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齊物逍遙 2025
原文書名:Enlightened Sojourn 2025
產品代碼:
9786269617494系列名稱:
任性人定價:
1500元作者:
黃效文(Wong How Man)譯者:
呂怡達相關作者:
攝影者:黃效文(Wong How Man)/設計者:Rene Lo、鍾京燕頁數:
328頁開數:
20x20x2.8裝訂:
精裝上市日:
20250903出版日:
20250903出版社:
依揚想亮人文事業有限公司CIP:
719市場分類:
自然科學(一般大眾)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自然科學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簡介
探險家(作者)黃效文自己說雖然身軀體力都不如從前,但他這與生俱來的好朋友、好旅伴----「好奇心」,將繼續引領他探勘未知的疆域直至時間的盡頭。
在這本同名系列的第八本書裡,作者從印尼的納土納、坤甸,再北上日本的北海道,接著又南下琉球群島; 之後往西邊到了西藏、尼泊爾,然後又飛往日本箱根,最後他還登上大陳島,與大家敘說大陳島的故事。
這一年的旅程中,作者聽到了不少奇聞趣事,像是鄭和魚的由來、鬍鬚俱樂部的成立; 也獲得不少新的知識與故事,像是日本政府一直到2019年才正式承認阿伊努族為正式日本北部的原住民、在終於登上大陳島之後與當地居民的交談過程裡聽到了當年間諜潛入的故事等等。
簡介
探險家(作者)黃效文自己說雖然身軀體力都不如從前,但他這與生俱來的好朋友、好旅伴----「好奇心」,將繼續引領他探勘未知的疆域直至時間的盡頭。
在這本同名系列的第八本書裡,作者從印尼的納土納、坤甸,再北上日本的北海道,接著又南下琉球群島; 之後往西邊到了西藏、尼泊爾,然後又飛往日本箱根,最後他還登上大陳島,與大家敘說大陳島的故事。
這一年的旅程中,作者聽到了不少奇聞趣事,像是鄭和魚的由來、鬍鬚俱樂部的成立; 也獲得不少新的知識與故事,像是日本政府一直到2019年才正式承認阿伊努族為正式日本北部的原住民、在終於登上大陳島之後與當地居民的交談過程裡聽到了當年間諜潛入的故事等等。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時代雜誌》在二○○二年曾選黃效文為亞洲二十五位英雄之一,稱他為「中國最有成就的在世探險家」。CNN報導過黃效文的各項工作超過十二次之多,其中還包括主播Richard Quest的三十分鐘專訪。探索頻道也為他做的工作製作了好幾個紀錄片。《華爾街日報》也曾用頭版報導過他。
黃效文自一九七四年開始在中國探險。他是中國探險學會的創辦人和會長,這是個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在中國偏遠地區及鄰近國家的探險、研究、保育和教育工作。他曾經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帶領過六個重要的探險。他成功地定位的源頭包括長江、湄公河、黃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及雅魯藏布江。
他的學會主導的文化和自然保育項目橫跨中國和鄰近的國家,包括印度、尼泊爾、不丹、寮國、緬甸、菲律賓還有台灣。黃效文著作的書超過三十本並獲得過許多榮譽,他的母校威斯康辛大學頒發給他名譽博士學位,星雲大師也贈與他「華人世界終身成就獎」。他也是許多國際會議裡的專題演講人。
二○二三年,香港大學成立了黃效文探險中心,以傳承他畢生的事業,並力圖讓他的精神與貢獻在未來繼續閃耀。
書籍目錄
目錄
YOUNG EXPLORER FIASCO
不走尋常路的少年探險家
CHINESE TRADITION SURIVAL & REVIVAL (Part 1)
故鄉之外的故鄉(上)
CHINESE TRADITION SURVIVAL & REVIVAL (Part 2)
故鄉之外的故鄉(下)
SWAN SONG @ SWAN LAKE
Curtain call of an indigenous Ainu lady
鵝湖畔,餘音未散
與阿伊努人的不期而遇
RYUKYU ISLANDS
Some provocative thinking on names
琉球群島
一名之思,萬邦之鏡
NEPALI STRANDED IN TIBET
At long last citizen of China
被困在西藏的尼泊爾人
成為中國公民的他們
GYIRONG TO KATHMANDU
Sojourn south of the Himalayas
從吉隆到加德滿都
喜馬拉雅南麓漫遊
ANNAPURNA
Deadli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安納布爾納
萬仞絕命處,世界第一巔
MUSTANG
Guerilla hideout south of the Himalayas
木斯塘的暗哨
康人游擊隊的藏身之處
FIRST RESORT IN JAPAN circa 1878
Still leading in many ways
日本首家度假酒店
百年風華 典範猶存
GIRL AT CENTER STAGE (Part 1)
And the Hong Kong Connection
照片中央的女孩(上)
她與來自香港的人們
GIRL AT CENTER STAGE (Part 2)
Friendship first Competition second
照片中央的女孩(下)
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NATURE in future LESS RESERVE
大自然的未來
少一分保留,多一分自由
EXODUS OF TWO ISLAND COMMUNITIES IN 1955
18,000 civilian human shields saving Chiang Kai-shek’s 10,000 troops (Part 1)
一九五五年大陳孤島的船與影
人肉盾,掩護撤離
ABANDONED AND RESETTLED
Two island communities of Mainland China (Part 2)
廢墟之上,潮聲歸來
被拋棄的大陳島和它重生的傳奇
推薦序/導讀/自序
前言
舊鋼筆在稿紙上暈開最後一滴墨,電子鐘跳到了二○二五年。
一切都是時候該更新了。
我的「寫作工具」演進史,始於安德伍德打字機沉重的機械按鍵,經歷了IBM電動打字機流暢的球形字模,又在重達二十六磅的奧斯本一號「可攜式」電腦上,與WordStar文書處理程序相伴十五載春秋,最終來到了如今筆記型電腦上的Outlook。其間我還零星嘗試過各種機械或者電子設備,只是大多半途而廢。
然而,不管電子科技怎樣更新迭代,時至今日,我的包裡仍長年放著鋼筆和帶橡皮擦的短鉛筆,像某種帶著體溫的護身符,在數位洪流中成為我小小的「安全網」。世界轉得愈來愈快,我卻把過去的緩慢節奏抓得更緊,這或許是念舊使然。
不過在《齊物逍遙》系列的第八本裡,我決定「與時俱進」一點,嘗試些新玩意。時值二○二五年一月,「DeepSeek深度求索」問世,大大挑戰了ChatGPT的地位。其勢頭之猛,竟讓半導體巨頭輝達市值一夜蒸發六千億美元,多家頂尖AI公司股價應聲下跌。
我請我的研究助理測試一下DeepSeek和ChatGPT,分別交給他們「每人」兩個任務,一是以中國與東南亞現代探索為主題,寫一段五十字的序言體英文短文,二是就以探索為一個大主題,寫一首傳統的四句五言詩。
第一道測試的結果,DeepSeek剛剛好給了我五十個英文字,ChatGPT則「缺斤少兩」,只有四十八個字。熟悉英文的朋友可以自己對照一下兩個版本,給出你的評價。
第二個任務,兩首漢詩的原文如下:
遠山藏祕境,碧海隱星辰。步履尋無盡,心隨天地真。 作者:DeepSeek
踏路雲深處,星辰引夢行。山高疑無盡,心遠自通明。 作者:ChatGPT
兩位考生顯然都不在乎平仄押韻,這本是漢詩最基本的格律。不過有趣的是,它們生成的詩作竟不約而同地使用了一些相同的字詞。於是,我決定自己寫一首詩,同樣用上這些詞,算是主動與兩位「詩人」呼應一下。可能未必更好,但一定更貼近我的本心。
此刻,我正乘船航行於巴拉望外海——這片水域,史上稱之為南中國海,有人堅持更新命名叫西菲律賓海,若真要抬槓,或許還能冠上西美利堅海的名號。波濤搖晃著筆身的投影,而詩句正從浪尖誕生:
萬里星晨路,探尋天地間。乾坤雖無盡,神遊海與山。
在我看來,這些人工智能再聰明,終究也只能產出公式的答案。貧瘠的形容詞,空洞的情感,更遑論模仿或取代我在探索途中親身經歷的點滴。那些從偶遇的旅人口中親耳聽來的故事,那些帶著呼吸與溫度的隻字片語,是冰冷的程序永遠無法做到的「真實」。
今年初,不丹四代國王的皇后,攜帶公主女兒與十一歲的外孫毗盧遮那仁波切造訪香港。這位年幼的活佛,眉宇間流轉著超乎年齡的智慧。我於是也請他為本書撰寫一篇五十字的序文。其文字洗練,意蘊深遠,敬錄於後頁,以饗讀者。
我向來不願做探險勳章的陳列者,只願忠誠地紀錄此時此刻,每時每刻。多年來,我總是提醒著自己:昨日攀過的山峰皆成雲煙,此刻丈量的土地方見真章。本書中收錄著我從別人那兒聽到的故事,也有我的親身經歷和感悟,希望您讀到這些文字時,能體會到它們獨特的生命力。
探險家,求知若渴之人。
察世間之奇觀,裨益眾人理解並珍視萬物之美。
黃效文,終身探索不斷。
尋寰宇之奧妙,筆耕以共享其成。
因為再精密的演算法,也模擬不出篝火旁故事裡跳動的光,更複製不了講述者眼中,那片星空的倒影。
文章試閱
不走尋常路的少年探險家
「你開車挺慢呀,這樣挺好,我能好好欣賞一下窗外的風景了!」我們正坐在一輛行進中的豐田麵包車上,我側過身,愜意地對駕駛席上的迪安說道。
「啊,我必須得開慢點,因為我沒有駕照。」
汽車在納土納這個小鎮唯一的紅綠燈前停下。這座東南亞的偏遠小島,坐落在新加坡與北婆羅洲之間的汪洋大海上。隨著紅燈亮起,我的心裡好像也響起了警笛,閒適感一掃而空。
「你說你沒有駕照,是什麼意思?」作為一個無所畏懼、好奇心旺盛的探險者,我此刻也不受控地愣愣問道。
「我從小就在島上長大,我們開船一直都不需要駕照。」迪安很隨意地回答,好像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二○二二年我第一次去雅加達時租了一輛車,租車行也沒跟我要駕照,我就直接上路了。那是我第一次開手排檔的車,只會用一檔。」
「沒一會兒我就被警察攔下了,因為我開得太慢,導致交通堵塞。我告訴警察車子出了點問題,他就給我開了張罰單,也沒查我駕照。不過,也正是因為沒駕照,所以我也不用交罰款啊。」
他語氣輕鬆得像是在聊一場電子遊戲。「後來我慢慢學會了用二檔,速度也快了起來。現在我開車已經很順手了!開車就像打遊戲機一樣輕鬆,我遊戲玩得特別好。」
他越聊越起勁,而我則抓緊了胸前的安全帶,心裡默念平安無事。
「其實我就是靠玩電子遊戲才學會英語的。兩年前,我還打到過《黑色沙漠》東南亞服排行榜的第三名。」《黑色沙漠》是一款韓國開發的網遊,在亞洲地區非常火爆,目前全球玩家總數已經超過五千萬。
迪安自豪地說:「不過我的網速太慢了,因為我家在一個很偏遠的小島上——塞達瑙島。我奶奶是華人,我爺爺是納土納本地人。」
聽到這兒,我不禁坐直了身子,開始認真聽起這個二十八歲的年輕人的「傳奇故事」。我對這裡的華人社區很感興趣,剛剛我們還在一個靠海的小村裡看到了一座緊挨著清真寺的華人廟宇。
「雖然網速慢,但我還是衝上了榜三,算是這個遊戲圈子裡的風雲人物,粉絲們都不敢相信我來自那麼偏僻的小島。」迪安繼續說。「幾個遊戲裡認識的網友還免費邀請過我去他們的國家玩。我去過京都,在那兒住了四天,還去過馬尼拉、新加坡。」
「當時玩遊戲就像是我的一份全職工作,每天要投入八小時。後來,我覺得該做點正經事了,我就把我的遊戲帳號賣給了一個新加坡人,賣了差不多五千新加坡元。」
「拿到錢以後,我先給了爸媽一部分,又給我妹妹們買了新衣服,還買了新手機和一輛二手摩托車。我爸當時特好奇,我怎麼突然變有錢了。」迪安繼續滔滔不絕地講著。此時,公路已經貼著懸崖邊蜿蜒,我很想提醒他專心開車,但他的故事實在太吸引人了,我聽得投入,甚至沒印象車程有多長。其實,我們已經從島的一頭到了另一頭,總共開了六十五公里。到後來,我已經放棄糾結,把生命安全完全交給了這個來自「敢死隊」的「老」司機。不過每當遇到彎道,他都會把車速降至爬行的程度,這倒讓我安心了點。
「有人從台灣給我介紹了一份工作,但我更想留在納土納,尤其是我家鄉的那個小島。所以我拒絕了。」迪安說。
迪安的名字的發音總是讓我聯想到歌手席琳・狄翁。又因為他聰明又幽默,所以開玩笑時我還給他起了個外號,《星際大戰》裡的角色「尤達」。不過後來我發現,他在《黑色沙漠》裡的網名更加有趣,是代表了力量與速度的「電壓」一詞的變體,聽起來科技感十足。遊戲資料顯示,他選的角色身分是弓箭手,等級六十三,二○二○至二○二一年期間在東南亞伺服器排名第三。
或許大家聽我說這些,會誤以為我也是個電子遊戲迷,但我得承認,我的電玩經歷僅限於大學時玩過美國雅達利推出的那款《乓》和日本太東的《太空侵略者》,此後幾十年我再沒碰過遊戲機了。
事實勝於雄辯,迪安的傳奇駕駛技術終於在我們去給車加油的時候得到了完美驗證。當時,「老司機」迪安把車開進加油站後,悠哉悠哉地下車去找服務員。就在這時,畢博士突然大喊:「車在往後滑!」
原來是迪安忘了拉手煞車!我趕緊探身過去,手忙腳亂地找到手煞車,一把拉了上去,才堪避免了「倒車事故」。就在那一刻,我終於徹底明白了迪安全名的深意。他的中間名的讀音,完完全全就是英語「風險」一詞的發音。這名字給他可謂是名副其實,命中註定。
這些天,隨著我對迪安更深入的了解,我發現他遠不止是一個豪華度假酒店前台的普通接待員。他的知識面廣得令人驚訝,超出了我的預期,頭腦也十分靈活。我開始認真考慮,是否該讓他帶我跨過大海,去他位於塞達瑙島的家鄉看看。迪安說,那裡有一個頗具規模的華人社區,還有一種非常稀有的猴子。
不過,這次探訪得先按下不表,我還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來說服我的董事會,去支持我探索一個既遙遠又靠近敏感且爭議不斷的「九段線」的地方。但其實,我已經開始在心裡盤算:「將來能否有機會在那兒啟動一個新項目,並讓迪安擔任項目經理呢?有這樣一位『風險』與『能力』並存的年輕人帶隊,想想就覺得會驚喜不斷。」
在經歷了三個小時「提心吊膽」的車程後,我們終於抵達了午餐目的地,一個簡陋卻別有風味的小餐館,餐桌旁邊就是一片清澈見底、毫無汙染的海岸線,整體風格就像這座島嶼的氛圍,隨遇而安。
此時此刻看著眼前的迪安,我深刻地意識到,我們的司機並不是什麼所謂的「探險家潛力股」,而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完成式探險家」。他竟然成功地把我們四個人從島的一端安全送到了另一端,激動得我甚至想給他發一枚獎章。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回去的時候,我們還能一樣安全到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