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從無到有工程大剖析:隧道(新版,書末附「召集!小小觀察家集合」學習單)
原文書名:クモクモザわサゑペ 3:Ь⑦б
產品代碼:
9786267755020系列名稱:
閱讀與探索系列編號:
0BNP4040定價:
380元作者:
鹿島建設株式會社/繪圖:武者小路晶子譯者:
李彥樺頁數:
32頁開數:
21.6 x 30.3 x 0.9裝訂:
精裝上市日:
20250807出版日:
20250807出版社:
小熊-遠足文化CIP:
441.9市場分類:
學習讀物(低中年級)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童書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從無到有,全面探索「隧道」開鑿的奧祕!
臨場感十足的工程繪本,滿足大小讀者對建造的好奇!
符合STEAM教育精神
工程知識╳身臨其境╳重型機械
小學生工程科普入門書
★書末附「召集!小小觀察家集合」學習單,帶領孩子觀察身邊厲害的建設。
「看到隧道另一頭的光了!」每當車子穿越長長的隧道,眼前景色豁然開朗的那一刻,總讓人感到無比興奮與期待。
臺灣地形多山,隧道因此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建設。經由隧道,我們才能跨越山脈或海洋的阻隔,不必繞路就快速、安全的抵達目的地。你是否曾好奇,這些穿山越海的隧道是怎麼打通的?開鑿隧道時又會出動那些工程機具?
本書透過詳細紀實且富童趣的大跨頁插畫,展現隧道從無到有的開鑿過程:確定隧道位置後,得先用鋼架搭建拱形的出入口,再按照鋼架形狀開挖;以鑽孔機在岩壁上鑿洞後,把炸藥埋入孔洞中,並於遠方引爆;之後藉由側卸式裝載機和砂石車將炸下的砂土與岩塊運出隧道;另外,為防止崩坍,還得出動混凝土噴漿車,在壁面上噴灑混凝土固定土石……施工步驟一覽無遺,宛如親臨開挖現場。
除了一步步展現開挖隧道的工程細節,認識爆破流程、隧道內的通風設備與緊急電話用法,更延伸補充隧道的起源,介紹世界各地的有趣隧道,拓展孩子的眼界;書末特別設計「召集!小小觀察家集合」學習單,引導孩子仔細觀察並記錄,統整學到與看到的知識,發掘身邊令人驚嘆的工程巧思。
開鑿隧道的過程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環節,讓我們一起來觀察每道厲害的施工,是如何運用鑽孔機、混凝土噴漿車、潛盾機等重型機械,體驗從無到有的奧妙與偉大吧!
從無到有,全面探索「隧道」開鑿的奧祕!
臨場感十足的工程繪本,滿足大小讀者對建造的好奇!
符合STEAM教育精神
工程知識╳身臨其境╳重型機械
小學生工程科普入門書
★書末附「召集!小小觀察家集合」學習單,帶領孩子觀察身邊厲害的建設。
「看到隧道另一頭的光了!」每當車子穿越長長的隧道,眼前景色豁然開朗的那一刻,總讓人感到無比興奮與期待。
臺灣地形多山,隧道因此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建設。經由隧道,我們才能跨越山脈或海洋的阻隔,不必繞路就快速、安全的抵達目的地。你是否曾好奇,這些穿山越海的隧道是怎麼打通的?開鑿隧道時又會出動那些工程機具?
本書透過詳細紀實且富童趣的大跨頁插畫,展現隧道從無到有的開鑿過程:確定隧道位置後,得先用鋼架搭建拱形的出入口,再按照鋼架形狀開挖;以鑽孔機在岩壁上鑿洞後,把炸藥埋入孔洞中,並於遠方引爆;之後藉由側卸式裝載機和砂石車將炸下的砂土與岩塊運出隧道;另外,為防止崩坍,還得出動混凝土噴漿車,在壁面上噴灑混凝土固定土石……施工步驟一覽無遺,宛如親臨開挖現場。
除了一步步展現開挖隧道的工程細節,認識爆破流程、隧道內的通風設備與緊急電話用法,更延伸補充隧道的起源,介紹世界各地的有趣隧道,拓展孩子的眼界;書末特別設計「召集!小小觀察家集合」學習單,引導孩子仔細觀察並記錄,統整學到與看到的知識,發掘身邊令人驚嘆的工程巧思。
開鑿隧道的過程中,有許多不可思議的環節,讓我們一起來觀察每道厲害的施工,是如何運用鑽孔機、混凝土噴漿車、潛盾機等重型機械,體驗從無到有的奧妙與偉大吧!
作者簡介
監修者簡介
鹿島建設株式會社
鹿島建設株式會社是日本五大建設公司之一,總公司設址於東京,創辦於1840年,在日本建築業的發展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主要建造涵蓋水壩、橋梁、隧道、棒球場等,尤其在建造核電廠及高層建築物方面享有盛譽。
譯者簡介
李彥樺
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曾任私立東吳大學日文系兼任助理教授,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涵蓋科學、文學、財經、實用書、漫畫等領域,作品有「繪本工作細胞」系列、「上臺好好說」系列、「未來工作圖鑑」系列、「小學生的統計圖表活用術」系列,以及「小學生的STEAM生活實踐場:我是小小修理師」系列等(以上皆由小熊出版),並於臉書粉專「小黑熊譯言不合就發文」上不定期更新翻譯心得。
相關作者簡介
繪者簡介
武者小路晶子
出生於日本福岡,現居東京。畢業於筑波大學理工系,曾在MJ Illustrations進修。對「社區總體營造」領域深感興趣,喜歡描繪街道、建築物和群眾景象;目標是畫出讓所有人會心一笑的有趣插圖,作品也涵蓋繪畫日記與刺繡。
審訂╱陳建州
現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教授,曾任高屏溪橋建造工程師、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橋梁工程研究中心顧問,以及中華顧問工程司正工程師;研究與授課範圍廣含結構動力學、橋梁工程、預力混凝土、工程數學、基本結構學、鋼筋混凝土和測量學等。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本書特色
1. 大跨頁圖介紹施工步驟,激發孩子探索欲
開鑿隧道需要進行哪些工程?每項工程又要使用哪些特別的重型機械?以吸睛的大跨頁圖展現隧道從一片山壁到完工之間的種種興建步驟,每一次翻頁都是一個驚喜,幫助孩子清楚了解施工要點與相關工程知識。
2. 收錄世界知名隧道照片,開啟孩子世界觀
隧道的設計不僅縮短被山、海阻隔的距離,甚至能拉近國與國的往來。例如英法海底隧道僅需短短半小時,便可跨越英吉利海峽,大幅提升英法兩國的交通便利;而位於瑞士與法國交界的 LHC 隧道,則成為核子實驗的重要基地……這些功能多元的隧道,展現人類結合技術與想像力所打造的非凡成就。
3. 重型機械圖解趣味十足,滿足孩子好奇心
隧道施工少不了各式各樣的重型機械,而這些正是孩子的最愛!像是混凝土噴漿車能從遠方操控,在隧道岩壁上噴射混凝土,加強壁面;潛盾機則可使用裝有銳利刀刃的圓形旋轉刀盤,一邊向前推進一邊削下土塊與岩石,在鬆軟地層或海底開挖隧道……形形色色的工程機具介紹,保證讓孩子愛不釋手。
4. 附加觀察紀錄學習單,燃起孩子求知欲
收穫豐富的工程知識之餘,家長還可以善用書末的「召集!小小觀察家集合」學習單,陪伴孩子觀察工程人員身上的安全裝備,了解每項配備的名稱與用途。透過實地踏查,知識與生活經驗緊密結合,學習也更加有感。
▲「從無到有工程大剖析」系列(共6冊)
《從無到有工程大剖析:道路》
《從無到有工程大剖析:隧道》
《從無到有工程大剖析:橋梁》
《從無到有工程大剖析:大樓》
《從無到有工程大剖析:水壩》
《從無到有工程大剖析:遊樂園》
書籍目錄
.前言:跨越障礙的隧道
開鑿隧道
挖掘前的準備工作
設置出入口
以鑽孔機來挖洞
穩固開挖的區域
打入鋼條
不斷向前挖
看見另一頭了!
守護安全的機制
隧道建造完成
.後記:隧道可以改變世界
關於隧道……
隧道的起源:洞窟╱洞窟?隧道?想一想,哪裡不同呢?
最古老的隧道:通往河川下方的隧道╱和尚徒手開挖的隧道
靠著許多人努力完成:世界上各種有趣的隧道
趣味十足:隧道施工時無可取代的重型機械
推薦序/導讀/自序
跨越障礙的隧道
當眼前聳立著萬丈高山,或是有一條很寬的水道阻隔去路,為了到達另一頭,就非得繞路不可。
這時腦海中可能會浮現一個想法──如果可以在這裡建造一條隧道該有多好!
儘管有需求,但隧道不是輕易就能建造完成,施工過程中必須長時間反覆的挖掘,考量許多環節,不斷評估,例如「開鑿一條隧道,對於大自然和居民會不會造成不良影響?」、「真的對多數人有幫助嗎?」
我們生活周遭有各種隧道,有些隧道給人、汽車或火車通行,有些則給動物使用。除了陸地上之外,在地底和海底也有隧道。人類挖掘這麼多隧道,表示隧道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
建造隧道需要使用許多特殊的重型機械,才能順利進行開挖、爆破、運出碎石與加固壁面等工程。現在,和我們一起從無到有開鑿一條隧道吧!
讀到「挖隧道前要用化?木來向山神致意」的說明,我和孩子都忍不住驚呼「沒想到有這種儀式!」除此之外,由和尚開挖的古老隧道、連接英法兩國的海底隧道、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建造的實驗隧道……每一頁都讓人大開眼界。這不只是一本工程繪本,更是開啟孩子世界觀的大門。──Maki(日本讀者)
這本書解答了「隧道怎麼挖」的疑問,還囊括許多有趣的知識,像是挖掘隧道時工程人員需要配戴專業的防塵口罩、隧道內部得插入三至四公尺的岩盤螺栓來強化壁面,還有最早的隧道竟然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我和女兒還特地上網查了書中介紹的世界最長隧道——挪威洛達爾隧道的影片,燈光的設計真的很令人驚豔!──麻雀媽媽(家有小學生)
每個月都要穿過雪山隧道回老家,但我從沒想過建造隧道背後需要這麼多步驟。女兒特別喜歡混凝土噴漿車往岩壁噴射混凝土的那一幕,看了好幾遍。這本書圖片畫得特別細緻,能讓孩子邊看邊學,推薦給家裡有小小工程迷的爸媽!──阿火(家有兩寶的上班族爸爸)
隧道幫助人類突破地形的限制,讓汽車得以穿過山脈、火車能夠通過海底,大幅縮短兩地之間的距離,促進人與人、城市與城市,甚至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發展,成為現代交通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然而,要在山脈中開路,或在海底下打通通道,遠比我們想像得困難。工程人員必須克服複雜的地形、堅硬的岩層,還有滲出的地下水等重重挑戰。以臺灣的雪山隧道為例,工程歷時十五年才完成,背後是一連串縝密的評估、細緻的規畫、艱鉅的開挖,以及長期的堅持。這類深埋地底的大型工程,由於難以親眼目睹,更讓人對它們充滿好奇。
《從無到有工程大剖析:隧道》正是一本能解開這份好奇的書。
本書以清楚的大跨頁圖,詳實呈現隧道從無到有的建造歷程,每一個步驟都條理分明,讓複雜的工程知識變得直觀又易懂。你彷彿跟著工程人員與重型機械一起踏入隧道的施工現場,卻不必承受爆破的震動或碎石崩塌的危險;原本曠日費時的工程,也濃縮在一頁頁精采畫面中,只需翻動書頁,就能一口氣見證隧道的誕生。
當你了解隧道背後的努力與智慧,或許下次搭乘交通工具穿越隧道時,就不會只是匆匆經過,而能體會這番便利是無數人默默付出的成果,並對那些辛苦工作的工程人員心懷感謝。
現在就翻開《從無到有工程大剖析:隧道》,一同走進那條看似黑暗卻充滿驚奇的隧道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