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不要讓負面情緒鬧情緒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863169475系列名稱:
人間值得系列編號:
05定價:
300元作者:
麥哲倫頁數:
256頁開數:
15x21x1.4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0908出版日:
20250908出版社:
新視野NewVision-新潮社CIP:
176.5市場分類:
哲學,心理,思想產品分類:
書籍應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人是會思考的動物,也因為有思考能力,才會給心理帶來喜怒哀樂的情緒,給生活帶來高低起伏的節奏。當面對順心如意的事,會產生快樂、正向的積極思維;當遇到事與願違的阻礙時,則會產生低落挫敗的感情,進而走入心理誤區,無法擺脫負面情緒。
這時,如果能尋求心理諮商、向朋友討論,或閱讀相關的心理勵志書籍,這些都是好的方法。不過,除了外力的幫助,你還需要自己幫助自己。
解鈴還須繫鈴人
傳說南唐時,金陵清涼寺有一位法燈禪師,平時不太拘守佛門戒規,寺內僧人多輕視他,唯獨方丈對他頗為器重。一次,方丈問眾僧:「誰能把繫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解下來?」眾人無人能答,只有法燈禪師不假思索地說:「只有那個把金鈴繫到老虎脖子上的人,才能夠把金鈴解下來。」方丈聽後,點頭稱讚。
這個典故比喻由誰製造出來的問題,就必須由當事人自己去解決。因此,除了尋求外力,你也需要「解鈴還須繫鈴人」——自己幫助自己,這才是真正的力量。
走出深淵的信念
美國社會學家桃樂絲·迪克斯曾說:「我是從貧窮和疾病的深淵中生活過來的,幫我走出深淵的是這樣的信念:『昨日即已安然渡過,今日又有什麼好怕的!而明天自有明天的安排,我絕不為它憂慮。』」
她回顧自己的人生,儘是幻滅的夢想、破碎的希望,但她雖遍體鱗傷,卻依然鬥志高昂。她不為自己的不幸悲傷,也不羨慕那些從未遭受苦難的女子。她們只是單純地存在,而她卻是毫不含糊地一步步走過人生的困境。她將「人生」這杯酒裡的每一滴都酣暢淋漓地品嚐,而那些困境都只是表面的泡沫罷了。
在名為「嚴格的試煉」這所偉大的「人生大學」中,她學會了生活安逸的女性們絕對無法體驗得到的哲學。她學會了每一天都真真實實地活著,絕不背負明天的憂慮,並驅除了來自想像中的陰慘壓迫感。平日一些小小的煩惱,再也無法對她造成影響,因為她已戰勝了這些多餘的煩惱。
她也學會了不對他人有太多期望,因此不但可免失望之苦,也能與人和平相處。遇到苦難時,更應以幽默的態度面對,以自嘲代替歇斯底里的思維,絕對不會第二次陷入愁煩的苦境中。她對自己遭遇的困境絕不抱怨,因為經由它們,她才更加了解人生的每一個角落,這就是最大的收獲了。
總而言之
桃樂絲·迪克斯的哲學總結為:
· 我是生活在「今天」,不是昨天、更不是明天。
· 我不對他人有太多期待。
· 學會以幽默的態度來對付苦難。
解決煩惱的神奇方法
你現在煩惱嗎?何不立刻運用以下所提供的神奇方法解決呢?
1. 我到底在憂慮什麼呢?——詳細列出煩惱的事。
2. 我能採取那些對策?——記下自己可以做的對策。
3. 在各種可能方案中,我決定採取那一種?——下決定。
4. 我什麼時候開始付諸行動?——立刻實施你的決定。
本書運用通俗、簡練的語言,結合大量的實例,從眾多角度闡述了現代人常見的各種負面情緒,並介紹了相應的療癒方式,以期能給各位讀者帶來切實的幫助。
事實上,面對絕大多數的心理困境,只要以正確的心態去認識它、對待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學會心理調節。那麼,每個人都可以走出心理的誤區,都可以利用自己心理的力量,來擺脫心理問題的困擾,來改變明天的生活!
人是會思考的動物,也因為有思考能力,才會給心理帶來喜怒哀樂的情緒,給生活帶來高低起伏的節奏。當面對順心如意的事,會產生快樂、正向的積極思維;當遇到事與願違的阻礙時,則會產生低落挫敗的感情,進而走入心理誤區,無法擺脫負面情緒。
這時,如果能尋求心理諮商、向朋友討論,或閱讀相關的心理勵志書籍,這些都是好的方法。不過,除了外力的幫助,你還需要自己幫助自己。
解鈴還須繫鈴人
傳說南唐時,金陵清涼寺有一位法燈禪師,平時不太拘守佛門戒規,寺內僧人多輕視他,唯獨方丈對他頗為器重。一次,方丈問眾僧:「誰能把繫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解下來?」眾人無人能答,只有法燈禪師不假思索地說:「只有那個把金鈴繫到老虎脖子上的人,才能夠把金鈴解下來。」方丈聽後,點頭稱讚。
這個典故比喻由誰製造出來的問題,就必須由當事人自己去解決。因此,除了尋求外力,你也需要「解鈴還須繫鈴人」——自己幫助自己,這才是真正的力量。
走出深淵的信念
美國社會學家桃樂絲·迪克斯曾說:「我是從貧窮和疾病的深淵中生活過來的,幫我走出深淵的是這樣的信念:『昨日即已安然渡過,今日又有什麼好怕的!而明天自有明天的安排,我絕不為它憂慮。』」
她回顧自己的人生,儘是幻滅的夢想、破碎的希望,但她雖遍體鱗傷,卻依然鬥志高昂。她不為自己的不幸悲傷,也不羨慕那些從未遭受苦難的女子。她們只是單純地存在,而她卻是毫不含糊地一步步走過人生的困境。她將「人生」這杯酒裡的每一滴都酣暢淋漓地品嚐,而那些困境都只是表面的泡沫罷了。
在名為「嚴格的試煉」這所偉大的「人生大學」中,她學會了生活安逸的女性們絕對無法體驗得到的哲學。她學會了每一天都真真實實地活著,絕不背負明天的憂慮,並驅除了來自想像中的陰慘壓迫感。平日一些小小的煩惱,再也無法對她造成影響,因為她已戰勝了這些多餘的煩惱。
她也學會了不對他人有太多期望,因此不但可免失望之苦,也能與人和平相處。遇到苦難時,更應以幽默的態度面對,以自嘲代替歇斯底里的思維,絕對不會第二次陷入愁煩的苦境中。她對自己遭遇的困境絕不抱怨,因為經由它們,她才更加了解人生的每一個角落,這就是最大的收獲了。
總而言之
桃樂絲·迪克斯的哲學總結為:
· 我是生活在「今天」,不是昨天、更不是明天。
· 我不對他人有太多期待。
· 學會以幽默的態度來對付苦難。
解決煩惱的神奇方法
你現在煩惱嗎?何不立刻運用以下所提供的神奇方法解決呢?
1. 我到底在憂慮什麼呢?——詳細列出煩惱的事。
2. 我能採取那些對策?——記下自己可以做的對策。
3. 在各種可能方案中,我決定採取那一種?——下決定。
4. 我什麼時候開始付諸行動?——立刻實施你的決定。
本書運用通俗、簡練的語言,結合大量的實例,從眾多角度闡述了現代人常見的各種負面情緒,並介紹了相應的療癒方式,以期能給各位讀者帶來切實的幫助。
事實上,面對絕大多數的心理困境,只要以正確的心態去認識它、對待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學會心理調節。那麼,每個人都可以走出心理的誤區,都可以利用自己心理的力量,來擺脫心理問題的困擾,來改變明天的生活!
作者簡介
麥哲倫/ 主編
書籍目錄
第1章 · 最無益的心理 ———— 抱怨
· 你抱怨生活了嗎?
· 你抱怨的事情真的很嚴重嗎?
· 抱怨真的可以讓事情更好嗎?
· 抱怨是一種疾病
· 學會控制自己的抱怨心理
· 正視我們自己的抱怨心理
· 學會應對他人的抱怨
· 以身作則的力量
· 屬於自己的不抱怨的世界
第2章 · 最徒勞的心理 ———— 悔恨
· 悔恨是怎麼產生的
· 了解悔恨的真正含義
· 自省與徒勞的區別
· 從悔恨中感悟人生
· 不要讓悔恨束縛你的手腳
· 消除悔恨的方法…………………
· 人生不可能完美無暇
第3章 · 最危險的心理 ———— 憤怒與仇恨
· 是什麼讓我們如此憤怒?
· 仇恨是一把雙刃劍
· 仇恨與憤怒的關聯
· 你覺得可以承受仇恨的後果嗎?
· 學會控制自己的憤怒情緒
· 合理的轉化自己的仇恨
第4章 · 最複雜的心理 ———— 猜疑
· 猜疑危害了我們的健康
· 我們為什麼會喪失信任
· 管中窺豹蛛絲馬跡是可信的嗎?
· 患得患失的心理在作怪
· 給自己一個堅守的原則
· 猜疑折射出來的真實想法
· 審視自己的出發點
· 消除不合理的猜疑
第5章 · 最難熬的心理 ———— 孤獨
· 我們為什麼覺得自己不被認同
· 是我們自私還是我們真的孤獨
· 什麼才是真正的孤獨
· 完美主義者的孤獨感
· 想想自己是怎麼對待別人的………………
· 不要讓錯過成為孤獨的理由
· 孤獨是探索極致的寂寞
· 愛可以撫慰孤獨
第6章 · 最易忽略的心理 ———— 偏見
· 先入為主易產生偏見
· 偏見是衝突的根源
· 偏見產生於立場
· 生活中偏見的演變
·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 不要希求絕對的公正
· 定勢會造成偏見
第7章 · 最本能的心理 ———— 自私
· 自私的天性
· 自私與生活環境有關
· 自私會傷害自己
· 自私會傷害他人………
· 自私帶來的無私
· 不要做「囚徒困境」中的「囚徒」
第8章 · 最難轉變的心理 ———— 固執
· 我們為什麼要如此固執?
· 擇善固執…………
· 改變世界不如改變自己
· 面子問題
學會放棄很重要
文章試閱
第1章 最無益的心理——————抱怨
抱怨,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行為,也是必不可少的行為。但大多數人的抱怨都是囉嗦、無聊的嘮叨,給自己的生活、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進而危害他們身心的健康。大多數的抱怨都沒有實質性意義,因為人們所抱怨的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或者是不需要改變的事實,這樣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使情況越變越複雜。
有些人的抱怨不是為了使事情發生變化,而是為了推卸責任,這種抱怨比較自私。難道說所有的抱怨都是無益的嗎?那也不見得。抱怨是門藝術,通過抱怨是否能夠改變現實中一些不滿意的地方,這需要很嫻熟的處事技巧。想要讓事情變得更好的人一般不會選擇抱怨,而是積極地尋找改變的策略與方法。
你抱怨生活了嗎?
某天在朋友的網上,看到幾幅非常精彩的漫畫,欣喜之餘就把它轉載了過來。與周圍朋友共享,再對之細細品味,我發現漫畫中蘊藏的道理,值得每個人借鑒與欣賞,尤其是對生活在複雜、浮躁不安的年代中的我們來說,更是如此。
漫畫的故事是講一群上帝的信仰者,背著沈重的十字架在荒涼的沙漠中一路前行邁向遠方。沈重的十字架讓人們大汗淋漓,步履艱難,人們佝僂著腰,用盡全身的力氣,一步一步地往前挪。
這時,一位年輕人實在受不了過重的負荷了,於是乞求上帝,「可不可以把十字架砍掉一部分啊?」在得到
上帝的默許之後,年輕人扛著比別人少一截的十字架,滿懷激情、異常輕鬆地繼續著他的征程。
可是不久之後,年輕人感覺肩上的重量更勝於之前,他氣喘吁吁地不得不停了下來。他看了看周圍,無奈地向上帝抱怨:「這還是太重了,豈是我這弱小的肩膀所能扛得起的啊,可不可以再把它砍掉一截呢?」上帝無奈地搖搖頭,又答應了這位年輕人的請求。之後,年輕人帶著輕鬆愜意的笑容,走在人群中繼續旅途。
就這樣,年輕人不停地走走停停,每次停下來他就向上帝抱怨他的十字架太重,他扛不動,他要砍掉一截。
最後,疲憊不堪的人們終於看到了幸福的彼岸,閃著明媚陽光的對岸,溫暖得讓人恨不得立即跳入感受祂的撫摸與安慰。
然而,想要躍入溫暖的彼岸海洋必須先要跨過一個巨大的無底鴻溝。面對深不見底的深淵,人們沒有想像中的恐懼與慌亂,他們卸下肩上沈重的十字架搭成橫跨兩岸的橋樑,輕鬆走過。但是一路砍掉十字架的年輕人,卻不能順利到達光芒閃耀的黃金彼岸,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十字架太短了,無法講到對岸,無法做成橋樑。年輕人只能暗自遺憾,暗自後悔,默默流著眼淚,跪倒在十字架面前深深懺悔………………
如果你也是旅途中背著沈重十字架的其中一個,你會怎麼做?如果這份沈重已經重到你無力承載,你會向上帝抱怨它太重了,並乞求把它砍掉一截,輕鬆上路嗎?我想這個問題,在每個人心中都有每個人不同的答案。
生活絕對不是一帆風順的,有些看似平坦無崎嶇的走向,未必就不會經受大風大浪的侵襲。生活給我們的重重考驗,不是我們通過計算就能夠預料得到的,生活是個未知數,可能讓你輕鬆,也可能使你感到喉頭哽咽,也可能讓你窒息而亡,面對生活如果你如漫畫中的年輕人一樣不停地向上帝抱怨,你會感覺生活越來越重,越來越超出你能力所能承擔的範圍,你會毫不猶豫地砍掉上帝給予你磨鍊的十字架,到最後,在你需要它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早就把它丟掉了。因為慣性使然,誰不想選擇既輕鬆又有趣的生活過呢?關鍵是你如何選擇面對。
如果肩上的十字架是負重不堪的生活的話,那麼上帝就是遊走在生活中的人們心中不滅的信仰,祂指引著人們不斷前行。在這個看不到陽光彼岸的漫長旅程中,如果沒有信仰的存在,不是每個人都能堅定執著地往前邁進的;扛著沈重不堪的重壓堅持到底的人,看到耀眼的希望就在眼前的時候,如果沒有之前的艱難困苦與沈重不堪,又如何能夠品味到擁有它的快樂呢?又怎麼能夠感受到絕處逢生的珍貴呢!
生活與信念兩者缺一不可。面對生活,不能動搖信念,以自私的理由向生活、向上帝抱怨自己的不堅持,最後向上帝懺悔的,絕對不是遵守信念、認真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