃不慣偏甜的南部口味,韓國人每餐都要辣才過癮,但是我們為什麼卻不允許孩子挑食?每個人都有飲食偏好,我們需要理解基因裡的傾向,盡可能把飯菜做得合家人胃口,也不必勉強孩子全部吃掉。
3.替食物趣味命名:將吃飯變成一種生活美學。有研究表示,當紅蘿蔔被稱做紅蘿蔔時,有三五%的機率會被孩子吃掉。而當胡蘿蔔被命名為變成「X光透視眼胡蘿蔔」時,被吃掉的胡蘿蔔機率高達六六%。另外,對於孩子不願意吃的食物,家長可以包進餃子、包子裡,「偽裝」成其他食物,看孩子能否慢慢接受。
4.不用「不准吃飯」懲罰孩子:「飯沒吃完,飯後就不能吃任何東西」是很多育兒書上提供的方法,但這是不是一種被變相的懲罰?本書建議,家裡可以備有少量麵包、饅頭等非零食類食物,如果孩子在兩餐之間實在餓了,可以自己找到墊個肚子,讓孩子學會感受自己的身體。
參與(Participation):讓孩子參與食物的製作過程
為一株玫瑰澆過水,它就成了千萬株玫瑰中最特別的一個;為一頓飯付出努力,它就成了平淡三餐裡最好吃的一頓。
所有與三餐相關的勞動,都可以邀請孩子共同參與:帶孩子一起去超市買菜、做飯時讓孩子幫忙淘米或者洗菜、開飯前幫忙把碗筷擺好、吃完飯幫忙擦桌子和洗碗。當孩子參與做飯的過程,他對吃飯的興趣就會濃厚起來,會覺得自己對這頓飯有貢獻,也就特別願意去品嘗,吃起來也特別津津有味。
讓孩子參與,也符合孩子的天性。對於孩子來說,市場是一個新奇的世界──一年四季的蔬果都是不同的,黃澄澄的柳丁堆成小山,活蹦亂跳的海鮮被叫賣,透明玻璃罐裡裝著五顏六色的蜜餞糖果。
拿著購物清單和爸爸媽媽挑選食材,這一餐顯得特別有意義!回到家,當他站在小椅子上,用胖嘟嘟的小手認真地淘米和洗菜時,就像是一位認真的小廚師,看著不禁感動了起來。
威威媽媽也使用了這樣的方法。每週五全家去超市採購一周食材之前,她會跟威威一起商量採購清單。到了超市以後,像尋寶一樣尋找清單上的食材,是威威最喜歡的工作。到了每天傍晚做飯時,媽媽會邀請威威一起參與。剛開始,是由媽媽問:「威威,你今天想參與什麼工作呢?是幫媽媽洗菜還是幫媽媽挑豆子呢?」後來,變成威威主動問:「媽媽,今天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
隨著威威幫忙次數的增加,他能做的項目也越來越多。從一開始的洗碗、洗菜、打蛋,到後來居然學會做蔥油餅!他會先用擀麵棍把麵餅擀平,抹上油後,用小手均勻地撒上蔥花和鹽,熟練地將麵餅捲起來、壓平,放到平底鍋裡。
還會一邊做一邊愉快地哼著歌:「威威會做蔥油餅,威威會做蔥油餅!」自己做的蔥油餅,他一口氣可以連吃三個。甚至外婆來家裡的時候,他見到外婆的第一句話就是:「外婆,我會做蔥油餅,我做給您吃!」這個時候的威威,還只有四歲呢!
堅持(Perseverance):家長的態度要堅持如一
讓新方法奏效的最關鍵部分,是家長的新態度—平和、堅定、輕鬆的態度,這也是「帶著愛放手」的態度。威威的媽媽從對孩子不好好吃飯感到煩惱,到經過學習、慢慢調整自己的態度後,成為孩子的榜樣,把吃飯的權力還給孩子,這個過程花了幾個月的時間。
幫助孩子愛上吃飯的過程,可能會漫長又艱辛,但是很值得。如果你家孩子已經養成了不愛吃飯的習慣,要知道這不是十天半個月就可以糾正過來的,要有相當的耐心。這份耐心不是暫時強裝出來的淡定,那並不會長久,而必須是正確瞭解孩子吃飯問題以後的坦然。
威威媽媽回想,在孩子小的時候,自己是很有耐心的:孩子學說話花了兩年的時間,每天至少教孩子喊一百遍「媽媽」。為了教會孩子走路,花了至少一年的時間,每天不厭其煩地彎著腰陪他走。那些時候,自己都沒有急躁不安。那麼,為了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愛上吃飯,哪怕多花一些時間,也是值得堅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