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給容易不安的你:科學實證的36種解憂處方
原文書名:科学的ズ証明イホギ不安ズスヘスゆ36ソ方法
產品代碼:
9789863708209系列名稱:
圖解雜學系列編號:
KA165定價:
380元作者:
莊司英彥譯者:
沈俊傑頁數:
191頁開數:
12.8x18.8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50716出版日:
20250716出版社:
楓葉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CIP:
176.527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打破你對「不安」的誤解∼
原來不是心理太脆弱,
而是大腦與腸道出了問題!
「為什麼我總是莫名焦慮、煩躁、睡不好?」
你是否也曾這樣懷疑自己?明明努力調整心態,卻總是功敗垂成……
其實,不安並不只是心理層面的問題。
根據最新的腦科學與預防醫學研究,
內心的不安很可能與「大腦神經迴路」和「腸道環境」失衡密切相關!
本書由腦神經外科醫師莊司英彥撰寫,結合多年臨床經驗與醫學研究,
提供36種經科學驗證、具體可行的方式,幫助你找回內心的平靜。
╲36種經實證的安心處方,從今天起不再被焦慮綁架╱
《給容易不安的你:科學實證的36種解憂處方》以圖解與四格漫畫的形式,
輕鬆帶你走進一套從大腦與腸道雙重路徑出發的安心生活指南。
✔ 如何透過妄想「理想人生」來改寫負面思維
✔ 就算不快樂也要假笑2分鐘!騙過大腦、創造幸福感
✔ 利用「表達性書寫」釋放壓力、重建情緒秩序
✔ 增加益生菌、膳食纖維,打造腦腸好循環
✔ 用「蝴蝶擁抱法」「數質數」「氣球呼吸」鎮定緊張情緒
無論是透過正向行動改寫大腦神經迴路,
或是透過營養補充與好菌來強化腸道健康、提升血清素,
書中皆提供具體可行、實用的建議,陪你一步步建立不易焦慮的穩定體質。
這不是空泛的心靈雞湯,而是每一招都經過醫學與腦科學驗證的有效對策。
不需要冥想1小時,也不用戒社群、搬去深山──
每天5分鐘,只要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個小改變,
就能幫助你遠離負面情緒,迎來安心的人生!
(※因應印刷需要,內頁實際印刷的顏色會與預覽有所差異。※)
∼打破你對「不安」的誤解∼
原來不是心理太脆弱,
而是大腦與腸道出了問題!
「為什麼我總是莫名焦慮、煩躁、睡不好?」
你是否也曾這樣懷疑自己?明明努力調整心態,卻總是功敗垂成……
其實,不安並不只是心理層面的問題。
根據最新的腦科學與預防醫學研究,
內心的不安很可能與「大腦神經迴路」和「腸道環境」失衡密切相關!
本書由腦神經外科醫師莊司英彥撰寫,結合多年臨床經驗與醫學研究,
提供36種經科學驗證、具體可行的方式,幫助你找回內心的平靜。
╲36種經實證的安心處方,從今天起不再被焦慮綁架╱
《給容易不安的你:科學實證的36種解憂處方》以圖解與四格漫畫的形式,
輕鬆帶你走進一套從大腦與腸道雙重路徑出發的安心生活指南。
✔ 如何透過妄想「理想人生」來改寫負面思維
✔ 就算不快樂也要假笑2分鐘!騙過大腦、創造幸福感
✔ 利用「表達性書寫」釋放壓力、重建情緒秩序
✔ 增加益生菌、膳食纖維,打造腦腸好循環
✔ 用「蝴蝶擁抱法」「數質數」「氣球呼吸」鎮定緊張情緒
無論是透過正向行動改寫大腦神經迴路,
或是透過營養補充與好菌來強化腸道健康、提升血清素,
書中皆提供具體可行、實用的建議,陪你一步步建立不易焦慮的穩定體質。
這不是空泛的心靈雞湯,而是每一招都經過醫學與腦科學驗證的有效對策。
不需要冥想1小時,也不用戒社群、搬去深山──
每天5分鐘,只要一個簡單的動作、一個小改變,
就能幫助你遠離負面情緒,迎來安心的人生!
(※因應印刷需要,內頁實際印刷的顏色會與預覽有所差異。※)
作者簡介
莊司英彥
腦神經外科醫師。畢業於日本秋田大學醫學院,主治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梗塞等急性腦部疾病,曾於東京與全日本各地的醫院任職。長年的診療經驗,讓他體悟到「生病之前有很多事情能做」,於是以此為信條,2016年在日本樹立名為「特約醫療」的新興醫療領域,致力於輔導與協助患者改善心理狀況與生活方式。他除了本身主修的腦神經外科,也精通預防醫學、失智症、美容與抗衰老等領域的知識,是大腦與心理領域的雙料專家。
譯者簡介
沈俊傑
醒時譯書,夢時囈書。
時時梭巡字句之間,刻刻丈量文義焦距。
聯絡信箱:q5849661@gmail.com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本書特色】
◎結合醫學實證與腦科學,從「大腦」與「腸道」雙重面向,徹底解析不安的根本成因!
◎36種簡單可行的方法,搭配四格漫畫、具體步驟與生活化建議,輕鬆實踐上手!
◎讀者可視當下的生活與心理需求,依照自身狀況挑選適合的方法嘗試即可!
書籍目錄
.前言
序章 科學研究已經揭開「不安的真面目」
.內心敏感的人,比較容易不安
.腦神經迴路才是你的「心聲」
.我們可以重新改寫腦神經迴路
.不安的人,腸道環境比較混亂
.「腸道」會生成幸福荷爾蒙再輸送給「大腦」
.我們可以改善腸道與大腦之間的神經傳遞功能!
.抵禦不安的維生素B、C不足也是腸道的問題
.消除不安=改寫腦神經迴路&調整腸道
第1章 從「大腦」著手消除不安
.睡前妄想一些正面事物
.就算不快樂也要「假笑」
.提升自我肯定感
.寫下讓自己感到不安的事情
.寫一篇關於「死亡」的文章
.睡前書寫「正向日記」
.將感到不安的時間排進日程表
.透過行動排除不安
第2章 從「腸道」著手消除不安
.食用益生菌(發酵食品)
.食用益生元(膳食纖維)
.食用抗性澱粉(難消化的澱粉)
.食用發芽糙米
.攝取Omega-3脂肪酸
.餐間點心選擇堅果
.食用含維生素B、C的食品
.大骨湯可以大幅改善腸道環境!
.洗澡時盡量提高深層體溫
.養成晨間散步的習慣
第3章 難過時的護身符!瞬間消除不安的方法
.守護心靈的蝴蝶擁抱法
.自信源源不絕的「自我擴大法」
.吹散不安的「魔法口頭禪:反正」
.認知脫鉤
.鎮靜內心煩躁的數質數法
.五指點一點,清空腦內壓力
.史丹佛大學流心靈清理按鈕
第4章 消除不安的生活習慣
.輕鬆培養運動習慣!利用零碎時間做運動
.做一做肌力訓練
.氣球呼吸
.接觸大自然
.聞一聞咖啡的香氣
.抬頭挺胸
.盯著手指看,喚回大腦的正常機能
.凝視蠟燭的火焰
.仰望藍天
.社群媒體斷捨離
.只保留真正重要的人際關係
.結語
.主要參考與引用之文獻
推薦序/導讀/自序
我相信你會拿起這本書,一定是希望消除內心的「不安」吧?請容我向你致上誠摯的感謝。
每個人感到「不安」的事情不盡相同,有的人擔心工作和人際關係,有的人擔心戀愛問題,也有人對於家人的未來、教養小孩、金錢、健康感到憂慮。
或許,你也想要改變那個平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感到不安的自己。
・LINE訊息被已讀不回,擔心自己是不是被對方討厭了。
・擔心隔天的會議,心臟跳個不停。
・職場上有人心情不好,自己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
・看到朋友幸福的樣子,覺得自己好像被拋棄而不安起來。
・對小事過度敏感,工作進展不順利。
・對未來感到徬徨不安。
尤其如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有了巨大的轉變。面對不習慣的生活、環境的變化,真假難辨且眼花撩亂的資訊,想必許多人都懷著無以名狀的不安。
我想藉由這本書,提供讀者基於正確醫學知識的具體解決方案,一舉化解各位心中的不安。
坊間也有許多關於「如何排解不安」的著作,諮商心理師、僧侶等各路專家都提出了各式各樣消解不安的方法,例如「改變想法」、「別再任人擺布」、「停止過度反應」。
這些建議都是正確的。無論理由是什麼,人的不安都是自身想法與心態所致。
可是站在醫生的角度來看這些方法,坦白說有些「隔靴搔癢」。
實際上,我相信有人讀了那些書的當下,心裡確實輕鬆了一些,但回到日常生活後卻發現自己毫無改變,於是感到沮喪。
我們的心可不是靠「改變想法」就能輕易轉變的東西。容易不安的你,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一點。
不過別擔心,這本書會成為你化解不安的王牌。
因為書裡介紹的方法,都有腦科學和醫學上的根據。
醫學研究顯示,造成不安的原因在於「大腦」或「腸道」(或兩者皆有)。
過去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消除不安,是因為你試圖改變「心靈」。偏偏心靈是一種捉摸不清,根本不知道在哪裡的東西。
容易不安的人通常有以下傾向:
・腦神經網路僵化成「負向迴路」。
・腸道環境混亂(腸道菌群失衡)。
換句話說,如果將腦神經網路轉換為「正向迴路」,並且改善腸道環境,不安的情緒便會煙消雲散,彷彿之前都只是一場夢。
詳細的內容會在正文中闡述,不過或許有人會疑惑:你說大腦就算了,腸道和不安會有什麼關係?
最新的醫學研究顯示,許多憂鬱症患者的腸道環境都很混亂。
讀者有沒有聽過「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意思是大腦與腸道的狀況會相互影響,當大腦感到不安或承受壓力,腸道環境便會失衡;而腸道環境失衡,大腦也會感到不安或壓力。
換句話說,消除內心不安的最佳手段,就是針對「大腦」與「腸道」雙管齊下。
本書準備了36種從「大腦」和「腸道」著手消除不安的方法,樣樣都經過科學驗證確實有效,各位可以放心實踐。
這些方法不需要統統用上,每種方法的作用也因人而異。各位只要想著「今天試試看從大腦消除不安吧」、「看來我不安的問題出在腸道」,抱著愉快的心情嘗試看看就行了。相信這些方法一定能成為你遠離不安的「心靈護身符」。
我身為一名腦神經外科醫師,16年來埋首一場又一場手術。處理腦外科的疾病時,即使施行適當的手術,也不見得所有患者都能康復,有些患者會留下後遺症,甚至不幸去世。在飽受無力感折磨的日子裡,我體悟到與其治療疾病,不如預防疾病,因此投身預防醫學。
從事預防醫學後,我發現懷有愈多不安、承受愈大壓力的人,身體愈容易出狀況,愈容易生病。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古人說「病由心生」的道理。消除不安,也有助於守護你的身體健康。
希望各位讀了這本書之後,能夠消除內心的不安,過上身心健康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