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一則新聞的誕生:新聞是怎麼來的呢?給小公民的媒體探險旅程與識讀指南

原文書名:INSIDE STORY: HOW THE NEWS WORKS


9786267683491一則新聞的誕生:新聞是怎麼來的呢?給小公民的媒體探險旅程與識讀指南
  • 產品代碼:

    9786267683491
  • 系列名稱:

    IdeaPool
  • 系列編號:

    2AB739
  • 定價:

    540元
  • 作者:

    珍.馬洛Jane Marlow
  • 譯者:

    Sunny老師
  • 相關作者:

    繪者:蒲顯琳Terri Po
  • 頁數:

    64頁
  • 開數:

    21x28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1030
  • 出版日:

    20251030
  • 出版社:

    創意市集(城邦)
  • CIP:

    890.3
  • 市場分類:

    學習讀物(高年級)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童書類
  •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在資訊爆炸、真假難辨的時代,如何讓 10–15 歲的孩子具備「媒體素養」與「新聞判讀力」?
為青少年設計的新聞入門書,帶領孩子循序漸進認識新聞的世界,從基礎概念到實際應用,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成為聰明的新聞使用者。

1. 認識新聞的全貌
什麼是新聞:事件演變到新聞,不同的新聞類型,以及新聞透過何種形式接觸到我們。
新聞並非單一形式:體育新聞、國際新聞、娛樂新聞、調查報導,依題材與目標受眾展現出不同樣貌。
多元管道的新聞接收:電視、網站、社群媒體、廣播、Podcast、報紙,甚至口耳相傳,都是新聞的形式。
新聞的目的是報導與我們切身相關的事件,從國際、全國到地方甚至我們自己,幫助孩子理解世界的多層次。

2. 判斷新聞的真偽
您可以信任的新聞:中立呈現事實具備平衡報導及平等回應。
假新聞造成的不信任感:錯誤訊息及誤傳訊息。
分辨新聞是否可靠,報導是偏向觀點還是事實?
互動小測驗:設計「假新聞挑戰」,讓孩子透過遊戲測試自己的判斷力。

3. 進入新聞攝影棚現場
認識新聞主播工作內容,並深入了解製作新聞的各個流程要角:編輯群、外勤團隊、攝影棚內外的技術團隊。
透過記者的一天,清楚看到新聞產出的脈絡與分工,理解新聞不只是畫面上的主播,更是眾多人力協作的成果。
你想進入新聞界嗎?透過測驗了解你的特質及該具備的技能,幫助你挑選新聞工作中適合的崗位。

4. 擴展新聞的視野
今天新聞面臨的挑戰:假訊息氾濫、注意力碎片化、媒體偏見。
未來我們對新聞的期望:科技發展下,媒體應如何回應公眾需求。

為什麼值得家長為孩子選這本書?
降低孩子誤信假新聞的風險:讓他們在社群與網路世界中學會保護自己。
提升閱讀與批判思考能力:透過案例、測驗與反思,養成獨立思考習慣。
與學校教育銜接:符合媒體素養教育的需求,補足課堂未必涵蓋的實務知識。
引導正向價值:新聞不只是資訊,更是理解世界、培養公民責任感的重要途徑。

新聞每天都在塑造世界,也在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給他們一個理解新聞的工具,就是給他們一雙看清世界的眼睛。


作者簡介


姓名:珍・馬洛Jane Marlow
寫作是Jane職業生涯中所有道路的共同元素。作為電影製片人和編劇,Jane憑藉她的短片獲獎,為一些英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連續劇撰寫劇本並編排故事,並於2002 年出版她的第一本小說。職業生涯記者和專題作家。

本書是她作為 ITN 傳播團隊的一員撰寫的第一本給年輕讀者的非小說類書籍。


譯者簡介


姓名:Sonny老師

師大翻譯所博士、美國 UCLA 訪問學者、炙陽國際顧問創辦人、炙星投創國際長。

十年中英口筆譯經驗,現專事企業管理及留學顧問,時常遊走於台灣、美國、加拿大之間,譯有《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道德》(Moral, Immoral, Amoral)(麥田)、《吻的文化史》(The History of the Kiss)(麥田)等書。

FB 粉絲專頁:Sonny 老師的英文國際力

相關作者簡介


姓名:蒲顯琳Terri Po

在香港長大的插畫家,畢業於蘇格蘭愛丁堡大學藝術學院,主修插畫。現於倫敦生活及工作,是一名插畫師。她最喜歡畫的東西是大腦和各種有斑點的東西。
https://www.instagram.com/iiterripo/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從新聞如何運作了解到新聞的客觀性

什麼是新聞、新聞的歷史、您可以信任的新聞、新聞類型、假新聞、公民新聞、記者生活中的一天、新聞過程中的人物、塑造世界的新聞故事、數位新聞、新聞的未來、假新聞測驗

新聞的來源、新聞的歷史及其在世界各地的運作方式,以及新聞過程中的人物、今天新聞面臨的問題、未來我們對新聞的期望等等。

新聞媒體指南:新聞的製作方式、新聞的內容和受眾、消化新聞時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如何成為精明的新聞消費者的技巧。項以及如何成為精明的新聞消費者的技巧。

書籍目錄


歡迎來到新聞世界
新聞是什麼?
新聞的歷史
哪些新聞值得信任?
什麼是「假新聞」?
歡迎來到新聞攝影棚
新聞產製流程中的要角
新聞的類型
體育新聞
國際新聞
娛樂新聞
調查報導
記者的一天
改變世界的新聞
一起數位化
公民新聞
我們本身就是新聞
新聞的未來
你想進新聞界工作嗎?
一些小結語
專業用語對照表


推薦序/導讀/自序


具公信力媒體一致背書,揭示新聞運作的流程與內幕。
在真假難辨的時代,從小建立良好的媒體閱聽素養力。

PeoPo公民新聞平台
TalkNews 說新聞總編輯 潘嵩仁
文化銀行 創辦人 邵璦婷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臺長 黃月麗
作家╱閱讀推廣人 綠君麻麻

專業媒體與閱讀倡議者  共同推薦

「ITN 與作者珍・馬洛(Jane Marlow)為本書提供了深厚的專業背景,使其內容充滿豐富且具啟發性。各年齡層的讀者都能從書中了解新聞報導的不同面向,從採訪取材到影像剪輯。書中特別成功之處在於,它能巧妙吸引年輕讀者——語氣友善生動,關鍵詞在正文與詞彙表中都有清楚定義。作者以簡明、有趣的新聞案例來說明觀念,並設計多項『作業與任務』,讓讀者學會辨識偏見與假新聞。」
——Stephen Dilley,《Just Imagine》(英國兒童閱讀教育與評論網站)

「這本書對任何對新聞懷有興趣的年輕人都極具價值。書中的媒體素養單元深具吸引力,使本書成為一項極佳的教學資源,幫助青少年培養成為具批判思考力的公民。」
——Amy McKay,《LoveReading4Kids》(英國知名兒童與青少年圖書推薦網站)

「書中收錄了實習作業與任務、問與答、新聞警報與專業用語對照表,是學校圖書館的絕佳藏書。不僅適合隨手翻閱,也能吸引有志於從事媒體工作的學生。」
——《Armadillo Magazine》(英國兒童文學與教育評論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