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日本職業棒球史.昭和篇

原文書名:


9786267511770日本職業棒球史.昭和篇
  • 產品代碼:

    9786267511770
  • 系列名稱:

    讀歷史
  • 系列編號:

    175
  • 定價:

    450元
  • 作者:

    劉建偉
  • 頁數:

    342頁
  • 開數:

    14.8x21x1.75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0716
  • 出版日:

    20250716
  • 出版社:

    秀威出版-秀威資訊
  • CIP:

    528.955
  • 市場分類:

    外國史地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史地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日本職棒的風雲年代,自1934年揭開序幕。那一年,讀賣新聞成立「大日本東京棒球俱樂部」,宣告日本職棒時代的到來。

從草創期的半職業球隊、日美交流賽掀起的熱潮,到太平洋戰火籠罩,棒球界一度沉寂;在從首次「日本一」決定戰,一路走入V9時代的輝煌、「黑霧事件」的震撼、南海與阪急兩支元老級球隊相繼易主……昭和職棒見證澤村榮治、長?茂雄、王貞治、野村克也等傳奇球星的誕生,以及巨人、西鐵、南海、阪急、西武等王朝的更迭,直到邁向落幕的餘暉,其興衰與光榮,無一不是令球迷熱淚盈眶的時代記憶。

這無疑是個動盪的時代,卻也正是這段時期,使棒球真正成為日本的國民運動,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本書以時間串聯起球員、球隊、事件,從第一支職棒球隊誕生談起──重返那個全民都為一場比賽停下腳步的昭和時代!

各界推薦人
李承曄(日本職棒球評)
倪仲俊(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徐興慶(東吳大學端木愷校長講座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前校長)
謝仕淵(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新版•臺灣棒球一百年》作者)


作者簡介


劉建偉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
棒壘球運動愛好者,是一位不斷徘徊在學術殿堂與球場之間,追求知識與球技的守備員。
曾出版《野球場就是戰場!──美國陰影下的日本職棒發展1934-1949》(2020)。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以時間串聯起球員、球隊、事件,從第一支職棒球隊誕生談起──澤村榮治、長?茂雄、王貞治、野村克也等傳奇球星的誕生,巨人、西鐵、南海、阪急、西武等王朝的更迭,重返那個全民都為一場比賽停下腳步的昭和時代!

書籍目錄


推薦序 日本職棒迷的書架上,不可或缺的書╱李承曄

導言
 隊名縮寫表

上篇──職業棒球的草創(1920-1958)
 第一幕:邁向「職業」的道路
  大正期的半職業球隊
   日本運動協會
   天勝棒球團
   寶塚運動協會
  讀賣新聞的宣傳
   正力松太郎的改革
   交流賽的籌備工作
   球員的招募與美國隊的到訪
   這就是大聯盟的實力!
  Babe Ruth 與「世界最強無敵軍」的到來
   《棒球統制令》的出現
   O’Doul的助攻
   以社會人為班底的日本全明星隊
   Babe Ruth的承諾
   「世界最強無敵軍」的到來
   征服全日本的美國隊
  日本職業棒球聯盟的成立
   從大日本東京棒球俱樂部到東京巨人軍
   東京巨人軍的對手──大阪虎
   日本職業棒球聯盟的成立
   開打
   「洲崎決戰」─決定初代的王者
 第二幕:戰爭籠罩下的職業棒球
  艱困的起步
   戰爭跫音的逼近
   前進戰場
   第九支球隊與初次的連霸
   暴風雨前的寧靜
  祝賀開國二千六百年的滿洲行
   祝賀的慶典
   滿洲行的籌畫
   前進王道樂土
   迎接新體制
  走向軍國主義的道路與戰爭的終結
   邁向太平洋戰爭
   戰火的籠罩
   戰鬥帽與全面的日本語化
   棒球報國會與職業棒球的中止
 第三幕:民主與棒球
  戰後的復原
   重啟的職業棒球
   戰後首次的東西對抗賽
   彗星般的國民棒球聯盟
   飛球時代
   海豹隊的來訪
  聯盟的分裂
   正力松太郎的回歸
   沒有仁義的鬥爭
   分裂的前奏
   紛亂的開幕
  尋求穩定
   首次「日本一」大戰
   「屬地主義」與「棒球協約」的生效
   走向一聯盟六球團
   三雄鼎立與野武士軍團
   巨人之星

下篇──走向國民運動(1959-1988)
 第四幕:英雄與王朝
  國球
   天覽試合
   大洋的「三原魔術」
   球界的制約
   全壘打「王」
  V9時代(上)
   三冠王的歷程
   選秀制度
   川上哲治與「道奇戰法」
   黑霧事件
  V9時代(下)
   擁有數字「四百」的兩大投手
   食品業的大舉進入
   力圖轉型的太平洋聯盟
   V9的落幕與棒球先生的告別
 第五幕:群雄割據
  風雲再起
   羅德的驚奇之旅
   阪急的黃金時代
   廣島的赤帽旋風
   空白的一日
  西武王朝
   告別球場
   堤義明的霸業
   重建王朝
   戰後日美棒球的重啟與大聯盟的交流
  餘暉
   浪花的猛虎
   三冠王的時代
   昭和最後的王朝
   退場
閉幕
 代結語 立足日本、走向世界

附表一 年度冠軍
附表二 年度MVP
附表三 年度新人王
附表四 年度最高打擊率
附表五 年度最多全壘打
附表六 年度最多打點
附表七 年度最多盜壘
附表八 年度最高上壘率
附表九 年度最優秀防禦率
附表十 年度最多勝投
附表十一 年度最多三振
附表十二 年度最高勝率
附表十三 年度最多救援
附表十四 澤村榮治獎(澤村獎)
附表十五 無安打無失分一覽表
附表十六 正力松太郎獎(正力獎)
附表十七 全明星賽對戰表(1951-1988)
附表十八 大事年表(1920-1988)

主要參考資料
球團變遷圖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序 日本職棒迷的書架上,不可或缺的書
文╱李承曄(日本職棒球評)

  我想,只要是對於日本職棒的歷史有任何一絲興趣的讀者和球迷朋友,本書是絕對必須收藏的作品。
  大約十年前認識建偉時,他仍是研究生,聽說他的研究主題是日本棒球的歷史,而且預計寫的論文是二次大戰前的歷史,我第一個反應是超級驚訝。畢竟研究棒球自傳入日本到發展初期,必須考量日本國內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變動的時空背景,更遑論之後受到戰爭的嚴重影響,研究這個主題絕對不容易。很高興後來看到建偉順利取得學位,而且將碩士論文改寫成適合普羅大眾閱讀的書籍《野球場就是戰場!──美國陰影下的日本職棒發展1934-1949》,得以幫助更多人了解日本棒球在草創期的故事。
  聽到建偉即將出版第二本書,也就是本書《日本職業棒球史•昭和篇》,我不僅為他感到高興,也相信可以造福更多讀者和球迷朋友。
  雖然書名是昭和篇,不過為了把來龍去脈講清楚,本書從大正時代誕生的兩支職棒球隊「日本運動協會」(芝浦協會、寶塚協會)和「天勝野球團」的興衰故事就開始介紹。對於讀者建立「日本職棒」發展的概念,非常重要。沒有這兩支球隊的失敗,或許就沒有後來「大日本東京野球俱樂部」(讀賣巨人隊前身)和日本職棒的成功發展。
  以我的個人經驗,撰寫日本棒球早期歷史方面的文章,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故事,無論是職業或業餘棒球,不少讀者和球迷朋友在閱讀時會遇到瓶頸。畢竟探討的人物、公司、球隊等主體,距離現代太久遠,而且常有錯綜複雜的關係,容易造成混亂、難以理解。然而閱讀本書時,我相信應該不會出現太多此類困擾。因為建偉用說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並補充了許多當時大環境的背景要素,讓讀者可以看到更廣的面向,能夠將每個環節串聯起來。
  至於兩聯盟分立前後的混亂狀況,到影響現今甚大的制度,以及各年代的的強權球隊或重大事件,本書皆有所著墨。對於想要更了解每個專題的讀者和球迷朋友來說,本書將會是能連結到更多資料的橋樑。例如日本的棒球雜誌社(BBM社)出版的主題專冊、網路上的文字或影片資源。我也希望每位讀者和球迷朋友都能透過本書的引導,發現更多日職歷史的樂趣。
  自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至一九八九年一月七日結束的昭和時代,對於日本職棒,無疑是個變動極為劇烈、起落幅度非常大的時代。如同書中的介紹,日本的職業棒球環境,進入昭和時代後,首先面對的是寶塚協會的消滅。經過約五年才有新的職棒球團誕生,形成目前的日職系統。然而日職誕生後,便受到戰爭陰影籠罩,甚至必須停賽一年。隨著戰爭結束、職棒景氣復甦,又因為政治問題,導致原本立意良善的兩聯盟構想,演變成原本的單一聯盟球團不歡而散,引發兩聯盟分立和惡性挖腳的亂象。
  一九五○年進入兩聯盟時代後,經過一陣整併期,總算形成目前兩聯盟十二球團的規模。隨著大學球界的明星選手們加入,職棒的人氣超越了學生棒球,緊接著巨人締造了總冠軍九連霸的V9時代。不過在最耀眼的光芒下,竟爆發了最晦暗的黑霧事件,兩聯盟的戰力和人氣平衡都被破壞。另一方面,一九六五年開始實施的選秀制度,使兩聯盟得以在V9時代之後都有新強權誕生,卻也出現空白的一日之醜聞。就算是在昭和年代最後一個球季的一九八八年,日職迎來第一個室內球場東京巨蛋,但是在喜悅之餘,季末忽然得面對兩支元老球團離開的悲傷。
  儘管如此,昭和時代也是一個奠定基礎、銜接未來的時代。舉例來說,日職球員的營養攝取和重量訓練的觀念,是在一九八○年代的中後期才從美國傳入。球員從土法煉鋼、靠天賦和經驗打球的時代,跨入以科學輔助的時代,為之後平成時代的球員挑戰MLB(美國職棒大聯盟)風潮,打下第一個基礎。在場外的娛樂方面,棒球動漫的主題多元化、棒球電玩的誕生、球員卡的進步等,也都是在昭和時代後期的一九八○年代出現,直至今日仍然影響廣大的球迷。
  我始終相信,歷史是一面鏡子,本書不僅能幫助讀者更加認識昭和年代的日職發展,對於觀察目前的日職環境,也有很多值得參考之處。同時,個人很期待在昭和篇之後,能夠有「平成篇」出版。除了要請建偉繼續振筆疾書之外,也請讀者和球迷朋友支持,讓大家能看到更多好作品。

  二○二五年五月吉日

文章試閱


●天覽試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晚間,在東京後樂園球場出現歷史性的重要畫面,那就是昭和天皇偕同香淳皇后一同現身球場,觀賞巨人與阪神兩隊的「傳統對決」。這同時也是日本職棒成立至今,日本天皇唯一一次蒞臨職棒球場觀賞比賽,意義無比非凡。何以天皇會突然想進場觀賞職棒,這就有個小故事。
  夜晚時刻,偶爾從皇居的位置望向水道橋的方向,總能看見有光芒在黑暗中照耀。而生活於皇居內的昭和天皇,在某天就問侍從這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侍從就向天皇報告說這是在進行職棒比賽。好奇的昭和天皇就心想或許有一天要進場看看。在此之前,其實昭和天皇已經一共有三次親臨現場觀看球賽的經驗,分別是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十一日的早慶戰、一九四七年八月三日的都市對抗棒球,以及一九五○年十一月六日的早慶戰,但卻沒有任何一場球賽是與職棒有關。不久,巨人老闆正力松太郎聽聞天皇對職棒比賽有著濃厚興趣,於是就向處理皇居事務的宮內廳打探,是否能邀請天皇來後樂園觀賞職棒比賽。有趣是在同一時間,大映老闆永田雅一則是向宮內廳提議讓天皇觀賞大映與西鐵的比賽。最後,宮內廳在昭和天皇的指示下,最後給出的回答是「六月二十五日巨人對阪神」。
  在這一天比賽開打前,後樂園球場入口就擠滿人潮,想要一睹昭和天皇的尊容。而聯盟以及巨、阪兩隊高層也都親臨球場,提前在場外等候,迎接天皇的到來。天皇與皇后二人乘坐轎車抵達現場後,就在時任委員長井上登(1885-1971)的帶領下,步行至後樂園球場所臨時改裝的貴賓席。
  比賽於晚間七點正式開打,巨人派出前一年球季有二十九勝的藤田元司先發,阪神則派出前一年也有二十四勝的小山正明(1934-2025)掛帥,兩隊似乎有意安排在天皇面前,上演一場王牌投手的對決。兩隊在前兩局都沒有得分,三上阪神靠著投手小山正明自己率先擊出一分打點安打,以一比零領先巨人。直到五下,巨人靠著長?茂雄在本場第二打席,於一好一壞的球數下,擊出左外野的陽春全壘打,追成平手。此為長?個人賽季的第十二號全壘打,這一支全壘打讓全場巨人迷瞬間歡聲雷動。緊接在長?後面的?崎一彥(1938-2014),也立刻補上第二支全壘打,巨人反倒以二比一超前。六上,三宅伸和(1934-2021)率先敲出追平分的安打,接著藤本勝巳(1937-)擊出兩分全壘打,換成阪神以四比二領先。七下,?崎一彥靠著安打上壘後,輪到職棒界的超級新人王貞治上場。此時已經投到七局的小山正明似乎體力下滑,球威也跟著減弱,王貞治在兩好兩壞下逮住機會,擊出右外野的同分全壘打,將比數扳成四比四平手,這也是長?茂雄與王貞治「ON」(「O」指王的英文姓氏開頭,「N」則是指長?的英文姓氏開頭)同場擊出全壘打的開始(兩人生涯一共有一○六場比賽同時有全壘打,為日職史上第一)。
  第八局過後,雙方都未能得分,比賽就這樣來到九局下半。此時後樂園球場的時間不久後就要來到九點十五分,也是天皇預計離開球場的時刻。這時阪神在投手丘上的投手,是在八局接替小山正明、阪神備受期待的新人村山實(1936-1998),而他要面對的打者是在本場比賽已經有兩支安打、其中一支還是全壘打的長?茂雄。距離天皇離開球場的時間已經剩下不到五分鐘,只要這局沒有分出勝負,天皇就會提早離開球場。全場四萬名觀眾屏氣凝神看著村上與長?的頂尖對決,在兩好兩壞下,長?似乎預判村上還不會投出他用來決勝的指叉球,而會以內角球壓迫自己。當村上投出第五球是內角球的瞬間,長?果斷出棒,順勢就將球擊出左外野的大牆,是一支再見全壘打。
  這場巨阪之間的「傳統一戰」,最後就以長?茂雄石破天驚的再見全壘打作為終結。整場比賽內容可說是波瀾起伏,充斥著棒球應該要有的魅力,連當時擔任主審的島秀之助(1908-1995)事後也不禁讚嘆為「宛如劇場的比賽」。另有一點要提到,就是長?茂雄擊出再見全壘打的那一刻,球場時鐘正好走到晚間九點十二分,而三分鐘後的九點十五分,是天皇與皇后預計離開球場的時間。也就是說,如果長?茂雄沒有擊出這一支再見全壘打,雙方將有極大可能進入到延長賽,思考到警備護衛的問題,兩位陛下是不會觀賞球賽到結束。因此長?茂雄這一支「再見全壘打」的適時出現,不僅將這場球賽畫下句點,同時藉由天皇蒞臨現場所觀賞到這驚天一擊,加上電視實況轉播的推波助瀾下,讓職棒更受到日本民眾的關注與喜愛。
  一九五九年除了有日職史上首次的「天覽試合」外,巨人投手別所毅彥也繼在一九五七年因車禍不幸過世的Starffin之後,成為第二位完成三百勝(最終三百一十勝)里程碑的投手。此外,在「天覽試合」前的六月十二日,在以Babe Ruth等大聯盟球星所組成的明星隊來到日本二十五週年的契機下,棒球殿堂博物館(現今地點在東京巨蛋)正式開館,並選出包含正力松太郎在內第一屆殿堂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