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聽見瓜地馬拉的心跳:玉米、火山與信仰,外交官筆下的現代馬雅日常與魔幻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3906563系列名稱:
商周其他系列系列編號:
BO0363定價:
460元作者:
吳毓珮頁數:
344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0915出版日:
20250915出版社:
商周(城邦)CIP:
783.3886市場分類:
外國史地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史地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為什麼瓜地馬拉炸雞能登上飛機?
為什麼馬雅文明與中國古文明能彼此對話?
──────────────────────────────
外交官在市場、廟會、山城與火山旁咖啡園中的田野現場
帶你走進充滿神秘與驚奇的瓜地馬拉日常
※--※--※--※--※--※
◆◆◆《你的旅人性格指數》◆◆◆
1. 當你踏進一個陌生的城市,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
A. 先查附近有什麼必吃的餐廳 → (請至第2題)
B. 跑去當地市場亂晃,看大家都在忙什麼 → (請至第3題)
2. 聽說這家餐廳的炸雞香到能帶上飛機,此時你會……?
A. 太酷了吧!趕緊上社群軟體打卡 → (請至第4題)
B. 開始上網查這背後有什麼文化意涵 → (請至第5題)
3. 逛市場時看到有人用玉米葉包著不明食物賣得超好,你會……?
A. 跟著排隊買來吃吃看再說 → (請至第4題)
B. 先問附近的遊客:這是什麼?有什麼典故嗎? → (請至第5題)
4. 你旅行時常常……?
A. 不斷地拍很多照片、吃很多美食 → 【結果A】
B. 喜歡留意旅途上的每一個小細節 → 【結果B】
5. 對於新事物,你會採取的態度是……?
A. 喜歡立刻跳進陌生、混亂又真實的世界體驗 → 【結果A】
B. 喜歡用舒適的步調,慢慢理解不同文化的日常樣貌 → 【結果C】
▎測驗結果
結果A|文化探險家
你對這世界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越陌生、越想靠近。對你來說,旅行不只是移動,而是一種「重新定義自己與世界關係」的方式。這本書充滿你愛的元素:神祕、在地、魔幻又真實,你絕對會愛上它。
結果B|生活觀察家
你不見得衝第一排搶頭香,但總是用心觀察在地人的節奏、留意著周遭的動靜。你在乎文化的延續與轉變,也欣賞生活裡的荒謬與美好。這本書的緩慢節奏與濃厚人情味,正是你的閱讀甜點。
結果C|安全散步家
你對異國文化有點好奇,但習慣在安全距離內觀望。這本書就是最好的起點,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帶你一步步走進一個與原本世界相當不同的地方,而且你將會發現,這實在很有趣!
為什麼瓜地馬拉炸雞能登上飛機?
為什麼馬雅文明與中國古文明能彼此對話?
──────────────────────────────
外交官在市場、廟會、山城與火山旁咖啡園中的田野現場
帶你走進充滿神秘與驚奇的瓜地馬拉日常
※--※--※--※--※--※
◆◆◆《你的旅人性格指數》◆◆◆
1. 當你踏進一個陌生的城市,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
A. 先查附近有什麼必吃的餐廳 → (請至第2題)
B. 跑去當地市場亂晃,看大家都在忙什麼 → (請至第3題)
2. 聽說這家餐廳的炸雞香到能帶上飛機,此時你會……?
A. 太酷了吧!趕緊上社群軟體打卡 → (請至第4題)
B. 開始上網查這背後有什麼文化意涵 → (請至第5題)
3. 逛市場時看到有人用玉米葉包著不明食物賣得超好,你會……?
A. 跟著排隊買來吃吃看再說 → (請至第4題)
B. 先問附近的遊客:這是什麼?有什麼典故嗎? → (請至第5題)
4. 你旅行時常常……?
A. 不斷地拍很多照片、吃很多美食 → 【結果A】
B. 喜歡留意旅途上的每一個小細節 → 【結果B】
5. 對於新事物,你會採取的態度是……?
A. 喜歡立刻跳進陌生、混亂又真實的世界體驗 → 【結果A】
B. 喜歡用舒適的步調,慢慢理解不同文化的日常樣貌 → 【結果C】
▎測驗結果
結果A|文化探險家
你對這世界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越陌生、越想靠近。對你來說,旅行不只是移動,而是一種「重新定義自己與世界關係」的方式。這本書充滿你愛的元素:神祕、在地、魔幻又真實,你絕對會愛上它。
結果B|生活觀察家
你不見得衝第一排搶頭香,但總是用心觀察在地人的節奏、留意著周遭的動靜。你在乎文化的延續與轉變,也欣賞生活裡的荒謬與美好。這本書的緩慢節奏與濃厚人情味,正是你的閱讀甜點。
結果C|安全散步家
你對異國文化有點好奇,但習慣在安全距離內觀望。這本書就是最好的起點,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帶你一步步走進一個與原本世界相當不同的地方,而且你將會發現,這實在很有趣!
作者簡介
姓名:吳毓珮
曾經在瓜地馬拉走跳數年,穿梭遊走於城鄉高官庶民之間。
懷疑自己上輩子是馬雅人,因為從小就討厭吃甜的紅豆湯、紅豆餡,但是中美洲鹹的紅豆泥配上玉米餅可以吃一大落,不只跟原住民學織布,馬雅占星還說天生命格適合當馬雅巫師。
書籍目錄
推薦序|走進我們的土地,也走進我們的心(Luis Raúl Estévez López)
推薦序|魔幻瓜地馬拉(馬雅人)
推薦序|用一杯咖啡的時間,品嘗瓜地馬拉的底蘊(褚縈瑩)
推薦序|只要有旅遊的念頭,就是旅行的開始(曾文駿)
旅人的話
自序
第 1 章:現代馬雅
1. 瓜地馬拉懶人包
2. 既貧窮又富裕、既危險又和善的奇妙首都
3. 禮失求諸於野
4. 被迫早起的每一天
5. 週日的市民集體放封
6. 瓜瓜國Fun Facts
第 2 章:舌尖上的瓜瓜國
1. 玉米做的人
2. 玉米粽
3. 街頭小吃Antojitos
4. 卡貝樂炸雞
5. 北鼻岸燉雞
6. 現代馬雅廚房
7. 飄著咖啡香的土地
8. 神明食物:巧克力
第 3 章:馬雅人的生活美學
1. 織女的故事
2. 緩慢的美
3. 棒打皮涅塔
4. 馬雅蒸氣浴
5. 祖督希王國的大戶遺風
6. 天降夜市
7. 雪谷的黃色小教堂
第 4 章:瓜地馬拉超精彩
1. 好買好逛的中央市場
2. 國家文化宮
3. 蒂卡爾馬雅金字塔
4. 火山的國度
5. 最愛的阿蒂德蘭湖
6. 塔拉雷斯生態咖啡莊園
7. 小王子的吞象蛇
8. 迷霧中的國鳥
9. 高原上的藍色獨角獸
第 5 章:節慶
1. 拉比納阿契
2. 復活節的花毯
3. 埃斯基普拉斯的黑耶穌與飛車族
4. 國慶日的聖火隊
5. 可可夜總會
6. 連聖嬰都敢偷
7. 聖誕節的兩隻雞:Gallo與Campero
第 6 章:瓜地馬拉不思議
1. 馬雅新年
2. 奇奇小鎮的兄弟會
3. 躲警察的地下神明馬席夢(Maximón)
第 7 章:神秘馬雅
1. 馬雅文明崩壞?馬雅人憑空消失?
2. 馬雅文明與中國古文明
3. 馬雅占星
第 8 章:在瓜國發現台灣
1. 古都裡的台灣
2. 蒂卡爾金字塔旁的台灣特餐
3. 中華民國小學
4. 巷口雜貨店裡的台灣味
第 9 章:近代馬雅的悲歌
1. 一路向北:苦澀又甜蜜的美國夢
2. 瓜墨邊境上的集體農場
3. 意緒三角
4. 魔幻寫實
5. 不再沉默
結語
外交官的毛小孩們
附錄
1. 西班牙文發音的第一堂課
2. 20個馬雅納瓦爾日符
推薦序/導讀/自序
▎專文推薦
艾特維 Luis Raúl Estévez López|瓜地馬拉駐台大使
褚縈瑩|台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馬雅人|「馬雅國駐臺辦事處」粉專
曾文駿|航向世界旅遊副總經理
▎驚喜好評
徐韶慧|中美洲經貿辦事處主任
謝哲青|作家
伊娃慢遊記|旅遊作家
馬繼康|世界遺產領隊
雪兒Cher|作家
屠潔|金鐘主持人
Barev淳魚|旅遊部落客
Soy Mavis|愛上拉美的跨國婚姻實況主
※--※--※--※--※--※
▎外交官帶你走進瓜地馬拉
如果說,每一座國家都有自己的心跳節奏,那麼,瓜地馬拉的心跳,跳得比我們慢一些,也更深一些。它從火山腳下傳來,從玉米田的風裡傳來,從馬雅人的眼神、街角的咖啡香、滿城飄散的咖啡香與祈禱聲中傳來。
本書作者曾是派駐瓜地馬拉的外交官,也是熱愛深度旅行與文化觀察的旅人。她用貼近土地的方式,走進這個對多數台灣人來說既陌生又親切的邦交國。從天神用玉米創造人的神話,到穿梭市集巷弄的織女身影;從卡貝樂炸雞的瘋狂魅力,到藏在古城與節慶中的馬雅靈魂,作者生動地描繪出在瓜地馬拉生活時的親身經歷,將那些旅人不容易看見、卻最能觸動人心的細節,一一寫下。
▎一段生動、鮮活的感官之旅
這不是一本地理教科書,也不只是旅遊散文集,而是一場帶著感官、記憶與靈魂出發的文化探索之旅。誠懇、幽默、豐富,深情溢於言表,適合每一位對這世界仍懷抱好奇與溫柔的人。
讓我們跟著作者的腳步與文字,一起慢慢靠近那座遙遠卻鮮活的國度,傾聽它與我們截然不同,卻也異常動人的心跳聲。
※--※--※--※--※--※
【感謝作者為瓜地馬拉所做的紀錄與見證,期待更多讀者能藉由這本書真實的日常細節與溫柔的文字,走進我們的土地,也走進我們的心,並期待有一天你的親自造訪。】
── 艾特維 Luis Raúl Estévez López|瓜地馬拉共和國駐台大使
【如果把古文明的神秘、拉丁人的熱情、自然世界的野性,再加上一點點台灣的人情味,會是怎樣的樣貌呢?很高興如此精彩且輕鬆閱讀的書籍,能夠以台灣人的筆書寫出來,呈現在大眾眼前。讓台灣的讀者就算無法前往瓜地馬拉,也能夠透過書本,領略她的魔幻魅力。】
── 馬雅人|「馬雅國駐臺辦事處」粉專
【打開書,你會聽到早晨瓜京街角通勤族熙攘往來的聲響、聞到市場中炸豬皮的香味、看到皮涅塔被打爆後噴濺四散的亮彩紙花。作者在這本書的背後掌鏡,拍攝一部部紀錄片,跟著她的鏡頭,你會逐漸放下對中美洲的刻板印象,你走進的,是瓜地馬拉的日常生活與深厚的文化底蘊。】
── 褚縈瑩|台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瓜地馬拉是活生生的市集喧囂、復活節花毯的芬芳、玉米餅拍打的節奏,也有火山口湖面清晨的霧。很慶幸透過外交官的視角,我們得以窺見短暫旅行難以捕捉的細節,那是文化的溫度、情感的厚度,也是日常裡最真切的喜怒哀樂。】
── 曾文駿|航向世界旅遊副總經理
文章試閱
—————————————
一路向北:苦澀又甜蜜的美國夢
—————————————
驅車要進到瓜國西部第二大城Xela 之前,一定會經過一個醒目的大圓環,圓環中央是個巨大的雕像,一個背著簡單行裝的人,舉起右手,好像是要跟前方來人打招呼。下方一排字寫著「向Salcajá移民者致意」(Homenaja al emigrantes Salcajense)。當地人把這裡叫做「移民者圓環」(Retonda de emigrantes Salcajá),是各路想要移民(偷渡)往北美的人的集合地點。大家在那裡結伴同行,圓環位在泛美1 號公路上,找個願意讓人搭便車的大卡車也相對較容易。
我感到震驚。企圖非法偷渡的人,就這樣大喇喇地在馬路邊集結?而當地政府居然還做個雕塑藝術鼓勵他們?
事實上,自從美國總統川普在2018年大張旗鼓宣稱要在美墨邊境築牆防堵非法移民,移民新聞三不五時就會進入大眾視野。中美洲各國移民甚至組成大篷車隊(caravana),一行數千甚至上萬人,牽著小孩、背著娃娃,明目張膽地要直闖美墨邊界。這樣的篷車隊很多從宏都拉斯或薩爾瓦多開始集結往北,進入瓜地馬拉匯集更多人,繼續往北進入墨西哥,目的地當然是美國。一路上,教會等慈善團體會提供餐點或住宿,卡車司機或是私人車輛會載送他們一程,甚至有時候,途經國的政府還會派巴士把他們送到下一個國境邊界上。
這一切似乎匪夷所思的事,為什麼對中美洲人而言是合情又合理呢?
我曾經在瓜國西部山區跟一位農民聊天。他告訴我,2年前他曾經付給人蛇1萬瓜幣(約新台幣4萬元)帶他去美國。這筆相當於他一年收入的鉅款,當然是跟村裡高利貸借的。前往美國的旅程非常驚險駭人,他們要徒步走過叢林、在黑夜中躲在小艇下渡過瓜墨邊境的奎爾科河。穿越美墨邊境那一段更是可怕,他穿過美墨邊境圍籬後,在沙漠裡走了8天沒有水喝,差點死掉,所幸他活下來了。但沒想到,他抵達應許之地後才開始打工沒2個月,就被移民警察抓到遣返回國。不僅沒賺到錢,回到家鄉還背了巨大債務。問他還想去嗎?他堅定地說,等到他籌到錢,一定要再去一次。
依據2016年聯合國的統計資料,中美洲北三角國家(瓜宏薩)每100個人當中,有9個決心要離開。究竟是什麼巨大的推力跟拉力,讓這些農村青壯決定出走?
瓜國近年來整體經濟持續成長,最低保障薪資也大幅提升到每月約4,000瓜幣(約新台幣13,600元),但瓜瓜國城鄉差距極大,這個經濟成長紅利跟最低保障薪資,對很多人、尤其是鄉下農民而言,是看得到吃不到。瓜國有高達八成的勞工屬無契約保障的非正式經濟,不受勞工法規保護,也沒有勞健保等福利。2023年仍有高達50%的瓜國人口生活在貧窮線(每日可支配所得5.5美元)以下。
有一次,我在旅遊淡季到Nebaj鄉下農莊旅遊。農莊主人知道我對織品有興趣,便帶了某家Ixil族婦女編織的頭帶跟上衣給我挑選。我非常喜歡,就花了1,000多瓜幣(約新台幣4,000到5,000元)買了幾樣。農場主人事後跟我說,那位農婦拿到那筆錢時激動地哭了起來。因為那是她最近6 個月以來第一筆現金收入啊!
依據非官方資訊,一個在美國的非法移民,如果每天工作10到13小時,一個月可以賺到2,500美元,是瓜國正式勞工的3倍,更可能比非正式勞工一年收入還高。一個非法移工在美國工作的收入,不僅可以養活在國內的一大家子,有時候甚至可以養活一個村子。
2023年,瓜國僑匯佔全國國內生產毛額20%,總額甚至超過瓜國咖啡、香蕉等大宗出口物資所創造的外匯收入,成為瓜國最重要的經濟驅力。
如果你到瓜國鄉下,常常可以看到新蓋好的房子外牆或樑柱上畫了美國國旗或是國徽。那是瓜國人感謝在美工作家人的貢獻,讓留在家鄉的人能過上好日子。「偉哉美利堅合眾國,哈利路亞!」
除了美國強大的經濟吸引力之外,中美洲各國的社會問題也形成強大的推力。
過去中美洲長期的內戰,逼得他們不得不遠走他鄉。2000年以來,偏鄉或是治安敗壞的城市邊緣,嚴重的暴力及犯罪也讓他們除了出走,別無選擇。
曾經看過一部紀錄片,一個14 歲的青少年被幫派強拉加入,威脅他如果不加入幫派就殺他全家。最後,媽媽只能帶著兒子連夜逃離自己的社區。瓜國北部也曾在2020 年發生過韓國宗教團體想要幫忙當地青少年脫離幫派,結果聚會所被幫派侵入,造成韓國志工一死一重傷的慘劇。
那,循正式管道申請移民不行嗎?
我認識的一位旅行社司機,他出身瓜國小康家庭,但是大學二年級那年父親驟然病逝,他只好輟學頂替父親開遊覽車的工作,一肩扛起家計。10餘年來,他尚稱穩定的收入終究不夠支付他的一家日常開銷,他開始登記申請加拿大的季節移工。但是加拿大申請程序跟要求文件十分繁瑣磨人,光翻譯跟認證就花了他不少時間跟資源,苦等了快2年,遲遲沒有任何消息。
讓美國政府頭痛不已的移民問題,其根源所在,美國政府其實心知肚明。如果在家鄉可以安居樂業,有誰想要離鄉背井呢?與其建築萬里長城般的高牆來防堵非法偷渡客,還不如協助這些移出國打造可以安居樂業的家園。2016年美國與瓜宏薩三國政府合作推出「北三角繁榮計畫」(Plan Alianza para la prosperidad del Triángulo Norte,PAPTN),協助瓜、宏、薩三國提升青年教育、創造就業機會,強化政府透明度及增進司法效能。但,要靠一個5年計畫改善一個國家的整體政經社會談何容易。
依據瓜國外交部統計,目前有290萬瓜國人住在美國各州,但是一般推估,實際數字可能在350到400萬之譜。瓜國國內人口約1,800萬,也就是說,幾乎每5個瓜人,就有1個在美國。
為了生計離鄉背井,其實我們並不陌生。
我們常常聽到來台灣打工的印尼移工,來台灣一趟,回印尼鄉下可以買一塊地,蓋個房子,或是做個小生意。台灣60、70年代產業轉型時,許多我們父執輩也是從南部上來台北打拼,先投靠親友蝸居三重、永和、新莊,找個學徒或是打工機會,存了點錢就是寄回家裡補貼家用。掙扎著泅泳向幸福的彼岸,誰不是呢?
而我動筆寫下這篇文章的此時,公寓旁的工地不時傳來我聽不懂的外語交談聲,彷彿是為了讓週末工作的心情好過些,音樂高分貝地放送著,這時音響傳出了齊秦的「大約在冬季」。
這首台灣家喻戶曉的歌,我不知聽過多少回了,今天我才第一次發現:這不正是一首描述移民離鄉的情歌嗎?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
請將眼角的淚拭去
漫漫長夜裡 未來日子裡
親愛的你別為我哭泣
……
你問我何時歸故里
我也輕聲地問自己
不是在此時 不知在何時
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