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什麼是基進製圖學?:數據時代下的視覺論證
原文書名:Radical Cartography: Visual Argument in the Age of Data
產品代碼:
9786263155817系列名稱:
臉譜書房定價:
800元作者:
威廉.藍金(William Rankin)譯者:
高子梅頁數:
352頁開數:
17x23裝訂:
平裝上市日:
未定出版日:
未定出版社:
臉譜(城邦)CIP:
略市場分類:
人文社會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法律.社會.政治- ※缺書中
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關於地圖的書,更是一本有關『觀看』與『溝通』之道的書。」
耶魯大學製圖學家破除傳統製圖學的窠臼與陷阱,拆解剖析資料地圖的七大組成元素:分層、邊界、統計學、投影法、色彩、尺度、時間,看見這些元素是如何透過地圖影響這個世界,並帶領製圖者與閱聽大眾理解、反思地圖的意義與它該有的樣貌。
在各類大小數據日漸容易取得、蒐集的這個時代,不論是在各類報章書籍或是網站等各類媒體上,我們越來越仰賴透過「圖表」、「製圖」將資訊化為圖像,企圖傳達或進一步解讀歸整出這些數據中的各種意義。但當我們在觀看或是親身製作這些資料地圖(data map,指將統計資料與地圖結合,企圖呈現某種事實分布的圖表)時,我們是否已落入傳統製圖學的各式窠臼、陷阱而不自知?組成地圖的在這個時代,我們又該如何製作出「有意義」、我們真正需要的資料地圖?
對每張地圖你該問的五個問題
1. 建構起這個世界的視覺磚頭(graphic building block)是什麼?
2. 這張地圖讓什麼可見,什麼不可見?
3. 什麼被強調,什麼又被縮小了?
4. 這張地圖希望人們怎麼使用它?又希望怎樣的人使用它?
5. 這張地圖告訴了我們什麼?
「這是一本關於地圖的書,更是一本有關『觀看』與『溝通』之道的書。」
耶魯大學製圖學家破除傳統製圖學的窠臼與陷阱,拆解剖析資料地圖的七大組成元素:分層、邊界、統計學、投影法、色彩、尺度、時間,看見這些元素是如何透過地圖影響這個世界,並帶領製圖者與閱聽大眾理解、反思地圖的意義與它該有的樣貌。
在各類大小數據日漸容易取得、蒐集的這個時代,不論是在各類報章書籍或是網站等各類媒體上,我們越來越仰賴透過「圖表」、「製圖」將資訊化為圖像,企圖傳達或進一步解讀歸整出這些數據中的各種意義。但當我們在觀看或是親身製作這些資料地圖(data map,指將統計資料與地圖結合,企圖呈現某種事實分布的圖表)時,我們是否已落入傳統製圖學的各式窠臼、陷阱而不自知?組成地圖的在這個時代,我們又該如何製作出「有意義」、我們真正需要的資料地圖?
對每張地圖你該問的五個問題
1. 建構起這個世界的視覺磚頭(graphic building block)是什麼?
2. 這張地圖讓什麼可見,什麼不可見?
3. 什麼被強調,什麼又被縮小了?
4. 這張地圖希望人們怎麼使用它?又希望怎樣的人使用它?
5. 這張地圖告訴了我們什麼?
作者簡介
威廉.藍金(William Rankin)
歷史學家和製圖師,現任教於耶魯大學,擔任科學史助理教授。他的製圖活動專注於將日常的城市和領土地理重新想像為統計、法律和歷史的複雜景觀。他的地圖曾出現在美國和歐洲的出版物和展覽中,包括《外交政策》、《Perspecta》、《哈佛設計雜誌》和《國家地理》,並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瑞特學院、洛桑製圖雙年展、米蘭三年展和多倫多影像節展出;他的地圖還曾隨ICI的「實驗地理學」展覽巡迴數年。他的歷史研究關注二十世紀製圖和導航的政治。
譯者簡介
高子梅
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華威葛瑞廣告公司AE及智威湯遜廣告公司業務經理和總監,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有《遊牧人生》、《謊言之瓶》、《模範領導》、《破案女神》、《小零件改變大世界》等。
書籍目錄
引言
第一章:邊界
第二章:圖層
第三章:人
第四章:投影法
第五章:色彩
第六章:比例尺
第七章:時間
總結:製圖學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