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身體語言密碼心理學

原文書名:


9789863169482身體語言密碼心理學
  • 產品代碼:

    9789863169482
  • 系列名稱:

    駱駝書屋
  • 系列編號:

    20
  • 定價:

    300元
  • 作者:

    麥凡勒
  • 頁數:

    240頁
  • 開數:

    15x21x1.5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0806
  • 出版日:

    20250806
  • 出版社:

    新視野NewVision-新潮社
  • CIP:

    176.8
  • 市場分類:

    哲學,心理,思想
  • 產品分類:

    書籍應稅
  • 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在現代這個資訊爆炸、人際網絡複雜交錯的社會中,若想在人群中脫穎而出,除了專業能力與知識之外,還必須掌握另一項關鍵技能——人際互動。而所有人際技巧的核心,其實都繫於一個關鍵能力:

解讀他人,洞察人心。

許多人在人際關係上感到挫折,尤其在職場中,即使平時能與朋友自然相處的年輕人,也常在組織架構中碰到無法突破的心理瓶頸。

這是因為他們尚未學會解讀人心的語言——而這門語言,其實早已寫在每個人的身體語言上。

本書強調:要在人際網絡中游刃有餘,首先必須學會看懂人。你不需要成為心理學家,也無須用盡心思揣測別人的動機,只要讀懂身體動作背後的信號,你就能洞悉對方的個性與想法。

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姿勢到語氣變化,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其實正透露著一個人最真實的內在。當你能解碼這些非語言訊號,就能快速看穿他人的真心與目的,也能巧妙展現自己的立場與魅力。

書中融合心理學觀點與實際案例,揭示建立信任與影響力的關鍵技術:如何在職場中辨識真正值得深交的夥伴、如何在談話中看出對方的情緒變化、甚至如何透過微表情與動作掌握主導權。

身體語言是最古老、最真實的人類溝通方式,它超越語言與文化的界限。理解它,不只是為了自保,更是為了在人際世界中活得清醒、聰明而有力量。


作者簡介


麥凡勒/ 主編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部 神情表情篇
第1章 眼神:無法關閉的心靈
第2章 表情:透露情報的信息之窗
第二部 身體語言篇
第1章 從走路的姿態來了解一個人
第2章 坐相也是大有學問
第3章 睡姿傳達的信息
第4章 飲食人的性格
第5章 雙手暴露出的祕密
第6章 與吸菸有關的問題
第7章 其他引人注意的體態語言
第三部 行為習慣篇
第1章 處理金錢面面觀
第2章 服飾會表達一切
第3章 其他常見的習慣


文章試閱


第一部 神情表情篇
第1章 眼神:無法關閉的心靈


當你在欣賞一幅美術作品或人像攝影的時候,首先注意的是哪一部分呢?毫無疑問,當然是人的眼睛。目光,是人類傳遞心靈訊息的特殊語言。在中國古代,就有「明眸善睞」、「望斷秋水」這類描寫眼睛的成語,至於「含情脈脈」,當然也只有適用於對眼睛的描摹。以上所舉三例皆是描寫女子,我們可以通過她們的眼神,來領會她們內心的思想和感情,有喜有怨有憐有情,並且可以由眼神來推斷出她們整體的體態。

另外一個成語「畫龍點睛」,也同樣說明了眼睛的重要性。只要點上如漆一點,整幅畫便頓時富有了靈動與生氣。眼睛,它是內心反映向外界的一束靈光,總是在不經意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沒有辦法隱藏。從眼睛這個心靈的窗口,可以領會人的內心語言。芬蘭心理學家曾請一些演員通過表情來表現各種不同的情緒,然後再把所攝的照片裁成細條,挑出印有雙眼的照片的細條,讓人們來辨認,結果回答的準確率相當高。

可見,眼神可以直接表達內心的思想、欲望、情緒等等。眼神既然有那麼重要的作用,必然的,它便成為人類主要的溝通工具之一。不同民族在交往中,各自使用目光的方式千差萬別;而用目光進行溝通的習慣,在童年一經形成,便終生不再改變。

與人交談時目光投向什麼地方,這在世界上大部分民族都有不成文的規矩。比如印第安人納發赫部族從小教育孩子在交談時,不要看著對方;南美印第安人維圖托部族和博羅羅部族的人對話時,目光要朝各個不同的方向,面對眾人講話者必須側過身子,讓自己的目光注視著屋子的深處。日本人對話時,目光要落在對方的頸部,這樣對方的臉和雙眼就映入自己的眼簾了,因為大眼瞪小眼是失禮的行為。

這種禁忌在其他一些民族有在特定的場合才有。例如肯尼亞的盧奧族,岳母與女婿交談時就要轉過身去。阿拉伯等一些民族卻以為,不論與誰講話都應看著對方,兒童接受的也是這種教育,他們以為與人談話時,面向說話者,是一種禮貌。這樣可以使自己的神情暴露於對方的視覺之下,以便更充分地表現自我,同時也可以觀察對方的神態。

尤其是心思敏捷者或女性,幾乎很本能地就可以從對方的視線中,看出其內心隱藏的真正意義。

婦女比男子更愛直眼看人,她們常常仔細端量說話者,注視的時間也長。男女之間或許生來就有這種差別。不管怎麼說,出世六個月的女嬰的眼神,就已經比同齡男孩銳利得多。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差別也就更大。

心理學家推測說,這種特徵可以從婦女的傳統地位來解釋,作為子女的養育者,母親要與尚不會說話的孩子進行內心的交流,就必須使用目光來作為工具。

人們在交談時,目光具有補償的作用。
說話者打量對方的次數明顯少於聽話者。專家們認為,這使說話者有可能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要表達的內容上,而不至於分心。一般在一個長句或幾個有邏輯聯繫的句子結束前一秒鐘,說話者會察看一下聽話者,彷彿是給對方一個信息——「我要結束了,下面該輪到你了。」聽話者的反應,則是移開自己的視線。
除了補償功能外,目光有助於交談雙方保持接觸,可以抵消那些造成疏遠的因素。比如讓對話者分別坐在一張寬桌子的兩側,結果他們互相觀望的次數,要比坐在窄桌旁頻繁得多。在這種場合,間隔距離的擴大,通過目光頻率的增加而得到了補償。

對話者直視目光的頻度和高低,還取決於一方在另一方心中的地位。地位高的人,不論是說話、還是聽話,目光總是盯著對方。而自以為地位低的人,聽講時,投去的目光要多於說話時。

判斷一個人眼睛的大小,本來沒有什麼標準,但就一個人的臉型與眼睛的比例,就可以大致判斷了。並且,從判斷一個人眼睛的大小,可以估計這個人的智慧以及性格。

大眼睛的人 一般性格十分開朗,待人熱情,大方,並且好結交朋友,心思耿直,胸無城府,非常感性,思維敏銳,但缺乏耐性,做事往往虎頭蛇尾。

大眼睛的女性 有魅力,常見描摹此類女性的眼睛如——「有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這類女性比較容易受誘惑,耳根子軟,容易受別人擺布而沒有自己的主意和立場。她們性情喜怒無常,捉摸不定,總是時冷時熱,人比較情緒化,而且,往往又是個任性的傢伙,憑感情用事。

眼睛顯得較大的男性 則與生俱來的敢做敢當。然而他們缺乏心機和耐性,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現象就以為自己認識了全貌,自負驕傲,從不聽取別人的忠告,我行我素且追求歡樂與物質享受,多於追求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