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口袋裡的哲學課:牛津大學的10分鐘哲學課,跟著亞里斯多德、尼采、艾西莫夫、薩諾斯等95位思想家,破解135則人生思辨題

原文書名:Mini Philosophy: A Small Book of Big Ideas


9786263102507口袋裡的哲學課:牛津大學的10分鐘哲學課,跟著亞里斯多德、尼采、艾西莫夫、薩諾斯等95位思想家,破解135則人生思辨題
  • 產品代碼:

    9786263102507
  • 系列名稱:

    Ithink
  • 系列編號:

    RI7002
  • 定價:

    399元
  • 作者:

    喬尼•湯姆森Jonny Thomson
  • 譯者:

    吳煒聲
  • 頁數:

    320頁
  • 開數:

    14.8x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20804
  • 出版日:

    20220804
  • 出版社:

    麥田(城邦)
  • CIP:

    100
  • 市場分類:

    哲學,心理,思想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自願被吃的豬》作者、《人生4千個禮拜》作者等重量級哲普作家齊聲盛讚

哲學不僅與生活息息相關,

而且應該要很簡單、很好玩!



如果這還不能點燃你的哲學導火線,你一定就是欠缺哲學頭腦!

──《自願被吃的豬》作者朱立安•巴吉尼



我想不出還能有什麼更有趣的方式可以去探討這些人生大哉問!

──《人生4千個禮拜》作者奧利佛•柏克曼



      一天10分鐘的小問題×大思辨──刻意練習一生受用的哲學腦

      圖像世代哲學輕讀本──碎片化閱讀時代,讓哲學思辨成為原子習慣

      亞馬遜網路書店4.7分高分評價、水石書店5分完美口碑

      中文版全球獨家附錄95位大思想家小傳

    



      哲學應該與生活息息相關,應該是實用的,也應該易讀、易於理解。

      但最重要的是,它應該要很有趣!

      我深信每個人其實都有好奇想問的哲學問題,而且人人都能成為哲學家。

      我們不妨踏出第一步,看看歷來最偉大的思想家提出過哪些想法。

      ──本書作者



專文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完整文章收於書中)

哲學是門大學問,這本書可以作為哲學的敲門磚。哲學家不會聲稱自己為唯一真理,所以讀者們可以盡情帶著批判思考與哲學家們對話。更好的是,組個讀書會吧!不停地,從各種角度追問真理的樣貌。──林靜君(南港高中哲學課教師與規畫人)



哲學的這份「有趣」,讓我們不滿足於習以為常的思維模式,而渴望去了解那些更深入的、能拓展自己眼界的想法。在此推薦這本充滿趣味又平易近人的入門書。──鄭凱元(哲學新媒體共同創辦人、執行長)



名家齊聲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苑舉正(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博佳佳(陽明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兒童哲學工作坊》編審)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鄭凱元(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羅惠珍(《哲學的力量》作者)





◎英國牛津大學教師、人氣哲學IG網紅著作

◎共分十大篇章,從道德、女性主義、政治、經濟、藝術、到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以全新角度切入,點燃思考的火種

◎適合運用於課堂討論,讓學子進行打破框架的思考練習

◎中文版獨家附錄:詳列全書「登場思想家」名單,提供讀者進一步認識能為我們激盪出心靈火花的95位思想家



▍內容簡介

「存在主義」是什麼?柏拉圖的「洞穴寓言」有何意涵?──哲學,一定要這麼難嗎?事實上,哲學的起源是人人皆有的「好奇心」,因此,哲學課應該要很有趣才對。牛津大學創業中心負責人湯姆森在輔佐未來企業家的課堂上,發現學生看似平凡的提問常都是哲學大哉問,希望讓更多人享受學習哲學的快樂,於是決定用IG寫哲學短文,在碎片化的閱讀時代,讓哲學思辨成為原子習慣。更希望啟發讀者能夠練習從日常「小問題」中挖掘「大思辨」──



•道德可以計算嗎?

•快樂一定比痛苦好嗎?

•「彈指」滅絕一半人口的薩諾斯可能是漫威宇宙裡的唯一正派?

•如果能夠隱形,你還會奉公守法嗎?

•蝙蝠俠的敵人小丑信奉的是何種生存哲學?

•為什麼認識死亡可以讓我們活得更好?



本書共分十大篇章,從道德、政治、經濟、藝術等人生十大領域點燃思考的火種,每篇皆以引人深思的圖片開場,堪為圖像世代最易上手的一本哲學入門讀本。全書囊括柏拉圖、尼采、笛卡兒、鄂蘭、波娃等「傳統哲學家」,以及發人深省的藝術家卡繆、卡夫卡或普魯斯特,乃至扭轉人類歷史的重要人物馬克思、圖靈,甚至是激發大眾熱論的電影角色小丑、薩諾斯,跨越古今東西的超廣角寫作視野足以全面撼動年輕世代的心靈。一天只要十分鐘,就能輕鬆貫通一生受用的哲學課。



▍發人深省、帶來深刻啟發!──讚譽無數

文筆犀利活潑,涵蓋內容廣泛;篇篇簡短,字字珠璣,隨手一冊,便足以徜徉於哲學荒野。──《不合邏輯的故事》(Illogical Stories)作者愛蓮米克•布朗娜•戈登─史密斯(Eleanor Gordon-Smith)



本書妙語如珠,發人深省,以寥寥數語探究哲學,而且內容廣泛,如同百科全書,從亞里斯多德討論到人工智能之父圖靈。作者思考自我的本質,談論人們如何看待和理解世界,以及我們會用哪些幻想來自我安慰。讀之有伊比鳩魯派的歡喜愉悅。──《精神旅遊者》(The Spiritual Tourist)作者米克.布朗(Mick Brown)



作者確實如書名所述,很簡明地呈現概念,取代了迂迴艱困的引經據典。多虧了本書,我成功地突破了一些以往真的不曾真的想透的思考困境。這本書真的為我帶來深刻啟發!──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JJ



本書適合哲學初心者閱讀,也很適合讓有哲學基礎的讀者為自己重新充電。每個篇章都很短,這樣的設計很棒,因為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每次只花一點點的時間閱讀,即便下一回讀的時候已經忘了上一次讀到哪裡,還是可以隨時重啟。──水石書店讀者Chandos

 "


作者簡介


姓名:喬尼•湯姆森Jonny Thomson
現任英國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牛津大學創業中心(Oxford Foundry)負責人兼講師,啟發無數未來的創業者,也參與許多企業草創初期的藍圖規畫。他開設哲學課,從課堂上與學生的對話獲得靈感,於Instagram經營「口袋裡的哲學課」帳號,深信唯在「小問題」中才能有「大思辨」。湯姆森每隔兩天發表一則「小問題」,以發人深省的圖像引人思考,在社群媒體上開啟一場隨時可以進行的微型哲學對話。

在本書中,借數千年來各大哲人的想法,他認真地與日常玩笑、靈光一閃的疑問進行深刻對話。他深信哲學「應該要很有趣」,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哲學家!

Instagram|@philosophyminis

譯者簡介


姓名:吳煒聲
美國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中英口筆譯組碩士,曾獲美國翻譯協會(ATA)英譯中檢定合格任證。目前任教於陽交大學和淡江大學,致力於英語教學與中英翻譯研究。

書籍目錄


序言|哲學應該要很有趣

1 倫理學
柏拉圖談如果人可以隱形會怎麼樣?╱邊沁談道德可以計算嗎?╱亞里斯多德談中庸╱康德談如果人人都這樣做會如何?╱蘭德談利己主義是什麼?╱孔德談利他主義是什麼?╱阿貝拉德談最好的意圖╱辛格談偏袒╱康德談如何不善待人╱阿奎那談發動戰爭╱辛格談物種歧視 ╱津巴多談變成惡者╱克利福德談信念倫理╱洛夫洛克談大自然

2存在主義
沙特談自欺╱存在主義和虛無╱蒙田談「勿忘你終有一死」╱尼采談堅強╱海德格談死亡╱卡繆談荒謬╱叔本華談無聊╱沙特談他人╱尼采談永恆回歸╱齊克果談存在階段╱黑格爾談主人和奴隸╱卡繆談反抗╱西蒙.波娃談女權主義╱法農談黑人存在主義

3藝術
侘寂──所謂的不完美╱亞里斯多德談釋放精力╱康德談優美與崇高╱叔本華談音樂 ╱歌德談色彩理論╱哈拉瑞談集體迷思╱榮格談角色選擇畫面╱小丑談虛無主義╱尼采談「太陽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阿多諾談文化工業╱薩諾斯談生態恐怖主義 ╱日本美學──談空白

4社會和人際關係
柏拉圖談真愛╱蒙田談宣洩錯地方的激情╱德.格羅奇談關愛的父母╱梅鐸談看到人最好的一面╱韋伯談熬夜工作╱杜波依斯談雙重意識╱沃斯通克拉夫特談第一波女權主義╱馬克思談階級鬥爭╱孔子談歸屬感╱黑格爾談世界精神╱阿皮亞談世界主義╱麥金儂談不公平的規則 ╱伯克談禮儀╱鄂蘭談邪惡的平庸性

5宗教和形上學
金迪談最初原因╱佛洛伊德談聖父╱裴利談鐘錶匠╱笛卡兒談「用邏輯證明神的存在」╱費爾巴哈談「按照人的形像創造神」╱帕斯卡談「賭上帝存不存在」╱馬克思談麻醉人民╱柏克萊談看不見的東西╱休謨談奇蹟╱斯賓諾莎談「人人如何都將成為神」╱禪──談公案

6文學和語言
坎伯談「歷來的每一則故事」╱赫胥黎談美麗新世界╱貝克特談等待╱歐威爾談雙重思想╱卡夫卡談疏離╱普魯斯特談非自主性記憶╱浪漫主義者談自然詩╱拉德福談虛構╱亞里斯多德談修辭╱雪萊談邪惡的科學家╱杭士基談語言學習╱德希達談文字╱維根斯坦談語言遊戲╱結構主義──談二元

7科學和心理學
培根論科學方法╱庫恩談典範轉移╱海德格論科技如何影響我們╱赫拉克利特論不斷改變的自我╱利貝特論觀察自己的行為╱波普爾論偽科學╱圖靈論機器人與人類╱艾西莫夫論機器人法則╱費米論外星人╱戈弗雷─史密斯論他人心靈╱佛洛伊德論性格╱皮亞傑論發展心理學╱完形治療論無所事事

8日常哲學
亞里斯多德論友誼╱西蒙.波娃論為人母親╱盧梭論童年╱傅柯論紀律╱斯多噶主義論遠眺╱佛洛伊德論死亡本能╱法蘭克論賦予苦難意義╱伊比鳩魯論快樂╱胡塞爾論凝視樹木╱斯多噶主義論選擇我們如何反應╱梭羅論散步╱孫武論贏得棋局╱哈維論失眠

9知識和心智
笛卡兒論「橘色的飛行精靈」╱洛克論「在你自己的腦海裡」╱柏拉圖論看到光╱皮羅論擱置論斷╱休謨論黑天鵝╱布里丹論舉棋不定的驢╱蘇格拉底論質疑一切╱亞里斯多德論邏輯法則╱歐布利德斯論堆疊石塊╱笛卡兒論我思故我在╱休謨論自我捆束╱康德論創造世界╱查爾默斯論鉛筆的想法╱克拉克和查爾默斯論擴展心智

10政治和經濟
霍布斯論創建政府╱馬基維利論如何成為君王╱伊本.赫勒敦論帝國興衰╱赫爾德論國族主義╱修昔底德論不可避免的戰爭╱馬克思論世界歷史╱伯克論先人智慧╱潘恩論革命╱史密斯論看不見的手╱托克維爾論保護民主╱康德論世界和平╱甘地論非暴力╱恩格斯論觀念自由市場╱福山論歷史的終結

致謝
中文版獨家附錄|本書登場哲學家

文章試閱


序言|哲學應該要很有趣

哲學這門學問有時自帶某種光環,讓人望而卻步。我不確定這是因為哲學家經常用「謬誤」取代「錯誤」的這種措詞習慣,或是因為他們習慣每幾句話就要信手拈來幾個古希臘語單字。然而,討論哲學不一定非得如此,為了證明這一點,我才會動念寫這本書。
哲學應該與生活息息相關,應該是實用的,也應該易讀、易於理解。但最重要的是,它應該要很有趣。
在本書中,我用可以輕鬆理解的方式解釋哲學思想,讓讀者引起共鳴。當然我無法完全不使用冗長、複雜和虛構的詞語,但一旦我使用了這些詞語,我會盡量在每篇結尾之前把這些字解釋清楚。如果各位聽過柏拉圖、笛卡爾或西蒙.波娃之類的名字,卻不太清楚這些哲學家的論點,本書就很適合你們閱讀。假使各位想了解結構主義、現象學或存在主義的真正含義,卻不想費力閱讀大部頭的哲學典籍之後仍然一頭霧水,不妨翻閱一下本書。我希望讓哲學走出令人生畏的象牙塔,讓讀者閒暇時能在客廳、咖啡店或上班通勤時輕鬆掌握各類哲思。
從事各行各業中的人只要熱衷於某項主題,都不太願意用三言兩語來解釋,因為這樣有可能或多或少貶損這項主題。然而,我們偶爾只需要踏出第一步,或者找到一個切入點,便能踏入看似深奧的知識殿堂。因此,如果一切按計畫進行,本書會讓各位愛不釋手,會一直想閱讀下去,從而理解眾多哲學家的想法。簡言之,本書提供的是一張探索哲學的路線圖。
我深信每個人其實都有好奇想問的哲學問題,而且人人都能成為哲學家。我們不妨踏出第一步,看看歷來最偉大的思想家提出過哪些想法。

邊沁談道德可以計算嗎?

如果有辦法計算出哪些是對的事情,那會怎麼樣?如有一個簡單的工具可以告訴你何時該如何表現,那不是很好嗎?
這正是十八世紀英國哲學家傑里米.邊沁(Jeremy Bentham)試圖用他的快樂計算 所做的事情。
邊沁號稱規範(normative)倫理學理論之父,這種理論就是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指出行為是對或錯,取決於它帶來的後果。具體來說,如果做某件事能帶來更多的效用或樂趣,它便是對的;假使它帶來苦難或痛苦,它就是錯的。套句邊沁的話:「最多人的最大幸福,就是衡量對與錯的標準。」
因此,邊沁認為,俠盜羅賓漢是有道德的;美國舊西部時代著名的搶匪布屈.卡西迪(Butch Cassidy)則沒有。對同盟國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好的;成吉思汗不是好的。殺一人救十人是對的;發動戰爭去搶回被劫走的公主是不對的。簡而言之,就是要讓人快樂並逃避痛苦。要留意自身行為所帶來的後果。
然而,這裡有一個大問題:如何確定我們的行為到底有正面或負面的淨結果?邊沁給的答案:快樂計算!
邊沁說我們應該根據七個不同的標準來計算所有行為帶來的快樂和痛苦:強度、持續時間、可能性、接近程度、繁殖力(行為能否營造更多的快樂?)、純度(痛苦會製造更多的痛苦嗎?)和程度。我們對這些了解得愈多,對自己行為的後果就了解得愈多和愈透徹。
因此,你可以運用快樂計算,寫下你的總和,把總數相加。瞧!現在你該知道如何行動了。還有什麼比這更簡單的?這是數學時代的道德:理性的人可以掌握的道德。你再也不用擔心了!
……只希望你能花上一到兩個小時,把一切都算出來。

沃斯通克拉夫特談第一波女性主義

賦權給社會的所有成員肯定符合社會的利益嗎?你若想賽跑獲勝,絕對不會單腿跳。如果你想接球,不會將一隻手綁在背後。只拿出一半的實力賽跑有何意義呢?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捍衛女權時正是這樣主張。
沃斯通克拉夫特經常被視為典型的女性主義哲學家。她一生都在十八世紀的英國社會生活,但當時的英國女性沒有投票權、無法享有法律和經濟權,也不能接受教育。她如今被奉為「第一波女性主義」(first-wave feminism)的領軍人物,率先關注婦女該享有的平等法律和政治權利。
沃斯通克拉夫特認為:「讓女性分享權利,她會效仿男性的美德。」女性只要有機會,就會勇於承擔。
按照今日的標準,她的論點似乎有點以男性為中心,但沃斯通克拉夫特清楚知道,自己想讓誰聽進她的論調。當時的英國社會普遍認為「女人會歇斯底里」,因此沃斯通克拉夫特總是小心翼翼,憑藉理性和邏輯與人爭論,不想助長這種帶著性別歧視的刻板印象。
沃斯通克拉夫特認為,否認女性的智力、美德和才能,整個社會才會變得更糟。只讓女性服務男性和照顧家庭,就如同發動機以百分之五十的馬力運轉,只會阻礙社會的進步。從那時至今,女性在各種領域都取得了無數成就,只需憑藉這點,便知她當年的觀點有多麼正確。女人以前遭到忽視、埋沒了才能或無法接受教育,若非如此,或許會出現女性發明者,誰知道人類因此錯過了什麼樣的發明或進展?假使我們繼續扼殺女性,誰知道我們又可能會錯過什麼?
從政治的角度而言,沃斯通克拉夫特追隨英國哲學家洛克(Locke)的觀點,認為義務和權利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若沒有合適的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便不能期望女性去承擔沒有附帶權利的義務。若是如此,女人便無異於馱畜。
因此,奴役女性不僅不道德,而且從功利主義的角度而言,這也是百害而無一利,因為這樣一來,社會便無法享有生產力發揮到極致的好處。這種邏輯客觀嚴謹,
哪個喬治王朝 的男人能夠駁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