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陳郁如作品】胸口上的V:陳郁如的人生考題(《修煉》《長生石的守護者》作者獻給所有掙扎之人的祝福)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3102835系列名稱:
NEW系列編號:
RG8048定價:
380元作者:
陳郁如頁數:
240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21003出版日:
20221003出版社:
麥田(城邦)CIP:
416.2352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全力愛過、徬徨過、翻轉生命的試煉紀錄
獻給所有掙扎之人的祝福。
《養心》《修煉》《長生石的守護者》作者
誠品年度最期待作家入圍
博客來年度暢銷百大、華文類型作家TOP5
陳郁如
最新作品
超過500天的實況心情 十年創作後的人生考題
收錄陳郁如16幅最新畫作
=首刷限量加贈=
陳郁如首度公開畫作珍藏萬用卡vs.祝福佳句一組三枚
=內容簡介=
●人生中途的考題
一次例行的身體檢查時,創作超過十部作品的陳郁如正要攀過人生的另一個顛峰。那時,她發現乳房有陰影:「乳癌」真的找上門了嗎?沒有癌症家族史也會罹癌?想及生命中許多大起大落、悲歡離合,「我沒有一般人『為什麼是我』的難以相信。我反而有一種:啊,這幾年的精神內耗終於浮上檯面來了,得用身體來償還了。」
●不讓癌細胞也長在心裡
一連串檢查後,確診的她開始積極找尋資料,加入社團與癌友討論。身旁有家人女兒的她,既不安,但不能選擇投降;很恐懼,但是哭完了,擦乾眼淚,得繼續下去。罹患癌症不是終點,後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包括治療方式、面對副作用的來襲……甚至心理創傷。
●以一輩子的信心用力活下去
治療過程中承受身體的苦痛,也得面對心理的焦慮。胸脯在傳統的女性審美觀中等同於性感美麗,假如真的沒有了,可以嗎?女人對自己的身體有多少的決定權?
這是一部與厄運拔河,仍持續攀岩、寫作、繪畫、跳舞的病中日記,同時,也是一部累過怨過,也全力愛過、將會狠狠刻在心上的生命紀錄,是獻給所有掙扎之人的祝福。陳郁如歷經心情上的翻山越嶺,創作的力道在她的體內翻轉成另一種能量,淬煉胸上的縫線成為永恆的勝利V。
但願我們就這麼笑著、哭著、盡情生活著,讓故事繼續下去……
=鄭重推薦=
本書以日記形式呈現,提供作者個人正面積極的思維,分享與醫療團隊溝通過程的診療醫訊,以及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好書。——張金堅(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面對乳癌,她用各種不同的角度與視野。有沉重、有不確定、有觀察反思、有正眼相待,靈活跳脫的走出一條無憾的路。——賴曉妍(親子散文及童書作家)
郁如用細膩的筆觸,書寫療癒了自己,也療癒了大家。——廖志穎(醫師)
開始接受(郁如罹癌)這個新挑戰的同時,我感受到郁如內心的力量,她願意分享罹癌過程的勇氣也震撼了我。——Robert Schafer(陳郁如先生)
我母親是我見過最勇敢的人之一,我萬分欽佩她所做的困難決定,還有抗癌的勇氣。——Victoria Mongiardo(陳郁如女兒)
=陳郁如的創意病中心情=
◎樂觀,是我們被要求的品德;勇敢,是不得已的選擇。
◎勇敢不是理所當然的美德,是沉澱很多恐懼、不安後呈現的精華。
◎為了一個目前我感覺不到的東西,我將要受到這麼多痛楚,這麼多不便,這麼多的改變。這是一個不可言喻的感覺。沒有不甘心,不是抱怨,只是覺得奇妙。
◎我說的是我的整個人,真正進入戰爭狀態,我們期待會贏,但是過程一定會損兵折將。我的乳房不再好看,我的身體會虛弱,我要小心不被感染,我會全身骨頭疼痛,這些將會伴隨我好一段時間。
◎我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讓「理所當然」爬上心頭,不要因為自己是病人,就認為身邊的人都要完全遷就你,認為全世界的人都欠你。他沒有「應該」要照顧我,他是愛我所以樂意照顧我。
◎謝謝我的乳房。你們陪我走過青春期,餵過母奶,陪伴我所有每一個生命片段。現在選擇讓你們離去,我不捨得,卻又安心。謝謝你們。
◎我們用另一種方式接受自己,另一種方式自信的活下去。
◎未來有一天,或許癌變會帶走我的生命,但是它帶不走我的創作,帶不走我在這個世界留下的痕跡。
◎日子就是繼續過下去,苦著笑著,勇敢著。
◎日子就是要在創意加笑意下繼續走下去,癌細胞絕對不會因為妳哭的眼淚多而被淹死,也不會因為妳的焦慮睡眠不足而累死,接受是第一步,然後一步再一步,正面迎擊。
◎小小的轉念,海闊天空。不固執老舊的習慣,一個小改變,可能是人生的大轉變,
◎我們要更溫柔、寬鬆的對待自己。
◎我不想改變審美觀,女人的乳房非常美麗迷人;
但我想增加不同的審美觀,女人沒有乳房,一樣很美麗迷人。
◎一個女人的特質,不是用乳房來代言。
我們除了有頭有臉有其他全身的器官外,
我們還有自信,還有勇氣。
=目次=
【推薦序】
向另類抗癌鬥士致敬╱張金堅
癌, 讓我們更親密╱Robert Schafer
這才是貨真價實的正能量╱賴曉妍
書寫的療癒魔力╱廖志穎
她永遠是我們的媽媽╱Victoria Mongiardo
【自序】寫在日記之前:生命的新章節
第一部 癌變
1 醫院來拜年
2 妳的左邊乳房有癌細胞
3 癌症菜鳥的進修課
4 苦著笑著,勇敢著
5 來做年糕吧!
6 大年初一開刀囉
7 可不能讓癌細胞也長在心裡
第二部 謝謝你,乳房
8 半夜經常被痛醒
9 美國就醫經驗
10 連睡著的力氣都沒有
11考慮兩邊全切?!
12 要不要重建?
第三部 平胸,也可以很酷
13女人對自己的身體有多少決定權?
14 成立「乳癌不重建平胸支持社團」
第四部 我是少奶奶
15 垂直不對稱的肋骨
16 手術不用住院?
17 不堅強想哭的時候
18 再度穿上泳衣
第五部 曾經的記憶,誰也拿不走
19 悲傷爬上胸口
20 如果只剩下明天,會有什麼遺憾?
21在一小段路上當個陪伴者
22從零開始,縮時畫作
23 心裡雖然有個坎,卻有無數的生活小美好
24 We Are Here
【後記】句點不是終點
全力愛過、徬徨過、翻轉生命的試煉紀錄
獻給所有掙扎之人的祝福。
《養心》《修煉》《長生石的守護者》作者
誠品年度最期待作家入圍
博客來年度暢銷百大、華文類型作家TOP5
陳郁如
最新作品
超過500天的實況心情 十年創作後的人生考題
收錄陳郁如16幅最新畫作
=首刷限量加贈=
陳郁如首度公開畫作珍藏萬用卡vs.祝福佳句一組三枚
=內容簡介=
●人生中途的考題
一次例行的身體檢查時,創作超過十部作品的陳郁如正要攀過人生的另一個顛峰。那時,她發現乳房有陰影:「乳癌」真的找上門了嗎?沒有癌症家族史也會罹癌?想及生命中許多大起大落、悲歡離合,「我沒有一般人『為什麼是我』的難以相信。我反而有一種:啊,這幾年的精神內耗終於浮上檯面來了,得用身體來償還了。」
●不讓癌細胞也長在心裡
一連串檢查後,確診的她開始積極找尋資料,加入社團與癌友討論。身旁有家人女兒的她,既不安,但不能選擇投降;很恐懼,但是哭完了,擦乾眼淚,得繼續下去。罹患癌症不是終點,後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包括治療方式、面對副作用的來襲……甚至心理創傷。
●以一輩子的信心用力活下去
治療過程中承受身體的苦痛,也得面對心理的焦慮。胸脯在傳統的女性審美觀中等同於性感美麗,假如真的沒有了,可以嗎?女人對自己的身體有多少的決定權?
這是一部與厄運拔河,仍持續攀岩、寫作、繪畫、跳舞的病中日記,同時,也是一部累過怨過,也全力愛過、將會狠狠刻在心上的生命紀錄,是獻給所有掙扎之人的祝福。陳郁如歷經心情上的翻山越嶺,創作的力道在她的體內翻轉成另一種能量,淬煉胸上的縫線成為永恆的勝利V。
但願我們就這麼笑著、哭著、盡情生活著,讓故事繼續下去……
=鄭重推薦=
本書以日記形式呈現,提供作者個人正面積極的思維,分享與醫療團隊溝通過程的診療醫訊,以及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好書。——張金堅(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面對乳癌,她用各種不同的角度與視野。有沉重、有不確定、有觀察反思、有正眼相待,靈活跳脫的走出一條無憾的路。——賴曉妍(親子散文及童書作家)
郁如用細膩的筆觸,書寫療癒了自己,也療癒了大家。——廖志穎(醫師)
開始接受(郁如罹癌)這個新挑戰的同時,我感受到郁如內心的力量,她願意分享罹癌過程的勇氣也震撼了我。——Robert Schafer(陳郁如先生)
我母親是我見過最勇敢的人之一,我萬分欽佩她所做的困難決定,還有抗癌的勇氣。——Victoria Mongiardo(陳郁如女兒)
=陳郁如的創意病中心情=
◎樂觀,是我們被要求的品德;勇敢,是不得已的選擇。
◎勇敢不是理所當然的美德,是沉澱很多恐懼、不安後呈現的精華。
◎為了一個目前我感覺不到的東西,我將要受到這麼多痛楚,這麼多不便,這麼多的改變。這是一個不可言喻的感覺。沒有不甘心,不是抱怨,只是覺得奇妙。
◎我說的是我的整個人,真正進入戰爭狀態,我們期待會贏,但是過程一定會損兵折將。我的乳房不再好看,我的身體會虛弱,我要小心不被感染,我會全身骨頭疼痛,這些將會伴隨我好一段時間。
◎我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讓「理所當然」爬上心頭,不要因為自己是病人,就認為身邊的人都要完全遷就你,認為全世界的人都欠你。他沒有「應該」要照顧我,他是愛我所以樂意照顧我。
◎謝謝我的乳房。你們陪我走過青春期,餵過母奶,陪伴我所有每一個生命片段。現在選擇讓你們離去,我不捨得,卻又安心。謝謝你們。
◎我們用另一種方式接受自己,另一種方式自信的活下去。
◎未來有一天,或許癌變會帶走我的生命,但是它帶不走我的創作,帶不走我在這個世界留下的痕跡。
◎日子就是繼續過下去,苦著笑著,勇敢著。
◎日子就是要在創意加笑意下繼續走下去,癌細胞絕對不會因為妳哭的眼淚多而被淹死,也不會因為妳的焦慮睡眠不足而累死,接受是第一步,然後一步再一步,正面迎擊。
◎小小的轉念,海闊天空。不固執老舊的習慣,一個小改變,可能是人生的大轉變,
◎我們要更溫柔、寬鬆的對待自己。
◎我不想改變審美觀,女人的乳房非常美麗迷人;
但我想增加不同的審美觀,女人沒有乳房,一樣很美麗迷人。
◎一個女人的特質,不是用乳房來代言。
我們除了有頭有臉有其他全身的器官外,
我們還有自信,還有勇氣。
=目次=
【推薦序】
向另類抗癌鬥士致敬╱張金堅
癌, 讓我們更親密╱Robert Schafer
這才是貨真價實的正能量╱賴曉妍
書寫的療癒魔力╱廖志穎
她永遠是我們的媽媽╱Victoria Mongiardo
【自序】寫在日記之前:生命的新章節
第一部 癌變
1 醫院來拜年
2 妳的左邊乳房有癌細胞
3 癌症菜鳥的進修課
4 苦著笑著,勇敢著
5 來做年糕吧!
6 大年初一開刀囉
7 可不能讓癌細胞也長在心裡
第二部 謝謝你,乳房
8 半夜經常被痛醒
9 美國就醫經驗
10 連睡著的力氣都沒有
11考慮兩邊全切?!
12 要不要重建?
第三部 平胸,也可以很酷
13女人對自己的身體有多少決定權?
14 成立「乳癌不重建平胸支持社團」
第四部 我是少奶奶
15 垂直不對稱的肋骨
16 手術不用住院?
17 不堅強想哭的時候
18 再度穿上泳衣
第五部 曾經的記憶,誰也拿不走
19 悲傷爬上胸口
20 如果只剩下明天,會有什麼遺憾?
21在一小段路上當個陪伴者
22從零開始,縮時畫作
23 心裡雖然有個坎,卻有無數的生活小美好
24 We Are Here
【後記】句點不是終點
作者簡介
姓名:陳郁如
一九七ま年出生於台灣台北。父母親皆為台灣知名的藝術家。耳濡目染下,對藝術有很大的興趣。中原大學化學系畢業後,選擇到美國進修藝術,取得藝術碩士學位。在國內外都有許多重要的展覽。
四十歲開始嘗試寫作。開創人生的新路程。第一本書《修煉》一出版就獲得廣大的迴響。「仙靈系列」更是受到青少年的喜愛,得到學校老師的支持推廣。新系列「養心」於二ま二一入選「好書大家讀」的榮譽。喜歡旅行、美食的她,同時也嘗試不同的創作寫法,前後出版了兩部旅行散文、一部飲食文學。繼《長生石的守護者》之後,她坦露病中心聲,將創作能量化為面對病魔的力量,要讓故事繼續寫下去。
相關著作:《【陳郁如簽名版】胸口上的V:陳郁如的人生考題(《修煉》《長生石的守護者》作者獻給所有掙扎之人的祝福)》
文章試閱
2020年12月31日
我們在美國西岸,因為時差的關係,散落在全世界各地的親人朋友,分別跨入另一個時空,進入新的年頭,而我們還是在二○二○。手機上的群組,臉書上的貼文,大家互丟新年快樂的貼圖,歡歡喜喜。
電話鈴響。
看到來電顯示是Kaiser,醫院也來拜年嗎?
「我們昨天在妳左邊的乳房看到陰影,不能確認為正常,所以希望妳再來複檢,一月十二日可以嗎?」
心裡「咚」的一聲,我聽到了什麼?愣了一會,還是打起精神,約好時間。
掛上電話後,我馬上哭了出來。
我一向健康,被要求做的檢查沒有遺漏過,任何檢查都是可以過關的。這通電話,丟給我一個從沒有過的炸彈。
我上網對幾個好朋友哭訴心中的焦慮,結果這群媽媽朋友一個個告訴我她們的經驗。有的有水泡,有的有鈣化點,有的針筒取樣,有的開刀取樣,平常閒話家常,罵先生怨婆婆炫小孩的朋友們,原來背後個個都是身經百戰。女人身體承受的居然是這麼多苦難,壓啊,擠啊,針啊,刀啊,這麼多人都是這樣走上一遭。
「一定沒事的,醫院都是比較謹慎。」大家如此安慰我,給我信心。
我忽然覺得,我也太大驚小怪了吧,才不過被叫去複檢,連個影子都沒有就昭告天下似的哀嚎,太丟臉了。還好大家都很有耐心,沒人笑我,都很好心安慰我,叫我寬心。
有朋友家人的安慰真好,我決定先不要嚇自己,繼續跟大家拜年,好好過新年。
2021年1月5~10日
新年假期,我們沒有出門。Robert已經退休,我在家自由創作,不用人擠人跟大家在長假中搶旅館排餐廳。
等假期過了,年輕人都去上班了,我們決定去亞利桑那州來一趟小旅行。
我們特地開車來到一個沼澤,這裡是野生動物保護區。在冬天,有上萬隻的沙丘鶴從北方的猶他州飛來這裡過冬。場面非常壯觀,牠們一起歡樂群聚,發出嘎嘎的叫聲,整個湖面充滿響亮的鳥鳴,萬頭攢動,那種強而有力的生命力,很讓人難忘。
鶴一直有長壽的象徵,在新年期間看到這麼多鶴,彷彿可以沾到吉祥的福氣。不過,群鶴不時飛過,在我們頭上盤旋。我比較擔心會不會沾到鳥大便。
這趟旅行還看到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在北美洲,看到鹿、浣熊、郊狼等,已經算是很普遍的,甚至有些是惹人厭的。這次在亞利桑那州的山上,我們看到南美浣熊,還有野豬,就這樣大搖大擺從眼前走過。
俗語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用在現代,完全不合宜,大家都吃過豬肉,看過豬走路的可稀奇了,更不要說在山上看到野豬散步。
除了上山,我們也去了沙漠——巨人柱國家公園(Saguaro National Park)。Saguaro是一種高大的仙人掌,在這裡被好好的保護著。在一片片乾燥貧乏的砂礫地上,它們高聳入天,在險惡的環境下生存,難怪需要全身帶刺。
我看到一株仙人掌的表面有一個洞,可能是遭動物或昆蟲咬傷;也有可能是受某種病菌侵襲,裡面有黑黑的斑塊。
我想到乳房裡那顆被偵測到的鈣化點。
護理師說,不能確認為正常。
它是不是也準備在我的身體裡面蔓延出這麼一塊缺口?
我看著這株仙人掌,它被挖出一個洞,外型不再完美,裡面有著跟健康植株不一樣顏色的黑色斑點。但是這個洞口是癒合的,仙人掌是健康挺直的,我倒是覺得它有另外一種特殊的美感,讓我忍不住拍照下來,細細品味。
2021年1月28日
今天決定把房間整理一下,如果接下來的很多光陰是要在床上度過,很多事必須在床上做,那我會希望這個房間更清爽乾淨些。
床單已經破了一陣子了,此時馬上決定,上Amazon 買一套。既然要躺,那就躺舒服的。打開衣櫃,那些太小太舊捨不得丟的,老是妄想哪天減肥還可以穿的,一一拿出來,明天可以放到院子前讓用得到的人認領。這附近住的人家比較不那麼富有,常常舊東西放屋前都會有人拿去用。本來抽屜因為過多的衣服卡住而關不上,或拉不出來,雖然還是繼續生活,還是可以用,但總是諸多不便,現在每個抽屜都平整的回到原位,拉開、推回都很順暢,感覺也很舒心。
我的乳房是不是也會這樣?現在被癌細胞占住,生活卡住了,但是將來也會被清空,回到安全的點?
中午另一位乳癌朋友打電話給我,她告訴我,她的狀況就是一邊發現腫瘤,全切重建後,吃泰莫西芬五年,這五年,泰莫西芬的副作用嚴重影響她,她得到關節炎、骨質疏鬆;但是這五年的耗損還是宣告失敗,之後另一邊乳房也發現癌細胞,最後也全切。這更讓我覺得,用傷害身體某一器官的方式來保住另一個器官,是不是哪裡不對勁?而且看到一些例子跟數字,服藥只能降低癌症再發,不是肯定阻隔癌症再發喔。我跟Robert討論兩邊全切的可能性。很多人一定不能接受,但是用一邊的乳房,換得全身骨頭的安好,換得子宮卵巢的安好,換得生活品質的安好,有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