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疾風魅影-造飛機的人】華錫鈞──以鐵翼扛起臺灣

原文書名:


9786269901944【疾風魅影-造飛機的人】華錫鈞──以鐵翼扛起臺灣
  • 產品代碼:

    9786269901944
  • 系列名稱:

    少年文學
  • 系列編號:

    70
  • 定價:

    390元
  • 作者:

    寬和影像、黃筱嵐
  • 相關作者:

    繪者:傅楓宸
  • 頁數:

    128頁
  • 開數:

    17x23x0.68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50324
  • 出版日:

    20250324
  • 出版社:

    秀威少年-秀威資訊
  • CIP:

    783.3886
  • 市場分類:

    學習讀物(高年級)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童書類
  •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你嚮往天空的自由嗎?
他不僅嚮往天空,還為國家製造出頂尖的飛機 IDF,
讓臺灣翱翔在受人仰望的高空之中。

身為前空軍黑貓中隊隊員,數次出生入死完成任務後,華錫鈞本可留在美國坐擁高薪、自在生活,他卻選擇進修後回國,建立空軍航空科技研究發展中心,從零開始培養臺灣的航發人才。沒想到,比 50,000 英尺高空更險峻的任務,才正要開始……

在臺美斷交、缺乏技術支持的條件下,華錫鈞帶領團隊研發國產飛機,但原型機試飛時卻發生意外,導致飛官墜海身亡……。他既要面對立法院的質詢、民眾的質疑,最難過的,卻是讓生命逝去的自責與重擔。

憑著多年來不懈的努力,臺灣自製飛機「AT-3 自強號」、超音速「IDF 經國號」相繼升空,為華錫鈞上將贏得「IDF 之父」的美譽。而在事業背後,夫人華周毓和的愛與支持,穿越艱難歲月始終相伴左右,兩人攜手完成了他們的夢想,將更寬廣的天空留傳給所有嚮往飛翔的人。

【疾風魅影-造飛機的人】
★王 助──讓夢想飛向雲端
★華錫鈞──以鐵翼扛起臺灣
獻給那些被地心引力、權威束縛,卻依然勇敢飛向高空的鬥士們。
願他們的心念,帶領我們朝著更廣闊的天空展翅、翱翔!

作者簡介


寬和影像│文
寬和影像事業有限公司早期以拍攝製作 MV、電視偶像劇為主,負責人楊佈新導演 2010 年投入劇本開發,開發作品《勝女珍德》獲得「100 年度徵選優良電影劇本」佳作劇本獎;《純愛大聯盟》入選同年優良電影劇本提名。2018 年耗時六年、走訪美中臺三地而完成的首部電影紀錄片《疾風魅影-黑貓中隊》正式上映。

黃筱嵐│文
臺灣作家,現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研究所,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後山文學獎等獎項。她的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人與土地的關係,關注社會議題。

相關作者簡介


傅楓宸│圖
從政戰學校藝術系畢業後,傅楓宸在軍職的歷程中從事應用美術的工作,從事宣傳漫畫、插畫、攝影、雜誌美術主編等職務,期間累積了豐富的平面設計實務經驗。透過十餘年的軍事攝影經驗與軍事歷史考證能力,退伍後曾策展「高空的勇者──黑貓中隊特展」等八次國防部的軍事歷史特展,並轉化在軍事題材繪畫創作之中。現專職於柴燒陶藝雕塑創作。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前黑貓隊員、臺灣 「IDF 之父」華錫鈞上將,在臺美斷交、技術支援中斷的困境中,帶領團隊研發出自製飛機的故事。
★紀錄片《疾風魅影-黑貓中隊》團隊策畫,20 幅插畫寫實描繪飛行員日常與飛機研發歷程,書後附黑貓中隊、快刀計畫、經國號設計、AI 在 U-2 戰機的技術運用等航空知識延伸閱讀,見證 IDF 鐵翼承載的歷史與重量!

書籍目錄


【華錫鈞──以鐵翼扛起臺灣】
【鐵翼承載的重量】
 華夫人親筆信
 28 位黑貓教官
 黑貓出任務!坐進戰機之前的準備
 快刀計畫 Project Razor──臺灣和美國的祕密合作
 「快刀計畫」──國史館檔案選錄
 極機密!華錫鈞的 GRC-125 任務
 DT──「經國號戰機機載軟體開發驗測模擬器」的故事╱杲中興
 AI「阿圖」相助,U-2 不再孤軍奮戰!╱克里斯.波克
 華錫鈞與中華民國的航空發展歷程

推薦序/導讀/自序


須文蔚(臺師大文學院院長)
齊立平(中科院航空所前所長)
──專文推薦!

推薦序╱讓自製鐵翼扛起家國

須文蔚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從小在空軍眷村長大,從巷口轉進來的小廣場,第一間平房住的吳國端伯伯自空軍官校第八期航空班畢業,他從 1938 年昆明畢業後,打過抗戰,國共內戰時,負責守衛首都領空安全,出生入死。老人家年過七旬,有次閒談時,突然拿出一張青年時的照片,他和幾位青年穿著軍服,背景是標語:「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於盡。」

「帥不帥?」溫文儒雅的老人笑著問。

我一時答不出來,望著照片上臉龐還帶著稚氣的一群青年,怎能許下如此無畏的諾言?真不是一個「帥」字可以形容。

像吳國端一樣抱著我死國生,在天空上為國奮戰的青年,在抗戰期間多半都出自名校與名門,在極為劣勢的條件下出擊 3,337 次,死亡、失蹤 3,533 人,誠如英國首相邱吉爾曾經讚譽空軍將士的犧牲精神:「從來沒有這麼少的人,為這麼多的人,做出過這麼大的貢獻!」(Never 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但在眾人的善忘中,民國飛行員的故事,漸漸無聲無息。

楊佈新導演一直關注空軍歷史,在海峽中線日漸貼近臺灣本島之際,他在 2018 年推出紀錄片《疾風魅影-黑貓中隊》,為臺灣最神祕的高空偵察中隊造影,搶在黑貓前輩還沒離開世間,讓他們現身說法,見證了冷戰期間,美國給予臺灣軍備和高科技,而我們最優異的飛行員為他們偵蒐情報,雖然飛官們的翅膀扛起了臺灣,但犧牲或被俘的飛行員是否得到了國家的尊重?而時代悲歌下又留下什麼記憶檔案?是他透過影片提出的大哉問。

2019 年春天邀請楊導演和我一起文學走讀,在公館一帶,找尋空軍歷史的遺跡。當天根據 1971 年的空照圖的比對,我們穿過鹿鳴堂,穿越時間,置身於美國空軍的「臺北通訊站」(Taipei Air Station)中,在教堂前,楊導演為我們解釋黑貓中隊拍回來的底片與情資,就曾經存在臺大校園的一隅,如此神祕?又如此屈辱?

接下來大疫來襲,楊佈新導演沒有停下腳步,開始追索王助與華錫鈞兩位航空工程師的故事。兩位工程師共同的願望都是:中華民國能夠自製飛機,讓我們的飛行員能捍衛美好的家園。

楊佈新導演和我往復通信,交換資料,蒐集史料,關注王助在 1917 年進入馬尾海軍船政局海軍飛機工程處,把飛行夢實現在水面上,設計與製造出中國海軍第一架水上飛機,盡可能還原當時的人事物。讓人佩服的是,楊導演在華錫鈞將軍的生平資料蒐集上,真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還進行大量的田野功夫,訪問了華錫鈞夫人周毓和女士。

當傳記雛形浮現,我建議是否先編寫給青少年閱讀的歷史小說?畢竟「史統散,小說興」,以故事的感染力傳遞歷史真相,應當是這個時代有識者必須開闢的新途徑。

王助一生規劃出無數飛機的草圖,可惜戰火連天,國家貧弱,最終只能把一生的才學,寄託在臺灣省立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的《航空工程》(Engineer Aerodynamics)講義上。團隊邀請了古雯來執筆《王助──讓夢想飛向雲端》一書,由我提供一份故事綱要,把故事鎖定在民國第一代航空工程師王助、巴玉藻、王孝豐、曾詒經的兄弟情上,集中描寫第一架水上飛機設計與試飛的各種困難,以及最終一飛沖天的喜悅。

王助 1965 年過世,他國造戰機的大夢還要等到 1988 年,華錫鈞主持的「鷹揚計畫」第一架「IDF」原型機出廠,才算是築夢踏實。事實上,華錫鈞將軍在《疾風魅影-黑貓中隊》就屢屢登場,他不可思議的飛行技術,成功在柯爾特斯(Cortez, Colorado)的小鎮機場迫降,是飛行史上的傳奇,他毅然放棄美國高薪的工作,返國投身 IDF 經國號戰機的研發,更讓人敬佩。軍事故事多半表揚英雄,我和執筆的黃筱嵐發想時,覺得如果從周毓和女士的角度:新嫁娘時心跟著 U-2 偵查機懸在雲端,等到丈夫退伍,在美國還打工供先生進修,好不容易先生取得博士,卻接受國家的徵召,放棄優渥的生活,回到臺灣,如是深情,如是寬厚,確實讓人動容,我展讀《華錫鈞──以鐵翼扛起臺灣》一書的初稿時,頻頻拭淚,深受周毓和女士的深情感動。

讓自製的鐵翼扛起家國,是民國人物幾乎跨越一世紀的夢想,王助的遺憾並非末日,華錫鈞的成功也絕非終點,這兩本書記錄下的史實告訴我們,唯有抱持著不屈服的勇氣前行,誠如《韓非子.喻老》所說:「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薦序╱華錫鈞篇

齊立平
中科院航空所前所長

百年間,從螺旋槳到超音速的航太工程發展歷史,18 世紀曾經缺席西方工業革命、接著一路工業與科技落後的我們,一群以國家責任為己志的工程師們全心投入、堅持數十年的苦工、並在有限資源下發展出直追世界的 AT-3 教練機、IDF 戰機、AJT 高級教練機與無人機;在 U-2 英雄華錫鈞將軍的領導下,各領域學有專精的工程師日以繼夜,全心投入,奠定了臺灣現代的航空工業系統工程。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AI 極速更迭的時代,正是「航太無界,未來無限」的時刻,航太科技的競爭更是國力與國家安全的基礎;因此,著手由知識教育啟蒙,以淺顯易懂的小說讀本為架構,講述國家航空發展歷史、工程師們讓夢想飛上雲端與科技元素的英雄故事,以人文基礎為未來科技發展提供了倫理指導和創新靈感。

綜觀歷史,國際局勢與國家處境艱難,我國航空人才與科技能量受之紛擾不安,歷史不會駐足,時代不會停留,中華民國百年來航空科技的孕育和發展,仍映照在航空工程師們的努力與心靈之中。過去波瀾壯闊,時有晦暗不明,未來挑戰重重,但仍期待我國有志有心青年,能夠「青春無畏,逐夢藍天,再創航太新頁」。

文章試閱


清晨 4 點半,機坪上的 U-2 在曙光裡,像隻將醒的黑貓。當日的後備飛行員王太佑正在機上檢查。雖然,今天要飛的人不是他,但在已著裝的飛行員抵達前,多半都由當次擔任後備飛行員的隊友,協助起飛和落地,其中也包括任務機的檢查跟最後確認。

不多久,一輛廂型車載著華錫鈞抵達。待華錫鈞坐進座艙,王太佑為他扣好降落傘,接上氧氣接頭與電訊插頭,等一切就緒後,王太佑不知從哪摸出兩枝削好的鉛筆,順手插進操縱桿前方,然後笑著說:「舊的那兩枝我先幫你收著,等你回來拿!」

「好。」華錫鈞笑著回應,這是他倆的小默契,也是隊友還在等他平安歸來的意思。

檢查完畢,王太佑抬起手,豎起大拇指,朝華錫鈞說了句:「Do your best!」,華錫鈞回以同樣的手勢:「Thank you.」

清晨五點,天光像剛睡醒的貓尾巴,從地平線伸了出來。已到了起飛的時刻,王太佑上前,替華錫鈞蓋上座艙罩,並將它鎖好。然後步下梯架,在漸亮的天光中,目送著華錫鈞所駕駛的 U-2 御風而起。

***
70,000 英尺高空上,蒼穹盡頭是一抹深邃的藍。華錫鈞駕駛著 U-2 偵察機,於水氣與灰塵絕跡的高空中悄聲飛行,宛若張開雙翼的黑色天使。因為所有的雲都停在 40,000 英尺以下的對流層,使得座艙外的陽光顯得格外耀眼,連天空也湛藍得沒有一絲雜質。

對華錫鈞來說,窗外的景色之於他,早已過了當初的悸動。雖然,他依舊很享受這種翱翔天際的感受,也仍會為天地浩瀚、生命渺小而觸動。只是,一旦他穿上這身特製的裝備,以「黑貓」之名,執行國家所交付的任務,所有的念想他都必須摒棄,只留下「完成任務、全身而退」這唯一的信念。

透過飛機的下視鏡,華錫鈞分辨出自己正逐漸接近青島,他先找出下方的地標,確認自己在正確的航線上,然後用鉛筆寫下飛行紀錄,一切就緒後,他沿著地圖上那條紅線飛行、前進,準備在抵達目標地上空時,執行偵照的任務。

***
飛機自青島登陸後,華錫鈞便發現,不時有共軍的戰鬥機,從他的機腹下方掠過。看著那一條條白色的凝結尾,頻繁地在身下巡弋而過,華錫鈞與他駕駛的 U-2 則像藏在房梁上的黑貓,無聲無息地從米格機頭上越過,朝北京的方向一路飛去。

當他飛至山海關附近時,偏流儀狹窄的視窗裡,驀然現出一條蜿蜒的龍,沿著山脊蟠踞。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熟悉的旋律自腦中響起,一時間,那條搖頭擺尾的龍便鑽進他的童年,讓他有走入時光洪流的錯覺。

他數次目睹過空軍軍歌裡的「五嶽三江雄關要塞、美麗的錦繡河山」,今天他再次受到故國的壯闊撼動。他忽地想起,和他一起看雲、數星星的兒時玩伴,想起那個教會他〈長城謠〉的小學音樂老師,想起了自己曾想一睹萬里長城萬里長的心願。

迴環複沓的旋律,仍一下下扣在他激動的胸膛,華錫鈞沒想到會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見到心目中的長城,也沒想到本應受巨龍照拂的家園,竟讓共產黨的赤焰燒得分崩離析。

想到這裡,他更堅信了自己身為軍人的使命,是保家衛國,是讓人民能安居樂業,不再因戰火硝煙而顛沛流離。收拾起激動的心情,華錫鈞全神貫注地維持在任務航線上,隨著他越來越接近北京上空,下方的凝結尾也越來越多。

在飛過山海關後,華錫鈞沿著唐山、天津持續朝北京潛行,在抵達偵照目標前的 40 分鐘,他啟動機腹下方的相機,確認相機在高空低溫下,能正常運作。終於,這隻潛行的黑貓,悄然逼近了北京上空。

「要是能把北京這三年的空防部屬情況拍回去,在國防作戰上,就能知己知彼了。」靜默的天際裡,除了單調的引擎聲與華錫鈞自己的呼吸聲外,只剩下相機的快門聲響個不停。他清楚知道,有了這些珍貴的情資,將來 35 中隊的同僚,在執行對中國偵照勤務時,會因為有了更準確的參考依據,而安全不少。

北京已緩緩地離開視野,華錫鈞在心底鬆了口氣,因為這表示此趟任務已完成大半,他只需飛行至張家口後回轉,即可返航。然而,就在此時,座艙內的警示燈卻突然亮起,「糟了,斷電!」他在心底驚呼,隨即試著重啟發電機,失去電力的 U-2 連自動駕駛系統也跟著失效。

***
U-2 偵察機之所以被喻為「史上最難駕馭的機種」,是因為本身的設計極為脆弱,加上失速與超速的差距極小,使得操控困難,稍不留意機身便會解體,且飛機高空的安定性也非常差,常發生高空熄火的狀況。通常遇到這樣的狀況,只要降低 U-2 的飛行高度,再嘗試重啟發電機,便有很大的機率能恢復供電。但是在下方不時有敵機如鯊魚群環伺擺出殺陣,貿然下降,只會遭敵機一擁而上的撕碎。

「不行!千萬不能下降──」華錫鈞當機立斷,先關閉機上所有的用電裝置,再次重啟電門無效後,他試著維持飛行高度,只盼剩下的電力足以支撐他飛回臺灣。「距離臺灣還有一千多浬,若在抵達前就把電瓶裡的存電耗盡,就算飛回去也沒辦法降落!」他冷靜一想,此趟偵查北京的主要任務已經完成,遂馬上掉頭,直接飛回臺灣!