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你的心如何思量,你為人就如何:每一個念頭都在塑造你的人生,放下內心的慣性與執著,才能真正的幸福!

原文書名:The Shining Gateway


9786267613818你的心如何思量,你為人就如何:每一個念頭都在塑造你的人生,放下內心的慣性與執著,才能真正的幸福!
  • 產品代碼:

    9786267613818
  • 系列名稱:

    James Allen.5
  • 定價:

    360元
  • 作者:

    詹姆斯.艾倫(James Allen)
  • 譯者:

    蕭寶森
  • 頁數:

    160頁
  • 開數:

    14.7x21x0.84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1030
  • 出版日:

    20251030
  • 出版社:

    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CIP:

    192.1
  • 市場分類:

    哲學,心理,思想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不是因為外界混亂我們才痛苦,
而是因為內心混亂,
所以看什麼都痛苦;
真正的自由不是擺脫約束,
而是找到能讓心安定下來的「善的自律」!

★影響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一輩子的人生哲學之父
★啟發《向上思考的祕密》諾曼.文生.皮爾、《暢銷喚醒心中的巨人》安東尼•羅賓、《人性的弱點》戴爾.卡內基、《思考致富》拿破崙.希爾、《窮爸爸富爸爸》羅伯特.T.清崎等潛能開發和勵志大師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美國前國務卿萊斯、英國前首相卡梅倫都是詹姆斯.艾倫的粉絲
★20世紀文壇最具神祕色彩的心靈撫慰作家,影響逾1000萬人,作品翻譯逾43種語言

什麼時候適合讀這本書?
◆當外在否定、評價,壓得你抬不起頭、難以堅持目標……
◆不知道自己還能如何繼續努力……
◆明知道壞習慣正在拖垮自己,想改變卻一直失敗……
◆恐懼、誘惑與執著不斷將你拉走,讓你一次次失去專注與自我……
◆覺得自己努力很久,內心卻無法得到真正的平靜……
◆覺得世界混亂、人心動盪,好想找到內在安定感……

以冥想為起點,一路走到神性的實現
我們都想要過得更好、更自在,卻常常被壞習慣、恐懼和懷疑綁住。自我,是人類所有煩惱與痛苦的來源;冥想,則是淨化與調整的過程。被譽為「冥想先知」、「人類文壇上最閃亮的鑽石之一」的詹姆斯.艾倫,帶你觀照自身思想與動機,放下我執、選擇善良、臣服真理,進而在宇宙意識的神聖之愛中獲得健康、財富和幸福,不僅為自己,也為與周遭世界的關係,實現更美好的生活。

◆重生是內在深層的意識轉化
靈魂尚未重生者,總是受欲望、激情與憂傷的驅使,卻不明白原因何在、不曾質疑或檢視,認為生命就是如此──直到他不想繼續在歡愉和痛苦中浮沉,而開始分析自我、渴望淨化自我,便有了淨化意識、追求靈性的渴望。

◆冥想是一個淨化、調整的過程
激情和苦難是人類自我的兩個面向,代表著被誤用的能量。冥想中的思維具有和諧、統整的力量,能把激情的能量從惡的領域(跟隨自我)轉移到善的領域(戰勝自我),讓心靈愈來愈穩定地處於高層次意識狀態,讓他的激情轉化成力量、讓他的苦難轉化為福報。

◆誘惑,不只是道德考驗,更是自我覺醒的必經之路
誘惑,是一個人心中所隱藏的那些不道德的欲望實現的時刻──人只要心中懷著不道德的想法,最後一定會做出壞事,而人之所以受到誘惑,是因為他們本身懷有某一類想法;因此,根除心中的邪念,就能避免受到「誘惑」,犯下惡行。

◆無意識的習性是枷鎖,唯有覺察和轉化才能真正自由
長期的想法和行為最後會變成一些無意識、不由自主的衝動,束縛著我們;我們既然無法免於重複和習性的制約,倒不如選擇行善,開啟好循環、培養好習慣──善良的約束使人幸福。

◆語言是能創造或毀滅的力量
管住嘴巴、節制語言、說出純淨和善的話語,雖然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你若渴望追求智慧,就不能忽視──就算只是說句閒話,都會對你產生立即性的影響,讓你失去快樂和影響力。

◆壞行為不會因為出於好意就變好行為,不好的行為就不要做
不當的行為即使出於「善意」,也不可能源自「正當的動機」;一個人若做出竊盜、說謊、傷人等壞事,無論是慣犯或一時衝動、受誘惑,都表示他的心靈黑暗而混亂,無法懷著正確的動機做事。

◆人要有清醒而堅定的頭腦,才會有純潔、和善的心
一個人要戰勝自我,克制與生俱來的原始激情,將它導向神聖的目標,需要有很強大的意志力,但靈性堅強的人會欣然擁抱正義,像鋼筋一般堅硬地堅守立場──即便那些不了解道德原則(神聖法則)及其益處的人會誤解他。

◆尚未感受謙卑力量的靈魂,乃是沒有生命的靈魂
謙卑不是退縮、也不是自我貶低,謙卑是放下「自我」,進入「無我」(non-self),並將個人的熱情與才智交託給至高無上的造物者,變得平靜、高尚、獨立自主、充滿力量。

◆真理的彰顯不是說服他人,而是成為真理本身
人無法光是透過閱讀就了解真理,唯有透過修正自我、改變自我,才能真正認識真理──你要讓自己成為道的載體。

◆相信上帝卻不相信自己和人性,不是真正的信仰
一個人必先對自己有信心,繼而對人性有信心,最後再對上帝產生信心,他的靈魂才能真正的成長。

如何閱讀這本書?
本書精練短小,但建議不要一口氣快速讀完,因為詹姆斯.艾倫的文字是他心靈實踐的結晶,僅是閱讀太可惜,應該還要將這些文字「活出來」。

◆慢讀:每天讀一小段,讓文字沉澱在心裡。
◆對照生活:思考它與你的行為、情緒、習性有什麼關聯。
◆反覆實踐:書中其中一章談到「記憶、重複與習性」,這不只是一個主題,而是融會貫通這本書的關鍵,因為唯有反覆實踐,才會真正轉化。

人生不是命定,
而是心念長期的雕塑!
在心中播下光明的種子,
你的行為、關係、命運都將悄然改寫!

作者簡介


詹姆斯.艾倫 James Allen
(1864.11.28∼1912.01.24)

詹姆斯.艾倫是一位哲學思想家、神祕傳奇作家,是英國新思想的先驅之一,也是一位失落的覺悟者。他很喜歡莎士比亞、約翰.彌爾頓、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聖經》、佛陀、華特.惠特曼和老子等人的作品,並奉托爾斯泰為其心靈導師。
他的文字優美而睿智,乍看淺白易懂,細細體會卻充滿著智慧,他最著名的作品《你的思想決定業力》自1903年出版以來,鼓舞、啟發了數千萬人,成為歷久不衰的暢銷書籍。
詹姆斯.艾倫的創作生涯只有短短大約10餘年,但其著作如《你的思想決定業力》、《所有境遇都有福報》、《每一次因果,都是人生最好的練習》、《命運最重要的事》、《你的心如何思量,你為人就如何》等,卻影響後世千萬人,讓一顆顆充滿爭執、迷惘、紛亂、疲倦、浮躁、喧囂和苦痛的靈魂回歸於寧靜、祥和、清明和喜樂。

譯者簡介


蕭寶森

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職自由時報、聯合報系編譯及輔仁大學講師。譯作有《蘇菲的世界》等書。

書籍目錄


目錄
好評推薦
編者序 

Chapter1 光輝的冥想之門──靈性之旅的起點
Chapter 2 誘惑──人性的試煉
Chapter 3 重生──內在淨化
Chapter 4 行為與動機──外在淨化
Chapter 5 道德與宗教──從個人修練到觸碰更高的真理
Chapter 6 記憶、重複與習性──覺察無意識的影響力
Chapter 7 言語和智慧──話語是有聲的思想
Chapter 8 真理的彰顯──成為「道」的載體
Chapter 9 靈性的謙卑──與神性合一前的最後通關
Chapter 10 靈性的力量──活出神性是終點也是起點

認識詹姆斯•艾倫

推薦序/導讀/自序


具名推薦
千芸,Youtube「千芸說書」頻道主
梁哲維,《高能量溝通》作者、Podcast & YT《哲維說書》

強力推薦
生命中的挑戰與困境,無論多麼痛苦或顛覆,都並非偶然,它們是引領我們療癒與覺醒的契機。當我們願意觀照自己的話語、想法,不再抗拒、不再評斷,就能覺知當下的自己。
宇宙永遠如實映照。
正如詹姆斯.艾倫所言:「一個人可以掙脫他身上的枷鎖,讓自己自由,而當他開始這麼做時,宇宙都會助他一臂之力。」請相信,每一次的覺察與放下,都是邁向智慧與自由的光輝之門。
──Citta,身心靈老師、《21天好運筆記》作者

讀者迴響
★這是一本關於自我掌控的精彩著作,教導我們如何訓練心智,克服恐懼、負面情緒、缺陷和弱點,從而擁有積極和正直品格,成為擁有靈性智慧的人,在宇宙意識的神聖之愛中獲得健康、財富和幸福!
★本書為渴望深化精神連結、追求更充實人生的讀者提供了深刻而實用的建議,十分引人入勝。
★一部鼓舞人心的作品,這本書不僅提供了自我掌控的指導,也對如何在身體與心靈之間取得平衡提供了深刻的見解。詹姆斯.艾倫鼓勵我們:不僅為自己,也為與周遭世界的關係,實現更美好的生活。

文章試閱


精采節錄
想躋身智者之林並認識宇宙之輝煌的人哪!
你必須先屈身,才能站起;
必須先下墜,才能上升;
必須先體驗低處,才能登至高處;
必須願意服侍弱小之人,才能認識那至高至大者;
唯有謙卑之人才能得著智慧。

所有宗教的經書都教導人要謙卑。不僅如此,古今的聖賢也都表示:人唯有謙卑,才有過著遵循真理的生活。

那麼謙卑是什麼?謙卑既非外在的行為,也不包含被一般人視為「謙卑」的自我貶低的行為。事實上,謙卑和自我貶低完全相反。

***

自我貶低是自我屈辱,甚至是自我毀滅的行為,會扼殺自己的靈性。

一個人如果將他的正直與善良視為敝屣,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向上提升,他將會變得軟弱無力、精神委靡,讓自己高尚的品格崩解。

如此一來,他不但沒有提升自己的品格,反而使其敗壞。

「他心如何思量,他為人就如何。」

思想,是我們用來砌築靈魂的磚塊。如果我們在建造的過程中用了大量脆弱的磚塊,就只能造出一間破敗的小屋。

每一個自我貶低的想法,都像是一塊脆弱的磚塊。一個人如果一直抱持著這樣自我貶抑的態度生活,他終其一生都會是個失敗者、可憐蟲,除非他們能改變態度,不再看輕自己。

一個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人如何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又如何能成大功、立大業?更何況,這樣的人也不可能對人性有信心。他如果看輕自己,自然也會看輕別人,於是在因果法則的運作下,大家也會看不起他。

一個人必須先對自己有信心,繼而對人性有信心,最後再對上帝產生信心,他的靈魂才能成長。

一個人如果宣稱自己相信上帝,卻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人性,那麼他所謂的信仰並非真正的信仰,他所謂的謙卑也是虛假的謙卑。

另一種虛假的謙卑,便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或權威人物卑躬屈膝的行為。這是將謙卑物質化、破壞它的精神的做法,也無異在崇拜神祇、膜拜偶像。

一個人若持續如此,他的品格必然會逐漸敗壞,最終也會耗掉他的靈性與心智能量。

***

真正的謙卑不同於和虛假的謙卑。它會讓人變得更有力量,使人向上提升,並且會啟發、鼓舞我們的靈魂,激勵我們更上一層樓。

然則,何謂真正的謙卑?是跪在神祇面前祈求恩賜?是一味請求上帝實現我們那狹隘瑣碎的心願?

不,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謙卑。

真正的謙卑遠遠不止於此。它是人的心靈深處一個神聖的靈性渴望,具有一股沉默而強大的力量,足以改變一個充滿自我意識的凡俗之人。當一個疏離的靈魂在懂得了謙卑之後,便回到了上帝的腳邊,欣喜若狂的沐浴在祂那澤被一切的愛中。

一個人唯有超脫自己的「小我」,才能進入這樣的狀態。

事實上,所謂的謙卑,便是放下「自我」,進入「無我」(non-self),並將個人的熱情與才智交託給那至高無上的主宰──那是一個崇敬造物主的靈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

這般的謙卑,將使人超脫他的天性中的卑劣,來到神的面前,變得平靜、高尚、獨立自主、充滿力量,有如上帝一般莊嚴。

對於追求靈性的靈魂而言,謙卑是「生命的美酒」(the Wine of Life)。

尚未感受謙卑的力量的靈魂乃是沒有生命的靈魂。

一個人愈是謙卑,就愈能夠獨立自主。

我們只要回想一下那些教導我們謙卑的人物──例如耶穌、佛陀、孔子、蘇格拉底、伯麥(Jacob boehme)、喬治.福克斯(George Fox)及所有偉大的宗教改革者──的生平,就可以明白這一點。

他們之所以能夠昂首闊步、雖千萬人而吾往矣,正是因為他們能放下自我,懷著謙卑之心與上帝同行。

***

讓人卑躬屈膝的謙卑,並非真正的謙卑。這樣的謙卑會降低一個人的人格,具有破壞性;但真正的謙卑則會使人變得更加高尚,也更有力量。

我們在面對他人時為何要膽怯、畏縮,以罪人自居?這樣做是否可以使我們超脫罪惡?我們如果一直自認毫無可取之處,是否有可能向上提升?

不,不可能的。我們唯有時時刻刻以那至高的主宰為念,才有可能提升自我。

人心中或許有諸多卑劣之處,但也有聖潔、莊嚴、神性的一面。我們要時常想著這一點,想著人性的良善、純潔與美好,並且不斷追尋自身靈魂中的神性。

當我們經由謙卑之門找到自身靈魂中的神性後,便會看出所有人身上的神性。

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夠超脫個人的私慾,進入更遼闊、健全、神聖並且充滿愛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