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幽默的力量:促進人與人溝通,將心比心的最佳良藥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4198646系列名稱:
人生顧問系列編號:
CF00571定價:
420元作者:
黃世岱頁數:
288頁開數:
14.8x21x1.85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1117出版日:
20251117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CIP:
191.9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缺書中
商品簡介
幽默如同正念
是與人溝通、將心連心,最好的連結
佛洛伊德認為幽默是我們在逆境中轉化為快樂的工具,每當我們與危機不期而遇,都能告訴自己去改變心念,勇敢跨越,大步往前。
許多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像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兒、霍布斯、康德、叔本華、達爾文、柏格森等人,都從多重面向去定義幽默。近年來,一些心理學家、生理學家、教育學家、社會學家,以「幽默」作為科學研究的理論超過一百多種。
幽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面對生、老、病、死的生命週期,不時地發揮著它的力量。
它可以將各種負面的能量,轉化為樂觀的正向力量。當我們受到負面的壓力時,可以放鬆自我、䆁放壓力,是面對生活,最好的防禦機制與應變機制。
擁有幽默感不只是擁有知識,更是讓你擁有智慧。在職場上創造輕鬆氣氛,促進創造力,向心力,人際關係與領導力;在婚姻生活扮演最佳的潤滑劑,增加生活情趣,化解婚姻危機。
每個成長與生命階段,都會面對不同的困境。從高度來看,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唯一的,因為每個人生都是不容易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幽默的功效是創造一個和諧的想像空間去轉移情緒,它的方法可以包括氣球、魔術、音樂、戲劇、語言、肢體、畫畫等等,就像我指向天空、指向光地創造了一個想像空間,目的是爲了轉移情緒。
>>聆聽、覺察,將心比心的連結,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最佳溝通方法,它可以使用於人際關係、婚姻關係、職場競爭、醫護系統、慈善機構等等。
>>在人際關係、婚姻關係、職場競爭等場合與對方發生衝突,你試著聆聽、覺察,分折對方為什麼跟你吵,易位思考,對吵架的事由是不是產生了同情心/同理心,然後將心比心地去解開吵架的結,和諧地共同解開僵局。
作者提出19個生命叩問,從生老病死、情緒壓力、哲思智慧、人際關係、婚姻生活、職場、退休生活……,以幽默的療癒力解,以幽默的日常生活智慧答。
幽默如同正念
是與人溝通、將心連心,最好的連結
佛洛伊德認為幽默是我們在逆境中轉化為快樂的工具,每當我們與危機不期而遇,都能告訴自己去改變心念,勇敢跨越,大步往前。
許多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像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兒、霍布斯、康德、叔本華、達爾文、柏格森等人,都從多重面向去定義幽默。近年來,一些心理學家、生理學家、教育學家、社會學家,以「幽默」作為科學研究的理論超過一百多種。
幽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面對生、老、病、死的生命週期,不時地發揮著它的力量。
它可以將各種負面的能量,轉化為樂觀的正向力量。當我們受到負面的壓力時,可以放鬆自我、䆁放壓力,是面對生活,最好的防禦機制與應變機制。
擁有幽默感不只是擁有知識,更是讓你擁有智慧。在職場上創造輕鬆氣氛,促進創造力,向心力,人際關係與領導力;在婚姻生活扮演最佳的潤滑劑,增加生活情趣,化解婚姻危機。
每個成長與生命階段,都會面對不同的困境。從高度來看,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唯一的,因為每個人生都是不容易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幽默的功效是創造一個和諧的想像空間去轉移情緒,它的方法可以包括氣球、魔術、音樂、戲劇、語言、肢體、畫畫等等,就像我指向天空、指向光地創造了一個想像空間,目的是爲了轉移情緒。
>>聆聽、覺察,將心比心的連結,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最佳溝通方法,它可以使用於人際關係、婚姻關係、職場競爭、醫護系統、慈善機構等等。
>>在人際關係、婚姻關係、職場競爭等場合與對方發生衝突,你試著聆聽、覺察,分折對方為什麼跟你吵,易位思考,對吵架的事由是不是產生了同情心/同理心,然後將心比心地去解開吵架的結,和諧地共同解開僵局。
作者提出19個生命叩問,從生老病死、情緒壓力、哲思智慧、人際關係、婚姻生活、職場、退休生活……,以幽默的療癒力解,以幽默的日常生活智慧答。
作者簡介
黃世岱
1950年出生,1974年台灣大學商學士,1978年美國愛荷華大學工程碩士,曾任職美國及台灣科技公司電腦工程副總。2013年退休後以優雅、關愛、幽默三大支柱追夢,多元的行動獲得八十多家媒體採訪報導。為「關懷小丑協會」創辦人,以幽默的元素到安養中心關懷長輩,其實我也是長輩。
著有散文《第三人生太好玩》(2019年時報文化出版)、長篇小說《雲端操弄者》(2023年木馬文化出版)。
書籍目錄
目錄
推薦序
風雨生幽默╱平路
幽默不是天賦,而是可以培養的╱李正雄
懂得幽默,就能掌握人生的蛋黃╱施昇輝
幽默為生活添加光彩╱曾文誠
蹲下、插入、冰敷╱盧建彰
自序
第一部 幽默思維
1幽默是什麼?
幽默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在生、老、病、死的生命週期之中,幽默不時地發揮它的力量。
2文學也瘋狂
閱讀可以增長知識與智慧,擁有幽默感不只是擁有知識,更是擁有生命智慧。
3幽默可以增進生活幸福嗎?
「正向心理學」教導我們「如何幸福快樂」。幽默如同正念,可以讓人產生正向思考,而心態就決定了你是否幸福。
4「語言學幽默」(Linguistic Theories of Humor)
用一些混淆不清的語言(語句、語法、語意、語音、語調等),引起各自解讀的聯想、笑話,善用幽默的語言來化解困境。
第二部 情境的置入
5移工的防禦機制
「我微笑,當我聽不懂英語的時候;我的微笑就像孩童天?的臉……」儍笑是最好的防禦機制與應變機制。碰上挫折,一笑置之,幽默以對。
6婚姻是「以牙還牙」還是「以嘴對嘴」
夫妻吵架當一方使用攻擊型幽默,另一半不會忍氣吞聲的使用自我貶抑來迎合對方。幽默是婚姻的最好潤滑劑,可以增加生活情趣,甚至於化解婚姻危機。
7職場風雲
讓我們暫時放下防備,不去掩蓋自身也會有同樣的缺點。幽默可以在職場上創造輕鬆氣氛,促進創造力、向心力、人際關係與領導力。
8「幽默曲」(滑稽曲,Humoresque)音樂的療癒力
節奏輕快,段落變化鮮明,帶有活潑詼諧的起伏,幽默的音樂是緩慢地將你的憂傷情緒䆁放出來,終以紓緩你生活中所承受的壓力。
9老了、人生不是夢是噩夢
人是會老的,應該珍惜當下,將當下的事情做好、把當下的日子過好。只要想想自己有多少「幸好」?抱怨就會少,快樂就會多。
第三部 當下轉念
10在生活的當下找到定位
幽默來自於當受到壓力時,可以將各種負能量,轉化為樂觀的正能量,達到放鬆自我、䆁放壓力的效果。
11看見光,看見希望
幽默如同福音,可以廣為傳播。我們幽默吧!幽默、滑稽、逗趣的肢體語言,以溫馨、關懷、神聖的眼神,如神的光賜予恩典,觸動人心。
12原住民的生活是一部「幽默翻譯機」
有趣的笑話,做些無傷大雅的惡作劇,幽默地彼此互虧,是建立在互信、互助的友誼上,才能意氣相投地以笑交流。
13藝術品的「半杯水」哲學
樂觀的人看到還有半杯水可以喝,悲觀的人看到只剩半杯水了,開始焦慮。幽默如同「半杯水」哲學,選擇樂觀或悲觀的態度影響你的人生。
14心靈「毒」雞湯
「物極必反」和「與時俱進」是自然現象,面對改變可以一笑置之,樂觀以對。「心靈鷄湯」喝多了,就變成「心靈毒鷄湯」。
15笑與幽默難分難解
笑與幽默可以增進身心健康,是最佳良藥。笑可分為微笑(Smile)、大笑(Laugh)、滑稽(Funny)、幽默(Humor)。
第四部 你也可以是幽默大師
16脫口秀如何創作幽默的段子
會講笑話的人充分展現自己的自信,會被尊重。講笑話是幽默地表達人生百態,令人反思、令人轉念。
17小丑是幽默的代言人
幽默感、樂觀,可以從悲傷中轉化為喜劇的靈感,笑中帶淚,引人深思。幽默在醫護系統發揮了它的作用,可以關懷需要被關懷的人。
18是到了該學習跟AI相處的時候了
凡事問AI,是不是到了該學習跟AI相處的時候?「為什麼自行車倒了?因為它有兩個輪子(two-tired),它太累了(too tired)。」
19幽默的學習與養成
對一件事情或一個物件反復地問「如果不這樣又會怎樣?」學習以幽默溝通的五個步驟,它是人與人溝通將心比心連結的最好方法。
推薦序/導讀/自序
〡專文推薦〡
平路〡李正雄〡施昇輝〡曾文誠〡盧建彰
(依姓氏筆畫排序)
自序
我為什麼寫一本關於「幽默」的書?
2013年六月我從美國的職場退休,沒有房貸與車貸的負擔,更沒有養兒活女的責任,人生該擔負的責任都已經全部完成了!
從退休後的第一天,我開始放長假(我已經放了十二年長假!),所有的時間都是我的,我應該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築夢、追夢,但是該如何開始呢?
根據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莉莎白.布雷克本(Elizabeth)等人總結出的長壽之道有三項,膳食佔25%,運動及其他佔25%,而心理平衡卻佔了50%!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達到心理平衡?
伊莉莎白等醫師主張:
目標:日常生活中訂下學習新東西的目標,激發活力、創意,增加成就感、自信心,可以延緩衰老。
付出:助人為樂有療癒作用,施比受有福,如友善付出、做志工服務社會。
人際關係:和諧的人際關係,如讚美、幽默、微笑、尊重、禮讓、隨和、包容、寬恕、體諒、同情、忠誠、傾聽等。
正如我在《第三人生太好玩:蛋黃退休追萝控》書中的自序所說的,我仍然像年輕人一樣,對世界充滿好奇心、活力與熱情,所以馬上採取行動,根據伊莉莎白等人的主張(目標、付出、人際關係)訂下了如何築夢、追夢的三大支柱:
1、優雅:挑戰學習,學習過去想學而沒有機會學習的藝文愛好。
2、關愛:首先關愛身邊的人,然後關愛社會上所需要被關愛的人。
3、幽默:人生起伏不定,面對挫折,應該一笑置之,幽默放下。
我以這三大支柱,在過去十二年的日常生活中,除了運動、飲食、旅遊之外,訂下目標,學習了許多新的愛好,如電影、讀書、音樂、衝浪、潛水、帆船等,更參與藝文活動,生活過得甚為「優雅」,並努力學習寫作,出版了兩本書,散文及長篇小說。
至於「關愛」,除了照顧著身邊的親人,時而到安養中心關懷長輩,更於2019年創辦了「關懷小丑協會」,讓志工夥伴們可以長期服務長輩。
回顧自己的人生,的確是起伏不定,每個成長的階段都會面對不同的困境。從高度來看,我不是唯一的,因為每個人生都是不容易的,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幽默」是不是答案?
我是行動派,想到就做,在過去五年,我開始研讀與「幽默」相關的學術論文與課本,建立基礎知識,並向幽默大師的書籍、影音等學習,將科學知識轉化成為日常生活的智慧。
我參考了心智健康推廣者Therese J. Borchard的九種幽默所帶來的療癒力:
・幽默戰勝恐懼(Humor combats fear)。
・幽默使人舒適(Humor comforts)。
・幽默使人放鬆(Humor relaxes)。
・幽默減輕傷痛(Humor reduces pain)。
・幽默増強免疫力(Humor boosts the immune system)。
・幽默紓緩壓力(Humor reduces stress)。
・幽默散播快樂(Humor spreads happiness)。
・幽默培養樂觀態度(Humor cultivates optimism)。
・幽默促進溝通(Humor helps communication)。
我總結以上的觀點,了解真正的幽默除了放下之外,還必須將負能量的情緒轉念、轉移、轉化為正能量,才可以讓我們把事情看得更清楚,讓我們更容易去面對它。
除此之外,幽默可以促進溝通,如果學習以幽默溝通的五個步驟(第十九篇),是與人溝通將心比心連結的最好方法。
我將我所學習到幽默相關的知識與智慧,對我以及每個人生命成長過程中,從求學,打工,職場溝通,人際關係,伴侶關係,到退休可能遇到的挫折轉化為治療的良藥,完成了這本書。
「幽默是生活的調味品、身心健康的維他命-H(Humor)」,這個福音,應該廣為傳播。
所以我寫了這本關於「幽默」的書,它可以解答您的三個疑問:
1.幽默是什麼?
2.幽默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上嗎?
3.幽默可以學習嗎?
我們都是社會與家庭成就的,一路走來,感謝幫助過我的親人、朋友、老師、同學、長官、同事。
感謝我的多功能伴侶平路,一起旅遊、讀書、寫作、美食、電影,參加多元的藝文活動,豐富了我的人生。
感謝替我寫推薦序的好友,您們都是擁有幽默感,如重述幽默題材能力,享受幽默滋味,樂觀開朗,與正面思考去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等的個性特質。您們都是幽默大師,是我學習的對象。
更要感謝趙政岷董事長和時報出版編輯團隊(編輯、美編、企劃、行銷等),沒有您們這本書不可能出版。
文章試閱
1幽默是什麼?
幽默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在生、老、病、死的生命週期之中,幽默不時地發揮它的力量。
一般人的認知是有趣的,讓人發笑,生活上的潤滑劑、調味品。
哈佛大學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選修課「Positive Psychology」(正向心理學或幸福學)其中一堂課講述幽默是構成幸福生活的重要元素之一。
是的,幽默無所不在,它存在於文學、戲劇、音樂、繪畫、電影、漫畫、媒體、歷史、哲學、親子關係、婚姻關係、職場、學校、人與人的關係,甚至於在醫護系統之中。
心理學家認為構成幽默含四大元素。
・可循的社會文化脈絡(social context)。
・對外在刺激的認知與感受(cognitive-perceptual)。
・產生情緒反應(emotional response)。
・以笑容或笑聲去表達(vocal behavioral expression of laughter)。
幽默的四大元素,正如空氣、陽光、水份、土壤,缺一不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陳學志教授兼院長認為「在輕鬆不嚴肅的氣氛下,對矛盾、不協調、超乎常態的刺激,經過似是而非的理解後,以隱喻的方式,推敲出禁忌或攻擊的內容,進而產生愉悅、放鬆的心理感覺,以及外顯的微笑或大笑反應。產生幽默的過程,不但能增進人際和諧,也能對人生產生更多體悟」。
心理學家的論述涉及意識、感覺、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係等領域。
而對平凡的你和我,簡而言之,就是你在意識到的情況之下,感受到事件的刺激,而產生愉悅的感受,發出笑聲,轉移焦點,紓緩情緒。
最近幾十多年以來,心理學家進一步認為幽默可以促進生理及心理健康,紓緩情緒的焦慮,更是生命起伏不定,遇上困境時候的最佳防禦機制、應變機制。
有一次,我被企業邀請到一個大禮堂演講,分享如何以「優雅、關愛、幽默」三大支柱翻轉退休人生,以激勵企業的員工。
台下坐著都是職場上的佼佼者,正襟危坐,期待著一位標竿性的人物出場。
在六百雙手熱烈的掌聲之下,他們看到一位高高瘦瘦的白髪老頭,從講台旁邊的階梯走上舞台,抬頭挺胸,仰首闊步,自信滿滿到走向講台正中央。
突然間一個不小心,我自己的前腳拌到後腳,瘡琅往前,差一點仆倒在地。
在台下的觀眾正在發「哇」的驚呼聲中,我趕緊調整腳步,將半傾斜的身體穩定下來,伸直腰幹,走到正中央,拿起麥克風說:「我不完美,把場子攪砸,卻能化解危機,翻轉囧境。」
台下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我對著大家問說:「誰是完美的請舉手?」台下一片默然。
在這短短的「開場白」之中,穩含著許多「幽默」的元素。
人生起伏不定,危機重重,從出生到死亡,失態、失序、失落、失意、失戀、失業、失敗、失婚、失能、失智、失愛、失親⋯⋯。
佛洛伊德認為幽默是我們在逆境中轉化為快樂的工具,每當我們與危機不期而遇,都能告訴自己去改變心念,勇敢跨越,大步往前。
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本能,天生的防禦機制或應變機制去化解危機,我們是不會活到現在的,不是嗎?
究竟幽默是什麼、從那裡來?能夠幫助我們紓緩壓力、化解危機、渡過難關嗎?
自古以來,有許多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從多重面向去定義幽默,他們包括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兒、霍布斯、康德、叔本華、達爾文、柏格森等人。
近年以來,心理學家、生理學家、教育學家、社會學家等人,以「幽默」作為科學研究的理論超過一百多種。
要定義幽默談可容易,因為幽默像謎一般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
不過從心理學家的角度來分析,幽默是什麼?它的論述大致分為:
「釋放論」的幽默是一種防禦機制,它可以釋放我們內心的壓抑。
「優越論」可以從別人的錯誤或弱點中認識自己、改變自己、肯定自己、放過自己。
「不協調論」的幽默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是不一樣,更需要尊重每個人的不一樣。
「失諧解困論」的幽默是一種解困機制,每當陷入失諧的囧境而能幽默地解困。
以前面我被企業邀請到一個大禮堂演講為例。
「一位高高瘦瘦的白髪老頭,從講台旁的階梯走上舞台,抬頭挺胸,仰首闊步,自信滿滿到走向台中央。」這是「優越論」,我在台上是高高在上的。
觀眾在台下看到我快跌倒,發出「哇」的驚呼聲。這是「䆁放論」,䆁放他們為我緊張的壓力。
「自己的前腳絆到後腳,踉蹌往前,差一點撲倒在地。」這是「不協調論」,他們想看到的與真正發生的不一致。
「我趕緊調整腳步,將半傾斜的身體穩定下來,伸直腰幹,走到正中央。」這是「失諧解困論」,他們預期我會失諧而解困了。
我這解釋好像是對的,好像又不是那麼簡單。
幽默究竟是什麼?從何而來?
總而言之,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理論可以完全地定義「幽默」,科學家們需要繼續做學術研究,才能與時俱進地將這個像謎一般的、複雜的、多面的幽默做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
「幽默」、是不是像謎一般!
總結來說「釋放論」的幽默是一種防禦機制,它可以釋放我們內心的壓抑。
「優越論」可以從別人的錯誤或弱點中認識自己、改變自己、肯定自己、放過自己。
「不協調論」的幽默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是不一樣,更需要尊重每個人的不一樣。
「失諧解困論」的幽默是一種解困機制,每當陷入失諧的囧境而能幽默地解困。
以前面我被企業邀請到一個大禮堂演講為例。
「一位高高瘦瘦的白髪老頭,從講台旁的階梯走上舞台,抬頭挺胸,仰首闊步,自信滿滿到走向台中央。」這是「優越論」,我在台上是高高在上的。
觀眾在台下看到我快跌倒,發出「哇」的驚呼聲。這是「䆁放論」,䆁放他們為我緊張的壓力。
「自己的前腳絆到後腳,踉蹌往前,差一點撲倒在地。」這是「不協調論」,他們想看到的與真正發生的不一致。
「我趕緊調整腳步,將半傾斜的身體穩定下來,伸直腰幹,走到正中央。」這是「失諧解困論」,他們預期我會失諧而解困了。
我這解釋好像是對的,好像又不是那麼簡單。
幽默究竟是什麼?從何而來?
總而言之,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理論可以完全地定義「幽默」,科學家們需要繼續做學術研究,才能與時俱進地將這個像謎一般的、複雜的、多面的幽默做一個比較完整的定義。
「幽默」、是不是像謎一般!
TIPS
以心理學家的角度來分析,幽默是:
・「釋放論」的幽默是一種防禦機制,它可以釋放我們內心的壓抑。
・「優越論」可以從別人的錯誤或弱點中認識自己、改變自己、肯定自己、放過自己。
・「不協調論」的幽默可以讓我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是不一樣,更需要尊重每個人的不一樣。
・「失諧解困論」的幽默是一種解困機制,每當陷入失諧的囧境而能幽默地解困。
心理學家認為構成幽默含社會文化脈絡、認知與感受、情緒反應、以笑聲去表達等四大元素,正如空氣、陽光、水份、土壤,缺一不可。
「我不完美,把埸子攪砸,卻能化解危機,翻轉囧境」,我問大家說:「誰是完美的請舉手?」台下一片默然。
人生起伏不定,危機重重,從出生到死亡,失態、失序、失落、失意、失戀、失業、失敗、失婚、失能、失智、失愛、失親⋯⋯。
幽默是我們在逆境中轉化為快樂的工具,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本能,天生的防禦機制或應變機制去化解危機,我們是不會活到現在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