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長大是喜不喜歡都無須假裝:繼年度暢銷書《被時間留下的人》,Ps睽違3年力作!

原文書名:


9786267537541長大是喜不喜歡都無須假裝:繼年度暢銷書《被時間留下的人》,Ps睽違3年力作!
  • 產品代碼:

    9786267537541
  • 系列編號:

    SKNA00195
  • 定價:

    380元
  • 作者:

    P's
  • 頁數:

    320頁
  • 開數:

    14.8x21x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0120
  • 出版日:

    20250120
  • 出版社:

    精誠資訊(悅知文化)
  • CIP:

    177.2
  • 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繼年度暢銷書《被時間留下的人》,
P’s睽違3年力作!
*
做一個溫暖,
但不燙傷自己的大人

獻給總是努力達成他人期待的你,
找回為自己而活的勇氣

曾經,我們以為所謂成熟,
是在難過的時候笑著說「我很好」;
是在委屈時習慣壓抑自己,做個體貼懂事的人。
於是時間一久,我們遺忘了自己本來的樣貌,
無法訴說真心,悲傷也只能獨自嚥下。

這本書,就像一杯白開水,溫和堅定地提醒我們,
所謂長大,其實是趟拾回自己的過程。
不再容忍不喜歡的人事物停留在生命中,
該道別的就勇敢說再見,該修復的就悉心呵護。
不再害怕展現真實的模樣,即使不夠完美,也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人生,沒有所謂「該去」的地方,只有「想去」的所在。
願你在這趟不斷選擇的旅途裡,盡情活出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
以#自我、#成長、#挫折、#人際、#溝通、#愛情為題,
P’s用一貫的溫暖筆觸,訴說70則世故又不失溫柔的人生哲學。
陪你度過孤獨迷惘的時刻,練習好好傾聽內心、珍惜自己。

「只要時間在走,我們都會繼續變老,同時,我們也不會停止長大。總有一天,我們會像《被時間留下的人》一般,留下更好的自己與重要的人,然後,披著《長大是喜不喜歡都無須假裝》的瀟灑,在各自的人生裡各自安好。」
──P’s

【感動推薦】
33╱手寫創作者
Tings聽思╱正面能量創作者
王雅涵╱諮商心理師
正在吃╱業餘插畫家
阿飛╱作家
高瑞希╱作家、Podcast主持人

【大人語錄】
●人生的時間度量沒有準時也沒有遲到。只要你想,什麼時候都來得及。
●當你能從林林總總的人生選項裡,撈出能讓你心滿意足的答案,不管最後有沒有開出最美的花朵,至少快樂會大於寂寞。
●不盡如人意的過程,都會有結束的時候,無論是用什麼方式撐過,多年後再回頭看,其實都不算什麼。
●今天沒有變好,那還有明天,明天永遠都還有明天,時間會還給從未放棄的人一個公道。
●珍惜每段進入我們生命的緣分,但頻率不同的人,也不要吝嗇讓他成為過客。
●完美無瑕不是最理想的審美,接受有點缺憾、有點瑕疵、有點不符期待的人生,快樂才更樸實無華。
●煩惱的事情像碗熱湯,你用不著急著吹涼,只要靜待,早晚你都能從容嚥下。

作者簡介


P’s

金牛座,男,生日是520,
豢養兩隻貓名叫Sunshine與Moonlight。

還在找尋喜歡的生活樣貌,希望有天能成為期待中的自己,
透過書寫,繼續為這世界留下點良辰美景。

作品
|2021 《被時間留下的人》
|2017 《撕幾頁青春,愛上一個靈魂》
|2016 《比起說再見,我們更擅長想念》

Facebook︱我是P’s
Instagram︱aboutps520

書籍目錄


輯一 你比誰都還值得珍惜 關於#自我
人生不用硬撐,辛苦不用硬吞
不要想著該怎麼做才對,而是你真正想要怎麼做
既然沒有完美的天資,何必要有追求一百分的偏執
別花太多時間擔心,那些壓根不會發生的事情
害怕一個人叫孤單,享受一個人叫浪漫
沒喊痛的人只是能忍,並不代表傷得不夠狠
明明你就與眾不同,何必勉強與別人同步
就算付出會入不敷出,該付的還是要付
你不需要有多大的勇敢,只要夠保護自己就好
別為了經營良好形象,活在虛假的人設裡
寂寞感是填不滿的窟窿,但其實你已經擁有很多很多
想做的事情可以很多,但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沒有眾人的欣賞,你也能自顧自地漂亮

輯二 想去的地方就是唯一的目標 關於#成長
相信命運,不代表只能順其自然
成功不是巧合,是你的努力才帶你走到這
只有想或不想,沒有「時候到了」
改變未必會變得更好,但重要的是能幫助你踏出泥淖
成功需要努力與運氣,但成就需要的是自律
人生就是不斷打臉自己的過程,可最後我們都會做出最好的選擇
持續保持飢餓,才能吃進更多的理想
最好的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你想過卻不敢做的那個

輯三 最壞的時候,也許就是最好的時候 關於#挫折
來時路以為是荊棘,回頭看全都是玫瑰
把冷嘲熱諷當白噪音,讓他們的質疑都白操心
相信日子不是變好,就是在變好的路上
沒被看見的汗水,也是使你變得更好的新陳代謝
別去習慣悲傷,那不是你該具備的專長
最可怕的不是犯錯本身,而是你讓它一再發生
別急著絕望,歲月遲早都會靜好
把自己搞得這麼累,誰叫你都不先做準備
今天有比昨天更好,慢一點也不會怎樣

輯四 喜不喜歡,無須假裝 關於#人際
無論誰怎麼以貌取人,你都能決定自己是怎樣的人
習慣接受別人的自私,你的想法便沒有人會再當一回事
不再追求無用的社交,二十八歲後只想跟重要的人交好
不張揚你的付出,但也不能白費你的辛苦
如果你是我,你也會這樣做
願我們都能珍惜那些為了關係,吞下太多委屈的人
別到了後悔時才懂,原來家人不是你情緒的出氣筒
把原諒當習慣,只會寵出反覆犯錯的慣犯
對你不聞不問的人,你便同等對待;對你不離不棄的人,更要加倍奉還
在頻率相同的當下盡情揮霍,在強留不住的某天祝福目送
當你不在意時,面對攻擊便能毫髮無傷
在職場花的時間比家人多,那同事怎麼不能是朋友
不再祝福誰長命百歲,只願能餘生喜樂安康

輯五 把話說開,也要足夠柔軟 關於#溝通
不一定要事事說破才叫誠實,各留一線也不是壞事
坦白沒有不好,但藏拙也很重要
與其和觀念不同的人對牛彈琴,不如放牛吃草也不關我的事情
別把不尊重人美化成不善交際,別把無禮翻譯成做自己
做個情緒穩定的人,才能讓每次憤怒,都使人明白你是為了捍衛什麼
好脾氣的人不是沒有情緒,只是他們更懂得怎麼發洩
把說教放到安撫之後,一句「沒事的」比什麼都還有用
示弱不是弱,是我比想像中還要愛你很多很多
如果你什麼都不敢說,那你之後也都不用說了
想要無事一身輕,就得先要有拒絕的勇氣
別對你明明很在意的人故意冷漠,把話說開遠好過情緒勒索
錯誤之後的真心抱歉,是唯一能被原諒的語言

輯六 在對的時間遇見彼此 關於#愛情
他不是忽然不愛你,而是有一天你終於發現
先理清楚為什麼愛他,你的付出才能理直氣壯
如果只是想排解孤單,何必誇張成喜歡
有種愛叫「到此為止」,不再互相為難,不再互相糾纏
你其實不用占有他,也能擁有他
你缺的不是伴侶,而是一個人也可以的幸福
對可有可無的人,才會忽冷忽熱
愛你的人,不會讓你在他面前,看起來一事無成
愛情,不是要你陪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緩慢成長
寧可單身,也不要和不適合的人浪費人生
他的消息已與你無關,他的訊息請冷眼旁觀
別去期待兩個人心有靈犀,溝通才是拉近彼此的最佳途徑
最喜歡的食物就要放最後吃,最喜歡的人最後終會姍姍來遲
愛需要的很簡單,是眼裡只有彼此,最高品質的陪伴
能理智地愛一個人,才是青春教會你的本事

推薦序/導讀/自序


後記

轉眼間,我開始寫作已經超過十年,有時候回頭看過去的文字,也會莞爾一笑,但我想,這也是成長的模樣吧。

起初收到編輯小世的建議,希望我的第四本書可以寫除了情感以外的面向,包括事業、人際和自我成長等等題材。第一時間,我是懷疑自己能寫出什麼讓人拍案叫絕的觀點呢?我憑什麼像是個專家,教導誰怎樣做才對,又憑什麼像是個前輩,對他人的人生指指點點。所以我內心是有所排斥的,但小世告訴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經歷,也沒有人可以複製別人的過往,所以重點在於我的視角與經歷,將那些本質很像的人生命題,好比每個人都有的油鹽醬醋,炒出一盤熟悉又獨特的佳餚。

其實,一開始我想了個書名叫「在今年花光心碎的額度」,除了在創作這本作品時,從交第一篇稿到校稿結束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主要還是因為我無可救藥的拖延症,讓編輯催稿催了幾次。但在這說短不短的日子裡,我的人生也出現了大小不一的改變,弄丟了一些重要的人事物,也有過幾個心碎的瞬間。我知道要把這輩子的心碎都在今年花光,根本是天方夜譚,可就像是給我以及給讀者的鼓勵,面對那些快樂或者心碎的片花,其實都是長大的過程。於是,又有了後來的書名《長大是喜不喜歡都無須假裝》。

如果你問我,想不想長大,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曾經和朋友聊到,是小時候快樂還是現在快樂?很多人都選擇現在,而原因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許這牽涉到每個人成長環境的不同,對我來說,我的童年是快樂的,當然也不是要推翻長大後的快樂,只是後來接踵而至的壓力、為生存而日日打拚的疲憊感,以及必然要不斷面對的生老病死,都是現有的快樂中,時不時會刺傷我的零碎玻璃。

最近很觸動我靈魂的事件,大概是我那罹患失智症的爺爺,已經認不得我了。去年還可以叮囑我在台北要好好照顧自己,短短幾個月我在他面前就已像個陌生人,時而呆滯,時而問我「你是誰」,現在想到還是會覺得心酸。我明白都已經九十幾歲的人了,我還能奢求什麼,但面對「時間老人」的殘忍,我不需要道貌岸然地說著長大後有多麼前途光明,在此刻我就是要坦誠自己並不喜歡長大。

喜不喜歡都無須假裝,就是這麼一種對自我的誠實,但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展現好惡並不是暢行無阻的通行證,不是不懂得閱讀空氣的任性,更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跋扈。而是我們終於曉得,不用被他人的眼光綁架、不用一味地討好他人,更不需要因為誰的言語,讓自己變成連自己都不喜歡的模樣。

說回長大,很多時候我還是會覺得自己幼稚得像記憶裡的少年,但當我回憶起年輕時做過那些讓我遺憾與後悔的事情,我又會理解到,這都是歲月的積累,才能有的領悟。即便我不想長大,但我依然能接受所有好與不好的變化,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沒有辜負一路走來的足跡,將絲絲光陰熬煮得有滋有味。

只要時間在走,我們都會繼續變老,同時,我們也不會停止長大。總有一天,我們會像《被時間留下的人》一般,留下更好的自己與重要的人,然後,披著《長大是喜不喜歡都無須假裝》的瀟灑,在各自的人生裡各自安好。

文章試閱


你不需要有多大的勇敢,只要夠保護自己就好
#你比誰都還要心安理得
#為自己的人生戰鬥就是超級英雄

你若不能為自己挺身而出,那麼任何人都有本事讓你認輸。

每個人都有被誤會過的經驗吧,那種你明明沒有說出口的話,經過幾個人的傳遞後,就成了令人厭惡的小動作。我曾在某個職場上,被最要好的同事心生嫌隙,即使我從未有傷害誰的舉動,但在工作領域上只要有些微的理念不合,就可以讓幾個人在茶水間組成一個小團體,指責你從沒有過的想法、扭曲你的一舉一動。

我試圖解釋,而且照我們的交情,怎麼會有需要走到這步?但我誤會了,因為討厭了就是討厭了,如果不繼續討厭下去,那有錯的就是他們。所以眾口鑠金,是非對錯沒那麼重要,他們要的不過就是人多勢眾後,我的服輸。

我承認那段時間我真的輸了,輸了多年同事情誼,輸了我愉快的心情,輸了我從此得適應舉步維艱的辦公環境,那時候我便明白什麼叫百口莫辯。我當時也因為工作上的低潮,養了兩隻可愛的貓陪伴我,而後來我依然勤勤懇懇地做好我的本分,直到那些人陸續離職,接著又遇到太多直到現在還能時常約出來的好同事,這又是另外一個從谷底爬上來的美好故事了。

這世界傷人的事情太多,即便你從來就無意招惹,甚至也不需要理由,就會有人帶著令你匪夷所思的惡意,直接或間接地對你無差別攻擊。你不去反駁,他們會變本加厲;你故作堅強,他們會說你默認一切;你拍桌反擊,他們又能名正言順地找了個藉口欲加之罪。

於是回過頭看,那些此起彼落的質疑、偏見與冷不防的傷害,就像你躲不過的驟雨,即使在屋簷下也免不了被波及。只憑一張嘴、一雙手,也辦不到呼風喚雨,你阻止不了無中生有,杜不了悠悠之口,那你能做的,可以是選擇撐把好傘、待在能擋風遮雨的角落。畢竟逃避並不可恥,有用就好;或者,無視大雨滂沱,就去淋得一身快活,不用去為誰證明什麼,因為你比誰都還要心安理得。

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方法面對槍林彈雨,最終的目的都是保護好自己,也許會受點皮肉傷,但都不准讓誰傷害你的靈魂和內心。萬一走心,也要借你的勇氣學著釋懷、看淡,最後一笑置之那些小孩子的把戲,而你也會因為度過一次次的難題而更加茁壯堅強,也才會有餘裕去幫助以及保護其他你在意的人。

為自己好好活著吧,那是你唯一的使命。你不用為整座花園澆水,只要照顧好你這朵玫瑰,不讓他傷心流眼淚。不用拯救世界,只要為自己的人生捍衛,你也可以是超級英雄。

P.S. 或許躲不了的刀光劍影會使你受傷,但真正讓你萬劫不復的,是你選擇任人宰割舉手投降。

-------
今天有比昨天更好,慢一點也不會怎樣
#沒有一天是輕鬆的
#但你會慶幸還好撐過來了

每一場病都有各自的療程,你不用執著於什麼時候會好,只要明白這終究會好。

我想絕大多數的傷心,都是一種疾病,有時成因不明,症狀也不盡相同,可以是輕咳,也可能是重症。別人可能看來不怎麼樣,但只有你知道,有什麼痛苦在你腦裡掀起風暴。

如果從一開始就能知曉原因,接著對症下藥,或許高燒個幾天就能漸漸好轉。可我們往往花太多時間在苦撐,不願意承認心碎的人為什麼是自己,苟延殘喘地給自己上麻藥,用錯誤的方式止痛,不去看還在流血的傷口,還強顏歡笑著假裝自己很好。於是,在不久之後被併發症給吞噬,變成一個支離破碎的軀殼。

無論是從幾分墜落,傷心的此時此刻,其實都是將原本好端端的生活重新歸零的開始。這聽來可怕,但換個方向想,再糟的狀況也不過就這樣,當你能理解到這點,你便已經在低谷的月球上,留下阿姆斯壯的腳印,往復原狠狠地跨出一大步。

要好起來,最忌諱著急,沒有可以速成的快樂,沒有讓悲傷消失的魔術,每一點進步都是你負重前行得來的。也許有的人會想著不如放棄,當個行屍走肉的遊魂也好,但你要一定要百般提醒自己,只要你肯,一切都會好。這不是空頭支票,是每個劫後餘生的過來人所寫下的日誌。既然如此,早好晚好都沒有現在開始來得重要。復健的過程會疼,但疼痛的係數終將會與快樂交叉,你會重拾那些曾經很美好卻被暫時遺忘的生活,你會像是破繭而出般大口吸啜著空氣,不再因悲傷缺氧。有一天,你會開始不再關注康復的進度,卻一晃眼突然能不帶有一絲勉強地笑出來。

從病危通知走到出院的門口,是恍如隔世,是起死回生,也是你匯集了所有的好不容易。回頭看,沒有一天是輕鬆的,但後來,你總算能鬆一口氣,慶幸自己總算撐過來了。

相信在未來某天,當你看到另一個人心碎的時候,你會將這段歷劫歸來的故事告訴他,要他別放棄、要他撐下去。就算不知道恢復期何時結束,但只要每一天都好一些,慢慢來也可以。你是這樣過來的,他也會是,無庸置疑。

P.S. 今天沒有變好,那還有明天,明天永遠都還有明天,時間會還給從未放棄的人一個公道。

-------
想要無事一身輕,就得先要有拒絕的勇氣
#不要做個燙傷自己的好人
#沒幫上忙也不用感到抱歉


一個什麼都說好的人,肯定很討人喜歡,但這份喜歡的代價,卻是用沒人看得見的辛苦換來的。

我曾經是別人眼中那個「沒問題先生」,這對我來說並不是貶義,因為我很喜歡幫助人,也喜歡看那些得到幫助後的笑容。所以當別人有求於我,我幾乎不會拒絕,甚至當我勉為其難地婉拒,莫名的罪惡感會爬滿全身,即便對方說著沒關係,我也總覺得欠他一個幫助。

我不是在做慈善事業,但我真的很難無視求助訊號。我曾為了別人想要的東西而排隊幾個小時、為了幫同事脫罪而得罪上司、借了不是小數目的金錢讓對方買奢侈品,更誇張的事就不多提了。而且上述這些還都無關愛情,為了戀人我可以赴湯蹈火,又是另外的故事。

有人說這樣的善良是美德,也有人說何必這麼有求必應,而在看到心理學上的「討好型人格」後,我終於得到了解答。「慣性犧牲自己、以別人的想法優先、渴望被喜愛、不懂得拒絕、擔心得罪人、沒有底線」等行為特質,彷彿像是貼在我姓名上的標籤。我竟不在乎別人把麻煩我當作家常便飯,只在意自己是否招待不周;明明幫助人曾是使我開心的事情,但後來逐漸變調時,我卻沒察覺哪裡出了問題。我的好在別人眼裡是理所當然,做得越多反而越不被當作一回事,我才明白能有求必應的不是神,就是傻到沒有原則的人。

為了別人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本質上就脫離了幫助的美意,就像你想幫別人還債卻散盡家產,本末倒置的結果就是為難了自己。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拒絕,是那個老愛跟我借錢的朋友,在還完跟我借的錢後又再次開口,那一瞬間我便醒了,原來我的毫無底線,也會豢養出別人的毫無底線。我忽然分辨得出他第一次借錢時,低聲下氣裡盡是忐忑與無奈,和多次借錢之後,雖然同樣地可憐兮兮,但語氣中卻有著肯定,彷彿吃定了我不會拒絕。我心一橫直說了沒辦法,當下在他眼神裡看到了一絲震驚,但我沒有對不起他,而他也摸摸鼻子說會再想辦法,我便明白自己做對了事情。

我沒有向想要討好他人的焦慮妥協,沒有被怕別人失望的恐懼威脅,就那麼一次果斷地拒絕,我終於和「討好型人格」和解。即便我還是會伸手救援溺水的人,但我已不再為拒絕感到抱歉。只幫我想幫的,只做我想做的,跟隨內心的聲音,做一個溫暖,但不燙傷自己的好人。

P.S. 拒絕不是自私,是承認自己力有未逮。沒能幫上忙固然抱歉,但於情於理都是兩不相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