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榮格論占星:榮格對占星的心理學思索
原文書名:Jung on Astrology
產品代碼:
9786267499771系列名稱:
身心靈系列編號:
OB098定價:
900元作者: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譯者:
黃春華、周俊豪頁數:
500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0416出版日:
20250416出版社:
楓樹林出版事業有限公司CIP:
292.22市場分類:
哲學,心理,思想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榮格心理學與占星學的永恆對話∼
◎心理學書籍作家、譯者╱鐘穎審定、作序
◎美國占星研究協會(ISAR)認證占星師(C.A.P.)暨終身會員╱愛卡(Icka)專文推薦
榮格在《榮格全集》、研討會筆記以及書信集中,
皆存在大量對占星這古老占卜系統的討論,
他也以占星作為診斷工具,實際對自己進行分析,
並在其中發現了豐富的精神和心理意涵,
認為占星學代表「古代所有心理學知識的總和」。
《榮格論占星》首次將卡爾.古斯塔夫.榮格的占星思想集於一書。
涵蓋榮格對占星的重要論述內容,包括:
占星學的原型象徵、春分點歲差、占星時代、
占星學作為共時性現象和非因果關聯的一種形式、時間的質性特質,以及占星占卜實務等。讀者得以藉此一窺占星在榮格龐大思想體系當中的地位,
及其作為我們這個時代的象徵意義之緣由。
編者緻密地掌握、統合與橋接榮格心理學與占星學這兩個專業知識領域,
對象徵論述的敏銳和細密賞析價值非凡,
將同時讓榮格心理學家、占星學家、深度心理學、
後榮格研究的學者,甚至其他心理學派的治療師獲得莫大助益。
∼榮格心理學與占星學的永恆對話∼
◎心理學書籍作家、譯者╱鐘穎審定、作序
◎美國占星研究協會(ISAR)認證占星師(C.A.P.)暨終身會員╱愛卡(Icka)專文推薦
榮格在《榮格全集》、研討會筆記以及書信集中,
皆存在大量對占星這古老占卜系統的討論,
他也以占星作為診斷工具,實際對自己進行分析,
並在其中發現了豐富的精神和心理意涵,
認為占星學代表「古代所有心理學知識的總和」。
《榮格論占星》首次將卡爾.古斯塔夫.榮格的占星思想集於一書。
涵蓋榮格對占星的重要論述內容,包括:
占星學的原型象徵、春分點歲差、占星時代、
占星學作為共時性現象和非因果關聯的一種形式、時間的質性特質,以及占星占卜實務等。讀者得以藉此一窺占星在榮格龐大思想體系當中的地位,
及其作為我們這個時代的象徵意義之緣由。
編者緻密地掌握、統合與橋接榮格心理學與占星學這兩個專業知識領域,
對象徵論述的敏銳和細密賞析價值非凡,
將同時讓榮格心理學家、占星學家、深度心理學、
後榮格研究的學者,甚至其他心理學派的治療師獲得莫大助益。
作者簡介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 G. Jung)
瑞士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Analytische Psychologie)始祖。一八七五年生於瑞士凱斯韋爾(Kesswil),二十歲開始在巴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Basel)學醫,並旁聽法律和哲學課程,一九○○至○九年,於蘇黎世大學(Universität Zürich)的附設醫院繼續其學業和研究工作,一九○五至一九一三年,擔任蘇黎世大學的講師,一九三三至一九四三年,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與巴塞爾大學授課,一九四八年,榮格於蘇黎世邦的庫斯納赫特(Küsnacht)創立榮格學院(C. G. Jung-Institut Zürich),作為分析心理學的人才培育與研究中心,一九六一年逝於當地。
榮格和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與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同為現代深層心理學(Tiefenpsychologie)的三大先驅。一九一三年,他與亦師亦父且為工作伙伴的佛洛伊德決裂之後,開創了自己的學說「分析心理學」,其對意識、集體無意識等提出的深刻洞見,至今仍極具影響力與啟發。
譯者簡介
黃春華
台灣台南人,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近期譯作包括:《靈氣與七大脈輪》、《塔羅終極指南》、《生活中的瑜伽智慧》、《塔羅自學指南》、《脈輪療癒指南》、《手印全書》、《正念練習》、《解夢辭典》、《佛陀不廢話》、《跟著大師學塔羅逆位牌》、《跟著大師學塔羅宮廷牌》、《初學者塔羅》、《靈魂調酒問塔羅》、《許願水晶連結指南》、《脈輪水晶療癒指南》、《365天的塔羅魔法牌陣》、《盧恩全書》等。譯書賜教:gendayu@gmail.com
負責範圍:本書第一∼七、十一∼十七章
周俊豪
自由譯者,榮格讀書會FB社團管理員。喜愛透過閱讀及書寫照見自己、探索心靈,現就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譯有《伊雍:自性的現象學研究》。
負責範圍:本書第八、九、十章
相關作者簡介
編者
莎弗倫.羅希博士(Safron Rossi, PhD)
加州帕西菲卡研究院榮格學派暨原型研究所的神話學和深度心理學教授。多年來,她一直擔任約瑟夫.坎伯和詹姆斯.希爾曼手稿收藏的策劃人。著述領域包括原型心理學、神話學和占星學。
凱隆.勒.格萊契博士(Keiron Le Grice, PhD)
加州帕西菲卡研究院榮格學派暨原型研究所的深度心理學教授與專案主席,亦是超個人和原型研究所 (ITAS) 的共同創辦人。本身著作豐富,也是《原型宇宙學雜誌》(Archai: The Journal of Archetypal Cosmology) 的創始編輯。
審訂
鐘穎
諮商心理師,雙寶爸。困頓於生死,未脫於輪迴。沉浸在書本與思考裡,以追求真知與開悟為目標。對世上的學問都敞開心胸,在粉專「愛智者書窩」裡漸次介紹跟人類靈魂有關的所有學問。座右銘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故事裡的心理學》、《傳說裡的心理學》、《臺灣傳說的心靈探索:虎姑婆與在地故事集》、《保庇保庇,魔鬼來了!》、《土地爺爺過聖誕》作者,譯有《榮格心理學辭典》、《榮格心理學導論》、《象徵與夢的詮釋》。
書籍目錄
.推薦序:淺談榮格與心理占星
.審定序:心理占星學界最重要的文化瑰寶
.編者致謝
.簡寫說明
.編者序
第一篇 脈絡與觀點
.導言
.第一章 占星在現代西方的地位
.第二章 榮格的占星學觀點
.第三章 行星與神祇:占星學的原型概念
第二篇 榮格著作中的占星象徵
.導言
.第四章 行星與黃道十二宮象徵
.黃道十二宮
.太陽的象徵
.太陽和月亮的象徵
.金星和火星的象徵
.曼陀羅、出生星盤、以及自性
.第五章 命運、黑瑪門尼、以及穿越行星而上升
.第六章 占星和醫學
第三篇 占星時代
.導言
.第七章 歲差現象之象徵
.占星時代與文化過渡
.從牡羊座時代到寶瓶座時代
.占星時代與基督教象徵
.即將到來的寶瓶座時代
.第八章 雙魚的象徵(周俊豪譯)
.第九章 諾查丹瑪斯預言(周俊豪譯)
.第十章 魚的歷史意義(周俊豪譯)
第四篇 占星解釋
.導言
.第十一章 天上如是,地上亦然: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之對應
.第十二章 占星作為無意識之投射
.第十三章 占星學作為一種預測占卜法
.第十四章 占星作為因果影響力
.第十五章 共時性與時間的特質
.第十六章 數字和原型
.第十七章 非因果秩序與一體世界
附錄
.葛雷特•包曼-榮格
.導言
.附錄:葛雷特.包曼-榮格〈關於榮格命盤的一些省思〉
.榮格全集
圖片列表
.4.1 曼陀羅圖案
.4.2 代表月亮運行軌道的大蛇
.4.3 羅馬符號
.4.4 雌雄同體的雙性神
.4.5 西布莉和她的兒子情人
.4.6 繪有宮位、星座和行星的天宮圖
.7.1 黃道星座地圖
.7.2 雙魚星座符號
.7.3 雙魚座
.A.1 榮格的命盤
推薦序/導讀/自序
審訂序
◎心理占星學界最重要的文化瑰寶
1947年,72歲的榮格致信給一位名為B. V. 拉曼(B. V. Raman)的占星師,裡頭提到,他對占星學的興趣已經超過30年。
他可沒有托大,因為根據1911年他寫給佛洛伊德的信中內容我們可以發現,當時的他「晚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研究占星」,在一個月前的信件中,榮格還興奮地向這位精神分析的創始人說,請他不要為自己擔心,因為他「將帶著人類心靈的豐富知識戰利品歸來。」
榮格對占星學的熱情無疑是巨大的,但他對占星學的探索後來有大半被占星界繼承了過去。
事實上,榮格對神祕主義的熱情就是他與佛洛伊德分手的主因之一,他深信神祕主義是心理學家應該征服的領域,但佛洛伊德對此卻頗感憂心。他認為榮格走錯了路,更要他保證,一定要抵禦「黑色浪潮」的侵襲。這個黑色浪潮,指的就是包含了占星學在內的神祕主義。
榮格對占星學的論述主要有兩個方向:
第一, 為何這門古老的技藝重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而且越來越受重視?
他的回答是傳統宗教的沒落與濃厚的教義傾向讓內在的心理能量喪失去處,轉而大量投注在各種靈性科學中,這促成了神祕主義以及占星學的復興。
第二, 占星學的有效性從何而來?
榮格本人並不懷疑占星學的有效性。無論是個案或自己的的本命盤,還是從此延伸的推運法,他都被占星學精確的預測力給折服。因此他迫切想瞭解,運行其後的原理究竟是什麼?
但跟許多人以為的相反,榮格並未對占星學提出一個系統性的觀點。但這並不代表占星學不是他的研究主題,而是代表他對占星學非常困惑。
我們把它拿來跟煉金術做個比較就知道了。
榮格對煉金術的觀點相當一致,他認為煉金術文獻所記錄的多是煉金術士無意識心理的投射。同樣地,他也把占星學視為「投射的心理學」。榮格多次提及歲差現象,並藉此反對神智學所提的「振動」理論。他經常提到,兩千多年前的星座早就偏離了原本的位置,所以星座的正確性只可能是心理學原因造成的,而那跟煉金術一樣,主要是一種投射作用。
但榮格與占星的交手並未因此劃下句點。他很快就發現,占星學比煉金術棘手多了,沒辦法簡單地用投射二字輕輕帶過,就更別說「巴南效應」(Barnum effect)這麼簡略的推論了。
但既然從自然科學或統計學中找不到解釋,那它準確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榮格改從「時間」的性質去思考占星的意義,所以才留下了一句許多占星書都會引用的話:「在特定時刻出生或做某件事,就會擁有這一時刻的特質。」
他將時間設想成一種包含了各種特質的能量流。並據此建構出共時性(synchronicity)理論,用以強調包括易經、塔羅、地占在內的占卜術的正確性。
然而,共時性雖然解釋了占卜術的原理,卻不是他對占星思考的終點。個人命運跟星體產生連動性的原因依舊未能得到解決。
套一句榮格在去世前說的話:「有趣的是,這該死的東西連死後都還是會準。」
大概在榮格80歲前後,他開始對占星能否做為共時性的例證感到懷疑,他在〈共時性:一個非因果性的聯繫定律〉一文提及,「最好不要將占星學觀察的結果看做是共時現象,而要知道它們原本就存在可能的因果關連。」由於當時天體物理學對質子輻射與地球磁場的最新研究,他認為占星學正逐漸成為一門科學。
於此同時,他並未完全放棄對占星學的心理學思索,並持續深化共時性的理論。隨著他開始關注做為「秩序的原型」(archetype of order)的數字,「類心靈」(psychoid)一詞也被他提出來,用以指稱心理與物理學交界處的特殊狀態。而占星學就是建立在這種超驗的數字秩序之上。
他一直沒有放棄的,還有從帕拉西爾蘇斯(Paracelsus)以及皮科(Pico)那裡繼承而來的「內在星空」的說法,在這個觀點裡,人是一個小宇宙,因為心靈裡頭內建著秩序,我們才能在外在的星空中發現秩序。
這些都讓榮格的占星觀點彼此矛盾,但這也說明了他的科學態度。事實上他在提出所有的觀點之前都會有一個很長的醞釀期,他堅持認為,證據要走在理論的前面。
而這本書就是這個矛盾過程的總整理。《榮格論占星》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1、 取材廣泛,引用資料不僅包括《榮格全集》,更包括全集中未收錄的《演講集》與《書信集》,有條不紊地提供了榮格思考占星學的完整脈絡。
2、 榮格對占星學的思考激發了他對「共時性」以及「一體世界」(unus mundus)的思考,這恰好是榮格思想中最玄祕的部分。
3、 你會在書中讀到榮格前後矛盾的說法,這表明占星學對他來說遠比煉金術與《易經》還要複雜,想用榮格觀點簡單解讀占星學的一切是不太可能的。
4、 一直到他82歲那年,榮格不無遺憾地在信裡提及「我的心靈彈藥暫時已經耗盡,…到這境地,若無仰賴其他法則理論的幫助,是無法再往前進的。」
隔年,他在信件裡對友人坦承:「解釋占星學確實非常困難。…占星學(的解釋)似乎需要不同的假設,而且我無法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我們可能得採取一些混合性的措施,因為大自然對於知識理論類別並無潔癖。」
而這就是我們已知的,榮格對於占星學的最後陳述。
這說明他一直很猶豫,終其一生,榮格都無法妥善解釋占星學的奧祕。共時性辦不到,因果論也是如此。他可以用投射來解釋煉金術,也可以用共時性來解釋《易經》,但占星學難倒了他。
與其說榮格解決了占星學的難題,倒不如說,榮格發現占星學是一個他解決不了的難題。共時性非但無法如部分占星師認為的那樣可以堵悠悠之口,反而將占星學推向了一個真正神祕的領域。是什麼因素可以超脫物理與心理學之外,讓人的命運得以同步於星體的運行?
這本書是榮格對占星學的思考記錄,請讀者記住,這是一本思想記錄,而不是自成體系的一家之言。與其說榮格占星學存在,不如說榮格衝擊了占星學的存在。反過來說,占星學也衝擊了榮格心理學的存在。
在這兩者之間還留存著一大片的空白,等待所有熱愛深度心理學與占星學的朋友們探索。這本書的出現絕對是占星界與心理學界的大事,從今而後,我們無須假手他人就能比肩國外的研究者,恣意徜徉於榮格的文獻中,在他的基礎上繼續探求占星與心理的奧祕。
這本書前後規劃兩年有餘,終於在黃春華老師的努力之下譯出。黃老師的譯筆精良,堪稱一時之選,其刻苦用心,尤其令人敬佩。能引進本書在中文界面市更是我莫大的榮幸。
心理占星學的文獻非常多,我毫不懷疑,本書在未來的五十年都還會是心理占星學界最重要的文化瑰寶。
──心理學作家╱鐘穎
推薦序
◎淺談榮格與心理占星
接獲撰寫本書推薦序的邀約時,我既欣喜又忐忑。欣喜的是,作為心理占星的研習者,能早一步閱讀此書,無疑是一種榮幸;忐忑的是,我對榮格心理學的涉獵有限,恐難以提供深刻且獨到的見解。因此,我將從近年來的執業經驗切入,探討本書對占星工作者的助益。
初學占星時,「原型」、「投射」與「共時性」等概念令我困惑不已。求助於當年尚未升級的谷歌大神,發現相關資訊相對有限,特別是這些概念的提出者——榮格——在占星領域的詮釋更是難得一見。於是,我開始啃讀心理學書籍,試圖理解榮格心理學與占星學的關聯,並應用於來訪者的內在探索。幸運的是,當時的來訪者對我極為包容,當我拙劣地引入這些概念時,他們的回饋成為寶貴的養分,使我在摸索中逐步累積實質收穫。
後來,一本以「榮格」為名的占星學中譯本問世,我興奮不已,彷彿破解占星奧祕的關鍵即將揭曉。然而,細讀之後發現,該書雖提及榮格理論,實傾向倡議卜卦占星學,而非完整陳述榮格本人對占星的見解或親身經驗。儘管如此,這本書仍在我數次搬遷後被妥善珍藏,因為其中提及的數本榮格著作,是我進一步探索其思想與占星學聯繫的重要線索。
隨著學習觸角的延伸,我將重心定錨於心理占星,曾師從占星師理查.塔納斯(Richard Tarnas)格倫.佩里(Glenn Perry)和神話塔羅設計者之一茱麗葉.沙曼—柏克(Juliet Sharman-Burke)等。在這些兼具心理學背景的前輩引導下,我領悟到占星、塔羅與催眠等技術,皆是協助我們與潛意識對話的工具,進而洞察內在衝突的根源、個性本質以及可選擇的發展方向。
過往經驗使我體會,幾乎所有預測系統的運作本質,皆如一面映照內心的鏡子,這些訊息很容易浮現在來訪者的行運盤上,或體現在看似隨機擲出的占星骰子,或抽出的塔羅牌,甚至任何占卜結果中。而這些象徵意涵所揭示的心理狀態,與榮格所提出的「共時性」原理相相近——看似偶然發生的事物,蘊含深層的內在聯繫。然而,我仍渴望進一步理解榮格對占星的觀點,強化這層意識的探索。
甚幸,本書中譯本終於付梓,讓我過去的種種疑惑與求索,在本書獲得提點。這是迄今我所見最完整的心理占星著作,絕對值得收藏。
雖然本書並非榮格親筆撰寫,但兩位編者傾注大量心力,細心蒐羅其各類著作中涉及占星的論述,並適時補充相關資料與背景脈絡,使內容更為完整且易於理解。編者以縝密的思路將榮格論述依主題分類,協助讀者有效擷取關鍵資訊。單從目錄編排便足以令人雀躍不已,可期在閱讀中通曉榮格對占星的獨特見解。
此外,書中注釋條理分明,不僅提升可讀性,亦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依據。更驚喜的是,四大篇章前皆設有編者導言,宛如一位細心的閱讀嚮導,先概述核心議題,再引領讀者步入榮格論述的深邃長廊。出版業界素有「每本書都有自己的命運」之說,顯然,本書找到了最佳編者。同理,也選擇了最優秀的中文團隊,讓這部重要的心理占星著作得以完整呈現。
我個人最喜歡第四篇〈占星解釋〉。如本篇所揭,榮格隨著閱讀的資料,以及反思與研究,前後提出的占星解釋多達七種,其中有些重疊,有些則彼此矛盾。若依本書附錄內提供的榮格星盤(其女使用的版本),他的溝通風格首重情感抒發,並略帶些許不穩定的特色——水星與三宮守護星金星皆落在巨蟹座,且水金合相,加上月亮位於三宮,顯示出強烈的情感思維。而九宮守護星冥王星進入三宮,更增強了自我辯證的特質,使他在論述過程中反覆推敲、深化思考,試圖在矛盾與質疑中篩選出核心概念,挖掘深層的「真理」。讀者可在此篇窺見榮格對學問的執著,即便部分論點存在矛盾,仍能從中獲益良多,深刻體會他如何在不斷自省與探索中拓展對占星的理解。
接下來,關於文末附錄,葛雷特.包曼—榮格(Gret Baumann-Jung)參照榮格星盤,透過行運(Transit)與二次推運(Secondary Progression)對應其父生平事件,我試圖以專業軟體重現該星盤時,發現以下三點難題,以致無法確定附錄中提及的時間點是否還有其他行星產生影響。然而,讀者仍可循著她的思路加以推演,在思索與驗證的過程中有所斬獲。以下為我的推測,供占星同好參考。
1. 宮位制——此星盤應採用宮位制應為15世紀發展的坎帕那司Campanus宮位制,而非17世紀流行的普拉西度Placidus宮位制。若非依此宮位制繪圖,第六宮的宮頭起點不可能落在雙子座 25°30',因此水星才在此星盤守護第五宮與第六宮。
2. 出生地點經緯度——附錄中制盤地點標示為瑞士圖爾高州凱斯維爾鎮(Kesswil Thurgau),但該地當時的經緯度數值可能與現行座標(47N36, 9E20)有所出入。因即便使用專業占星軟體按現行座標制盤,所得宮位起始度數仍與附錄中記載略有差異(差2°左右)。
3. 出生時間——榮格的出生時間存在爭議,唯一可確定的是日期為 1875年7月26日,但具體時刻則眾說紛紜。附錄注釋提及,根據榮格所言推算,出生時間為19: 41,但若採用此時間,並以 Campanus 宮位制繪圖,上升點並非圖示的水瓶 2°30'。相較之下,我更傾向採用 Astro Databank 最新的生時校正版本(Starkman 修正),其推算時間為19:24,時區為LMT(Local Mean Time),對應的上升點則為水瓶 2°54'。
文末,衷心感謝楓書坊出版此書,讓占星同好得以從容格視角窺覽占星學,獲得深度啟發。
──美國占星研究協會(ISAR)認證占星師(C.A.P.),英國神話塔羅認證塔羅師,著有《星盤裡的人》╱愛卡 Icka
編者序
卡爾·榮格在一九五四年的一封信中指出,占星學的星座「對應眾神對話中的某個特定時刻,亦即所謂心靈原型。」此說法是他一生中做出的眾多類似主張之一,這句話也說明了榮格的信念:占星學可為人類心靈運作提供象徵性的洞見。為特定時刻繪製的星盤,就像一張帶有象徵意義的圖畫,可用來解釋宇宙普遍法則或原型(archetypes,原型就是古代神話男神和女神的擬人化)。事實上,榮格在給佛洛伊德的一封信中指出,占星學「對正確理解神話來說似乎不可或缺。」 然而,儘管榮格個人長期以來都對占星學極感興趣,而且認真研究探索,但他對此主題的看法卻很少受到深度心理學領域學者的關注。相較之下,榮格的心理學觀點卻很容易被許多占星學家和占星學書籍作者接受,或許是希望藉著跟榮格搭上線,可以為占星學帶來一定程度的可信度,因為這兩個領域之間有天然的雷同性。這本書即是榮格在占星領域著作的整理彙編,非常適合深度心理學和占星學領域的讀者閱讀。不過,本書探討的概念,也跟任何一位想要追尋更深層次生命意義、了解更高層次生命旨意、或想要探索人類經驗之謎的人密切相關。
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理性和因果決定論的局限性、人類自由意志的範圍、以及過去被認定是命運或天命運作之存在,等等這些問題,對我們現代人來說仍然切身重要。當今,與人類過往其他時代一樣,歷史的挑戰也銘刻在我們身上,要我們更深入去認識,是什麼樣強大的心靈和身體力量在塑造我們的生命,然後協調和善用這些力量。「我們對人類一無所知」,榮格在生命即將結束前接受採訪時如是說道,他認為,正是人類本性中的這個無意識部分,尤其具破壞性與行惡的能力,對我們的存在——甚至整個地球,構成了巨大威脅。 此外,由於當今世界日趨世俗主義,神話嚴重丟失、宗教信仰衰頹,追尋個人生命意義的根源與未來方向就更顯重要。榮格關注占星學的象徵意義、實踐和理論理解,致力解決以上這些問題。他對占星學的探究結果,分散記錄在《榮格全集》與其他非正式文章中,現在,我們將它們全部集中在這裡,呈現於諸位面前。
榮格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持續關注占星,從 1911 年與佛洛伊德的通信(「我晚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占星學上」)、以及 1950 年代末期關於此一主題的許多書信往來,可見一斑。榮格在占星領域的著述亦具歷史意義,顯示榮格對占星學的投入,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非理性和心理探究之新興文化興趣中相當值得注意的部分,因為深度心理學本身正是從這場運動當中崛起的。從其生平來看,榮格對占星以及其他神祕學領域的著迷,是導致他於 1913 年初在職業和個人生活上與佛洛伊德決裂的一個重要因素。之後數十年,榮格對占星的興趣始終沒有間斷,1920 年代末期和 1930 年代舉辦的多場講座尤為明顯,然後是 1950 年代的書信和正式著述,以及對於共時性概念(synchronicity,「有意義的巧合」現象)、現代物理學、以及精神與物質關係的反思。儘管《榮格全集》當中並無專卷討論占星,但在長達五十年的時間裡,占星始終是榮格關注的主題,他反覆思考占星的運作原理,並用它來闡釋個人心理與西方文明中神話象徵的演變。
占星與榮格思想的關聯是如此緊密,因此,榮格占星論述的彙編,也等於讓我們深入遨遊了榮格心理學的諸多核心理論(儘管不是全部),包括:原型和集體無意識理論、個體化、共時性、自性與曼陀羅象徵、煉金術、神話、上帝意象等。如果我們了解榮格的占星觀點——他認為占星學代表「古代所有心理學知識的總和」,必定不會驚訝,為什麼他的占星論述涉及範圍如此廣泛。6 從某個角度來看,或許可以這麼說,榮格心理學代表了一種現代接合,將現代科學世界觀所遺漏的象徵系統及實務做了一個清楚的闡明,特別是占星和煉金術。本質上來說,占星學和榮格心理學的主要任務,都在致力提升人們的自我認知,將人們生命經驗背後的無意識因子帶到覺知意識層面來。在榮格眼中,占星學——無論它的其他定義為何——就是一種原型的象徵語言,是深層無意識的形成原理與模式。
儘管許多占星書籍都會引述榮格心理學的觀點和思想概念,但如前所述,人們對榮格本人的占星思想知之甚少,這些思想經常隱身於其他概念的討論裡,散落在他的許多出版物當中。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在解決這個需求,將榮格的占星論述集於一冊,讓榮格自己說話,或許我們因此得以直探榮格自身的占星思想,不再受占星書籍作者所引述的榮格占星觀點所束縛。希望這本書能讓讀者親眼目睹榮格對此一主題的長久熱愛,並直接閱讀他本人對此主題的反思,以便能夠去評估占星學在其龐大論述語料庫中的重要性,也為占星學對我們這個時代的可能意義作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