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當和尚遇到鑽石6】Katrin:女孩可以做得到(首刷限定:作者印刷簽名版)

原文書名:Katrin: Girls Do Do That


9786267449851【當和尚遇到鑽石6】Katrin:女孩可以做得到(首刷限定:作者印刷簽名版)
  • 產品代碼:

    9786267449851
  • 系列名稱:

    眾生
  • 系列編號:

    JP0234
  • 定價:

    500元
  • 作者:

    麥可.羅區格西Geshe Michael Roach
  • 譯者:

    謝佩妏
  • 頁數:

    416頁
  • 開數:

    14.8x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0618
  • 出版日:

    20250618
  • 出版社:

    橡樹林(城邦)
  • CIP:

    224.515
  • 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超級暢銷書《當和尚遇到鑽石》作者★☆
智慧經營大師、佛學博士麥可•羅區格西最新力作!
「被禁止學習的年代,她選擇覺醒。」
麥可•羅區最動人的靈性小說,以真實古老智慧打造現代最需要的心靈啟示。

★《瑜伽真的有用嗎?》前傳,透過一個女孩改變世界的旅程★
她叫帕杉,也叫星期五。
出生於一千年前的喜馬拉雅高原,一個女人不能讀書、不能練瑜伽的年代。
但她不信命──因為她想學,她想知道,她想成為第一個進入智慧殿堂的女孩。
從奶奶帶她去偷看的辯經場、哥哥學習的課堂,到伯父守護的古老祕密,
星期五踏上一段不被允許的追尋。
在苦難與真理之間,她找尋傳說中的大師「Katrin」──
一位擁有療癒知識的聖者,也是一切轉變的開始。
這是一個關於靈性、勇氣與自我實現的故事,
來自《當和尚遇到鑽石》作者麥可•羅區格西最溫柔卻強大的作品,更是每一位女性心靈覺醒的指南。
女孩做得到──現在,也終於輪到我們了。

作者簡介


姓名:麥可•羅區格西 Geshe Michael Roach

生於洛杉磯,以優異的成績從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畢業,並獲得美國總統頒給總統學者獎章(Presidential Scholar Medallion)。
他是第一位從藏傳佛法寺院修得格西(相當於佛學博士)學位的美國人,並協助成立位於紐約市的安鼎國際鑽石公司(Andin International Diamond Corporation),該公司後來成為全球最大的鑽石珠寶公司,於二まま九年由超級投資家華倫・巴菲特收購。
麥可格西是金剛商業學院(Diamond Cutter Institute)的執行長,並創辦許多慈善機構,包括保存了五百萬頁亞洲古籍、提供線上免費閱覽的亞洲薪傳圖書館(Asian Legacy Library)。

相關著作:《【當和尚遇到鑽石3】瑜伽真的有用嗎?──用《瑜伽經》療癒自己和他人》

譯者簡介


姓名:謝佩妏

清華大學外文所畢業,專職譯者。

書籍目錄


作者序

1我們的家
2家人
3我的名字怎麼來
4我開始走不同的路
5圈套
6寶座上的女士
7札達
8智慧勇士
9白衣陌生人
10縫紉針
11奶奶醒一醒
12池中漣漪
13前往那口井
14如何除魔
15約定
16布局
17變身擠奶女工
18諦聽者
19死神的魔爪
20不會有事才怪
21長壽
22意想不到的幫助
23背寶寶的女士
24手上有火的人
25幽靈現身
26我第一次聽到卡特琳(Katrin)的名字
27療癒者之痛
28祕密
29一半的開始
30另一個哥哥
31女生也能做的事
32辯士魂
33如有天助
34開戰
35一等於三
36太陽從意想不到的地方升起
37我只坦誠一半
38帽子和地毯
39智者前輩
40我被拒之門外
41款待
42菩薩降臨人間
43最後論證
44神奇魔咒解除
45短短十分鐘
46我的小格西
47度母像裡面
48好日子過去了
49上路
50與死神交會
51與溪水同行
52不祥之感
53迷失方向
54長壽的禮物
55無路可退
56墜入黑暗
57洞穴
58生命的曙光
59你我的故事

推薦序/導讀/自序


作者序

二○○○年是我人生的重大轉捩點。當時我剛完成一個長達十九年的「實驗」。那是我的上師交代我的功課,他要我試試看能不能運用像《金剛經》這樣的佛教經典,打造出成功的事業,進而累積足夠的財富以發起並資助數十萬冊的亞洲經典蒐集及保存計畫。

這個實驗大獲成功,過程都紀錄在《當和尚遇到鑽石: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中實踐佛法》這本商業書中。在書中你會看到,我們果真運用古老的智慧在紐約市創辦全球最大的珠寶公司,年銷售額高達兩億五千萬美元,並在二○○九年被投資大師巴菲特收購。

另一方面,我們的亞洲經典傳承圖書館(Asian Legacy Library)致力於保存經典,建立的數位檔案已累積約八千萬字,並免費提供線上檢索及瀏覽。

但兩千年時,我的上師突然改變對我的指示。他希望我辭掉多年來在鑽石業界得來不易的職位,前往他方展開為期三年三個月又三天的傳統止語靜修——幾世紀以來稱之為「大閉關」。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大閉關」必須先完成多次短期閉關之後才能進行。剛開始先閉關一兩天,然後慢慢加到一週,而後一個月、三個月,以此類推。也就是說,大閉關之前必先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和準備,而且要在一名經驗豐富的閉關上師的指導下才能進行。要不然你很可能只是白白浪費了時間。真正的閉關非常嚴肅,架構嚴謹,規劃詳盡,一切都按照詳細的古老傳統進行。

因為我是個「書呆子」,所以我的上師認為大閉關的第一年,我應該盡量避免大量閱讀和寫作,只專注於一兩部傳統的閉關指導經典。

閉關一年之後,有個靈感浮上我腦海。我想寫一個女孩在古代亞洲展開心靈覺醒旅程的系列作,一共三本。女孩的名字就叫「星期五」,因為按照習俗,東方的鄉下人家會以出生那天是星期幾來為新生兒命名。

 第一本的書名是《瑜伽真的有用嗎?》,我們在書中認識了星期五。她獨自踏上前往印度尋找神祕上師的危險旅程(對一千年前的女性來說尤其危險)。不幸卻在途中被俘,成了階下囚,卻靠著發自內心的自我修練,將她的牢房和把她抓來的人轉化成一片愛與啟蒙的綠洲。

第二本書的書名是《Katrin》,就是你手上的這本書。Katrin在古老梵語中意思是「仁慈」,尤其是我們的心靈導師展現的仁慈。我選這個名字當作星期五決心追隨的上師的名字,部分是因為它跟Kathryn這個字很像,那是十六歲那年逼我學會寫作的高中老師,他雖然上了年紀,卻非常擅長啟發學生。我也在那一年認識了我的心靈伴侶,那就是我的妻子維若妮卡。

第二本寫的是星期五展開心靈覺醒之旅以前的生活,從她出生寫到她如何透過他人的鼓勵和自己遭遇的不幸而萌生追求心靈覺醒的渴望。三部曲還有最後一本,但目前為止只存在我的腦海中(雖然對我來說已經相當清楚完整),從中我們會發現這個女孩的神奇之處,而那就是她跟我們的現代世界密切相關的原因。

朋友都知道,通常我相信一部好的虛構作品應該更能自成一個世界,不需要靠「真實」世界任何多餘的介紹打斷它本身的音韻。但為了這本書,我卻特別破例,因為我希望讀者知道書中的故事可以說是真正發生過的事。

也就是說,那一千多個嚴格閉關、與世隔絕的日子,我得以神遊其他地方和其他世界。與其說是我一天一天寫下這兩個故事,不如說我得到了允許,得以看著、聽著一個真正發生過的故事在我眼前展開。閱讀星期五和Katrin的故事時請記住這點,同時也別忘了,假以時日,那也會幫助你踏上自己的神聖之旅。

而那就是我希望有一天你能跟我們分享的故事。

 

麥克•羅區格西

美國亞利桑納州里姆羅克彩虹屋

二○二五年五月十九日

文章試閱


第一部 女孩可以做得到
老人又低眸凝視手中的茶碗半晌,然後再度用堅毅的眼神看我,細細打量我的臉。
最後他終於開口:「你的要求⋯⋯你要我教你的東西非同小可。」再度停頓,默默垂下眼簾,彷彿在茶湯底下尋找用字。
「就算我對這種⋯⋯這種療法⋯⋯略知一二,也不可能傳授給你。」一陣椎心之痛劃過我的胸口。他看見了。
「我是說,除非我知道⋯⋯知道你是誰、為什麼想學這些東西,還有為什麼是你—年紀那麼輕,不過是個小姑娘。」
他又一頓,轉著手中的茶碗,一邊端詳,接著突然抬起頭,眼睛一亮。
「還有你是怎麼找到我的!怎麼找來這麼隱密的地方!從來沒有人像你這樣走到這裡!」
他靠過來,再次映入我的眼底和生命中。「孩子,從頭說給我聽,原原本本說給我聽。」


1我們的家
我出生於第一繞迥水豬年,也就是西元一○八三年。我對生命最初的記憶是張開眼睛往上看,只見一顆精緻的深藍色綠松石在我頭上晃悠悠地轉。綠松石鑲在色如銀輝的圓框裡,一起掛在漂亮的深褐色木頭念珠項鍊上。
我的視線沿著念珠往上爬,看見黝黑又有力地抓著項鍊的可愛手指。再往上,那是我第一次看見我親愛的哥哥丹增。他顴骨飽滿的帥氣臉蛋上方是一圈剛青色的圓形天窗,又大又圓的棕色眼睛閃著光,深情地看著我。他開心地笑,高聲大喊:「阿瑪拉,我可愛的小妹妹終於醒了!」
阿瑪拉(在我們的語言裡是指「親愛的媽媽」)走過來看。我抬起頭,在半空中也看到她可愛的臉。她抱抱我哥哥丹增,慈愛地摸摸他剃得光溜溜的小腦袋,說:「是啊,她好可愛。不過你該回去用功啦,我的小格西,讓這小丫頭休息一下。」
他綻放迷人的微笑,露出一口雪白牙齒,用欣喜的眼神溫柔地跟我道別。兩張臉從圓形天空中消失,珍貴的綠松石也輕輕移走,把我留在鋪著柔軟羊毛和溫暖犛牛毛毯的搖籃裡,繼續仰望早晨的藍天。
我記得我躺在那裡好幾個小時,透過帳篷屋的天窗往外望。隨著時間流逝,耀眼的金黃色太陽在天窗上緩緩移動,灑下一束金光,爐火的輕煙在光束裡繚繞不絕,為我表演一整天。上有天窗灑下暖融融的光線橫過房間和我的身體,下有石頭圍成的火爐發出的火光溫暖我的背。
天窗就是我的全世界,是我視線所及的一切。白天我宛如太陽的姊妹,晚上當月亮沿著太陽走過的軌道越過漆黑天窗時,我就成了月亮的姊妹。這時我的心會飄到窗外,跟著白晃晃的星星繞著力量強大卻看不見的軸心轉動。我成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小嬰兒,把塵世拋到九霄雲外。
天窗是我們的帳篷屋或稱蒙古包最棒的地方。那是由堅固的杜松木圍成的圓形開放窗口,直徑約四呎,能讓整頂帳篷沐浴在柔和的琥珀色光線中,同時也能排出火爐的煙。八根拱形木條如輪輻排列,中間的圓孔有一呎來寬,孔裡是個漂亮的木頭十字。
圓形窗框由數十根頂竿支撐,頂竿漆成紅褐色,畫上靛藍、緋紅和翠綠色的龍和火鳥之類的小巧圖案。躺在搖籃裡往上看,沉醉在光柱和木條輪輻交織而成的圖案時,我有時覺得自己彷彿在自己體內,在貫穿身體的核心裡,凝視從核心向外延展的容器發出閃閃光芒。所以,我對生命的最初記憶就是巨大的軸心和光束,恆星和行星從中切過,既在我體內也在我周圍──我的新家。
我們的家溫暖又熱鬧。跟這裡的每戶人家一樣,我們一家人睡在一起,晚上在地上鋪羊毛地毯、毛毯和被子,舒服地坐下來談天說笑唱歌。一邊是度母奶奶,她有張特別的草蓆和幾個精美的加蓋木箱,所以坐得比我們高一些,在火光下顯得沉靜而威嚴,晶亮的雙眼笑咪咪地看著我們,居高臨下,像個女王。而她確實是女王,或者該說是公主,在一座名叫貝加爾的大湖附近的遙遠北國。
「奶奶,再說一遍那個故事給我聽嘛。」小時候我會坐在她腿上撒嬌。這時她會喜孜孜地放下用來幫阿瑪拉紡紗的紡錘,因為她骨子裡確實是個公主,從來就不喜歡幹活。接著,她一如往常從鮮豔腰帶上的小袋子掏出一塊「珠拉康波」給我。那是我們小時候的「糖果」,因為甘蔗在那麼高的地方種不活,而「白沙」(我們對砂糖的稱呼)又得用駝獸從印度翻山越嶺送來,所以很珍貴稀有。
不過呢,珠拉康波比糖果更好吃,那是一塊塊乳酪,只比骰子大一點,用繩子綁成一串放在陽光下曬乾。我們住在很高的山上,幾乎什麼東西都不會壞,所以這些方塊小乾酪可以放很久。它們硬得像石頭,含在嘴裡很久才會融化,很適合用來讓小孩閉上嘴巴安靜聽故事。(伯父說乾酪塊是惡魔的發明,因為西藏人嘴一個,每當嘴巴塞滿乾酪,他們就無法一連祈禱好幾小時。)可是度母奶奶每次跟我打招呼或道別時,一定會掏出一塊乾酪塞進我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